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就是这样也不启用,虽然表面上进行了请教,但是一点军权那是不肯给的。自己的伯父前车之鉴就在那,自己还不吸收教训,大意了!

    不过想通了以后,李东升的心里更难受了,就为了你的面子,你想要青史留名,就选择有可能多伤亡十几万的计策,这样的李世民是不是太自私了。

    不过想到李世民的年龄,李东升知道他已经不是当初刚坐上龙椅时那个虚怀若谷,勇于纳谏的明君了,他已经跟历史上那些长久在位的帝王一样,变的固执、自私、刚愎自用而且虚荣,明明知道有好的办法,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就是不采用。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功劳全白送

    结果跟李东升想的一样,李世民最后还是没有采用李东升的建议,大军立即行军至柳城后便准备渡过辽河,进入高句丽国境内,唐军第一个要攻打的目标是辽东城,其次是白岩城。

    还是几十万大军一起走,李东升跟着队伍一起慢慢移动,想到即将而来的苦战,心中非常的痛苦,自己来的这个时代,的确改变了一些这个时代的事情,但是在人治的社会里,李东升带来的改变都是表面上的,就像是地面上浮沙,风一吹就无影无踪,以后说不定史书上会写上最像穿越者的人就是李东升,然后举例说出一二三。

    李东升本来就是佛系的人,他只想安安静静的跟着家人过完这一生,尽量好的改善下自己的生活。但是现在让他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十几万汉家男儿因为一个人的自私而悲惨的死去,他做不到。他坐在马上,看着远方那一眼看不到头的唐军队伍,心中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可能的把他们带回去。

    走到辽河边的时候,已经是开春了,辽河已经化冻,河水带着冰凌从面前哗啦啦的流过,高句丽已经在对面也驻扎了大军,两军就这样隔河对峙。

    双方的营地都绵延的很广,李东升被隔离在帅帐以外,这是大军最高层的军事会议,他的级别还是不够。百无聊赖的时候,就看到很多穿着奇怪衣服的人在一个帐篷里进进出出,他估计这些人都是被派到高句丽打探消息的斥候。

    往日白天总是喧嚣的军营也变的沉寂下来,士兵们都变得沉默,有些年纪小的人还有些惊慌,这是战争,是要死人的。大家都在檫拭自己的武器,它们就是自己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保证,军营的气氛变的非常压抑。

    斥候带回了消息是高句丽的莫离支泉盖苏文调了八万高句丽军,他对大唐天子亲征非常的恐惧,也知道求和也没有用,所以就严阵以待,准备给唐军以迎头痛击。他们所依仗的就是面前这一条辽河,河水虽然化冻,但是还是非常的冷,涉水过河根本不可能,河边所有的船只跟树木已经全被砍掉,也就是说唐军想要渡河建浮桥已经没有材料可用。

    李世民立刻组织人开会,讨论怎么渡河。对面人虽然少,但是他们熟悉地形,要是在唐军渡河时发起攻击,那唐军肯定是损失惨重。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说去上游渡河,有人说去下游渡河,商议到最后,决定由程咬金跟张俭各率三万人去上下游找地方渡河,然后分散高句丽人中军的力量。

    李东升没有参加会议,他在张勇的陪伴下来了辽河边,看着对面那密密麻麻的营房,想着怎么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唐军送到对岸。

    李思文带了几百个人跟在李东升后面:“东升,你说我怎么才能立功啊?”

    “脱衣服!”李东升很直接。

    “啊?你想干什么?虽然我很想立功,但是我可是贵族,不是为了立功什么事情都肯做的那种人!”李思文双臂抱住自己的胸,装作惊恐的样子,逗的身后的士兵们哈哈大笑。

    “滚你的!”李东升没有好气骂了一句:“找几个身体好的人,牵匹马过来试试河水的深度。”

    “你想出快速渡河的办法了?”李思文惊喜道:“这可是大功啊!”

    “先试试水的深度,再看看办法可不可行!”周围人士兵一听立刻就开始脱衣服,准备下水,春寒料峭,他们先喝了一口酒,暖一下身子,然后用绳子系在腰上就牵着马慢慢的走了下去,李东升看了下,春天才化冻,现在还是枯水期,河里不是很深,也就一人高。用长矛验了一下,做了个记号就回来了。

    李东升心里有数,让他们赶紧穿衣服,又让张勇带他们去取暖。把李思文喊道身边:“现在有个办法能快速的过河,你等下去找你们主官说给他听!”

    “这个是你的功劳,我不要!”李思文还有点骨气,怎么能抢自己大哥的功劳。

    “你就不要害我了。我已经有了两个功劳在手,还没有开始打仗呢。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妒忌我,要是我再立功,那红眼病的还不要恨死我。我们兄弟,这个功劳就是你的。”

    “这个。。。。”

    “不要再推辞了,这个也是为了我大唐的府兵,你也不想他们死在这个冰凉的河水里吧。”李东升认真的道:“都是我汉家男儿,我不想他们死的毫无价值。”

    “那好吧,我就脸厚一回了!”

    “我告诉你怎么做!现在库房里有一批棉布,是李廷他们捐献过来的,你告诉主官,让他们找裁缝把棉布缝成大口袋,里面填上土,然后命令我唐军战士每人背上一个,按队列排好,到时候陛下一声令下,所有人把袋子给丢到河里,动作的快的话,一盏茶的时间就能把河水给截断,大军过河就如履平地。”

    李思文也是战场上老兵,一点就通:“这个就是攻城的时候让士兵们垒箭台一样的原理嘛,一个叠起来,一个往河里扔。道理很简单,但是我们就没有往那个上面想!”

    把方法告诉李思文,他就回了帅帐,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要是自己再立功的话,就实在是太显眼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低调点吧。

    到底是李绩的儿子这个身份起了作用,第二天一早起来就看到整个营地已经被玩的坑坑洼洼,跟个麻子一样。营地里堆满了装满了土的棉布袋,就像是一座座山一样,士兵们挖土积极性很高,他们也知道有了这个东西,要少死好多人,所以干活也很卖力,士气也提高了一点,最少能看到笑脸了。

    李东升心里很满意,自己的小聪明可以让自己的同胞少死好多,就等于保全了好多的家庭。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唐军大营里已经开是躁动起来了。对面的高句丽看到大唐的军营已经开始有动作,连忙也把睡梦中人拳打脚踢的叫醒,准备与唐军决战。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体榨汁机

    唐军大营里一批批的将士都开始吃饭,然后列队,每个人的脚下都放着一个大布袋。

    随着天色渐渐亮起来,列队的人越来越多,黑压压的一片看上去非常壮观。

    随着军官的一声令下,将士们都快速的行动起来,在河边已经有一队队的弓箭手在列阵,这些士兵们将在弓箭手的中间穿过去然后把土丢到河里,再从河边离开。弓箭手就是火力压制,防止高句丽人来破坏。

    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们站在一个小土丘上看着下面,李东升也在其中,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个主意是他出的,就有些患得患失,生怕哪里出现了意外,有了死伤。

    在李东升复杂的心情里,第一批士兵已经跑到了岸边,非常有次序的把肩膀上的布袋扔进河水里,激起一团团的水花,李东升就模模糊糊的看到,一群穿着盔甲手拿弓箭的高句丽军队往唐河边赶来,他们刚靠近岸边,唐军弓箭手便整齐划一地来了一轮齐射,顿时就听到凄厉的惨叫声和哀嚎声从对岸传到了这些人的耳朵里。

    再看看唐军这里,大家都目无表情,神色淡定,久经沙场的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生死。唐军弓箭的制造工艺比高句丽人好,射程远威力大,再加上抢了个先手,高句丽人的弓箭手还没有摆好阵型就被消灭了一大片,只好退后整队,眼睁睁的看着水流越来越小。

    李东升看到这里心里也踏实了,这个办法说明还是可行的,利用庞大的人力迅速的用土把水流截断,然后不停的用沙土填埋,估计再有两个时辰就会搞一个大坝出来,到时候大军就可以直接从上面冲过去。

    李世民的表情已经由原来的镇定变成了狂喜,在他以为要付出重大伤亡才能渡河的情况下,李思文献了一计,现在事实证明计划是可行的,他眉飞色舞的对李绩道:“果然是将门虎子,你带的好儿子!渡河如此顺利,他应该记第一功。”

    李思文早就把这个事情跟自己的爹说过了,李绩知道这是李东升的主意,他看了眼李东升道:“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这个时候就看出人多的好处了,十几万人扛着布袋往河里丢,刚开春的河水正好是枯水期,又流速很慢,前面士兵丢下去的布袋还没有来得及被冲走,后面又不停的有布袋丢下来,现在肉眼已经可以看到有布袋露出水面,然后士兵们就顺着布袋把土拼命的往前移,眨眼之间几条直达对岸的通道就出现了。李思文出现在这些士兵的前面大声喊道:“把通道之间的都填起来,这样大坝就宽敞了,大军就可以骑马过河了。”

    看到这个布袋填河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唐军士兵们现在对李思文也是佩服,他们就听从李思文的指挥把土包丢进两个通道之间的河水里,半刻钟的时候,一个稍微有点成型的大坝通道就呼之欲出了。

    对面的高句丽人现在有些惊慌了,他们把弓箭手给撤了回去,然后从大营里出来了几千的骑兵,直奔河边而来,准备给唐军来个半渡而击。看着对面冲过来的骑兵,李东升的心也吊了起来,厮杀的时候终于来了。

    就在李东升以为李世民要派出骑兵对冲的时候,却听到李世民对着传令兵道:“陌刀队,上!”

    消息传到大营的时候,唐军的队伍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万胜!万胜!”

    唐军的弓箭手继续用弓箭在河岸边划分了一片死亡区域,李东升就看到人群里里走出两千名左右的士兵,这些出来的士兵与其他人有着明显不同,他们每个人身材高大魁梧,李东升在那么远的地方都看的出来,他们的身高比周围的普通府兵要高上一头左右,而且肩宽背阔,每个人的手中都提着一柄两尺多长的宽背厚重的陌刀,神色淡然的一步一步朝河边走去。

    李东升看着他们孔武有力的背影,也是热血沸腾。实话说,在后世被吹上了天的陌刀队他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让大唐周边邻国闻风丧胆的陌刀手,让后世军迷津津乐道的人,他们就是目前这个时代冷兵器中战略级的杀手锏,绞肉机,只要他们一出基本就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陌刀营的陌刀手们沿着粗略垒出的通道登上了对岸,趁着高句丽的骑兵被弓箭手隔离在几十步外,陌刀营的士兵们迅速摆好了战斗的阵势,然后随着营中校尉一声令下,陌刀队大吼了一声,然后弓箭手停止射箭,他们就朝着高句丽的骑兵慢慢的走了过去,然后就看到耀眼的白光在人群中舞动起来。

    小土丘上,李世民君臣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李东升第一次看陌刀队的攻击,只恨没有望远镜,只能远远的看。陌刀营走的不快,跟高句丽的骑兵接触的时候,只听到一声巨喊,然后就看到高句丽最前面一排敌军瞬间就成了一块块的碎肉,人和马都是一下子就被分解,李东升立刻就明白了一刀两断这个词说的是多么贴切,他在后面就看到有血一飞几尺高,然后高句丽人就矮了下去。

    高句丽骑兵仍在冲刺的过程中,他们还是想凭骑兵的冲击力来抵挡住陌刀兵的前进,就像是竹子竹节一样的层层抵抗,但是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陌刀营的士兵们就这么一边挥舞着陌刀,一边排着战斗队形向前推进,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榨汁机,把面前的一切物体都粉碎成一堆堆的肉块,各种内脏和人头在地上四处滚动流淌,然后被整齐的脚步踩的稀烂。

    陌刀队的强悍看的李东升心中就像是烧开的水早已沸腾。但是高句丽人的不要命果然是名不虚传,他们面对这么大的死伤还是不甘心,不需要军官们的组织,他们退后了几百步,然后重新整好队形又继续用冲刺队形对陌刀队来了一次冲锋。

    但是结局已经注定了,在巨大的死伤面前,高句丽军队里不知道谁突然绝望地大喊了一声,然后就拨转马头朝后方大营跑去,这个人一跑就像是雪崩时的那个石头,先是第一个,然后越来越多,到最后所有人如退潮的海水一样朝后方大营跑去,瞬间刚才还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上只剩下一大堆的残肢断臂,还有在痛苦嚎叫的伤兵。
………………………………

第三百章盲目乐观

    在河对岸观战的唐军官兵们都发出了震天的欢呼:“万胜!万胜!”然后那些士兵就继续把布袋往河水里投去,现在不用担心对面的攻击,整个流程犹如行云流水,肉眼可见的看着堤坝就起来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传令下去,陌刀营原地列阵,先过去四个骑兵营,掩护全军渡河!”

    眼看着传令兵来回的奔走,流水般的一道道命令传了下去,整个大营的士兵们都开始井井有条的开始动了起来。

    等大军开始全面渡河的时候,李东升带着张勇他们跟着大部队一起走了过去,张勇骑着马走过布袋堆成的堤坝,现在已经被大军给踏平了,他感慨的道:“少爷,要不是你想出来这个计策,渡个河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李东升低声道:“什么我的计策,这是李思文想出来的。说话要小心,人情已经送出去了,要是被自己人说漏了嘴,不是等于结了个仇人?”

    到了辽河对岸,士兵们已经打扫完战场,伤兵也被拖到医护营去救治,至于高句丽人的伤兵,不好意思,我大唐虽然富裕但是也没有富裕到给敌人也治病的程度,只好勉为其难的送他们一程。旁边一堆人正在把我方战死将士的尸首掩埋,高句丽人的尸体都是一堆烂肉,被马匹跟唐军践踏后就成了肉泥,收拾的人皱着眉头带着口罩把这些东西正在往一个大坑里扔。而高句丽的战旗和兵器被分成两份,有人在一个个的点数字,这些就是以后在史书上记录的缴获和唐军战斗记功的凭证。

    这个时候还没有收到去上下游渡河的程咬金跟张俭的消息,李世民又开始担心起来。等到了第二天才收到消息,程咬金率领的六万人,在上游渡河时遭遇了高句丽军的埋伏,在唐军兵马在河中央的时候,高句丽伏军突然发动了攻击,他们拼命的朝河中射箭。唐军虽然有着被偷袭的心理准备,但是还是伤亡惨重,因为只能被动挨打还不了手。

    程咬金只能硬顶着箭雨往前冲,到了对岸以后,又受到对方骑兵的的冲击,所以这支部队损失惨重,死伤了两千多人,才勉强坚持到大部队登岸,还好程咬金沉着冷静见多识广,虽然是突遇埋伏,但是临危不乱,在强行渡河后,把高句丽军杀得溃散败逃,再等两天就可以和中军汇合。张俭在下游走了两百多里也没有发现可以渡河的地方,又回归中军,跟着大部队过河。

    事后随军的行军长史统计伤亡和战果,此战唐军伤亡共计二千五百多人,基本上都是程咬金部队的,而统计出来的高句丽军伤亡八千多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