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命运-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硪采送隽耸逋颉!

    濮阳是魏国附属小国卫国的国都。卫国历史悠久。

    卫国沿袭周朝国风,重礼仪和诗歌,轻民政和军武,结果全国盛行靡靡之风,国不能国、君不为君!

    卫国是个很奇怪的国家。

    论及血统,它是周武王胞弟康叔后裔,纯正到不能再纯正的姬周宗国。

    论及位置,位于故商王朝旧地,天下之中,土地肥沃,人口兴旺。

    论及人才,子贡,商鞅,李悝,这些在后世名满天下的贤能,皆是卫国所出。

    可就是这样拥有一切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卫国,终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一直默默无闻,甘于平庸。

    可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卫国,历史上却成为了这个“大争之世”最后的幸存者,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却还保留卫国的封地,直至秦二世而亡。

    老子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弱小究竟是一种原罪,还是一种生存之道?

    濮阳卫国王宫。一场欢迎宴会正在举行。

    举办方为卫国国君卫元,客人自然是远道而来的胜利者…以主帅蒙骜为首秦军将领们。

    宴会场地中间有一群歌女、舞女尽情地表演,左旋右转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还在转个不停。她们在鼓乐声中舞动双袖,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们缓慢,连急速的旋风相比之下也逊色了。紧接着,甚至还有舞剑的舞者,剑光璀璨夺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 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舞剑女子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收舞时平静,好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歌女们的声音动听悠长: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亡国之音啊,国小贫弱,居然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些靡靡之音上!”蒙骜老将军毕竟见多识广,一眼就看穿了这种奢侈生活。

    “祖父,周朝的礼乐制度前期还是合理的,毕竟当时周朝一度强大,将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的各种宗法封建制度合法化、礼仪化,平衡了各方的利益。而且当时的乐舞与礼仪相结合,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周朝统治。但是现在礼乐制度完全变成了权贵享乐的工具,对国家百姓没有丝毫的好处,焉能不亡国?”蒙毅更是一针见血将周朝的礼乐制度剖析得头头是道。

    蒙恬听完后,在一旁若有所思。

    而卫国国君卫元脸色铁青,却无可奈何,因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能怎么办呢?

    这时候,快马来报:秦王使者到达!

    蒙骜老将军自然带领大家前去迎接秦王使者。

    来人不是别人,居然是后世臭名昭著的宦官赵高!

    秦王使者赵高刚开始只是按照惯例,传达封赏旨意。但是等大家散去后,宦官赵高就私下拉住蒙毅,低声传达秦王嬴政的密旨:一定要找到商鞅的后人!

    “商鞅的后人?商鞅不是无后吗?”蒙毅十分吃惊地问道。

    “这是秦国官方说法!当年秦惠王为了稳定朝堂局势,明面上被迫杀了商鞅全家,但是暗中派人将商鞅的幼子送给卫国宗室收养。此事作为绝密,一直只为历代秦王所知。”宦官赵高缓缓地道出当年的秘密。

    “如此说来,商鞅的后人依旧留存在卫国宗族。看来事情也好办,只要找到当年收留的卫国宗室,一切都好说了。”蒙毅轻轻呼出一口气,原本还以为要大海捞针,不想商鞅的后人居然回到了卫国宗室。

    商鞅,出身于卫国宗族,原名卫鞅。卫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所以被大家称为商鞅 。史料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秦国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家被杀。

    蒙毅也十分好奇,心想:“不知商鞅的后人长得什么样?是否有先祖的才能?”
………………………………

第31章 阿房宫

    蒙毅马不停蹄地找到卫国国君卫元,指名道姓地要找当年收留商鞅后人的卫国宗室。

    经过一番折腾,花了三天时间,蒙毅才找到了商鞅的后人。但是现实太雷人!

    商鞅的唯一子孙卫角居然是一个马夫!

    是的,堂堂卫国宗室子弟居然沦落到喂马?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卫国贫穷弱小,但是宗族人数众多,很多人成年后无法独立生存,只好从事一些平常百姓的生计谋生。”卫国国君卫元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说出去,别人还以为自己虐待族人。

    “哎,也罢。这个人,我带走了。”蒙毅也不想多说废话,索性带着卫角启程回咸阳了。

    山雄壮,山豪迈,山也俊秀。

    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

    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风雨乃为之却步。

    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

    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

    秦国内史郡合阳邑,秦驿山下,一座孤零零的土堆耸立着。但是它的主人如山一样多姿多彩,为世人仰慕!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商鞅被车裂后,法家的后学者收殓商鞅的遗骨准备偷运回商鞅故里卫国安葬,在合阳邑的渡口被秦国守军截获,当地百姓与守军便将商鞅遗骨草草埋葬于附近的秦驿山之下,后来法家的后学者寻访至此为商鞅立了墓碑,上书“商君之墓”。

    “商君徙木立信,民众信服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望着商鞅墓,秦王嬴政触景生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自此商鞅变法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君虽死,其法不灭,又有何憾?只可惜商君没有能看见我大秦一统天下!”蒙毅借机督促秦王嬴政加快一统天下的步伐。

    “卫角,你过来拜祭一下你的祖先!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秦王嬴政有些情绪失控。

    公元前241年,秦国夺取魏国的东部领土,设置东郡,同时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秦王嬴政废掉卫国国君卫元,另立卫国公室后裔卫角为国君,并迁至野王县。卫国又成了秦国的附庸。卫国仅存野王一城以祭祀先祖,因国小而独存。其实蒙毅此刻才明白秦王嬴政顾念商鞅的功劳,故意为之。

    濮阳名义上是魏国附属国卫国的国都,其实和魏国自己的城池没有什么区别。当初魏国吞并卫国,为了不引起赵国、齐国的反对,明面上仍然保留了卫国国君,还把宗室女子嫁卫国国君。

    濮阳地处大梁的东北方向,邯郸的东南面。既是魏国的战略大后方,又是赵国救援魏国大梁的必经之地。

    大将蒙骜攻占了魏国的酸枣、延津、虚城、西华、雍丘、山阳等二十座城池,并且在占领的魏国领土上设立东郡,治所濮阳。从此以后,秦国像蚕食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侵占魏国领土。

    加上早先设立的三川郡,秦国在三晋故地已经设了三个郡:太原郡(治所晋阳)、三川郡(治所荥阳)、东郡(治所濮阳)。

    晋阳、荥阳、濮阳三座大城如同铁三角一般,紧紧卡住了赵魏韩三国的咽喉。

    秦军攻克濮阳的消息传来,六国震动。三晋惶恐不安,齐楚心生悔意,燕国暗喜。

    秦国咸阳宫,秦王书房。

    “时光匆匆,寡人还有三年就可以行冠礼。自古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寡人后宫空空,何以治国?”秦王嬴政一双虎目射出逼人的凶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又要攻城略地。

    “大王,女人心思海底针,何况是董柔这种侠女风格。其实你又不缺女人,那么多公主等着你的宠爱呢。”蒙毅只好安慰秦王嬴政。

    “寡人如今是一国之主,未来是天地之主,怎么能连一个女人都摆不平!”秦王嬴政似乎铁了心,不拿下董柔誓不罢休。

    “大王,感情的事情怎么能够勉强呢?再说你就不能换一个难度低一点的女人吗?”蒙毅苦笑不已。

    “征服女人就征服野马,难度越高,越能体现男人的魅力!”秦王嬴政也十分难得地潇洒一笑。

    秦王宫,后花园。姹紫嫣红,漫天蝴蝶,鸟语花香。

    一座寝宫,处于万花丛中,被衬托得美轮美奂。

    只见寝殿内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六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榻上设着青玉抱香枕,铺着软纨蚕冰簟,叠着玉带叠罗衾。殿中宝顶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地铺白玉,内嵌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赤足踏上也只觉温润,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直如步步生玉莲一般。

    如此穷工奢靡,蒙毅倒还是第一次在大秦国境内看见。

    “还是吕不韦有心机,手段高明。寡人就不信柔儿不动心!”秦王嬴政看来是去请教吕不韦后,年前就派人紧急赶工单独造出这么一座华丽的寝宫。

    “大王高明,只是董柔拥有侠女心态,恐怕与寻常女子不一样。”蒙毅小心提醒道,生怕秦王嬴政再被董柔羞辱。

    “哼,哪个女人不喜欢绫罗绸缎、金碧辉煌?哪个女人不喜欢站在万人之上,被别人羡慕?”秦王不以为然,反而兴奋地反问道,“你觉得这座寝宫取什么名字?”

    “百花殿?千恩殿?温柔殿?飘香殿?……”蒙毅搜肠刮肚,想尽一切的好名字。

    “什么呀?这都什么破名字?算了,让柔儿自己取吧。”秦王嬴政鄙夷地看着蒙毅,“亏你还自诩读尽万卷书,连个好名字都想不出来!”

    “其实就是一座大宫殿,不然就叫阿房宫吧。”蒙毅灵机一动,不怀好意地建议道,心里还默默地偷笑:我这不算篡改历史吧。

    “阿房宫?听起来都是很顺耳,可是会不会太肤浅了?”嬴政一时间内丝犹豫不决。

    “大王,我建议咱们还是做好两手准备。董柔最喜欢当侠女,不如送给她一匹通体雪白的千里马。”蒙毅生怕秦王嬴政求爱被拒,到时候恼羞成怒,就不好收场了。

    “通体雪白的千里马?这个主意不错,你是不是早就替寡人张罗好了?”秦王嬴政一点就懂,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这是当然的,不过还是要大王恩准啊。”蒙毅虽然不喜欢当男媒婆,但是事到如今,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好,难得你有心。”秦王嬴政看了看时间,估摸着董柔应该快到了。

    果然,不需片刻,一道火红的身影就出现在后花园。

    这位英姿飒爽的少女,迈动莲步便袅袅而来。 红衣中裙,斜挽双髻,面容姣好,不施粉黛,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透出七分纯真、三分可爱。

    “柔儿,你穿宽衣长裙真好看!”秦王嬴政发自内心地赞美。

    “大王,董柔习惯了胡服女装,今天为了参加大王的生日宴,不得不换装前来,倒是让大王见笑了。”侠女董柔不改豪爽本色,直言相告。

    蒙毅在一旁默默观看,心想:应该是董夫人刻意安排,不然按照董柔的性格,能来赴宴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还想着她专门换装?哎,真是难为这位侠女了。

    “无妨,你穿什么都好看!”秦王嬴政好在没有犯糊涂,虽然心里略微不高兴,但是绝不肯表现在脸上。

    女人嘛,哪个不爱听好话!

    果然,侠女董柔被人这么夸奖,还是露出了一丝羞涩。此时的她正站在万花丛中,一笑一颦胜过万紫千红,真是人比花娇!

    “柔儿,我正好新建了一座宫殿,你随我来。”秦王嬴政忙不迭地领着董柔参观新宫殿。

    蒙毅自然跟在一旁陪同,途中暗示董柔:千万别触怒秦王嬴政。

    董柔见了,微微点头,便默不作声。

    等到董柔参观新宫殿,也不禁为其奢华而震惊,不仅没有欢喜,反而担忧地问道,“大王,这座宫殿如此华丽,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请大王以后爱惜国力。”

    “我大秦疆域雄冠七国,国力充足,区区一座宫殿,何足道哉!你若是喜欢,寡人就将这座宫殿送给你,如何?”秦王嬴政急不可耐地暗示起来,希望董柔能够顺坡下驴,答应嫁入王宫。

    “阿房、阿房,不过是一座大房子而已。大王,还是留给自己享受吧。民女告辞!”侠女董柔分明想开溜。

    “阿房宫?其实这个名字也不错。只要你喜欢就好。”秦王嬴政一时之间举足无措,有些词不达意。
………………………………

第32章 汉中为聘

    “大王厚爱,美女无以为报。可惜民女出生低贱,哪里配拥有这么高的恩赐!”董柔稍微顾忌了一下秦王嬴政的面子,没有将话说绝。但是很明显,按照她性格,这已经最大的忍让了。

    “你……”秦王嬴政勃然变色,就差拔剑砍人了。但是他满腔的怒火,碰上董柔似水的眼眸,还是化成了云烟。

    “大王,董柔只是突然蒙受高恩厚爱,心中羞涩而已。今天正好天气晴朗,不如我们去董家马场转转如何?”蒙毅见秦王嬴政怒火填胸,赶紧出言缓和,并且提出了后备方案。

    “骑马?这个好玩,比起深宫大殿,有趣多了。”侠女董柔也十分赞同,毕竟什么地方都比王宫舒坦。

    “也好,寡人也许久未曾练习马术了。”秦王嬴政只好无奈地答应下来。

    咸阳,董家马场,蒙府对面。

    这次蒙毅为了烘托气氛,把兄长蒙恬、大管家福伯和喜姨,族人蒙狼和蒙虎,包括刚刚加入家族不久的蒙笑,全部拉过来助阵。借机私下拉着少女董柔,百般恳求决不能连宝马也拒绝了。否则,秦王嬴政下不了台,可就万事不妙了。

    大管家福伯,年约四十,身高近一米八,体形肥硕,大手大脚、大脑袋、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全都大到一块去了,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尊肉乎乎、笑弥弥的弥勒佛!真是人如其名,太有“福气”了!

    再加上喜姨,不仅端庄大气,而且整天笑脸迎人,偏偏还让人如沐春风,可见也是个能说会道的女人。

    至于少女蒙笑虽然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