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俏郎君-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到如今,一直保持沉默的上官婉儿开口说道:“你们不要担心了。

    假扮伯母一家人的人选我来安排。

    我让手下的丫鬟扮演伯母与我们几个女子,加上从军民里挑选一队男女儿童,演一出戏不成问题。

    问题是你们要带走多少贪生怕死之辈。

    这个数量,度数必须把握好,否则就会坏了公子的计划行动!”

    “这样吧,我决定把所有不忠于无量宫的人全带走。

    他们在保安队员的约束下不敢妄动,只要他们被我们引到山林之中急行军,无论是掩藏伯母一家人的身份,还是应对敌人的追兵,问题不大。

    何况还有金鹰从旁协助,迷惑敌人,确保万无一失。

    相对来说,公子利用草木精华改造的那些死士,搭配誓死守护无量宫的军民,协助师傅镇守无量宫,更加安全一些。

    无论如何,无量宫不能有事。”

    薛仁贵当机立断的说道。

    珩贤子大摇其头的说道:“你到是临危不乱,说的头头是道。

    可是你忽略了一个致命题,瘟疫。

    你们转移的方向是漠北瘟疫区域,谁能保证军民看见染上瘟疫的人潮不坏事?”

    “你得了吧,瘟疫能吓坏军民,也能吓走敌人,怕什么?”

    “好吧,好吧,我们准备演戏演全套,现在就看李二与各路敌人有什么反应了……”
………………………………

第63章战斗警报

    因王浪军的策略布局,让无量宫管理层打了一场心灵风波战,正式进入王浪军布局的策略战中备战。

    无量宫由上至下开始运作起来。

    积极的为王浪军的暗度陈仓之计开演,开播了。

    然而,这场演播戏码带来的心灵冲击效应,却弥留在每一个搞层人的心神上回荡:心贴心,理解万岁!

    可是想得到,做起来很难很难……

    何况这场戏码首先要迷惑李二派来监视无量宫军民的探子,似乎有难度。

    搞不好就要与李二的大军开战了。

    致使薛仁贵率领保安队员,组织着两千精锐军民,护卫在假扮王妈一家人的周围,大张旗鼓的从朝廷密探潜伏的树林里横穿过去,闹的人人自危了。

    “兄弟们加快速度前进,争取在明日凌晨与公子汇合,离开大唐,跟随公子到草原上打天下,兄弟们加速前进。”

    眼见打着火把的军民,展露在火光中的面孔惶恐不安的模样,薛仁贵止步在道旁,巡视着军民说道。

    既然要大张旗鼓的造势,他就有必要闹的人尽皆知。

    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扮演王妈的秋兰拉住两名丫鬟怀里抱着的假王雅与王强的小手,愤愤不平的说道:“朝廷无道,时至此刻还在监视,算计我们一家人,只要我们与军儿汇合一处,再让军儿找李二算账,不死不休。”

    “就是,李二出尔反尔,就是一个小人,不配做君王,让公子杀了李二……”

    “公子早就该杀了李二做皇帝,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好了,你们都别说了,我们现在还在李二的控制范围内,抓紧时间赶路要紧……”

    “怕什么,大不了跟李二拼个鱼死网破,谁怕谁呀?”

    刹那间,丫鬟鄙视,保安队员怒骂,包括军民都在憎恨李二,吵吵着横穿树林。

    闹的闻风而动,躲到旁边树林里监视他们行动的朝廷密探,心惊莫名的小声议论开了。

    “不好,王浪军正在转移他的家人,要出大事了,怎么办?”

    甲一趴在雪坑里,探出头来看着左前方行进在树林的无量宫军民,担心的说道。

    他是李渊曾经的密探,自打李渊死后就被李二收服了。

    李二没有斩杀他们为李渊殉葬,亦是额外开恩了。

    如今赶上这种事情,他们若是不做好本分工作,以及拦截王浪军的家人,只怕他们难免一死了。

    可是他们的人数太少,满打满算不足五百人。

    而且这些人散布在无量宫外围周边的树林里,监视着无量宫的动静。

    一时半会根本召集不起来。

    而他身边仅有三名随从,显然拦截不住王浪军的家人,怎么办?

    他是急坏了,随从拔刀冲出雪坑说道:“统领,下命令吧,让我们杀上去拖延时间……”

    “闭嘴,就我们几个人杀上去不是拖延时间,而是送死。

    再说拖延时间有什么用?

    这边距离长安上百里,纵然我们与他们战斗的声浪再大,也惊动不了驻扎在长安的军队,谈不上拖延时间。

    我们当务之急是给皇上通风报信,快!”

    甲一冲出雪坑,一把拉住随从的臂膀,压低声音呵斥起来。

    他的话虽这么说,但心里却是窝着火。

    窝着一股怒火,噬人的心都有了。

    原本他们被李二派来试探无量宫的虚实情况,争取刺激王浪军露面,便于李二判断王浪军的险恶用心。

    若是王浪军始终不露面,他们就要执行策反无量宫军民的行动。

    这一步计划,已经进行到一半了。

    眼看着无量宫军民人心惶惶的,似乎无量宫内部出了什么问题。

    这让他们断定王浪军不再无量宫里。

    要么就是王浪军在演戏给他们看,不知道想玩什么花招?

    但他们意识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都证明王浪军没有与朝廷合作的意向,像是在撇清关系似的。

    毕竟北瘟疫,南走水事件,闹的天下大乱,让李二都一筹莫展的,他王浪军又能怎么办?

    既然王浪军无法制止动乱,不如置身事外自保了。

    傻子才回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惹一身骚。

    因此,王浪军这做的选择,让他们这些探子愤恨不平的,暗中咒骂王浪军演戏糊弄人,假仁义,存心不良。

    不过这种情况便于他们完成李二的下步计划,伺机败坏王浪军的名声,让王浪军背上祸害天下人的罪名。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旦做好了,让王浪军替李二背上罪名,他们就是李二面前的红人,迎来的是荣华富贵。

    这让他们高兴不已。

    可是计划刚刚开始进行,他们就碰见王浪军命令军民转移家人的行动,粉碎了他们的梦想,怎么可能不愤怒?

    毕竟他们不想活在暗中,做李二的杀人刀,傀儡人偶。

    这种人偶,稍有不慎就会被人灭口的。

    而为了保全自己,他们唯有立大功晋升,才能重新开始新生活。

    否则留给他们的命运就是死亡。

    只是死亡的方式与时间问题,命运已经注定了。

    特别是处在如今多事之秋的时局下,他们的生命朝不保夕。

    “统领,我们不能放走王浪军的家人,否则皇上会杀了我们的……”

    “闭嘴,至少皇上尚需我们带路追击王浪军的家人,有一线生机。

    而不是我们此刻冲上去送死,一点生还的机会都没有,懂吗?”

    面对随从的质问,甲一说着话挥手示意随从跟上自己的脚步,向长安方向急行军。

    “沙沙”

    他们与无量宫军民成平行线,隔着一座山向北奔行着。

    当他们抵达前方的山顶上,遥见无量宫军民走到左前方的山谷里去了,当即下令说道:“准备响箭,向长安方向射出去示警,射!”

    “咻咻咻,嘭嘭嘭”

    三支响箭,先后射出三箭,在夜空中爆发出三团火光,炸响了半边天。

    而这种现象,接二连三的延伸出去,让响箭火光一路延伸到长安皇宫里去了。

    眼见这一幕响箭衔接的奇景,甲一终于松了一口气说道:“好了,皇上已经收到我们的示警汇报了,想必皇上会派大军前来支援我们捉拿王浪军的家人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监视他们的行动……”

    “统领,九箭最高预警能行吗?

    不是,我就怕这是王浪军的奸计……”

    “闭嘴,那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我们该考虑的是王浪军治下的军民嚷嚷着造反,对皇上不利,就得死……”
………………………………

第64章魏三策,计何人?

    “唳”

    金鹰盘旋在夜空中鸣叫。

    响应着甲一的判断,王浪军在转移家人。

    再加上无量宫军民吵吵着李二不仁不义,妄为君王,当死无葬身之地等等咒骂之语,让甲一越发坚信自己的判断,王浪军要正式造反了?

    当然,他的这种判断并非空虚来风。

    而是他自认为漠北爆发的瘟疫,除了王浪军可以医治,遏制疫情涌入大唐境内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控制瘟疫了。

    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谁让王浪军以往的救人方式那般神奇,挥挥手就能救治几十上百重伤垂死的人呢?

    这种医术,让世人大开眼界。

    就像是做梦似的,不可置信,但都是真的。

    如此一来,王浪军就成了医圣,医术传奇,没有治不好的病痛。

    要么王浪军怎么治好了皇后的气疾绝症,还让一大批刚刚死去的人死而复生了。

    这些事实都是好几万人亲眼所见的事情。

    试问王浪军还有什么病不能治的?

    没有吧?

    正因如此,让无数人确信,坚信王浪军可以治愈瘟疫。

    但王浪军没有出手遏制疫情,为什么?

    这不得不说是一大误区,误会的根源所在。

    这件事情搁在以前,甲一尚且认为王浪军不去遏制疫情,是在跟皇上斗法,逼迫皇上让步,争取利益而已。

    没有办法,这就是上位者之间的角逐。

    普通人在他们眼里,死一些只是一串筹码,换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美其名曰:为了大多数国民的幸福安康,牺牲一些人是值得的,他们是国民英雄!

    对此,谁又能说什么,做什么呢?

    不接受,不认可,乃至反抗有用吗?

    那是自寻烦恼,作死的节奏。

    因此,只能认命这种事情发生,埋怨自己无能罢了。

    眼下,甲一不这么认为了。

    他现在认为王浪军就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也是皇上口中在漠北制造瘟疫,与江南纵火闹事的伪君子,大恶人,意在谋夺天下。

    要不然,王浪军为什么不救人,不露面?

    如今,王浪军还大张旗鼓的造势,转移家人,想干什么?

    这种事情傻子都知道。

    王浪军在诱导皇上派兵追杀他的家人,便于他栽赃皇上不仁不义,打破合作关系,想把他的一家人置于死地。

    甚至于栽赃皇上制造瘟疫,与在江南纵火闹事,旨在打压王浪军的名声,迫使王浪军屈服等等罪名。

    如此一来,就升华了王浪军在国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而王浪军伺机救人,拯救天下人,笼络人心上位,谁也阻止不了了。

    届时,那将是天下人拥戴王浪军上位的景象。

    可见王浪军的毒计何其恐怖,歹毒至极?

    王浪军不惜毒死,饿死,杀死无数人来摧毁皇上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树立王浪军的伟大形象。

    一正一反的颠覆人心形象,大手笔啊!

    这是窃国之贼?

    甲一自认为想通了,又在与随从跟踪王浪军的家人的途中,惶惶不安起来了,皇上会派兵追杀王浪军的家人吗?

    毕竟皇上派兵追杀王浪军的家人,也就中了王浪军的奸计?

    不追,让他几个人追击王浪军的家人又有什么意义?

    皇上会怎么处置这件事情啊?

    …………

    皇宫,御书房里灯火通明。

    得到报信的李世民坐在椅子上,抬手揉着太阳穴,头疼的看着魏征等人说道:“各位爱卿,你们都已知晓密探射出九箭示警,意味着无量宫军民造反了。

    也就是说王浪军造反了?

    你们说说,朕该怎么平息王浪军引发的暴乱?”

    他是一言定性了。

    这是他巴不得发生的事情,正好赶上王浪军转移家人,顺理成章的给王浪军按上造反的罪名。

    冥冥中就让王浪军替他背上了一口大黑锅。

    可是他并没有半分高兴的心情。

    相反,他此刻心急如焚,猜不透王浪军再打什么主意?

    又担心王浪军一走了之,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怎么办?

    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李世民一时半刻想的头疼欲裂,又不得不强行忍耐着疼痛与焦虑的心绪,让大臣帮自己分析局势。

    现在该怎么办?

    众臣亦是彼此对视,一筹莫展,头疼不已。

    可谓是生死当前,还没有反手之力。

    这叫人怎么受得了?

    特别是众臣听到王浪军转移家人与造反的消息,像是失去一根救命稻草,迎上一口锋锐的断头刀似的,谁不害怕?

    毕竟王浪军不露面,玩失踪,很可能是王浪军与皇上有什么事情没有商谈好,正在玩心理战术,逼迫一方认输,妥协,再救人逆转乾坤,也没有什么。

    谁让人家王浪军有这个能力呢?

    王浪军不仅拥有起死回生的医术,还有催生粮食瓜果早熟的能力,救人,解决饥饿问题,那都是王浪军的拿手好戏,没难度。

    这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稳定了知情者的心神。

    以至于众臣面对如今的局势心慌,但没有慌乱到心神失守的境地。

    然而,这会儿不一样了。

    只因王浪军反了,斩断了众臣心神上的那根救命稻草,没有吓死众臣就不错了,还指望众臣想办法解决困境,解决王浪军造反的问题,做梦呢?

    可是众臣无论做不做梦,面对皇上怒目而视,人人自危了。

    皇上一怒杀人,死的快啊!

    于是乎,众臣彼此对视,打了一阵眼神战,最终把目光聚焦在魏征身上,好像在说:你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是你先说吧?

    天塌了,由个高的顶着。

    即便是高个的蹲下身,也比别人高一截。

    而宰相位居众臣之上,一人之下,魏丞相不说话,谁敢说话?

    好吧,魏征看明白了,抬袖擦拭着额前的冷汗,掩饰着他那是闪烁不定的眼睛,低下头去抱拳行礼说道:“回皇上,臣有三策敬上。

    上策,举国栽赃黑衣人一党乱国,并举兵安抚民众,镇杀黑衣人一党平乱,或可奏效。

    此策即使不能挽回王浪军的反叛之心,也能让他冰释前嫌,与朝廷和睦共处,以图来日方长!

    中策,栽赃陷害王浪军就是制造一切灾难,祸害天下人的罪魁祸首。

    伺机诱出背后的主谋,暗中促成主谋与王浪军之间的争夺战。

    再暗布兵力伺机而动,从中渔利。

    但此策必须把留难王浪军的家人,否则一切皆休。

    下策,按兵不动,伺机侦察敌情,只待时局明朗,敌人浮出水面再做定论。

    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臣附议,天下以动乱不堪,采取中策较为稳妥,望皇上下旨兵部留难王浪军的家人……”

    “臣附议,取中策利国利民,不能坐以待毙……”
………………………………

第65章君臣之谋

    魏征奸滑的向皇上献上三策,引发众臣争相附议。

    只不过众臣全都附议魏征口中的中策。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上策不香吗?

    须知魏征口中的上策利国利民,一旦奏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