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个不一样的,不攀附权贵,我行我素,顾大局,识大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是,分不清形势,就算是天才,也不会在大宋朝有所作为的,得罪了童大人,就等于是得罪了皇上,唉!唉你到了东京怎么收场。
太湖把苏州和湖州分隔了开来,吴熙沿着太湖东边走,刘子山沿着太湖西边纵马狂奔,为的都是尽早到达目的地,完成各自的使命,好回家抱着老婆睡大觉。
将主的作战思维和其他人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仗打下来,不仅死的人少了,就连伤员都有了自救的能力。
以前伤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在战后的兵卒就占了五成,现在好了,只要不是心丢了,都能给你治好,还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就这一点,其他的部队拍马难及啊。
唉!要是宋朝多几个这样清明的将主,是军人之福啊!
可是,这世道注定没有天才的用武之地,可惜了了。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牛的愿望
身为武德郎的韩世忠来到湖州的第一天就中了方貌的空城计,被堵在城里已经三天三夜了。
城上的大火从他进城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没有熄灭过。
作为队正,韩世忠的手底下有二十七个人,现在他的身边有战斗力的还剩下五个人。
还有三个人受了很严重的伤,肠子都在外翻着,眼看是活不成了,但是,他没有任何的办法,来结束他们的痛苦。
如果现在他能过去痛快的给他们一枪,也算是对它们的一种尊重。
可是,敌人的攻击力实在是太猛烈了,根本就没有露头的机会去看看自己的兄弟们。
这几天这样的场景时常上演,韩世忠都有些麻木了,刚才还说说笑笑的一个人,一颗巨大的石头飞过来,人头就不见了。
只剩下躯干还躺在地上潺潺的往外冒血。
饶是见过许多场面的韩世忠,都有些吃不下饭了。
好在现在已经临近冬天,尸体不会那么早腐烂,要不然整个城墙上就会臭气熏天,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瘟疫爆发。
所以在战歇的时候,尽可能的把死去的战友,聚集起来,点上一把火,烧掉才放心。
连猛火油都不敢用,剩下的猛火油实在是不多了,如果援军迟迟不到的话,还要留着和敌人拼命。
他们实在不想当俘虏,他们对待俘虏的态度,别人会加倍的奉还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谁也不想自己的战友埋骨他乡,连个囫囵的身体也没有。
童大人轻敌冒进,犯了兵家大忌,好大喜功的他和当今圣上有一比。
属下的人没有一个同意进城的,都建议在城外五十里扎营,然后建立侧翼,遥相呼应,观测敌人的动向,等到安全之后,再去接管城防也不迟。
但是,这位童大人实在是等不到那一刻了,对他来说东边的吴熙已经攻击到了苏州城下,他要是拿不下湖州的话,就会落后于淮阳军,这样的话,西军的功劳就会被人家抢了去。
其实大家都明白,他是害怕自己的位置被一个小小的都虞候抢去,这才是重点。
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童大人吓的面色惨白,成天躲在知府的府邸里大发脾气。
斥候信使派出去一波又一波,就是不见援军的到来。
其实他们都知道,即便是援军到来,也要有一个过程,万一吴熙在常州打的幸苦,援军恐怕是不会再来了。
信使跑得再快,一来一回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仅仅过去三天,十五万大军已经去了三分之一,众将士的情绪都很低落,军容不整,士气低落,这仗没法再打下去了。
多亏城里缺粮的消息还没有泄漏出去,要不然,还没等到敌人破城,自己人先要乱起来了。
淮南路的粮草转运都是李祉在负责,本来进城前,李祉传来消息,把本来准备给淮阳军的粮草,优先送给他们,可是现在被童大人成功的挡在了敌人的外围,恐怕现在这些粮草已经成了敌人口中的晚饭了。
傍晚的时候,敌人又发动了一次攻击。
东南角的一处城墙已经被敌人攻破,好在敌人也没有做好攻破城墙的后续动作,要不然敌人一拥而上,今晚湖州就会陷落。
这就是一次警告,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一直这样下去的话,破城那是迟早的事。
方貌好像吃定了湖州一样,不停的在增兵,城下的兵力一天比一天要多,素质一天比一天要高很多,晚些时候,他们尽然动用了大型的投石机,还有成建制的弓箭阵营,不停地想城里发射箭矢。
看样子这样的弓箭阵营还有很多,这只不过是一次试探而已。
对方分成了三个梯次,每次攻城的人数都不少于五万人,看上去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战斗里大的惊人。
韩世忠算是看出来了,他们这是三班倒,一个班次战斗的时候,另外两个班次在休息,这是不想要宋军休息的节奏啊。
他们几乎无时无刻的不再战斗,连小便的机会也没有。
大家都是就地解决,连吃饭也是三天前揣在怀里的饭团,拿出来闻一闻,有些嗖,为了保存体力,不得不放进嘴里,还没有咀嚼,就咽了下去。
剩下的水也不多了,就着凑合着喝一口就行了。
每个人眼巴巴的望着前方,多么希望哪里尘土飞扬,黑底红字的宋旗飘扬,一个将军威风凛凛的率着大队人马来解救自己。
可是,每一次都那么的失望。
韩世忠望着手里的弩弓,这是最后一支箭了,还能消灭一个敌人,剩下的时间就只能等着敌人冲上来的时候,用自己的錾金虎头枪把他们一个个的挑落了。
这种死法确实不是韩世忠想的那样。
作为一个战士,死在冲锋的路上,才叫一个壮烈,马革裹尸固然悲壮,但是少了一些气势。
举着马刀冲入万军从中,才是他的归宿。
现在缩着脑袋钻在城墙上,要是被流石砸中死去的话,就算是到阴曹地府,都没有壮烈的事迹吹牛的。
韩世忠的运气还算可以,石头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在他三米范围之内,不会有石头落下来。
城外的号角声又响了起来,这是敌人进攻的号角,这种声音,这几天无时无刻的不再听,已经很熟悉了。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但是城墙上燃烧的火焰把整个天空照的通红,城下的敌人潮水般的涌过来,形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在火光的照射下,如一地的血水。
又到了整合人数的时候了,没到敌人打来的时候,都要整合一次人数。
每个队正都要把数目记清楚,好在心里有个数目。
这一次数到五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生息了,刚才的一轮箭雨,又有一个兄弟走了。
连闷哼的声音都没有发出来,就已经走了。
叹了一口气,拿出手里的弩弓,瞄准之后,射向了冲在最前面的那个红巾将士。
好在射的不偏不倚,正中脖子,那人从马上落下来,影响了后面人的行军速度,一下子倒下了一大片。
就是这样的打仗素质,硬是把强悍的西军困在湖州城里三天三夜了。
没了远程攻击武器,他们五个人就只能躲在垛堞口上把自己隐藏起来。
即便是这样,要是敌人的箭雨一下,还是要死人的。
果不其然,新一轮的石头雨和箭雨有来了,不远处的那个士兵,刚想捡回自己的长枪,就被砸中了脑袋,手脚抽搐了两下,就不再动弹了。
韩世忠恨外面的乱石滩,给敌人就近取材原材料,几乎不费人力,就地捡起来,就放在投石机上扔进来。
宋军喜欢抱团,石头落进人堆里,一砸就是一大片。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队正,没人会听他的,只要把人分散开来,等到敌人冲上来的来时候,集结优势兵力,冲击敌人的一点,不消时候,就能杀出一条血路。
如果敌人畏惧了,那么冲出去的这些人,就能把敌人切割成碎块,然后大批的混战之下,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战斗。
可是,童大人已经吓破了胆,已经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战法,硬是被童大人臭骂了回来。
现在就算是再用这样的战术,恐怕下面的将士,也没有这个气力了。
失去了战机,就要付出代价,现在就是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作为军人,死了并不窝囊,要是这样死了,那实在是很可惜。
说话间,又死了三个人,现在就剩下韩世忠和一个叫做大牛的人,还在躲在垛堞口,等着爬梯子的敌人上来。
“再熬最多十天,吴帅的大军就能到来,到时候,就算童大人不愿意反攻,也由不得他了,我们就能冲出去杀个痛快了。”
韩世忠笑嘻嘻的给身边的大牛说道。
大牛苦笑了一声,他知道吴熙的淮阳军回来,但是按照目前死人的速度来说,能不能熬过今晚都是一个未知数,十天?实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就算是不被敌人杀死,也要饿死,怀里就剩下一个饭团了,还是带着味的,自己舍不得吃,就是想留着给韩队正的。
万一自己死了,韩队正还能用自己的饭团,支撑最少一天的时间。
万一吴帅的大军提前一天到来,那么韩队正就能活下来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他们现在身陷重围,自顾不暇,要是没有援兵,再多的饭团,也不能阻挡头颅被砍下的命运。
“队正,你说吴帅能来么?”
大牛眼巴巴的望着韩世忠,希望能得到肯定的答复。
“放心吧,这小子我见过,是一个讲义气的主,听说他改良了火药的配方,威力惊人,城外的那些没有穿盔甲的农民,一炮下去,连骨头都剩不下。”
韩世忠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确实见过吴熙,那还是在嗣武城的时候,他是作为安抚使的护卫去的嗣武城。
那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现在已经统领整个淮阳军,听说前些日子还被圣上封了男爵,虽然现在是都虞候,已经是整个淮阳军的统帅了。
剿灭方腊的战役打的很好,这次回去之后,前途无量啊。
想想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队正,不由得悲从心生。
眼见敌人要冲上来了,对着大牛说道:“相信自己,准备战斗!”
“是!”
大牛听了韩世忠的话,眼睛里的坚持更为坚毅了。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来得好快啊
一个队最起码也要百人以上,可是分到韩世忠这里的时候,就剩下二十七个人了,还都是新兵蛋子。
现在这些新兵还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就一命呜呼了。
就剩下一个大牛。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害怕,经过三天的历练,俨然有了老兵的风范,要不是不具备战场生存的经验,完全可以把他称之为老兵了。
校尉盯着一面盾牌过来的时候,给韩世忠下了命令,要他务必守住东南角的缺口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之内要是敌人破了这个缺口,提着脑袋来见。
这些人真不知道是怎么当上校尉的,眼看着就剩下两个人了,还要守住五十米的距离,这就是明摆着为难人了。
校尉嘿嘿一笑,身后黑压压的站起来一片人,看样子有五十多个。
“知道你困难,所以带了人过来了,这下你没有话可说了吧?”
韩世忠尴尬的一笑,把怀里的一个饭团子扔了过去,算是报答了他冒险送人的人情。
校尉也不含糊,虽然他不想吃这个队正的馊饭团子,但是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
作为回礼,他解下了腰间的一个酒壶扔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感激的笑了笑,对他来说,现在能喝上一口酒,比吃一口饭来的更为爽快。
校尉回头就把那个饭团子扔到了地上,韩世忠看在了眼里,没说什么。
身边的大牛眼疾手快,乘着敌人抛石机上石头的间隙,扑过去把饭团又捡了回来,塞给了韩世忠之后,紧张的拿着手里的长枪警示着下面的敌人。
“你不要命了,一个饭团子而已,把命搭上就不值当了。”
韩世忠虽然骂的厉害,但是,却没有责备的一意思,把饭团子递了过去。
大牛一下子愣住了,上官给自己饭团子,这是从来都没有的事情,不知道该接还是不该接。
“拿着吧,拿命换来的,该是你的。”
大牛战战兢兢的接过饭团子,仔细的包起来,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我还不饿,现在不吃,如果我死了的话,记着我的身上还有饭团子。”
大牛说话的神情,很傻很天真,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可不是么,直到昨天,他才刚过完自己十六岁的生日。
韩世忠看着新来的那些人说道:“战场死人是很平常的事,不要看的太重,才能有力气打仗,要是老想着死啊,活啊的事情,你会死的很惨的。”
这些话是自己刚进军营的时候,老兵说的话,直到现在他还记在心里,等到自己成了老兵的时候,和他一起进军营的那些人,一个都不剩了。
所以没等有新兵来的时候,他必须要把这话重复的说一遍。
为的是给他们减轻压力,还为了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打仗才好。
“说什么呢?我们都知道,都是老兵了,就不要这么婆婆妈妈的,怎么说也是血水里滚出来的人了,再说就没意思了。”
这时候,已经爬在身边的一个老油条说道。
说着还递过来一个基数的箭筒。
打开一看,都是用过的弩箭。
“不用看了,都是从自己人身上拔下来二次利用的,虽然说有些钝了,刺进那些没有穿盔甲的敌人的身子里,还是没有问题的。”
韩世忠的心里像刺进了一根骨头,没有办法说出此刻的心情,默默的拿出了那把已经准备扔出去的弩弓,开始不停的向下射击。
每射击一次,就会有一个敌人从梯子上掉下去,把身后爬上来的敌人在带下去。
如此反复,他这边的情况总算有所好转了。
敌人畏惧他们,所以爬上来的速度开始变得慢了,身后的投石机已经停了,要是还是这样密集的射击的话,会伤害到自己人。
于是,有人站起来,把散落在城墙上的石头捡起来,纷纷往下扔。
底下的人被砸的不敢靠近,总算是解了围。
乘着敌人退却的空档,韩世忠拿出校尉给的酒壶,拔开塞子,狠狠的灌了一口酒。
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喝到酒了,这酸爽简直了。
喝完就把酒壶传了下去。
宋朝人喝酒没有传递酒壶的习惯,这都是唐朝人传下来的习惯,可是这个时候,没有人在意这些风雅,接过酒壶,喝了起来。
酒壶重新回到韩世忠手里的时候,已经没有酒了,摇了一摇,确定真的没了之后,骂骂咧咧的说你们他妈的真不懂事。
众人哈哈一笑,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
正说的高兴的时候,城墙感觉颤抖了起来,这是大队的骑兵出战的征兆。
方貌够狠的,什么时候他们也有了大队的骑兵了?
这和情报说的不一样啊,看来这小子不可小觑啊,保密工作和装逼是一个能手。
这个时候出骑兵想要干什么,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