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还真的不敢公开激怒西线这六大军门,那后果别说他承受不起,即便是官家都承受不住后果,这就是为什么不敢逼迫刘法去收复朔方的根本原因。
童贯眼见辛兴宗还有疑惑,他就接着说道:“西夏最强大的是骑兵,机动性很强,只要是刘法一出兵,以李察哥的用兵习惯,那绝对是主动出击,野战的话,刘法不管带多少军队出征,都很难全身而退,如果说战白了,就算是将其斩杀,也是军法行事。当然了,以刘法的性格,绝对会死战,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
童贯是把握住了刘法的脉搏,他相信这一战,不管是获胜,还是战败,自己都是赢家,不过更加坚信李察哥会击败刘法,毕竟战场上实力决定一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没有用的。
………………………………
第93章 将门虎子
将门虎子,刘法一直在栽培长子刘正彦,希望将来儿子可以接替自己的位置,这次接受了童贯的军令之后,他就知道大事不妙,看来这个老狗要整自己了,人家用的是阳谋,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坑,可非跳不可。
既然在劫难逃,那就勇敢面对吧,打定主意之后,刘法让下人把长子刘正彦找了回来。
刘正彦二十七八岁,长得虎背熊腰,一看就是一员猛将,可是在刘法的眼中,这个大儿子也就是猛将罢啦,想要接替自己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二儿子刘正齐只适合做文官,从小就对舞刀弄枪不感兴趣。
进屋之后,刘正彦行礼后说道:“父帅,您见那个老贼之后,怎么样,怎么看您满面愁容呀!”
“哎,不说这些了,为父要率军三万去攻打朔方,你要看好家,如果为父此行有什么不测,你一定要守好这个家,等候朝廷的发落。”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法有点没落,虽然表面上看西北各大军门之间互相联姻,荣辱与共,但是真的到了关键时刻,还一个个巴不得看你的笑话,夺你的地盘,抢你的士兵,谁会真心帮助你呢?现在这个大儿子始终成长不起来,百年将门搞不好就就此没落了。
一想到刘家在自己手中没落,刘法就心如刀绞,不过他还是强打精神说道:“你始终要记住一句话,不管将门势力多么庞大,在朝廷眼中依旧是一盘菜,随时都可以拿捏,或许你二弟读书是对的,希望他来年能够考取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父亲,你这是怎么了,何出此言?”刘正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他知道一向刚强的父亲能说出这样的话,那说明事情已经严重到无法改变的地步。
“好了起来吧,也没有那么悲观,为父或许这次会打败仗,朝廷也一定会给处分,不过这些都再正常不过,毕竟我们朝中没人,童贯老贼也会趁机发难。”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你记住一句话,如果出现什么大的变故,刘家军一定要掌控好,地盘可以丢,但是刘家军绝对要掌控住。”
刘法只是预料到危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否则也就不会出兵了,最起码不会自己亲自率队出征。
刘正彦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无奈之下只好找二弟刘正齐商量一下,希望这个书呆子能够给自己指明方向。
看到哥哥忧心忡忡地进来了,刘正齐放下书本之后说道:“哥,你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哎,别说了,咱父亲出事了。”刘正彦一五一十地把和父亲的谈话说了出来,最后他说道:“以往出征的时候,父亲都是信心十足,每次也都会凯旋归来,可是现在为什么他老人家会如此的丧气。”
刘正齐还真的不是书呆子,只是不喜欢舞刀弄枪而已,在这士大夫共天下的时代,他觉得家里有哥哥当武将就足够了,自己考取功名比什么都强。这个家伙的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听完哥哥的话之后,很快就理清楚了思路。
“大哥,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事情恐怕你父亲想象的还要严重,搞不好我们刘家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什么,灭顶之灾,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快给大哥说说。”刘正彦没有想到弟弟会这样说,他相信弟弟绝对不是信口雌黄,这中间一定有问题。
刘正齐说道:“以往,西军和西夏作战,向来都是三路人马,一路主攻,两路分列两翼,即为策应,又为保护。这样才能够防止被西夏军队袭击,哪怕是战败,主力军也可以在两翼的掩护下撤退,绝对不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是呀!二弟你说的没错,一直以来,我们会和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一起出兵的,相互照应,共同进退,让西夏应接不暇,可是这次只有我们熙河路出兵,究竟是怎么回事,难得父亲不知道这其中的危险么?”
“大哥,你知道的,父亲怎么会不知道呢?可是军令如山,你觉得父亲能够对抗童贯老贼的军令么?”
上阵杀敌,冲锋陷阵的话,刘正彦绝对是一员猛将,可是让他去思索权力斗争的话,这个家伙显然脑袋不够用。
刘正齐知道哥哥反应不过来,他就接着说道:“不仅我们刘家,还有种家,折家,可以说整个西北各大军门都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在朝廷没人帮忙说话,只能任由童贯老贼颠倒黑白。军令如山,父亲即使血溅沙场,也不会不出兵的。现在,父亲出兵已成定局,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不是你我能够掌握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样把这个事情捅到朝廷上去,最起码不能让童贯老贼往父亲身上泼脏水,不能让他们趁机夺走刘家在熙河路的百年基业。”
“他们,你说的他们是?”
“一块骨头抛出去,会引来很多恶狗来抢夺的。况且这么大的熙河路,怎么会没有人眼红呢?”刘正齐抓住了事情的要害,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出击,尽量保住刘家在熙河路的地位,至于父亲是否战败,这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战场这东西,有点开战了,那么外界就很难干扰了,尤其是后方压根使不上劲,这点刘正彦很清楚,他沉思了许久之后说道:“二弟,那你说,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总不能在这里傻等吧!”
“听说,三路防御使刘正龙大人已经朝熙河路赶来,他是潘家的女婿,背后是庞大的功勋集团,应该能够对抗童贯,我们现在去找他才是硬道理。”
刘正齐知道,这并不是做好的选择,可是现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也只能选择这一步,至于刘正龙是否愿意帮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是死马当做活马医。
“好吧,这件事情我来办。”
刘正彦急忙去准备,他知道这种骑快马去找人的事情,自己这个宝贝弟弟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亲自出马,况且现在几乎官道上隔不了几十里就会有驿站,想要查询刘大人的行程并不困难。
队伍走到秦州的时候,众人人困马乏,刘正龙就让大家休息一天,并且允许大家晚上出去放纵一下,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憋坏了可不好。
傍晚的时候,刘正龙在鲍旭,高宠的陪同下喝酒,这一次柳如烟破天荒的也陪同了,只不过依旧是女扮男装,依旧是一个英姿飒爽,玉树临风的帅哥,而不是性感迷人的美女。
一直到这个时候,鲍旭这个家伙还没有看出来所谓的柳如龙是女扮男装,只不过赏赐被暴揍之后,他不敢和对方开玩笑,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就在众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时候,下面士兵禀报说熙河路经略使刘法之子振武校尉刘正彦求见。
刘正彦,哦,原来就是那个和苗傅一起发动‘苗刘之变’害得宋高宗赵构断子绝孙的家伙。刘正龙本来是不想见客的,可是一听到这个历史上的名人,还是决定见一下。
刘正彦这个家伙一进来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他十分郑重地说道:“希望刘大人救救自己的父亲。”
“先起来说话。”刘正龙摆摆手,示意鲍旭把刘正彦产妇起来,他笑着说道:“本官都不知道你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情,又如何营救呢?”
刘正彦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最后他说道:“我父亲已经率军三万出征,您再不营救的话,就来不仅了。”
“那你看本官手下这三百骑兵都交给你,能够营救刘经略使么?”刘正龙的脸色陈了下来,他一拍桌子,冷冷地说道:“如果每次军人出征之前,都派人来求情,不要出征,不要打仗,那国家养活那么多军队干什么,你们这些武将还有存在的价值么?难得熙河路的军队不是我大宋的军队,是你们刘家的私兵不成?”
刘正龙的话说得很重,下一句就是你们刘家步准备为国效力,难道想裂土封王不成?
刘正彦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可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显得有点焦急的他急忙抽自己几个嘴巴子,来用行动承认错误。
鲍旭等人很聪明的离开了,房间里只剩下刘正龙和刘正彦两人。
“坐下说话吧。”从刘正彦此事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苗刘之变为什么会兵败吹吹,这个家伙显然是个干不了大事的人。刘正龙示意刘正彦坐下之后说道:“让你来找本官,看样子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说吧,那个人是让你来作什么,想好再回答本官。”
不知道为什么,刘正彦感觉到自己的脊背直冒冷汗,他沉思了许久之后支支吾吾地说道:“是我二弟让我来找大人的,他希望您能够主持公道,保住我们刘家百年基业不被侵蚀。父亲是被童贯设计陷害的,只有大人您能够帮的上忙,求求您了。”
………………………………
第94章 两军对垒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朔方,其实大军一出动,晋王李察哥就收到了斥候发来的情报,他感到很奇怪,大宋的将军们都已经自大到以区区三万人马来攻打朔方城,这也太异想天开了。
朔方这座城池并不是特别大,在西夏最多排进前十而已,,但是这座城的难以攻克的难度系数却仅次于西夏都城兴庆府。但是从熙河路杀入西夏境内的话,只能从朔方通过,否则就要绕道秦凤路去了,所以这座军城对于西夏至关重要。
之所以朔方城重要,并不仅仅是熙河路唯一的通道,关键是,朔方城后面渡过大河之后,那就是一马平川的草原了,百余里内没有任何可以驻军的地方,因此这座城在修建之处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成一座铜墙铁壁。
夹在两座高山中间的朔方城的正前方是一道长达十里的峡谷,而且是一个坡度很大的峡谷,整个峡谷也就是七八丈的宽度,远远看上去崎岖不平,作为进攻一方,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都不是一个好的抉择,可以说这座军城就是进攻一方的噩梦。
坐镇帅府的晋王李察哥怎么想,都觉得刘法率领三万大军不应该是想攻克朔方城,那如果不是的话吗,这个宋朝名将来干什么呢?
打开地图之后,李察哥沉思了很久之后,觉得刘法应该不是来攻打朔方城的,而是想要拿下牛头山脚下的阿佤军寨,拿下那座军寨之后,就可以绕道朔方城后面,可是那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有什么意义,都要把这个宋国名将刘法留在朔方城。打定主意之后,晋王李察哥就开始准备了,他这次亲自去坐镇阿佤军寨,而朔方城的防守交给了黑山明,这个家伙才是朔方城的主将,现在担负起防守重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李察哥对黑山明说:“此次宋军三万人马,显然不是来进攻朔方城的,当然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给你留下两万人马,只许守城,绝对不许出城,不管什么情况下,没有我的命令,都不许出城。”
“晋王您就放心吧,我已经镇守朔方十几年了,绝对不会贸然出击的。”朔方城主黑山明满不在意,在他看来有没有晋王在这里,自己都会守住朔方城。
李察哥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自己也不认为宋军能够攻克朔方城,要知道西夏建国一百多年来,朔方城下不知道有多少宋军尸体了,可这座军城依旧屹立不倒。
拓跋氏,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没藏氏等八个部落组成了西夏的主体,基本上也是有八大部落出青壮组成西夏军,而且还要出兵器,出马,出兵甲。像朔方城主体就是野利氏,城主的全称叫做野利黑山明,守城的两万精兵也都是野利部落的精壮。
八大部落之中,大多数还是以游牧为主,但是野利部落却成了另类,大部分都生活在城中,这点和拓跋氏有点像。只不过拓跋氏人口众多,几乎占据了西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即便是生活在城中的很多,但是游牧的依旧不少。但是总人口不足十万的野利部,真正游牧的连三万都不到。大多数生活在城中,接受汉文化,穿汉服,说汉话,看上去已经和汉人没有多大区别了。
从朔方城距离阿佤山寨不不到一百五十里的距离,晋王李察哥麾下三万骑兵不到三个时辰就到了,山寨主要是没藏氏的三千精兵,当然还有七八千居民,总人口也就一万多一点。现在多出来三万多人,显然这座军寨是容纳不下的这么多人的,新来的三万骑兵里面只有五千进入了军寨,其他在牛头山的背后安营扎寨。
李察哥对阿佤军寨的寨主没藏覆海说道:“镇守山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付出多大代价,必须镇守军寨七天,而且还不能让宋军逃走。”
“请晋王殿下放心,即便是山寨全部战死,也会坚守七天。”没藏覆海是一个狠角色,这个人高马大的家伙倒是没有什么谋略,只是一味的斗狠,悍勇。
阿佤军寨可不是一座军城,防守极其薄弱,仅仅依靠八千士兵防守,想要抵抗三万宋军进攻,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这点李察哥很清楚,他之所以要没藏覆海坚守七天,主要是怕自己这边出兵太早了,会被刘法这只老狐狸吓跑,只有把这支三万人的队伍死死地钉在阿佤军寨,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歼灭任务。
李察哥这次要做得不是打败刘法,而是要全歼这三万宋军,所以这场战役,就不能是简单的遭遇战。
阿佤军寨整个寨子不大,而且也不是很高,只有两丈高,而且只是用巨木搭建而成,也没有护城河,唯一的好处是,军寨背靠牛头山,只有一个正门,况且门前面是一个很长的坡,进攻一方的进攻速度就会严重受阻,不仅如此,大型攻城设备推进也会相当的麻烦。
就在李察哥的三万大军到达阿佤军寨七天之后,刘法的三万大军就赶到了。
童贯的命令不能不遵从,又打不下朔方城,在这种情况下,刘法的目光就盯在了阿佤军寨,以往只要是阿佤军寨受到进攻,朔方城的西夏骑兵就一定会援助,这次应该也不会例外。
刘法没有想过拿下阿佤军寨,只是想着打一场胜仗,也算是堵住童贯之口,当然了如果真的拿下这座军寨更好,那样的话就等于狠狠地扇了李察哥一个耳光。
前方的斥候来报,说阿佤军寨增加了数千精兵,防守也比平时严密多了,已经进入了临阵状态。
刘法对于阿佤军寨增加防御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他知道李察哥在行动,只是不知道对方这次的胃口究竟有多大,不管这个西夏晋王胃口有多大,这次都要硬碰硬的对阵一次,这次的对阵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