听到权万纪的话,李愔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这权万纪,是父皇塞到自己身边的,相当于父皇的耳目。
按照权万纪的秉性来说,他自然会如实禀报,根本就不会前来询问李愔的意见。
………………………………
第299章 苦盐矿
但是,在李愔主动帮他解决了家庭的困难之后,权万纪的屁股,已经歪了。
现在,权万纪已经是站在李愔的角度来想问题了。
因为他怕如果自己如实禀报的话,会给李愔带来不可预测的麻烦。
因此在汇报之前,先来询问一下蜀王的意见。
而李愔满意的,是权万纪的态度。
李愔不由说道:“权司马,你只需如实禀报便好,不用有任何的隐瞒。”
“这——”权万纪先是迟疑了一下,很快便是说道:“那属下就照殿下的吩咐做。”
等权万纪退下之后,想了想,李愔找到王思青。
王思青代理了两天县令,但是当上了县令之后,王思青才发现,一县的县令,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千头万绪的,他一时间,很难理的清头绪。
好吧,其实事情的重点,还是在于大都督和林刺史的博弈之上。
两人之间,暗中的交锋,其实已经有多次了。
但是这一次,还是两人首次将博弈放到了明面上。
这一次博弈,引来各方势力的关注。
如果是林刺史能够胜出的话,那不用多说,大都督在益州的处境,将会越加的艰难。
很有可能,从此之后,将会完全被架空,在益州提前养老。
而如果是大都督胜出的话,那么各方势力,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立场了。
尤其,是对于王家来说。
对于王思青头脑一热,就接下了代理县令一职,王家内部有两个不同的声音。
第一个声音就是王思青太莽撞了,没和家族商议,没想清楚前因后果,就莽撞地接下代理县令一职,让王家陷入被动之中。
因为,他们益州四大世家,一直是同气连枝。
这一次,大都督对赵家下手,他们其他的世家应当感觉到唇亡齿寒,共同进退才对。
最起码的,也要做出这种姿态来。
但是王思青担任代理县令,则是会让别人感觉,王家在落井下石。
甚至,是和大都督暗中勾结。
而万一大都督在这次博弈之中失败,那么他们王家,恐怕会被其他世家所嫌弃,甚至会被他们群起而攻之。
对于王家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而另外一种声音就是,现在是他们王家进一步坐大的绝佳时机。
这四大世家虽然说是同气连枝,但是里面并不是没有龌龊。
四大世家之中,赵家最强,王家最弱。
如果这一次,大都督能够除掉赵家,他们王家能够搭上大都督这条线的话。
他们就能够接着最先投奔的优势,从容吞掉赵家的大部分家业,进而一跃成为益州最大的世家。
当然了,这两种声音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这一次大都督和刺史之间的博弈,究竟谁能够胜出。
如果是大都督胜出的话,反对的声音也会变成赞成的声音,世家,无不唯利是图。
当然了,反之也是一样。
基于这种原因,王家并没有给王思青太大的帮助。
而没有王家帮助的王思青,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愤青而已。
就凭一个愤青,想要在这帮老狐狸般的衙役之中立威,并且成功控制他们,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少现在的王思青,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而李愔,也从王思青的眼睛中,看到了他的沮丧。
李愔拍了拍王思青的肩膀,微微笑道:“思青,暂时维持现状就好。你放心,等过段时间,这县衙之内,至少会拿掉大半的官员,到时候就是你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听到李愔的话,王思青一喜,立即深深一揖道:“是,属下谨遵大都督吩咐。”
这个王思青,其实并不是最佳人选。
但是现在李愔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来,他身边严重缺乏人才。
二来,想要掌控整个益州,暂时之间,还是要从他们内部打破僵局。
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这样才能完成迅速掌控的目的。
不能迅速掌控益州的话,根本就谈不上快速发展。
而这个王思青,虽然能力很一般,但是人不坏,足够热血。
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但是人品,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培养出来的了。
因此,这个王思青,也是他目前的最佳人选了。
李愔不由向王思青问道:“思青啊,你家就在益州,想必对益州的情况非常了解。那本都督问你,这益州,哪里的苦盐资源最丰富?”
苦盐,又叫井盐。
在后世的时候,井盐同样是食盐的一大产地。
只不过,在技术落后的大唐,这样的苦盐,根本就没办法提纯,没法食用罢了。
所以,对于林抉封锁食盐的破局方法,根本就不是保护商队购买食盐,而是直接制造食盐。
李愔相信,这个恶毒的办法之后,必定还站着五姓七望等世家的身影。
他们既然能用出这种绝户计,那么必然还会有种种的后手。
就算他派出三五百人的护卫队护送,恐怕都未必是万全之策。
因为,五姓七望可以雇佣那些盗贼,在路上布置层层埋伏。
甚至五姓七望自己手中的实力,在野外伏击这三五百人的护卫队,都并不是太大的难事。
一开始,李愔想到的破局的办法,就是自己提纯食盐。
听到大都督的问题,王思青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介绍道:“大都督,若说苦盐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莫过于小河村了。小河村的村民很穷,大半的原因,倒是要归结于他们村子的苦盐资源。”
“他们村外,有几十里的荒滩,荒无人烟,都算在他们村的土地上。但是这些土地,向下挖上几米深,就是苦盐水,别说种庄稼了,就连草都不长一根。”
“正因为可耕种土地稀少,小河村的村民,才会这么穷的。”
嗯?
听到王思青的话,李愔眼睛不由一亮。
好地方啊!
绝对是好地方啊!
没想到,在小河村外,居然就有这么丰富的苦盐资源!
只要向下挖个几米深,就能挖出苦盐水来。
那么这个采集起来,实在是方便的很。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内心大定。
………………………………
第300章 乔家(三更毕)
不过想要生产食盐,目前还面临一个问题。
倒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通过商城并不难解决。
李愔面临的问题是,食盐是朝廷专营。
当然了,其实不但是食盐,就连铁也是朝廷专营。
但是实际情况呢?大唐,不得不把这两个产业,委托给世家来做。
太原王氏,掌控了盐业。
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掌控了铁业。
就连李世民,都不敢从这些世家手中,夺走这些产业。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李愔大力生产盐业的话,那么最终还是会落入朝廷之手。
而最终的最终,仍然会落入太原王氏之手。
那么自己提纯食盐,最终只能是为人作嫁,而这个人,还是敌人。
这种资敌的事情,李愔是断不肯做的。
但是目前想要破局的话,他还不得不生产食盐。
这就陷入一个矛盾之中了。
想了半晌,最终李愔想出了一个破局之策,而这个破局的办法,还要落在刺史林抉身上。
第二日,李愔找到林抉,来寻求林抉的帮助。
原来,现在益州不是食盐短缺吗?
于是,李愔就想先在益州生产一些苦盐。
这些苦盐虽然有毒,但是偶尔吃上十天半月的,也吃不死人。
李愔决定先生产一些苦盐,暂时度过眼前的难关。
但是,李愔自己又不想掏这笔钱,想让刺史府来出。
毕竟,这盐可是官营的,让刺史府掏钱生产食盐,卖出去食盐的盈利,同样也归刺史府所有。
李愔的这个求助,猛地看上去,还真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是林抉可是个老狐狸啊,听到大都督这么不要脸的要求之后,鼻子都快被气歪了!
这个大都督,实在是欺人太甚啊,真的把本刺史当成傻B了嘛?
这一来,这垄断食盐的绝户计,本来就是本刺史和五姓七望联手做出来的,为的就是给这位蜀王殿下制造麻烦。
现在你一转头,居然求助到本刺史头上来了?
你这得是多天真,才能觉得本刺史会帮你这个忙啊?
二来,这盐业要是真能赚钱也就罢了。
但是这生产的可是苦盐啊,这是有毒的,吃的时间长了,可是要死人的。
你这是要本刺史掏出钱来帮你做事,万一吃死人的话,因为是本刺史掏的钱,然后再推到本刺史头上来。
合着你这是让本刺史掏钱找人挖坑,然后自己跳下去,自己再找人在上面填土?
这脑袋得被门板夹过多少次,才能想出这么弱智的办法来啊?
因此,对于这个大都督的提议,林抉毫不犹豫的,坚决而又果断的严词拒绝。
而大都督则是据理力争,认为盐业是朝廷专营,刺史府必须要做这件事情。
最后,搞的林抉不厌其烦。
决定亲自向皇上上书,阐明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然后声明,刺史府绝对不会做这件事情。
如果要做的话,就让蜀王以个人名义来做吧。
反正出了什么事情,一概和本刺史没有关系。
而林抉毫不犹豫,说做就做,甚至就当着李愔的面,写下奏折,然后用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往长安。
看到这一幕,李愔一甩袖子,愤愤而去。
而心中,则是不由的乐开了花!
成了!
相信,父皇看到林抉的奏折之后,肯定会明白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凭借父皇对自己的了解,肯定会将这益州的盐业放心大胆地交到自己手上。
而只要自己生产的食盐,比太原王家生产的食盐品质更好的话,就能慢慢的侵吞王家在食盐上的份额。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甚至能够盐业从王家兵不血刃地夺过来。
当然了,就凭益州一地的产盐量,想要供应整个大唐,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但是只要有自己的提纯办法,相信用不多久就能做到这一点。
……
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李愔就放心大胆地开始进行食盐的生产了。
当天,李愔就带着薛仁贵和一千护卫军,直接向小河村进发。
到了小河村之后,李愔先是从小河村手里,用十文钱一亩的价格,将他们村外的千亩荒滩,统统购买下来。
就这个价格,小河村都感觉是占了大都督的便宜了。
因为,就这破荒滩,别说是十文钱一亩了,一文钱一亩都没的人要啊。
买下荒滩之后,李愔找到小河村的村民,开始雇佣他们,准备生产食盐。
李愔最熟悉的小河村村民,就非乔七莫属了。
这家里是真穷的,穷的全家连裤子都没的穿,乔七的婆娘和他女儿,只能娘俩穿一条裤子。
这个乔七,虽然看上去消瘦,但是还是有一膀子力气的。
好吧,其实在整个小河村,恐怕也找不出一个胖子出来。
李愔来到乔七家里,发现这一次,乔七的婆娘和乔琦琦,总算有裤子了,不用一个人穿裤子,另外一个人就只能坐在床上。
想必,上一次乔琦琦遭受官司的时候,赵家赔偿的一百文钱,让他们有钱买裤子了。
到了乔家之后,李愔发现,这一家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家人心情都不太好。
乔琦琦,更是倚在床边,默默哭泣。
李愔不由皱眉问道:“乔七,发生什么事了?给本都督说说,本都督帮你做主。”
难道是赵家,在事后在找他们家麻烦?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叹了口气说道:“大都督,也没啥事。就是,就是,琦琦的婆家那边,悔婚了,唉!”
对了,李愔想起来了,当初他第一次来乔家的时候,乔七就说过。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怪病被封锁的话,他家的姑娘,已经出嫁了。
因为那次封锁,耽搁了她的婚事。
没想到,在乔家遭受官司之后,她的婆家,居然如此无耻地悔婚了。
想必,一个姑娘家家的,抛头露面打官司。
虽然最后证明,她其实是无辜的,但是名声还是会受损。
二来他们可是得罪了赵家,乔琦琦的婆家人,恐怕是在害怕赵家吧?
不过这种事情讲究个两厢情愿,就算李愔是大都督,也不好强娶强嫁。
………………………………
第301章 盐井
李愔胡乱安慰了几句,然后向乔七问道:“乔七,你会不会钻井?”
想要制盐的话,就要钻盐井。
李愔现在此时很怀疑大唐的钻井技术。
如果是打大口井的话,费时费力不说,到时候取水也是麻烦事。
结果,听到李愔的问话之后,乔七不由问道:“大都督,您是要打水井吗?”
李愔摇头说道:“不是,本都督刚刚买下你们村外的荒滩,准备打盐井,然后制盐。”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不由说道:“大都督,俺们村外的荒滩,都是苦盐,里面有毒,是吃不得的。您还是不要费这个心思了,要是能退的话,赶紧把这些荒滩都给退了吧。”
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乔七,你放心好了,本都督打盐井制盐,并不是给人吃的,本都督另有他用。对了,乔七,你可会打盐井?”
乔七不由说道:“大都督,您找小的,算是找对人了。俺们村的不少人,以前在外给人家打过盐井,现在家伙什都还在呢!打盐井,没问题的。”
听到乔七的话,李愔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似乎蜀地这个地方,就有专门用盐井制盐的地方。
当然了,因为他们的技术相当粗糙,制出来的盐品质较差,吃起来也极为苦涩。
但是,既然蜀地就有制盐的地方,这林抉竟然说,岭南道那边的盐运送不进来,益州居然没有盐吃了?
这世家,还真是猖獗啊!
而令李愔没想到的是,这小河村的村民,居然还真的有人会打盐井,倒是令李愔颇为惊喜。
李愔不由问道:“你们打出来的盐井,井口有多粗?”
乔七不由说道:“有大海碗的碗口那么粗吧!”
嗯?
竟然这么细?
这倒是让李愔感觉到了惊奇。
如果真的只有这么细的话,那接下来的制盐,就很好操作了。
只不过,有一点李愔比较好奇的是,井口只有大海碗这么大,他们恐怕也打不几米深吧?
李愔不由问道:“那你们,到底能够打多深?”
乔七回答道:“最深的一口盐井,俺们打到过一百多丈深呢!”
乖乖隆地咚,居然能打到一百多丈深?
那可是三百多米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