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俏郎君-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就这么看着才情丫头奔下凸石,没入夕阳照射不到的东山树林里,消失在劲风卷起的雾霾之中,想着心事。

    故人到访,所为何来?

    …………

    如此同时,唐军中军帐内,一片哗然。

    “主帅,张将军抛开战事,独上福临山私会来历不明的女人,罪当问斩……”

    “卑职认为张将军擅离职守,藐视军纪法度,私通外人,罪不可赦……”

    “这里面一定有阴谋,他不会是去私通外敌……”

    “何止是私通外敌,他分明是在圈地,谋划自立为王的根基……”


………………………………

第442章 决策

    唐军大本营。

    中军帐内,火把噼啪燃烧,摇曳出火光升帐,鼓帐跌宕的热烈景象。

    人亦如此,热烈进言。

    众将分两班站立在中军帐两侧,继而相继出班,抱拳向端坐在主位上的统帅行礼,各抒己见。

    大意雷同,但又顾忌着什么?

    众将一力给张将军安罪名,唯独不提及张将军要去见什么人?

    只说张将军去私会丑女人。

    古有军中忌女涉足之论,唯恐女子给大军带来厄运。

    还有阵前招亲,都是死罪。

    总之,众将绞尽脑汁的给张将军泼脏水,安罪名,巴不得张将军去死似的。

    这景象,真是热烈啊!

    李靖身着淡金甲胄,手按甲胄膈肉的膝盖,支撑着端坐在主位上的上半身,搭配一张脸严肃的方脸,就像是一座雕像一样,漠视着众将表演。

    待到众将说得口干舌燥,意识到他不为所动,必有安排闭嘴之时,他才环视众将说道:“你们怎么不说了?

    继续说啊?

    让本帅听听你们如何打压同侪,整死兄弟的说词与表现,本帅也好酌情处理张将军,再把他的主将职位按在你们某一个人身上?

    届时,是不是再上演一次整人,抢功,讨赏的大戏?”

    他这番话说得众将低下头颅,静默无言。

    嫉妒,众将都在嫉妒张将军一朝出人头地,升任主将,骑在众将头顶上发号施令,没人受得了。

    可是众将都知道那是皇上口谕封赏给张将军的官职,没人敢多言一句。

    那会诋毁皇上权威,是找死行为。

    但如今不一样了。

    众将以为张将军指挥不力,险些葬送整个唐军,且私会女子定下血书三条款,私售皇权地皮。

    还有张将军牵扯到那一位突然造访,那位无巧不巧的救了整个唐军,这太巧合了?

    或者说这是张将军与那位预谋的阴谋?

    旨在相中了福临山区。

    可背地里,谁知道那位与张将军在谋划什么?

    反正张将军与那位叛逆走到一起,指不定就要造反生事了。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军中只有主帅,没有主将而让皇上定下了这个主将职位的机会。

    人人眼红,心热而沸腾了。

    再说了,即便争不来这个主将职位,搞掉张将军,抢夺张将军的功劳,也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情。

    当然,这是张将军原本听命众将行事,突然反转过来听命于张将军,众将面子上过不去的积压发泄。

    针对这些事,李靖心知肚明,更头疼,不想,不愿,不敢,不该因众将贪功谋害张将军,从而得罪那位,会死人的!

    何况众将只字不提那位。

    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么?

    好像再说,整死张将军,得罪那位,没事啥都好,有事他抗着?

    岂有此理,他当众等怒了。

    眼见发怒震慑了众将,他继续说道:“这件事不许再提,除非你们敢于直面那位,但说无妨?”

    “主帅,末将以为张将军事前与王浪军有接触,唯恐他们正在谋划造反事宜,末将斗胆恳请主帅早拿主意,否则……”

    吴将军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说道。

    字正腔圆,一句一顿,说得铿锵有力。

    他这一句话说出了众将的心思,纷纷表态。

    “吴将军所言极是,王浪军把长安城,乃至皇宫闹得支离破碎,不得不防他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他造反图谋不轨……”

    “这种事极有可能发生,毕竟他间接害死了太上皇,还有什么事他做不出来的?”

    “对,他可是在无量山划地自重,公然挑衅皇权,与皇上对着干,当真是大逆不道之徒,当诛之……”

    “问题是皇上奈何不了他这位先天高手,如何是好?”

    “你这是什么话?正因他的强势,欺凌到皇权之上,我们才更应该为皇上分忧,尽早替皇上铲除他这个逆贼……”

    “胡将军说得好听,那你说说怎么铲除他?”

    “是啊,他是先天高手,又有金鹰护驾,来去如风,我们见他一面都难,如何杀他?”

    “杀他并不难,只需在张将军身上做文章,即可……”

    “你是说和上次一样……”

    “够了!”

    眼见众将越说越不像话,李靖拍案而起,威严的环视着众将喝止一声,遂继续说道:“马后炮,不上道。

    若是按照你们这种思路,早死几十上百次了。

    这件事就此打住,至少在王浪军没离开之前,谁也不许再提。

    这是军令,违者定斩不赦!”

    “主帅,那我们下一步?”

    吴将军不甘心的抬起头看着威势凌人的李靖问道,心说这么好的机会,难道就这么放弃了?

    当然,他这话是一句多面话。

    因为今日几乎全歼了土谷浑大军,重创了土谷浑,正是乘胜追击直捣土谷浑皇族的时机,所以处在关键时刻。

    但王浪军来了,直捣土谷浑皇族的事情肯定要遭。

    那么如今是针对土谷浑发兵,还是针对王浪军展开布局。

    亦或是奏请皇上拿主意。

    这就成了三个问题。

    但又是一个问题。

    问题是王浪军引起的连锁效应,王浪军才是关键所在。

    这就变成两个问题了。

    第一,铲除王浪军,即可布局备战。

    第二,会见王浪军,以和解的方式稳住王浪军,只待皇上下旨,按照旨意对待王浪军。

    因此,他的话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这让李靖嗤之以鼻,淡漠的扫了他一眼说道:“这还用问吗?

    别忘了我们此番征伐土谷浑,是使命,也是军人的职责,戎边扩疆,横扫土谷浑。

    这才是我们的任务。

    当然,王浪军来了,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征伐土谷浑的进程,我们不得不防。

    因此,本帅命令各部暂缓直捣土谷浑皇族的步伐,改为逐步推进,横扫土谷浑各大族群,以便监视王浪军的动静,再做决定,执行吧!”

    “是,主帅!”

    众将齐声领命,旋即相继退出中军帐。

    唯剩下吴将军压后,走到帐篷门前又转身面见主帅说道:“主帅,这可是一个铲除王浪军的绝佳机会……”

    “够了,本帅知道轻重,不劳你费心。”

    李靖正待离去,便见他去而复返,温怒的喝斥道,心说就你们这种心态与思路,妄想对付王浪军,不知死活。

    王浪军可是把皇上整到主动求和的地步,绝非等闲之辈!

    可笑这群莽夫,妄想铲除王浪军,真是痴人说梦。

    而吴将军在他的喝斥下,怏怏的退出中军帐。

    这时,李靖招来亲信说道:“先前发觉王浪军来了,本帅以飞鸽传书奏请皇上示下。

    如今看来还不够,你这样,这样……”

    “是,主帅……”

    亲信连连点头称是。

    于是,一场针对王浪军的阴谋拉开了序幕……


………………………………

第443章 算计

    大唐,长安。

    皇宫御书房,灯火通明。

    魏征垂首走进华丽的房间,偷眼见长孙无忌正在向皇上小声禀奏着什么,但皇上看见自己进来摆手止住了长孙无忌的话头,不禁微微一愣,正待跪拜皇上,皇上顺手摆了摆站定身形。

    不待他说话,长孙无忌转身看着他说道:“皇上,魏征私闯御书房,藐视法度,依法……”

    “好了,先听听魏爱卿所为何来?”

    李世民端坐在书案后方的椅子上,替魏征打掩护。

    语气平和,让人听不出他的喜怒。

    长孙无忌一滞,郁闷的向皇上拱手行礼,撇头一旁,不去看魏征一眼,心说这魏三本又来坏事了……

    魏征装若没看见他似的,仅向皇上行礼说道:“皇上,微臣听说安插在无量宫的内应,两日来没有发出消息……”

    “确有其事,朕正在与长孙爱卿商讨此事,你有什么高见?”

    李世民打断了他的活头,不温不火的说道,真让人头疼……

    魏征微微点头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自打被长孙大人软禁在府中以来,就与内应失去了联系。

    不知长孙大人有何指教?”

    “魏三本,你这是什么意思?

    推卸责任,还是你忘了你自己犯下私通王浪军谋反的嫌疑,又想混淆视听?”

    长孙无忌转身怒视着他严肃的圆脸,怎么看怎么恶心,遂加重语气喝斥。

    说得咬牙切齿的。

    但魏征视而不见,面向皇上说道:“皇上明鉴,微臣负责联络内应,打探无量宫的一切虚实。

    若非长孙大人横插一手,也不至于让内应失去联络。

    这话不是微臣推卸责任。

    而是微臣以为内应失联,必然事发有因。

    这可能是一个极度不安定的因素。

    还望皇上谨慎对待!”

    “朕已知晓,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李世民不想在他与长孙无忌二人面前纠缠此事,微微蹙眉转移话题,和稀泥。

    其实他知道二人都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这其中包含了权势,利益,名望等一切利己的行为,从而针对另一方死咬不放。

    但二人针对王浪军的方式各不相同。

    可谓是一温一火。

    火即是战。

    温则是和。

    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是在算计王浪军。

    对他而言,两种方式缺一不可。

    这就需要他从中制衡了。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打压一方,帮扶另一方,达到打一巴掌给个甜枣,长久制衡的效果。

    只要大局不变,对他而言就够了。

    只不过如今是关键时刻,他有点拿不准了,不知道针对王浪军是战还是以和为贵?

    要知道王浪军消失了整整两日两夜。

    这还包括金银双鹰,一起跟随王浪军消失了。

    在这个时候,正是进攻无量宫的好时机。

    但他心里没谱。

    这源于他下旨招揽天下高手入宫,共同参悟天书,顺便针对王浪军展开反制行动,但高手至今未到一人。

    以至于他不敢妄动。

    哪怕是他在长孙无忌不厌其烦的请战游说下,也下不了攻打无量宫的决心。

    说白了,他没有战胜王浪军的底气,害怕王浪军故意玩消失,实则监视在侧,算计他入套,怕了。

    因此,他处在两难之境,希望有人替他分忧,也就看中魏征了。

    魏征似是猜透了皇上的心思,也不搭理怒目而视的长孙无忌,直言不讳的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有本启奏。

    第一,臣奏请皇上法办长孙无忌。

    理由是长孙无忌劳民伤财,派遣将士驱赶曾今为朝廷出征无量宫的将士的家小,抵达,围堵在无量宫外围闹事。

    据说这些人有老有小。

    他们不但被迫的羞辱,辱骂,咒诅王浪军,而且试图进攻无量宫。

    关键是他们缺衣少食,在求生面前,不得不屈服长孙无忌而闹事,大闹特闹。

    这要是传扬天下,天下人如何看待皇上?

    第二,长孙无忌命令大军驱赶民众之际,大肆建造云梯,工程器械等等一切战备设施。

    公然摆出进攻无量宫的姿态。

    只怕他瞒着皇上私自行动,自当欺君,问斩。

    第三,秦琼现已护送高士廉的灵柩抵达长安城外,但被长孙无忌下令拦截在外,整整两日夜。

    现已引发民众非议。

    再这么下去,只怕民众会妄议皇上的不是,损伤的是皇权威信啊!

    综上所述,条条都是长孙无忌一人欺君,犯上作乱……”

    “皇上明鉴,魏三本一派胡言……”

    长孙无忌既惊又怕,不禁冒出一头细汗,慌忙间打断魏征的话头辩驳起来。

    但李世民心知肚明,魏征没说错,但也自己的意思,旨在试探王浪军的反应,谁曾想王浪军至今没动静了?

    如今把这种事拉到问斩的高度,他就犯难了。

    毕竟他交给魏征在无量宫安插内应,表面和谐王浪军,暗自算计王浪军,算是秘密任务。

    而他交给长孙无忌的任务是制造矛盾,逼王浪军出手犯下屠夫罪名,再做决断。

    当然,王浪军消失了,长孙无忌就没了顾忌,无所不用其极,利用曾今的将士的家小制乱无量宫。

    要知道那些将士,现已是无量宫的俘虏。

    他们的家小在外面闹事,辱骂,羞辱,抵制王浪军,乃至进攻无量宫。

    这份压力可不小。

    试问无量宫高层会怎么看到俘虏兵?

    而俘虏兵在家小诋毁王浪军,进攻无量宫,又处在生死边缘,心理上如何抉择?

    显然,俘虏兵无论受不受得了家小存亡的考验,还是家小诋毁王浪军,带给他们什么影响,都是他们无法被无量宫高层认可的现实。

    至少在这件事没有解决之前,他们的处境很尴尬,两头不是人。

    这就达到了制乱无量宫的目的。

    若是在这个时候,内应从中唆使,势必令无量宫混乱起来,便于朝廷下手。

    当然,朝廷下手,是以打着平民愤,正国法,兴天下的大义全面展开军事行动。

    但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内应失联了?

    即便是俘虏兵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让他想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无量宫把俘虏兵训得服服帖帖的?

    他们不行动,他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关键是他害怕王浪军归来兴师问罪,就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难以善了了。

    因此,他不能处罚长孙无忌与魏征任何一个人,反而希望魏征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报,秦知府八百里加急军情……”

    不待魏征回话,锦衣卫跪在御书房外面禀奏。

    当锦衣卫把加急军情呈给皇上,李世民一看喜上眉梢,但旋即拍案怒起:“大胆,王浪军竟然屠杀数千民众,搭建人头景观,来人,传朕旨意,着令三军将士进攻无量宫……”

    “皇上,不可啊……”

    “有何不可?王浪军现已闹得民怨沸腾,杀他千百次都难消其罪……”


………………………………

第444章 三策

    “长孙无忌,你别忘了朝廷屡次进攻无量宫,都以失败告终。

    这难道没有引起你的重视吗?”

    魏征自知皇上处在刻不容发的关键时刻,不得不对无量宫动手了。

    皇上如今逮住秦知府呈报王浪军屠杀数千民众,再以人头堆景观的惨案,为民除害,义不容辞。

    正是接触尴尬境地的大好时机。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旦进攻无量宫,势必与王浪军撕破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