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命运-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在位之王去世,子嗣无论年长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年行冠礼则不可亲政。

    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

    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朝堂斗争。

    当初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后见秦王嬴政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吕不韦便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须、眉毛就献给太后。

    秦王嬴政渐长,嫪毐等内臣趁机奏请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王嬴政准许他们搬到雍城的离宫,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

    在这短短数年,嫪毐在太后的帮助下被封为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是秦国中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嫪毐这股新起的强大政治势力引起朝野多方瞩目,嫪毐得到太后的宠爱,在宫中骄奢淫逸,难免得意忘形。自称秦王“假父”。

    嫪毐有一次与宫中的侍臣们一起饮酒作乐,博弈游戏,发生了争吵。喝醉了酒的嫪毐睁圆了眼睛,大声呵叱对方说:“吾秦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子是秦王的继父,你这穷鬼是谁?也敢和我争!”被嫪毐呵叱的人赶紧溜掉,将此事告发予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便派人私下调查。多人告发嫪毐与太后私通,生有二子,并与太后密谋:“王即薨,以子为后。”意为嫪毐对太后说王死了就让我们的孩子继位。

    在这局势突然动荡之时,秦王嬴政头痛不已,命人召回蒙毅商量对策。

    咸阳,秦王书房。

    “吕不韦到底想干什么?如果不是他纵容,一个阉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聚集这么大的力量?”秦王嬴政狂怒不已。

    “大王,恐怕吕不韦此刻也头痛不已。他原本只是想借机远离太后的纠缠,不想太后竟然迷恋上了嫪毐这个心怀叵测的人,胁迫吕不韦为嫪毐加官进爵。”蒙毅点明了问题的关键,“其实关键是大王尚未亲政,只要太后和吕相国同时认可,就可以加封任何人成为侯爵。”

    “哼,等寡人亲政,一定要好好教训嫪毐这个贱人!”秦王嬴政怒不可遏,双眼也变得通红。吕不韦就算野心勃勃,可是理政能力超强,对待嬴政也是爱护有加。

    可是嫪毐是什么东西?他竟然妄自僭越假父!

    “大王,嫪毐此人毫无廉耻,一朝得志更是目中无人。我听闻他最近在雍城密布党羽,很明显想要在大王行冠礼的时候,发动叛乱。大王,不可不防!”蒙毅终于还是忍不住出言建议道。根据历史记载,嫪毐的确是发动了叛乱。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否有屠龙王在其中捣乱,如果嫪毐准备充足,那秦王嬴政还能幸存吗?

    蒙毅在内心苦恼不已:屠龙王啊,屠龙王啊,我找的你好辛苦,你究竟在哪呢?

    秦国的军队,一般情况是置于秦王的严格控制之下,战时临时任命将军统兵,秦国有上将军和前后、左、右诸将军。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咸阳都尉统领。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中央调遣。征调地方兵,需以秦王“虎符”为凭。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

    郎官将军嬴良、卫尉将军嬴杰、咸阳都尉嬴和,都是效忠秦王嬴政的,无需担心。

    但是黑衣卫密保传来,雍城的县尉、县令、县丞都被嫪毐收买了,秘密埋伏了五千私兵。

    而历代秦王行冠礼以及正式继位都需要到雍城祭祖的。所以嫪毐这招其实很毒!

    雍城,蕲年宫。

    “寡人已经准备了三千精兵,会不会还有意外?”秦王嬴政有些担心。

    “大王,如果嫪毐不发动叛乱,你怎么有机会将他和吕不韦一同拉下马来?毕竟有太后罩着,你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真动不了他?至于私兵,哪个有封地的大臣没有?”蒙毅笑着反问道。当然蒙毅很明智地未提及嫪毐私通太后生育二子的事情,这件事是嬴政终生的耻辱和逆鳞,触之必死!

    “如果我派人通知昌文君芈灵、昌平君芈启领咸阳士卒平息叛乱呢?他们会不会也萌生反叛的念头?”秦王嬴政突然冒出一个新的主意。

    “这个嘛……昌文君兄弟俩人老奸巨猾,肯定不会上当。再说就算他们成功了,又能扶植谁当新王?”蒙毅一针见血地反驳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万一他们头脑发热,寡人就可以顺便把芈姓外戚、吕不韦、嫪毐等人一并除去,岂不痛快?”秦王嬴政胃口大开,似乎天下豪杰不过是自己的美味点心而已。

    公元前238年四月,嬴政来到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趁着嬴政夜宿雍城,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骑官卫士卒、舍人以及戎翟君公等上万人攻击蕲年宫。

    但是虎符早就在一个月全部收归秦王嬴政所有,所以此刻的嫪毐在秦王嬴政眼中仍然是一个跳梁小丑。

    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者行兵令,除皇帝亲临现场调兵。它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但历史上也有很多没有虎符而成功发兵的情况,秦国律法规定:用兵时50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

    叛军人数虽多,但是秦王嬴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由秦将王翦、王贲父子率领,轻而易举地打败叛乱士兵。

    三千秦军铠甲分明,装备犀利,黑压压一片,杀气腾腾。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而反观叛军的装备简单,组织混乱,只靠着个人勇武就往上冲杀。

    秦军发射一阵弩箭之后,叛军的攻势就化解了。

    嫪毐见状很无奈,索性调转兵锋攻打咸阳宫,但是他没想到那里也早有军队守卫。

    “这叛军也太不禁打了!希望芈姓外戚给点力,不然这场闹剧就只能过早的结束了。”秦王嬴政有些意兴阑珊,这可是他第一次直接现场观看秦军作战,不想这么快就结束了。

    “大王可能要失望了,芈姓外戚如今实力大减,哪里敢有异心?”蒙毅苦笑着回答道。

    嬴政命令昌文君芈灵、昌平君芈启领咸阳士卒平息叛乱,两军战于咸阳。秦王下令:“凡有战功的均拜爵厚赏,宦官参战的也拜爵一级。”

    叛军数百人被杀死,嫪毐的军队大败,与死党仓皇逃亡。

    秦王嬴政令谕全国:“生擒嫪毐者赐钱百万,杀死嫪毐者赐钱五十万。”

    嫪毐及其死党被一网打尽,秦王嬴政车裂嫪毐,灭其三族。

    嫪毐的死党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枭首,追随嫪毐的宾客舍人罪轻者为供役宗庙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余人夺爵迁蜀,徙役三年。

    太后赵姬和嫪毐的两个儿子,均被一同囊载扑杀。而太后赵姬被囚居在雍城。

    秦王嬴政明示与太后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结果,有二十七个进谏大臣被残酷的处死,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及至第二十八位谏臣茅焦,以“秦王要统一天下,需以孝义为先”为由,打动秦王将赵姬接回咸阳。赵姬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

第50章 秦皇身世

    吕不韦因嫪毐叛乱而受到牵连,被罢免相邦之位,贬到河南。吕不韦到达河南后,仍有万千宾客相迎,这令嬴政十分反感。

    吕不韦究竟是不是秦王嬴政的亲生父亲?

    首先要知道吕不韦将赵姬送给嬴异人的时间和目的。

    吕不韦的目的很简单,是想通过送赵姬取得嬴异人的信任,同时通过嬴异人回去继承秦国国君之位而使自己飞黄腾达。这在之前不是没有先例,秦国一直是一个开明的国度,很多东方六国的人都在秦国做过国相,秦国的客卿制度是它们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吕不韦就是想通过嬴异人搭上这条船。

    那么关于赵姬被送过去的时候,有没有怀孕的问题,就要看实际情况和吕不韦的动机了。

    首先看动机,如果吕不韦想通过这种方式篡取秦国的王权,那么后来他就应该和秦始皇一条心的治理好秦国。但实际上他却和秦始皇因为权力之争而翻脸,最终被处死。所以吕不韦的动机只是想自己独揽大权,根本无暇顾及下一代的问题,何况这样做还会冒很大的风险,一旦嬴异人发现,将会失去对吕不韦的信任。

    再来看当时的实际情况,吕不韦讨好嬴异人是计划内的事情,机会是刻不容缓的,他不可能等到赵姬怀了孕才送过去,而且能查出怀孕的话就应该有妊娠反应了,嬴异人不可能蠢到连这都看不出来。还有一点,如果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孩子,他的长相肯定和吕不韦多少有些相似,当然也可能像赵姬,但肯定和嬴异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嬴异人难道不产生怀疑吗?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可以肯定:秦始皇绝对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就是在赵国遭遇“长平之败”后,被秦军趁势进军围了国都邯郸,当时吕不韦及嬴异人一家都在邯郸,形势对嬴异人非常不利。关键时候,吕不韦想法带着嬴异人潜逃出了邯郸,投奔秦军阵前才回到秦国。而赵姬母子则被抛弃在了邯郸,如果不是她们命大,估计早被赵王杀死泄愤了。直到嬴异人被立为秦国太子后,才从赵国接回赵姬母子(此时两国停火)。如果秦始皇真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作为吕不韦计划的一部份,他不可能将秦始皇抛弃在危险的赵国,这样岂不是前功尽弃?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又被贬谪到蜀地。吕不韦接到旨意后,矛盾万分,明白秦王嬴政生性暴戾高傲,自己难再活命,眼看自己费尽心机几十年的功绩宣告破产,吕不韦绝望之中饮鸩自尽。

    而秦王嬴政看着将要自裁的吕不韦,问出了天下人都好奇的话。

    “究竟你到底是不是寡人的生父?”秦王嬴政双眼通红地看着曾经风光无限的秦相吕不韦。

    “怎么可能?当年大王出生之时,我和先王曾经当场滴血验亲,证实大王的确是嬴氏血脉,从此君臣之间再无芥蒂。”吕不韦苦笑地解释道。

    “既然如此,你为何从未公开辩解?”秦王嬴政大惑不解地追问道。

    “大王曾经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当场滴血验亲,不是已经证实了么?老臣的辩解还有用吗?谣言止于智者,就像樊於期和成蛟,他们为了造反,只不过想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罢了。”吕不韦接着唉声叹息道。

    “两代先王的去世是不是你下的毒手?”秦王嬴政立即又问道,双目爆发出仇恨的火光。

    “大王也太看得起老臣了,谋害两代秦王可是诛九族的死罪。再说嬴姓宗室历来不缺体弱多病而早逝的,只不过有人想对付老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吕不韦彻底叫屈起来。

    “你权倾朝野,可曾想过取而代之?”秦王嬴政接续问道。

    “老夫有没有想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夫根本没有机会成功。秦国排外势力太强了,无论是商鞅、公孙衍,还是张仪、范雎,哪怕是芈姓外戚,都没有机会胜过秦国本土势力。这就是现实!”吕不韦苦笑道,“老臣不过是一个商人,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去谋取根本得不到的东西。”

    “看在你这么多年的苦劳份上,寡人会放过你的家人,你安心地去吧。”秦王嬴政默默站了一会,留下一杯毒酒,飘然而去。

    吕不韦死后,秦王嬴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丞相吕不韦以为郎官,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 。秦王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以为客卿,在秦灭六国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听闻秦王嬴政颁发《逐客书》,李斯立即给秦王上书,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 。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秦王嬴政明辨是非,醒悟过来,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

    而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李斯终于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廷尉只是他的起点,终有一天他会为万人瞩目!”蒙毅看着历史依旧如同正常的转动着。

    不过蒙毅却发现了意外地发现了屠龙王的踪影,此次嫪毐之乱中就有意外因素的加入:戎狄公。

    秦国的戎狄主要指义渠人。义渠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王时存在800余年,其中在庆阳建立奴隶制郡国(公元前772年到前272年)达500年之久。

    直到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并以优厚的生活款待他。后义渠王同宣太后暗通款曲,生有二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34年后(公元前272年),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国亡,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