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俏郎君-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愿为先锋,替皇上征伐王浪军……”

    “臣以为大可借助王浪军举办模特表演之际,设计王浪军妖言惑众,以惑乱天下之罪问斩……”

    “臣附议……”

    好么,长孙无忌一开口,众臣纷纷响应。

    刹那间,朝堂内一片火热,相继站出来声讨王浪军的不是。

    哪怕是对王浪军有好感,意动接洽的大臣,在这种大势所趋下,不得不站出来声讨王浪军了。

    否则就会落下一个窜通王浪军贼子的罪名,吃不了兜着走。

    到最后就剩下魏征一人,看着众臣在皇上面前声讨王浪军,看傻眼了。

    你们一个个还要不要脸了?

    墙头草,无耻之尤。

    愤怒是免不了的。

    主要是这种情况昭示着什么?

    昭示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这个出发点上,一切都是乌云,可有可淡化……

    什么功名利禄,在他面前不值一提了?

    这算什么?

    不,不对,自己也有私心,只是被他们的话给淹没了……

    魏征眼见众臣势利的嘴脸,流露出愤怒而懊恼不失的模样,在心中暗恨不已。

    不巧,李世民全看在眼里,喜闻乐见,很开心。

    这才朕需要看见的一幕景象。

    君臣之道,凡朕眼底莫敢不从,那王浪军也不例外……

    “扑哧”

    大殿上方梁上传下一声响动。

    “呼呜”

    抬头看时,发现一物从上方坠下。

    卧草,有耳目,奸细,那是王浪军豢养的鹦鹉在监视朕,还给朕带来什么……

    李世民刚刚自恋了一下,便被上方的响动所惊,吓得跳起来避让坠落下来的物件。

    “啪嗒”

    巴掌大的木块跌落在红地毯上弹跳不定。

    “啊,有刺客,救驾……”

    大臣相继受惊,纷纷乱作一团的推挤着向皇上跑去,谄媚救驾。

    实际上相互推挤,根本跑不动,全身做样子?

    差点没把李世民给气死,但更可气的是王浪军派来鹦鹉监视自己,寻迹望去却发现鹦鹉小花已经消失在大殿上了。

    带着不甘的愤恨,李世民拾取地毯上的木块,一看就变了脸色:“啊呀,王浪军贼子,你安敢如此欺朕……”


………………………………

第34章打脸,满堂彩

    话说一个小木块怎么就把李世民吓得大呼小叫的呢?

    一代帝王怎么表现得这么辣鸡?

    俨然不符帝王威严,沉着冷静,俯瞰天下大事而处变不惊之资,是何道理?

    难道说这才是李世民的本质属性?

    答案是:非也!

    那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一个木块能让一代帝王失去理智,当众大呼小叫的丢人现眼,可见一斑?

    没见满朝文武分向推挤着救驾,乱作一团不得前进多少步的满堂彩,精彩到什么程度么?

    这其中有谄媚救驾立功心切之故。

    也有众臣发现被一个小木块吓到六神无主,惊恐万状的程度,生起小题大做,丢人现眼的质感。

    就像是一只只惊弓之鸟,当堂坠下,情感尊严接受不了。

    这就尴尬了。

    于是乎,众臣即惊又怒,有愧也恨,人人流露出一张无比精彩的面容,在皇上怒而转身的逼视下,分向低头行礼退去……

    “沙沙”

    满堂小碎步,搭配衣带摩擦声,响彻大殿。

    还有呼呼的喘息声。

    只把金碧辉煌的金銮殿营造出火车飞驰的声浪?

    其实气氛相当凝重。

    就像他们这些人置身在飞驰的火车内部,感到惶恐,愤恨,死亡等等不可揣度的危机,乱了方寸。

    这一刻,傻子都知道这是王浪军的恶作剧。

    或者说是王浪军的反击手段。

    一种警告。

    一份通碟。

    一个恐吓。

    蔑视,凌驾,欺辱……

    总之不好受,脸被王浪军打得啪啪响,气不过啊!

    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众臣一起把皇上推向无地自容,无颜见人的境地,皇上会不会一怒杀人呢?

    皇权尊威不可辱!

    这不是逼皇上杀人吗?

    谁不怕?

    人人自危有木有?

    再经王浪军带来的惊喜,掺和在皇上震怒的威慑下,整个心神都在雷雨中鞭挞,雷的里嫩外焦的。

    再仔细想想,这才是王浪军的狠辣之处!

    人家王浪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以一块小木块吓瘫满朝文武,连带皇上也吓个半死,无颜见人而震怒的地步?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可这又是怨谁呢?

    说白了,自找的,这就是王浪军恐吓满朝文武的目的。

    无需兴师问罪。

    只需一块小木块就能让所有人打心底里颤悸,后悔与他王浪军作对,不识好歹的下场?

    让满朝文武忏悔,自省……

    “呼,嘭”

    巴掌大的小木块,成抛物线从众臣头上飞过,摔在大殿上向外弹跳不定。

    一下子拉回了众臣的思绪,顺着木块弹跳的方向偷窥到殿外去了…紧接着就是惊恐…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众臣皆惊,叩拜唱谕。

    李世民气得遍体微颤着,在龙椅前面徘徊不定压制着心神上的怒火,透过摇摆在眼前的龙冠珠帘,抬手怒指着跪在大殿上的众臣,咬牙切齿的说道:“够了,不知各位爱卿所见如何?”

    这话就诛心了。

    透着威严,愤怒,杀气腾腾的。

    无形中令大殿的温度下降到零度最低点。

    惊吓得众臣遍体微颤,忙不迭的叩首置地唱谕:“微臣惶恐,但凭皇上示下,莫敢不从。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么,老掉牙的套路来了。

    装傻充嫩,做出一副好臣子的模样,聆听教诲?

    其实就是齐心合力的搪塞,唬弄皇上。

    好像在说:法不责众,你看着办吧!

    这是在逼宫,李世民气得满面铁青,嘴唇抽抽着呵斥:“哼,你们刚才一致声讨王浪军大逆不道,不可留。

    数落他的罪名上百条,继续说……”

    “皇上圣裁,臣等静候皇上旨意行事!”

    众臣学乖了,一致的唱谕,踢皮球。

    放眼望去,跪满大殿的众臣没一个傻子,都知道见风使舵啊!

    刚才声讨王浪军的气势上哪去了?

    那一幅幅红口白牙,恨不得把王浪军说死,咬死,咬碎的张狂架势哪去了?

    这会儿怎么不继续了?

    骗子,都是骗子?

    骗到朕头上来了?

    岂有此理,李世民耳闻目见众臣的表演,差点没被他们气疯了,旋即背手傲立,深呼一口气,俯瞰着众臣说道:“传旨六部衙门,联合行动,追查掳掠王强的党羽。

    救回王强,再将贼人一网打尽。

    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臣等遵旨……”

    “退朝!”

    不待众臣叩拜唱谕领旨,李世民拂袖退朝离去。

    走的匆忙而愤恨,惊恐人心。

    吓得侍奉皇上的小祥子比平日里哈腰低了三分,走路都变得漂浮,摇摆起来了?

    这让趴在地上偷窥皇上离去的众臣直冒冷汗,吓坏了。

    “哗啦啦”

    待皇上的背影消失在大殿内,众臣或爬起瘫坐于地,或连滚带爬的向皇上甩落在大殿门口的小木块移动,乱哄哄的。

    说实话,众臣虽知小木块是王浪军的杰作,但被王浪军以一块小木块整得这么惨,没谁不好奇小木块上的秘密。

    上面究竟有什么奇特之处?

    这都把皇上吓跑了,还特意忽略王浪军的罪行,下旨追查掳掠王强的党羽,还是死命令。

    六部衙门全员出动?

    这是要闹翻天啊?

    最要命的是追查不到贼人,提头来见?

    这是要血流成河的节奏啊?

    说白了,皇上震怒下旨督办的案子,没有缓和的余地,救不了王强与查不到贼人,会死很多人的。

    既然如此,牵扯进来的官员衙役,为了保命,在无法完成皇上的任务之余,一定会杀人充数的。

    总之要死人了。

    这一切都是这块小木块引发的血案,谁不想瞧瞧上面记载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内容?

    “嘭嘭”

    距离小木块最近的大臣,在争夺小木块之余撞到一起,乱哄哄的……

    “混账,别抢,让本官先睹为快……”

    “滚,你一个五品侍郎也敢放肆,还不把小木块交上来,让长孙大人先看……”

    “握草,看什么看,小木块就是一个木块……”

    “该死的,上面什么都没有……”

    “好厉害的手段,王浪军这是要整死我们啊……”

    “这叫借刀杀人,不留痕迹,够狠,够毒,够阴险,也足够匹配他那睚眦必报的性格了……”

    “闭嘴,你们当众胡诌八扯的乱说一通,小心招来杀身之祸!”

    眼见众臣为一块小木块闹的不可开交,魏征爬起身来整理着官服上的褶皱,像是扫灰一样的嫌弃众臣说道。

    羞与为伍,言行鄙视。

    为先前他被人落井下石的迫害,想让他成为替罪羊的怨气。

    以及众臣这会儿被王浪军摆了一道,知其厉害大呼小叫,丢人现眼的,不堪入目的言行举止,给予讥讽,鄙视。

    言外之意是:你们才知道王浪军的厉害啊?

    先前不是一致声讨王浪军,叫嚷着讨伐王浪军,不把王浪军整死不罢休的架势哪去了?

    这会儿还有脸讨论王浪军以一块小木块吓得魂不附体,责备王浪军的狠毒阴险了?

    其实是自欺欺人,给自己壮胆,自取其辱罢了!

    这时,长孙无忌一脸青红皂白的从地上爬起来说道:“魏丞相这话过了。

    别忘了王强是从你魏府被人掳掠走的。

    你难辞其咎,更有通敌掳人之嫌……”

    “你血口喷人,倒打一耙,恬不知耻……”

    魏征怒急攻心,转向右侧的长孙无忌呵斥。

    这个狡诈成性的死胖子怎么还不死呢?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说道:“你比我好不到哪去吧?

    我劝你省点力气合计一下,怎么解决皇上被王浪军以一块小木块改变圣心的为妙。

    否则大家都不会好过……”

    “这事只怕要问问你这位暗中作祟,图谋不轨之人了吧?”

    唉,看来我们难以达成合作共识,只能等着被王浪军一锅烩了……”


………………………………

第35章焉坏的小花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句话印证在李世民与满朝文武身上,最贴切不过了。

    前不久,他们聚在金銮殿上朝议王浪军的不是,决议对王浪军用强。

    这是慈通法师带给他们的信心。

    他们觉得只要由慈通法师力压王浪军一筹,根本不用担心金银双鹰那两只扁毛畜牲的袭击,便可掌控王浪军的一切。

    因为他们认为扁毛畜生的智力低下,只需派遣两支弓弩劲旅,以弓弩轮换射杀,抵御金银双鹰不在话下。

    这种抵御的办法早已被隐士高手用过了,不足为奇。

    所以只需慈通拿下王浪军,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当然,曾经被王浪军死而复生的隐士高手与将士,其战斗力非同小可。

    一旦对决,势必成为朝廷一大阻碍。

    不过朝廷密探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现已把王浪军麾下的隐士高手与将士的言行举止查的一清二楚,得出一个结论:迟钝。

    思维迟钝,反应不及原本的三分之二。

    拥有这种弊端的复生高手与将士,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根本构不成威胁。

    这是王浪军暴露复生能力,以及暴露动物奇兵之后,让李世民与文武大臣极力派遣密探查出来的现状。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一代帝王,以及自视甚高的大臣,在战败后做出的反击手段。

    结合慈通法师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决胜的希望。

    于是乎,他们才会朗朗乾坤下的朝堂里商讨着征伐王浪军的事项,不曾想反被王浪军以一块小木块打脸了?

    这一巴掌打得狠。

    打得满朝文武晕乎乎的不明所以。

    只知道自己被王浪军算计了,可是猜不透王浪军在小木块上留下什么玄机,吓得皇上改变圣心,反过来勒令他们追查掳掠王强的一帮贼人。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王浪军驱使皇上办事,算什么?

    这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味吗?

    吓不死人咋的?

    皇上又岂能不怒?

    而作为皇上的臣子,在王浪军面前算什么?

    这落差,感觉,待遇,怎么越想越差劲,不堪入目啊?

    貌似被人无视了?

    就像爬行在地面上忙碌着觅食的蝼蚁,实实在在的展露在人面前,脚底下,但总是被人无视,乃至不经意间被人一脚踩死的蝼蚁?

    这就是现实?

    众臣不甘心的想着,闹着争抢小木块,寻找心理平衡,存在感?

    都想知道小木块上藏有什么玄机?

    可惜什么也没发现,再次被王浪军打脸了。

    这时,长孙无忌才意识到再次败给王浪军,迎来死亡危机,不得不拉下脸与魏征谈合作,善后。

    因为不善后会死人的。

    皇上震怒之下下旨督办的事,谁敢忤逆不从,作死呢?

    哪怕明知道这是皇上被王浪军逼得下旨,借刀杀人,也不得不承认,为了活命认了!

    所以哪怕气得撕心裂肺的疼痛,也不得不咬牙忍着,去善后!

    魏征自知这种情况,奚落了他几句,找回一份颜面之后才满意的说道:“本相原本不想与你这死胖子为伍。

    但为了完成皇上的圣命,勉为其难与你合作一回。

    说吧,你想怎么干?”

    “你,你到这个时候还嘴硬?

    难道你不也是被王浪军踩在脚底下打脸,还有脸说别人……”

    长孙无忌忍着伤痛的瘸腿在他面前晃悠着怒而反驳。

    其实心里在滴血,这一切都是王浪军给害的!

    这会儿还被魏三本奚落,伤口上撒盐,实为可恨!

    此仇不报枉为人!

    魏征眼见死胖子眯着眼冒寒光,不屑的说道:“你目露凶光,莫非想杀了本相?

    嗯,这个可以有。

    不过在杀本相之前,你该想一想王浪军的诛心小木块藏有什么玄机,免得你死在无知之中……”

    话语相讥,诛心商讨进行时。

    言外之意是:你也有今天啊!

    这一切不都是你暗中推波助澜,极力促成的局面吗?

    结果呢,自食恶果了吧?

    活该,还没完呢?

    你等着被王浪军一刀一刀的诛心,千刀万剐吧!

    长孙无忌明知道他意有所指,在满朝文武退去,忙着去执行皇上的旨意,追查贼人余下他们两人之际,不避讳的说道:“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你比我好不到哪去,不是吗?

    以你一心为主,呕心沥血的辅佐皇上成就万世基业,以便在史册上留名,操劳过度快死了吧?

    另外,你想让你们魏氏家族的荣耀长盛不衰。

    可谓是步步为营,斗败了满朝文武,成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多风光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