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老爷,您这是把责任推到老奴身上啊?
老奴无所谓,只是公子祛除麦子谷子外面的稻壳与麦壳,做不了种子……”
袁天罡一愣,极度郁闷的说道,这老爷开始下手了,就连公子的改良品种都不放过。
好像要出事啊?
什么?
没壳的麦子谷子……王泰一惊色变,凌乱的说道:“军儿怎么能这样做?
这要是送给皇上,岂不是给皇上上眼药吗?
即便皇上不说什么,但满朝文武必然借机生事,说什么王氏一门对朝廷没有衷心,敷衍皇上等等,落下一个欺君之罪该怎么办?”
“老爷,这是公子与皇上之间的较量,您没必要参入其中……”
袁天罡忍不住提醒他一句,换来王泰愤懑的说道:“混账,你让老爷把这些改良品种送给皇上,还敢说老爷不参入其中,说出去谁信?
老爷算什么人,棋子还是替死鬼……”
“唉,老奴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说,你是什么意思……”
………………………………
第292章 布局未来
“老爷,您心里清楚一切,别为难老奴了。”
袁天罡直面坐在大堂客位上发怒的老爷,直言不讳的说道,心里一阵唏嘘。
这算什么呀?
摘桃子?
摘儿子桃子的老子,还这么无耻,算什么?
其实他直到这会儿才看出公子的用意,好像公子不待见他的这位老子?
再说了,一个老子狠心的把幼子当棋子送个外人,图谋不轨,无论怎么说都有点丧心病狂吧?
似乎应了那句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可是这种事搁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事后能接受这样的老子么?
何况这个老子根本没本事保全孩子,还拿孩子去套狼。
这是玩火,还是抛弃孩子?
或是说,从孩子出世起,老子就不待见这个孩子,从而舍弃孩子贪图便宜呢?
这一点,从王泰不顾王浪军的计划入朝为官,以及如今盘算着利用王浪军的威望与改良品种上位,谋权谋利,说明一切。
貌似王泰对王浪军只有利用,算计?
想到这些,袁天罡似乎揣摩到公子的用意,故而直言劝谏这位老爷,见好就收吧,别玩火自焚。
只是王泰愤懑不甘,气得七窍生烟的,一张脸红白不齐的变换着。
其实吧,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原本他是一条血性汉子,还有一份机智,敢于舍弃一条腿为皇上档箭,救下皇上与皇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还抱得美人归。
这是他为了躲避战争上位,娶妻生子的谋略。
最终他赢了,但没料到皇上把他支配到陇伊村镇守无量山宝藏,还蒙在鼓里。
这且不说,他在陇伊村内饱受另外两家人的打压,过得不如意。
再加上他的腿跛了,武力又不如媳妇,媳妇为他出头针对另外两家人,让他的男人尊严沦丧殆尽。
在这种压力下,他想出人头地,争权夺利,找回他的男人尊严,过人上人的日子。
为此,他不惜舍弃儿子算计老匠头雪藏的宝藏秘密。
最终以失败告终,若非王浪军的到来改变了命运,替他挡灾救困,他早已死得不能再死了。
原本他经历了这么多,几度生死,他也看开了,只求一家安好就满足了。
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王浪军的崛起与强势,又让他燃起雄心,找回曾经失去的一切,且要荣登人生巅峰。
当然,他的这种奢望,有一部分原因是王浪军的无视与现代人的观念造成的,让他作为人父的尊严扫地,没脸见人。
若非他内疚早年弃子谋夺宝藏,他早就和王浪军翻脸了。
正因这些原因,促使他想借助王浪军的威望上位,入朝为官。
可是他又担心王浪军睚眦必报的个性,以及凌驾皇权的强势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如何解决这一层顾虑呢?
显然,他一想借助皇上结合朝廷的力量逼迫王浪军就范,免于牵连之罪。
第二,他若是入朝为官,早晚伴随皇上身边,即便不能逼迫王浪军屈服朝廷,也能从王浪军身上剥夺一些发明,向皇上表忠心的同时扬名立万,造福百姓,名流青史。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王浪军与皇上反目成仇,以他对皇上的衷心与功绩,再与王浪军斩断父子关系,乃至替朝廷追杀王浪军,也就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
当然,他的这种行为,与王妈的言行强势脱不开干系。
只不过他的想法颇多,摇摆不定,没有最终定案,只是顺势而为,见机行事而已。
如今,他面对改良品种可以换来一切美好的前程的情况下,得知改良品种不能做种子,可想而知是什么感受了。
好像一切希望就此破灭了。
还担上向皇上奉送改良品种,惹恼皇上斩杀他的危险,他一时之间接受不了。
这就像是天地之别。
刚刚飘到云颠,突然坠落下来,只把他吓得半死不活的。
再经袁天罡直言不讳的告诫,王泰由怒生恨,怒视着袁天罡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军儿故意为之?
他表面上说顾及情义,不伤老子的尊严,让老子把不能生长发芽的麦子谷子送给皇上,也就背负着被皇上一怒斩杀的危险,替他羞辱皇上?
或是他的本意是让老子知难而退,不当官,听命于他,是不是?”
“老爷,你想多了。
话说你怎么没想过,若是公子没有送来改良品种,你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
要知道,公子的改良品种令魏征惊诧,一帮官员眼红,也是驱使官军快速解救你的原因。
同时,这些改良品种可以震慑皇上,升华公子的威望,价值,从而让人不敢生出算计公子,一家人的心思。
这叫敲山震虎。
再说了,公子原本就没打算传播改良品种,只是卖粮谋利而已。
如此一来,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才是公子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您不懂吗?”
袁天罡猜到他此刻被私心懵逼了心灵,干脆的挑明利害关系,试探一二。
王泰心知肚明,只是不甘心到手的荣华富贵泡汤了。
再联想到被儿子压着,算计着不能出头过日子,他的心一阵阵绞痛。
就好像天昏地暗,永无宁日,活在暗无天日的深渊之中一样,没了阳光与希望。
扪心自问,打死他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于是乎,他越想越气,旋即瞪着袁天罡说道:“好,好得很。
既然你家公子有本事,那你就回去告诉他,算计老子没门,有本事自己解决这个乱摊子,老子不奉陪。”
“老爷,您真的想多了。
其实吧,公子以这些改良品种救老爷只是权宜之计。
真正向皇上奉送改良品种的是老奴亲自替公子前去。
只不过公子有交代,待朝中官员商议一阵对待改良品种的计议之后,由老奴送去改良品种,打破他们的幻想与算计。
这才是公子的目的,打脸就往死里打。
因此,老爷无需担心自己受到牵连,老奴这就把改良品种送到宫里去……”
袁天罡懒得和他争论,同时在心中念叨,即便是公子的老爹也在打改良品种的注意,何况是那些势利眼,手握权柄之辈呢?
看来还是公子看得透彻,洞察秋毫,伺机反击。
这就好玩了,哈哈……
他说着话转身就走,只把王泰给说愣了,为什么会这样?老子算什么?
………………………………
第293章 温情时刻
金銮殿,早朝。
“启奏皇上,微臣奉旨接引王泰入朝为官遇袭一案,除却主犯在逃之外,一干从犯尽皆落网。
此案只待主犯落网,定性定案。
至此,王泰在遇袭中受到惊吓,住进魏府,等待皇上召见!”
徐茂公出班交旨,没敢把话说开了。
这是他在魏征授意他以王泰诚服朝廷一事,向皇上表功而生疑的说词。
其实魏征算计朝中官员笼络王浪军,他心知肚明。
只不过他身陷尴尬境地,不得不卷入其中。
但接连遭遇黑衣人两次袭杀,虽然他不清楚黑衣人的底细,以及黑衣人的目的,但是他知道这事闹大了。
毕竟逆贼一伙为了谋朝篡位,接二连三的闹事,现已把太子皇子与朝中官员牵扯进来,闹得人人自危,他唯恐避之不及。
再说了,黑衣人神出鬼没,还不知道勾结了什么人,以及黑衣人的所属势力的实力如何?
这种无法掌控的暗势力,太过邪性。
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让人防不胜防。
加上王浪军这个怪胎,杀伐果断,睚眦必报,他得罪不起,以完成任务自保无恙而选择急流勇退。
故而,他没有按照魏征的套路办事。
这让魏征直蹙眉头,偷眼见皇上一脸淡漠之色,似是静待下文的模样,出班奏报:“皇上,微臣以为召见王泰不宜过早。
若在安抚民众之后召见王泰,必然事半功倍!”
他这话说得比较隐晦,也是刻意避开王浪军的改良品种一事,以安定为主而刻意避嫌。
他知道改良品种不能做种子。
虽然是一份重礼,引起轰动效应免不了,但是皇上要的是利国利民。
若是皇上见证改良品种带来的轰动效应,不但没有达成所愿,反而引来朝中官员争名夺利,参奏王浪军无视皇权等等罪名,那就闹大了。
这就不利于拉拢王浪军了。
相反,中了王浪军的计谋,以改良品种制乱朝局,让皇上头疼而又无可奈何,还要平息改良品种带来的不良效应。
因此,他想让徐茂公出头,依据徐茂公的才智在向皇上交旨之际出谋划策,缓和改良品种,拿下王泰绑架王浪军。
可惜徐茂公老奸巨猾,打太极了。
这让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化解此事。
只不过朝中官员不乐意了。
“启奏皇上,臣参奏魏丞相被人盅惑,替人消灾转移皇上的视线,从而忽略了谋朝篡位的主谋。”
长孙无忌带头唱反调,一干文武纷纷响应。
“皇上,长孙大人所言甚是。
吾皇仁德贤明,天下皆知,但皇上自从任用王浪军开启传承洞府以来,祸事不断,是何道理?
微臣以为王浪军就是惑乱根源,即便他不是谋朝篡位的主谋,也是从犯。
还望皇上明鉴!”
“皇上,微臣赞同李大人的观点,那王浪军目无尊长,藐视朝廷,罪大恶极。”
“他的罪数落一天也说不完。
抛开他以前的罪行不说,单论他豢养私军一事就该问斩。
还有他勾机逆贼上演苦肉计,在渭水与长安城先后袭杀他自己的老子,事后不断没事,反而让数千人头落地。
这种事太过巧合。
微臣不相信他对朝廷抱有衷心,他也没有神机妙算的能力,一再化解危难。
恳请皇上明鉴。”
“皇上,武大人所言不可不察。
单凭王浪军恰准时机送来改良品种,化解了一场袭杀朝中重臣的危难。
间接的救了他的老子。
从表面上看是大好事,可是细心推敲,不难发现他早有预谋。
而他一再针对朝廷,究竟想干什么?”
“这还用说吗,他就是谋朝篡位团伙中的一份子……”
“以臣之见,王浪军就是谋朝篡位的主谋……”
“这是明摆着的事,要不然他一家人安然无恙,唯独害死了朝中官员,平民百姓,以及众多的将士……”
“嘿,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死的都是我朝臣子与将士,他却越来越强,越风光。
照这样发展下去,只怕他的威名无人能及……”
“都别说了,听候皇上发落!”
眼见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魏征急得冒冷汗,房玄龄出班说道,心说,这些人都想摘桃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其实这是明摆着的事。
因为王浪军的改良品种问世,无论谁霸占,或是取得监管改良品种实行天下的差事,将带来浩大的利益与名望,所以这些官员眼红了。
当然,改良品种没有皮壳,不能做种子。
但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中伤王浪军,让其认罪伏法交出改良品种的种子,或是问其罪而将王浪军胁迫钳制起来,掌控种子,从而获利。
要知道王浪军的先天威名深入人心,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敢栽赃陷害王浪军,足见利益熏心了。
因此,房玄龄知道魏征顾忌这些,皇上也头疼这种事发生,故而站出来阻挠。
李世民气的不轻,忍着被王浪军算计的不甘,俯视下方的文武大臣说道:“朕下旨王泰入宫为官,难道是朕糊涂了,引狼入室?”
“微臣惶恐…不敢…”
一干文武跪地唱喻。
开什么玩笑,谁敢说皇上昏庸无能?
找死的吧?
显然,各位官员因利益熏心而陷害王浪军,犯了牵带皇上一事,险些引火烧身了。
只不过有人灵机一动说道:“皇上,想必王泰对皇上忠心耿耿。
再说他在几年前就把王浪军送给老匠头抚养了。
老匠头把王浪军教唆得无法无天,犯下大逆不道,诸多死罪。
这与王泰没关系。
因此,臣以为任用王泰为官,让他亲自去劝服王浪军为朝廷所用,父管子天经地义。
若是他依旧不从,就可定性为犯上作乱,心怀叵测,杀之不足惜。”
“臣附议,恳请皇上召见王泰,任用王泰管教王浪军。
不但要王浪军解释豢养私军,教唆属下盗取玉玺一事,而且要让他招认逆贼其人,以绝后患……”
文武官员纷纷响应。
李二蹙眉深思,魏征见机说道:“皇上,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操之过急只怕……”
“报,袁天罡替王浪军奉送改良品种抵达宫门外,求见皇上!”
禁卫军统领来报,李世民变了脸色,羞愧,火辣辣的。
整个朝廷都在算计人家王浪军,他却在这个关键眼上恶心人,强势打脸?
这该怎么办?
道德绑架,貌似对他没什么威胁?
………………………………
第294章 血腥下的阴谋
袁天罡送礼,满堂皆惊。
一时间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一干文武垂头不语,大气不敢出。
为毛?
因为枪打出头鸟,人人畏惧王浪军的先天之威,加上没人敢替皇上拿主意,触霉头,所以人人自危,憋屈的忍受着。
这光景把李世民气得够呛,很想质问满朝文武一声:“你们不是人人声讨王浪军,想着法的钳制王浪军吗?
人家王浪军打上们来,你们怎么哑巴了?”
可是他气归气,但他知道如今乃多事之秋,不宜再生事端,引发君臣离心反为逆贼所乘。
因此,李世民憋着一骨子闷气说道:“袁天罡一行有哪些人?”
“启禀皇上,除了袁天罡之外没旁人,他让家丁送礼至宫门外便打发他们回转……”
禁卫统领跪在地上如实汇报。
心说,人家单刀赴会,不存在排场。
这才叫霸气,强势打脸。
你乃我何?
太牛逼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