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命运-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加上喜姨,不仅端庄大气,而且整天笑脸迎人,偏偏还让人如沐春风,可见也是个能说会道的女人。

    至于少女蒙笑虽然不爱说话,也不爱笑,但是有她陪衬董柔,相信侠女董柔还是感觉良好的。

    最后拉上兄长蒙恬、护卫蒙狼和蒙虎,纯粹是缺乏一个啦啦队。毕竟男人嗓门大,吼叫起来还是很应景的。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不拉一群美貌婢女充当啦啦队?

    蒙毅一定嗤笑不已:开什么玩笑?看美女练习马术,当然男人越多越好!难道找一群莺莺燕燕抢侠女董柔的风头?

    一匹雪白的骏马奔驰在跑场内,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壮美的姿势宛若凌空飞燕,又宛如灵巧的羚羊。它不时地仰天长啸,那动人肺腑的马嘶响彻马场。

    果然,侠女董柔看到这匹神骏的白马,立刻兴奋不已。

    秦王嬴政看着拉着马儿开心不已的侠女董柔,双眼又充满了无尽的爱意。

    蒙毅一看这情景,立刻头痛不已。但是他还是硬着头皮劝说道:“大王切莫心急,不如先送白马讨取欢心,再慢慢培养感情,等到时机成熟后,再表白示爱不迟。”

    “说得好!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再加一把火?”秦王嬴政虎目精光闪闪,无比自信地说道。

    “大王有何妙计?”蒙毅顿时摸不透秦王嬴政的心思,试探地问道。

    秦国咸阳,秦风酒楼。

    天机阁董夫人,意外接待了风尘仆仆的秦王嬴政和蒙毅。

    “夫人应该知道三年后寡人就要亲政了,但是寡人缺少一个王后,不知夫人可否成全?”秦王嬴政霸道之风更加增长了不少,对待未来岳母都毫不手下留情。

    “大王何必和一个疯丫头过不去呢?天下女子,环肥燕瘦,千万佳丽,哪一个不愿意侍奉秦王呢?”天机阁董夫人似乎早有准备,巧妙推脱地说道。

    “寡人愿意以八百里汉中为聘,只求得偿心愿。”秦王嬴政毫不气馁,继续抛出自己的筹码。

    “八百里汉中?秦王好大手笔!”天机阁董夫人并没有急于回答,显然她也很震惊。

    秦王嬴政随后暗暗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也怕董夫人毫不动心、一口拒绝。

    此时天机阁董夫人正在经受艰难抉择,经过反复考虑、比较得失,她终于叹息一声。

    “大王厚爱,柔儿却无福消受,这就是命啊!”董夫人隐晦地拒绝了秦王嬴政的提议。

    “夫人,请再好好考虑一下!寡人并不急于得到答复。”秦王嬴政有些慌神了,心想:这天下还有人能拒绝这种诱惑吗?

    “大王见谅!柔儿如果自己心甘情愿,我董家愿意倒贴彩礼。但是如果她心有她属,我董家也绝不会做出出卖儿女终生幸福的事情。”天机阁阁主董夫人不再犹豫,当机立断地拒绝道。

    秦王嬴政恼羞成怒,恶狠狠地吼道,“夫人还是再考虑考虑吧,千万别让自己后悔!”

    天机阁阁主董夫人气定神闲地说道,“时间不早了,恕不相送!”

    秦王嬴政怒气冲冲地走出酒楼的大门,而此时正值酒楼生意兴旺之时,往来的客人络绎不绝。

    蒙毅苦苦跟着后面,尽量找机会安抚秦王的怒气。

    突然一群衣衫篓缕的乞丐跑上前来,拉扯护卫们的衣裳,乞求一些打赏。

    跟在秦王嬴政身边的护卫,除了蒙毅、蒙虎、蒙狼三人外,其余都是一群沙场拼杀的勇士,哪里懂得人情世故。他们发现这群乞丐脏兮兮地手指在自己衣裳上拉扯,不禁反感地推挤起来,自然就推到了不少的乞丐,造成了一些混乱。

    恰在此时,一道无形的杀气惊醒了蒙毅。

    只见三个明显壮硕的男子贴身靠前,目光始终盯着秦王嬴政。

    这次秦王嬴政出宫是微服私访,大量的护卫也是隐藏在周围的街市之中。贴身的护卫加上蒙毅等三人总共只有八人而已。

    蒙毅来不及细想,连声大喊道,“抓小偷!抓小偷!……”

    附近的护卫都被惊动了,而刺客也发现情况不妙,索性不管不顾地冲杀起来。

    最前面的三名护卫猝不及防被匕首刺倒在地,蒙毅也趁机拔出长剑,“刷刷刷”一连六剑,连环使出,夺目的剑芒霎那间形成了一道灿烂的长虹贯成一线直扑三名刺客而去!

    三名刺客被逼急退,但是身形霎那间被剑势追上,避无可避之下,三名刺客的匕首急速绽放出一团绚丽的光芒,重重地和长虹撞击在一起。

    “叮、叮、叮”的一声巨响中,扶苏陡然感到剑上一股巨力传至,胸中如受雷击,“登登登”连退三步方才站稳脚跟!

    三名刺客的身形也猛然一顿,脚步一个趔趄,都险些栽倒在地。

    蒙毅拼死反击之下,为其他护卫的到来赢得了时机。蒙狼和蒙虎最先反应过来,立刻将蒙毅和秦王嬴政遮挡身后。

    三名刺客不甘心失败,互相对视一眼,各自从怀中抽出一个竹筒,顿时银光闪闪。

    “小心毒针!”蒙毅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蒙狼和蒙虎两人听闻后,不退反进,将所有银针都遮挡下来。很快,二人纷纷毒发栽倒。

    “兄弟们,你们感觉怎样?”蒙毅扶着毒发倒地的蒙狼和蒙虎,内心感动不已。

    至于三名刺客,被愤怒的护卫们团团围住,每人中了数十只弩箭而亡。

    夕阳西下,秦风酒楼。

    “董夫人,请你想方设法救救他们。”蒙毅顿时方寸大乱,此刻最近的帮手也只求助于天机阁阁主董夫人。

    “算你小子运气好,雍城神医扁安正好受邀帮吕不韦瞧病。他可是解毒高手。”天机阁阁主董夫人

    “雍城神医扁安?”蒙毅恍惚片刻,终于想起当年嬴政归秦中毒,就是求助雍城神医扁安方才化险为夷。

    “扁鹊”其实是黄帝时期的一位神医。战国时期的“扁鹊”原名叫秦越人,当时人们为了夸赞秦越人医术高超,才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扁鹊刚开始就医治了赵简子的五日不醒之症;随后巧医虢国储君“尸厥症”,使之起死回生;至此扁鹊名声传扬天下。他到邯郸时,闻知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治妇女病的医生;到洛阳时,闻知周人敬爱老人,就做专治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咸阳,闻知秦人喜爱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医生;他随着各地的习俗来变化自己的医治范围。

    著名的还是“齐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齐桓侯田午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见时,他望着桓侯的颜色,便说:“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将深。”桓侯答道:“寡人无疾”。他离开后,桓侯就对左右的人说:“医之好利,欲以不疾为功。”过了五天,他见到桓侯又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无疾。”他辞出后,桓侯感到很不高兴。过了几天,再看见桓侯时,他又郑重地说:“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很不愉快,没有理睬。又过了几天,扁鹊复见桓侯。看见桓侯的脸色,吃惊的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问原因,他说:“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不久桓侯病发,派人去请他治疗,可是他已取道魏国,跑到秦国去了。桓侯终因病深,医治无效而死去。

    后来,秦武王举鼎受伤、久治不愈,太医们束手无策。这时候大臣们请来扁鹊,扁鹊采用推拿和汤药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奇效。秦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太医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秦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秦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

    太医李醯决定除掉扁鹊这个心腹之患,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走,太医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半路上劫杀了扁鹊。感觉解脱了的太医李醯得意洋洋,每天都很高兴。而失去了扁鹊的秦武王,没有了扁鹊的精心调护,也便在不久之后不治而亡。最终太医李醯也因为无能被治罪,成了秦武王的陪葬品。

    后来扁鹊的后人就以扁为姓,聚居在雍城。
………………………………

第33章 咸阳秋猎

    再遇雍城神医扁安,蒙毅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备足礼仪去请这位神医医治蒙虎和蒙狼二人。

    神医扁安的确得到了祖上的真传,不费吹灰之力就解毒成功。

    “他们已经过了危险期,性命无忧。只是残毒还需三五日方能根除,所以要静心调养。”神医扁安缓缓说道。

    “扁神医果然医术高明,蒙家欠下恩情,一定以十倍报答!”蒙毅十分高兴,毕竟这年头忠心的护卫多多益善。

    “行医救人乃医者天职。不过扁安的确有一事相求将军帮忙。”神医扁安很坦率提出了请求。

    原来咸阳城最近风云际会、各方势力明争暗夺,身为扁鹊的后人,神医扁安也很怕步其后尘。这次前来医治秦相吕不韦的头痛,就让神医扁安胆战心惊。

    “扁神医放心,您交好各方,不得罪人就能自保。万一有事,只管来找蒙家,绝不推辞!”蒙毅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

    “天下纷乱,本来秦国境内较为安定,不想也远离不了世俗之争。”神医扁安颇有些无奈地叹息道。

    直到此时,蒙毅才明白神医扁安为什么要远离咸阳、蜗居在雍城,原来是为了避祸!雍城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又远离咸阳和边境,实在是一处理想的安身之地。这才是乱世生存之道啊!

    秦国咸阳宫,秦王书房。

    秦王嬴政遇刺之后,就立刻惊吓得逃回王宫。回到王宫的秦王嬴政依旧心惊胆战,急忙加派人手搜查全城,发誓要抓捕所有的刺客方肯罢休。如此折腾三天,秦王嬴政的怒气也消散了不少。

    “蒙毅,你查清了刺客的来历吗?”秦王嬴政显然怒气尚未全部消散,说话的声音都带着怒意。

    “大王,经查刺客来自绝杀会,而且还查到一个老熟人。”蒙毅在事发之后,就马不停蹄地派人彻查此事。

    “谁?还是一个老熟人?”秦王嬴政有些疑惑,心想:谁和自己有这么大的仇恨?

    “东周公子姬光。”蒙毅报出人名后,又缓缓解释道,“东周公子姬光自幼习武,武艺高强,而且兼学兵法,是东周姬姓宗室数百来难得一见的奇才。东周公子姬光曾经也幻想光复大周朝,可惜秦相吕不韦借口东周文公姬杰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派遣三万精锐骑兵攻灭东周国,东周国君姬杰自杀成仁,而东周公子姬光则只能落荒而逃。”

    “国仇家恨、杀父之仇,如何能不报?”秦王嬴政也有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不过他的头号仇人应该是吕不韦吧,怎么会第一时间找上寡人?”

    “大王,吕相国平时出行都是前呼后拥,从来没有低于百人的护卫。”蒙毅只好点明内情,当然点到即止,万万不敢说秦王嬴政贪恋美色、差点丢了性命。

    “原来如此,想必他们一直都在暗中潜伏,等到那天才发现时机。寡人轻敌大意了。”秦王嬴政这时候才肯反思自己的疏忽。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秦风酒楼,一位偏偏少年倚靠着矮窗独自饮酒作乐。

    “公子灰心丧气了吗?”一个浑身华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阳泉君,你来得正好,为什么没有派人相助我们?否则此刻嬴政早就死了!”东周公子姬光毫不客气地指责道。

    “公子何必恼怒?此事事发突然,我们又不能暴露身份,当然无法支援。”阳泉君芈宸解释道。

    “哼,你们如此谋划,不过是想借我们的手段除去嬴政和吕不韦两座大山,顺便把我们周朝遗族一网打尽,别以为我们是傻瓜!”东周公子姬光丝毫不留情面地斥责道。

    阳泉君芈宸面色一寒,本想发作,随即一想:何必同一群将死之人计较?

    “公子说笑了!嬴政和吕不韦可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谈不上谁利用谁。至于你们不管行刺成功与否,恐怕都逃脱不了死亡,难懂你们就没有这点觉悟吗?”阳泉君芈宸索性挑明了事情的结局,然后就静静地等待东周公子姬光的反应。

    东周公子姬光一听,立马脸色大变,但是也暗暗压制怒火,“我们既然敢来行刺嬴政和吕不韦,当然抱定必死的决心。这个不用你提醒,但是你们也必须出力,否则你们还没收到嬴政和吕不韦的死讯,就想让嬴政和吕不韦收拾了。”

    “这个是自然。此次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除了奉送万斤钱财,还附赠一百名从各地秘密招募的死士。”阳泉君芈宸闻言,知道对方说的也是事情:嬴政和吕不韦步步紧逼,早晚都在谋划剪除芈姓外戚的所有力量。

    “好,我们周人也准备了两百名死士。只要你们能够安排好身份和时间,一定能够同时除掉嬴政和吕不韦。”东周公子姬光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拍掌称赞道。

    “既然如此,我们共饮一杯,预祝大事将成!”阳泉君芈宸适时地提出建议。

    “干!就当为了嬴政和吕不韦送行。”东周公子姬光也很激动地举杯饮酒。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激励将士英勇作战,往往每年都会举行春秋打猎。

    九月初九,秦国按照传统举行秋猎。泾河两岸沃野千里,小河清溪,纵横交错。 森森莽莽、草原辽阔,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九九重阳节,怎么变成秋猎了?”蒙毅也十分纳闷,转而细想,“民间登高祈福,恐怕也是秋季收获后,往往是各国大举征伐他国的时候。各国君主祭祖拜神,恐怕也是想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希望大军旗开得胜。果然乱世之中,什么都和打仗脱不了关系。”

    秦国的军队,一般情况是置于秦王的严格控制之下,战时临时任命将军统兵,秦国有上将军和前后、左、右诸将军。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中央调遣。征调地方兵,需以秦王“虎符”为凭。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

    能够参加秋猎的人,若非王侯权贵以及其子弟,就是军方精英,又或各郡选拔出来的文武人才,人人穿上轻袍带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