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完美,一定是包藏祸心。你看现在证据来了,有亩产三千五百斤的好东西你竟然不献给皇上,自己藏起来偷偷的种,这种人肯定不是忠臣,弹劾他。

    李东升被御史们神奇的脑洞给惊呆了,合着我不去青楼找小姐,不去街头欺男霸女还是我的错了?家里种点粮食还是罪过,这日子没法过了。

    受了弹劾,不管你是对是错,就要等着接受处理。李东升气极,但是又无可奈何,这就是封建社会,你后世可以辞职,老子不干了行不行?我做老百姓去逍遥自在去。

    现在你辞职都不行,只要你享受这个官员的待遇,那就是在御史的管辖范围里,而且一旦被认为有错那就不是丢官弃职的小事。狄知逊家里还有个做行军总管的老爸,自己什么事情没有做还被贬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自己虽然有个牛逼的伯父,但是他自顾不暇,哪里还能给他添乱。

    这个事情也激起了朝堂上的瞩目,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御史的奏章里写的太惊人,亩产三千五百斤的作物,大唐有这样的东西吗?肯定又是那个御史风闻的,这些家伙听风就是雨,说的话都不可信。

    只有李世民对这个奏章很是重视,他是一国之君,他要的就是大唐的江山永固,老百姓造反的原因八成就是因为吃不饱饭,但凡日子能过的下去,老百姓就不会去做这个杀头的事情。

    不管真假,一道旨意又来到侯府,通知李东升后天上朝堂。钱多多担心的看着自己丈夫:“怎么又被弹劾了?不是你就只做个安稳的侯爷了吗?实在不行我们就不做这个官了,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四维跟我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不遭人妒是庸才!”李东升笑着安慰道:“你放心吧,这就是那些御史闲的慌,真说起来陛下还要奖励我呢。”然后摸摸根本没有隆起的肚子:“家里还有一大家人靠我呢,我是不会有事的。”

    经过李东升辛勤的耕耘,一妻两妾同时宣告有孕,这个喜讯立刻传遍了侯府,李林氏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立刻去寺庙烧香还愿。李成就直接了,府里的人每人都发喜钱,然后又要摆流水席,被李东升劝住:“等生了再摆。”

    在这个家族兴旺才是天大事情的社会里,几代单传的李家终于要开枝散叶了,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重要?李东升也是兴高采烈,对于上朝堂去争辩充满了信心。

    李东升准时到了大殿外等候,心中把第一个朝会时间定下的人给骂的狗血喷头,这么冷的天早上四点起床,然后在门口等着侍卫开门,还有御史检查你的仪容仪表,现场纪律。关键是很多大臣都白发苍苍,看上去就颤颤巍巍,要是冻个感冒出来说不定就跟大家说再见。

    而且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全年都是。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李东升觉得这就是酷刑。唐朝还好一点有休沐的时候,以前是全年无休,那滋味。。。

    李绩看到李东升跟他点点头:“恭喜你了!”侯君集涉嫌谋反,兵部尚书现在由李绩担任。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地址: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全文阅读地址:/126614/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txt下载地址: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手机阅读:/126614/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628章 这个理由也太站不住脚了)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二百六十六章弹劾?我也会

    谢尚书。”御史在旁边看着,李东升也不好多说,客气一下就站旁边去了。

    冰天雪地里,李东升在外面等着都快成冰棍了,他又不是愚忠的古人皇帝要见自己激动的跟什么一样,全家都觉得荣耀。他心里把李世民一家全部亲切的问候了一遍,要是念头被别人知晓,估计李家立刻在大唐消失。看着那站的笔直的太监跟侍卫,心里由衷的佩服。

    在李东升感觉自己变成冰雕的时候,终于从宫殿门口传出来拿天籁般的声音:“宣蓝田候李东升进殿。”

    冻的跟冰棍一样还要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造型上前行礼:“臣蓝田候李东升拜见陛下。”低头的时候看了眼脚下,还好,没有鼻涕滴在地板上。

    李世民道:“免礼平身。”

    李东升在大殿之中,大家的目光都盯在他身上,这个家伙天天在家还被人弹劾,真是人不在江湖,江湖上还有我的传说。

    房玄龄咳嗽一声道:“蓝田候,有御史弹劾你有亩产几千斤的作物不敬献陛下,而是私种,心怀不轨,你有什么说法。”

    “陛下,我想知道是那个御史弹劾我的。”李东升没有回答,却跟陛下说了这个话题。

    “怎么?你还想打击报复我吗?我叫王坤,就是我弹劾的你。”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子跳了出来。他心里快活的不行,在这个大殿上扬名,我很快就是御史们的偶像了。御史这个权力说有就有,说没有其实屁也不是,关键看领导重不重视。但是只要是在陛下和各位宰相面前露了脸,那升职加官还不是指日可待。

    “我打击报复你什么?你有什么资格值得我报复?”李东升傲然道:“你是有我的进士排名高?还有诗词比我做的好?或者你在地方为官的时候有什么显著的政绩?你就是一个只会靠嘴吃饭的孬种。”李东升破口大骂,他真的被恶心到了,这些家伙现在才是唐朝不是明朝,就有这种靠博名声吃饭的人。自己种个粮食也被人弹劾,还有没有天理了。

    大殿上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李东升这个粗话给惊呆了,连巡察御史都忘了自己的职责。开天辟地以来敢在这个地方说脏话的李东升是第一个。

    王坤目瞪口呆,大家都是文明人,说话讲究个含蓄,虽然我弹劾你了,但是这个是我的工作,你要理解我,怎么能骂人呢。

    李东升既然已经开始骂人,反正骂一句也要被处罚,骂十句也是一样受处罚,他索性就彻底的放开:“听你的名字就知道你跟太原王氏有关系,不就是想替王敬直出气嘛。要弹劾我也要找个好点的理由,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自己在家里种庄稼也被说成心怀不轨的。你这水平也能做御史,实在是丢了这个官职的脸。大唐律上面那一条说明家里种高产庄稼是心怀不轨?还是说有东西不献给皇上就是心怀不轨。陛下励志要做千古一帝,你就是这样给他添堵的?是不是要史书里写上这么一件事,来败坏陛下的名声。你是世家子弟,我看你不应该学文,应该学武。应该找个老师教你练刀,但是按你的性格,你肯定要练剑,你还上剑不练,练下贱!金剑不练,练银剑!给你剑仙你不当,赐你剑神你不做,非死皮赖脸哭着喊着要做剑人!”

    “嘶!”从李世民到侍卫都倒吸一口冷气,这个骂人一个脏字也不带,但是却骂的狗血喷头,厉害。

    王坤脸色红的像要滴出血来一样,他想不到一个探花竟然就像一个泼妇一样在国家最高殿堂当着皇帝的面骂街,古人做官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你丢了脸那这个官也不好意思做下去,否则就不是君子,会被众人嘲笑。今天被骂成这样,无论李东升被怎么处理,他这个御史是当不下去了。

    “你。。。”王坤用手指着李东升,结结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御史本来就是靠嘴吃饭的,不过那是在规则之内大家互相咬文爵字,找漏洞,然后致对方以死地。可惜李东升不按规则出牌,直接开口骂人,让一直以君子自诩的王坤直接失了分寸。

    “你什么你,你从小缺钙,长大缺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左脸欠抽,右脸欠踹。驴见驴踢,猪见猪踩。天生就是属黄瓜的,欠拍!后天属核桃的,欠捶!”李东升看他脸色红的要出血,还想要反驳,当然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趁着皇帝跟大臣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骂个痛快:“当初你爸都不应该把你生下来,一巴掌把你打到墙上扣都扣不下来!你长得挺有创意,活得挺有勇气,丑不是你的本意,是玉帝在发脾气。你老说长得帅,有钱,长得是有钱,长得跟前列线似的,尿尿都分叉了,赶快去治治吧!”

    “噗!”王坤实在是忍不住,只觉得头晕目弦,然后口中一热,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直接昏死过去。

    李东升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檫了檫嘴:“大家都看到的啊,是他自己倒在地上我离他还有好远呢!”

    这个时候房玄龄才喊道:“快送到太医院去。”

    侍卫跟御史们手忙脚乱的把王坤抬了出去,要是他死在大殿里那就事情搞大了,他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朝会时被骂死的人。

    “李东升你君前无礼,目无君上,请陛下重重责罚!”一个机灵点的御史看到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被仇人李东升骂到吐血,感同身受,连李东升的爵位也不叫,直呼其名。

    “请陛下重重责罚蓝田候!”所有的御史都跪了下来。

    说真的李世民今天让李东升过来的本意就是想听听他说那个亩产几千斤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他对御史弹劾李东升的理由也是嗤之以鼻,合着人家有好东西就必须要献给皇帝,皇帝就是这么不要脸的?

    看李世民跟宰相们都没有吭声,李东升昂然自若道:“我这是为你们御史台好,像王坤这种业务不精,连本质工作都做不好的坏群之马,当然要立刻踢出你们的队伍!不然世人以为你们都是一样的货色!”说完他也拱手道:“陛下,微臣也弹劾王坤为私人恩怨,蓄意构陷朝中大臣!”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地址: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全文阅读地址:/126614/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txt下载地址: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手机阅读:/126614/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629章 弹劾?我也会)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二百六十七章 给你点个赞

    好!当着皇帝和大臣们的面把人家骂的吐血晕倒,反手还在陛下面前进行弹劾,这么不要脸的作风怎么跟那个程咬金那么像?

    “蓝田候,御史台的事情就不劳你关心了,名不正言不顺。”御史台都宪是谢文举,他现在亲自出马,一定要把李东升给压下去:“王坤他所说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你是不是在自己的庄子里种了这么高产的庄稼?”

    “你说的不错,我的确在自己庄园里种了那种植物,它叫红薯。前一阵收获的时候我们称了是三千五百斤。”李东升直截了当的承认,这个也不是丢人的事。

    “啊。。”李东升的话一出口,立刻引得大殿上一阵喧哗声,从李世民到在场所有文武大臣全都露出震惊的表情。

    “蓝田候,你说的是真的,你家真的有亩产三千斤的庄稼?这可是在陛下面前,说谎话可是欺君之罪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站出来道,这个老头叫名叫杨弘礼,是刚上任的户部尚书的职位,户部可不仅仅管理着户籍,另外还有田税、仓储等等,天下的田地也归户部所管,杨弘礼对农业非常重视,所以在李东升说出亩产三千斤时,他激动的差点现在就拉着李东升去现场查看。

    “陛下面前谁敢说谎,如果杨尚书不信的话,我让家里人把红薯已经带到了宫门外面,杨尚书可以派人到宫门外拿进来,一看就知道了。”他又不怕人家来验证,反正这些都是事实。

    一声令下,很快有人就手捧着一个银盘进了大殿,盘子上面还用红布盖着,李东升走到盘子前面,随手一拉道:“各位如果不信的话可以上前来仔细观看,这是挑选出来形状规整的,其实真正的红薯有大有小,小的一斤左右,大的十几斤,正常都是一串一串的长。”

    呼啦一下,大家全围了上来,个个都用手掂量重量,李东升还让侍卫用刀切开,然后递给他们尝尝味道。这么多大人物相信李东升也没有那个胆子来下毒,大家都接过来放到嘴里,然后眼睛就亮了:“此物口感甘甜,水份充足,味道不错。”

    杨弘礼点点头:“这个虽然有十几斤重,但是应该是湿重吧,要是晒干了还会轻上不少?”

    “杨尚书果然是内行。”李东升先甩个马屁过去:“但就算是晒干了一亩也有千把斤的产出,完全是超出现在种植的作物。”

    “要是我大唐全部改种这个红薯,是不是以后就不会再有缺粮之虞?”杨弘礼摸着银盘里的红薯,热泪盈眶:“陛下,这才是真正的盛世啊,从我大唐贞观以后,我中原百姓再没有饥荒的恐惧。此功当首推蓝田候。”

    李东升这个时候还在给不知道什么时候挤上来的李世民介绍:“陛下,红薯最大的特点是不挑地,就算是盐碱地和蓄不住水的山地,它照样可以生长的很好。并且红薯是长在地下的,所以不怕冰雹蝗虫这样的灾害,像稻米、粟这样的粮食作物需要植物成熟才能收获,红薯却不一样,只要种下去以后,它就会生长,根基随时都可以挖出来吃,是天下目前来讲最好的作物了!”

    李世民听了连连点头,李东升正好听到杨弘礼在哪里说要大唐把作物全改成红薯,连忙劝说道:“杨尚书,千万不可!”

    “怎么?不行吗?”

    “陛下,这个红薯我是听一个胡商说了以后就留心寻找,找了六年才偶然的机会在西域见到。由于对这个植物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微臣才把它带到家中认真培养,从而总结出经验再向别的地方推广。”李东升侃侃而谈,这个机会也是难得,正好把红薯给推介出去:“这个红薯是不能做主粮的,首先就是薯首先要留种,然后剪秧,最后扦插。这些都是人力完成的。其次,田间管理也很费人工。红薯地上茎叶生长迅速,如果不将其移除,就会挡住太阳,导致红薯减产。所以红薯秧子要经常的翻动和收割。隔几天都要搞一次。这些都是微臣在家中试种所发现的问题,至于其他的问题由于时间短地方小还没有发现。”

    “这么说你并非有意隐瞒不报?”李绩出来说了句。李东升真想给他竖起大拇指点个赞。不愧是知名将领,抓时机跟说话的技巧都是那么的准确。

    “回陛下,尚书,王坤所谓的我有好东西隐瞒不报,就是心怀不轨。这就是典型的外行说的话。所以这种连自己本职工作内容都不精通的人根本就做不了事情。”

    “行啊,那你给大家讲讲为什么把红薯藏着不给外人看?你的想法是什么?”

    “陛下,由于红薯是外来物种,渡过茫茫大海,千里被千里迢迢的带到我大唐,首先需要的是稳,要让红薯在大唐先活下去,再一个我们小范围的耕作,对种植红薯的农田还有周围的农田进行比较,看红薯是不是会影响生态。在小范围了试验,既能看到效果,有问题的话可以把事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我称之为试验田。”

    随着李东升对红薯的解说,大殿里的大臣们算是清醒过来,一个个都是兴奋无比的讨论起来,有些人还提了问题,李东升也一一做了回答。

    谢文举脸色很难看,今天看来又是一场失败。御史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