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是最好的选择,天下大兴的机会。
毕竟王浪军的心智近妖,言行轻浮越礼,但超越了理法禁锢,限制男女,天下人平等大兴的风俗。
素以上位者无私奉献说法。
这是他为之振奋,向往的原因,觉着王浪军的想法是对的。
要不然,他原本当过皇帝,却把皇位让给旁人,让贤,不贪心。
这种心性可见一斑。
换作任何人都做不到。
因此,他的混世魔王心性接受了王浪军的超前模式,有心辅助王浪军上位,又怕自己猜错了,故而劝谏皇上三思而后行。
李世民在他的搀扶下站稳身形,也平复了一些激动的心绪,想到王浪军的可怕之处,试探性冲赶过来问候的魏征说道:“魏爱卿,依你之见王浪军此举何为?”
“皇上明鉴,皇宫与秦府方向先后传来声息。
前一声嚣张跋扈,但不及后一声来得震撼人心,隐有先后之别,一先天,一后天的差别。
即便是臣也能分别一二,说明秦府方向的王浪军为真,皇宫处的王浪军是冒名顶替,陷害王浪军的阳谋。
这就说明谋朝篡位之人在暗中作祟,败坏王浪军的名声,挑起王浪军与皇上的争斗,伺机而动。
再说了,时至此刻,暗藏在皇宫内的奸细没有露出马脚,唯有这种陷害王浪军的声浪,暴露了谋朝篡位之人。
不怕查不出他们的蛛丝马迹。
因此,皇上勿要为太上皇被刺而伤心,也不要误会王浪军中了谋逆者的挑拨离间之计!”
魏征据理分析,心里也在打鼓,觉着王浪军的动机难以揣摩。
不过他认为王浪军不屑入世,一心偏安一隅,赚钱逍遥的心思。
而行动上,王浪军也是这般做的。
正因如此,他才屡次帮衬王浪军与皇上对着干,不惜死谏保全王浪军一家人的安危。
这是他对王浪军相见恨晚,又似可以从王浪军身上汲取超前论述的行为。
就像是一见钟情,第一印象,看上眼了。
再说了,他不认为王浪军近乎于妖的智慧,在这种时刻射杀李渊,造势上位,不明智。
依据他的猜想,王浪军若是谋朝篡位,理应以先天之资挟持太上皇与皇上,暂时隐于幕后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上位,既平稳安度又逍遥快活。
这才符合王浪军的性子。
因此,他笃定王浪军被人栽赃陷害了,故而劝谏皇上。
这让李世民原本忌惮王浪军的心思活络了,冥冥中想到什么,正色说道:“起驾回宫,朕要彻查一切,为父皇报仇雪恨,以安天下民心!”
“臣等遵旨!”
一干文武侍卫附和,加速班师回朝。
…………
如此同时,皇宫内的战斗一团糟。
地面上的战斗正憨,半空中的人影似乎吓到了,加速闪出皇宫,抵达树林内臭骂起来:“该死,该死的王浪军,坏了本座的好事。
不过本座的目的达到了。
既能让你与李二离心离德,相互仇视而争斗,狗咬狗,又能伺机挑拨,不怕你们不相互死掐。
桀桀,等着吧,本座还有一曲大戏上演,保准让你们发疯,桀桀……”
(本章完)
………………………………
第263章 李二的阳谋
黑衣人被王浪军吓得仓惶而逃,愤恨不甘。
这源于他的一箭多雕之计尚未落到实处,无论是他吓得逃窜的尊严,还是目的性尚欠火候,气的够呛。
因为假扮王浪军射杀李渊,再飞掠皇宫之中虐杀皇后,警告那位贵人,才能完美地陷害王浪军,所以他恼怒不甘。
这源于王浪军已达先天境界,是他不敢正面接触,作死,以及暴露身份的忌惮。
换句话说,宫中的贵人显然不受他控制,甚至于,他有可能被贵人出卖的危险。
因此,他必须强势震慑贵人,让那位贵人明白,他要杀贵人没难度,迫使贵人成为他安插在皇宫的棋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再说了,贵人一力促成宫斗事件,多多少少都会被人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贵人原本就信任他,从而出卖他自保立功,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以图长远考虑。
而这种情况被他提前洞悉,决定摄服贵人未雨绸缪,顺便杀了皇后。
皇后是李二的最爱,挚爱。
一旦皇后身死,李二哪有不恨王浪军的道理?
只可惜他嚣张的陷害王浪军,反被王浪军一声怒吼吓破胆,逃之夭夭,转移阵地了。
相反,王浪军也没料到黑衣人高手的存在,没有追击,迎来另一难题。
“浪军,你,你没有去皇宫,那么在皇宫里行凶的人是谁?”
秦夫人被他挟持到屋顶吓得满面苍白,遍体微颤,但也从悲伤中缓过神来,转向右侧的王浪军失声问道。
问话很直白,透着不信任的语气与质疑。
显然换了一副模样与交流方式,记仇了。
对此,秦琼也是一阵郁闷,想不通这是怎么了,仅扶持着夫人站到一旁,看着王浪军,等待答复。
王浪军既无奈又郁闷,总觉着李二无能,误事,应了一句话: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猪队友坏事。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
无论怎么说,他一直以来没有对李二的朝廷做出什么越轨之事,反而被李二的皇家人一再算计,以德报怨不为过。
可是呢,李二的皇家人不信任他,不予合作网捕奸细,谋朝篡位之人,能怎么办?
事已至此,充分体现出他设计网捕奸细与谋逆者的真意,虽然表面上与李二的皇家人对着干,也是皇家人自找的,不够聪明找麻烦找死,怨不得他心狠手辣顺势完善计划,所以没人配合他而感到压抑,不爽。
临了,还被人陷害,被人怀疑,这让他越发鄙夷李二的皇家人的无能。
一念至此,他面无表情的看着秦夫人,微微摇头说道:“那袭射李老儿的人是谁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那人不是潜藏在宫中的奸细,就是谋朝篡位之人,或是他们的爪牙。
显然,他们的意图就是制乱朝局,挑拨离间,便宜行事。
而局势越乱,对他们越有利。
因此,我这位先天高手,成为他们眼中的最佳人选,他们设计我与李二死磕,最好两败俱伤。
若是如此,他们就会渔利,占尽便宜,不劳而获。”
“啊,若真是这样,他们也太阴狠歹毒了吧?
为了达到这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射杀了本宫的父皇,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罪该株连九族。
滔天之罪,他们该死……
浪军,你快去追杀那些反贼……”
秦夫人信了七八分,旋即悲泣的说道,觉着唯有浪军才能追上那个高手。
对此,王浪军若是知道那个黑衣人的身份,会毫不犹豫的追上去灭了他。
可惜他不知道黑衣人的身份,故而摇头说道:“不,秦夫人说错了。
因为这是你们皇家人的争斗,外人不便插手其中引火烧身,所以我不会帮李二追杀谋逆者。
若是追上去,即使李二不怀疑我就是射杀李老儿,挑起宫斗事件的人,也会被满朝文武与天下人误会,惹来麻烦事。
虽然我完全可以不予理会这些事,做一个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君子,再说我的先天之资没人敢明着嚼舌根,但是有心人会借机造谣,陷害我的家人于天下人戳脊骨的境地。
这可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何况我的言行是在报复皇家人,实则是在替你们皇家人网捕谋逆者,做的够多了,够了。
以此来化解彼此之间的恩怨,也无不可。
只看你们皇家人怎么处理这件事了。
这是我不追那人的原因,秦夫人听明白了么?”
其实他不屑解释什么,聪明人都知道,说出来就掉价,变味了。
可是他不想秦琼为难。
故而替秦琼排忧解难,也是警告秦琼不要参与进去惹一身骚,恶化事端反而不美。
同时,也是警告秦夫人置身事外,免得被人误会陷害就不好了。
要知道,他与秦琼的关系堪为莫逆之交,虽未并肩作战,但也是身在异处,彼此守护相顾的交情,比喻为战友,生死兄弟也不为过。
正因如此,他不想秦琼因他针对皇家人,惹祸上身。
只是秦夫人正处在悲伤中想不到这些,见浪军不愿追击反贼,转向夫君说道:“夫君,你难道也要作壁上观……”
“夫人……”
秦琼虽然没悟透宫斗事件的内幕,但也知道涉及其中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又顾念李渊的君臣之谊,以及夫妻之情,左右为难,凌乱了心绪。
而王浪军不待他说完,截话说道:“无需担忧,想必李二已经回归长安,他会处理这件事。
再说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满朝文武若是再不露面,他们的好日子也混到头了。
因此,你们等信就行了……”
“浪军,你说得这些本宫都知道,也没错。
可是太上皇是本宫的父皇,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父皇遇害而不闻不问?
再说了,怀道还在父皇手中,若是浪军前去救助父皇,一切都好……”
秦夫人疾病乱投医,苦楚的看着浪军说道,颇有求助的味道。
加上秦琼瞟来希冀的眼神,王浪军一阵感慨,差点就答应她了,但想到后果断然拒绝道:“你又错了。
别说我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就算有,现在赶过去也救不了人。
所以……”
“浪军,求你看在情份上施以援手,就像上次救助皇后一样……”
“晚了,在你们听见家丁跑回来传话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一箭射穿脖颈,没救了……”
(本章完)
………………………………
第264章 秋后算账
“夫人,别说了,其实你我都明白,太上皇薨了……”
秦琼搀扶着激动的夫人,哽咽的说道。
这是事实,虽然他也不想,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毕竟他即使不谙谋略,也知道参入宫斗事件准没好事。
再说了,他好不容易脱身于朝廷,全拜王浪军所赐,顾全忠义名节,超然于外,再步旧尘成什么了?
一介平民,参与宫斗。
无论谁都会联想到谋反上面,难脱嫌疑。
这于理法不合,与王浪军针对皇家人的举措却不谋而合了。
这会让有心人造谣生事。
一旦事发,对谁都不好;反而会增加朝廷的负担,陷入奸细挑拨离间的状态之中,越演越烈。
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害人害己。
只是秦夫人放不下亲情,显得特别激动。
毕竟她嫁给秦琼养尊处优,没有经过和亲与劳作之苦,但略知一二,就对父皇的情感难以割舍了。
颇似物极必反的现象。
再说了,这时代的女人没人权,即便她是公主,也没有选择夫君的权利。
然而,李渊把她嫁给秦琼,无疑是爱护有加的眷顾,天大的恩宠,她岂能不知,不对父皇尽孝道?
因此,她壮若失心疯的哭诉:“不,我不相信父皇遇害了。
父皇一定还有救,只是父皇事先针对浪军,让浪军怀恨在心,不愿救治。
为什么,为什么?
为了报仇雪恨,浪军推脱不救。
这从浪军送棺材就能看出来,那会儿,浪军就诅咒父皇去死,又怎么肯救父皇?
不行,夫君,你快劝劝浪军……”
这番话有些过火,但她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得罪王浪军,仅哭求夫君劝谏王浪军救人。
同时,她为了皇家给了她弥足珍贵的亲情而努力,无论是救助父皇,还是把王浪军推入谋朝篡位的漩涡之中,受制于朝廷,都是一种维护皇权与尽孝的报恩方式。
只是秦琼想不到这一层,难受得要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王浪军也没细心推敲她的心思,只顾着不让秦琼为难,苦笑着解释道:“秦夫人,你说这话就见外了。
既然你提到送棺材,那我就说道说道。
在说之前,我先声明一下,作为先天高手,我有资格藐视天下,也是先天高手的尊严,不容亵渎。
再说了,李渊李老儿忘恩负义,屡次算计于我与家人,我没杀他,仅称他为李老儿,已是给你们夫妇面子,网开一面了。
因此,这第一条,我为了帮助你们皇家人网捕谋逆者,以及立威震慑天下人,先天高手不可亵渎,从而给李老儿送棺材,恶心死他。
第二,也唯有强势羞辱李老儿,做出送棺材诅咒之举,才能更好的诱发谋逆者提前行动。
以便朝廷予以网捕谋逆者,铲除隐患。
第三,你别说你不知道,这也是李二最想看到的结果?
而李二一直都在设局网捕谋逆者,布下天罗地网,只待谋逆者入瓮。
因此,我只是给李二布局添把火,顺便立威处世,报点小私仇,不过分吧?
要知道,你们皇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我与家人,说不好听点,忘恩负义,无耻至极。
即便如此,我达到先天境界,以德报怨,虽抱有私心,顺便略惩皇家人,但最大的目的还是帮助你们皇家人,换作谁能做到这种地步?
扪心自问,我觉着没人比我做的好。
当然,我不需要别人的赞美,说我智谋过人,忠君报国,举世无双等等美誉。
也无需向谁解释。
问心无愧即可。
如今说出来,那也是敬重秦琼的为人,肝胆相照,不忍心看着秦琼重蹈覆辙,陷入两难、朝局泥泽之境,害人害己。
要知道,怀道还在别人手中,一旦被人说成联络员,转为我与秦琼和谋逆者传话什么的,有嘴说不清。
毕竟秦怀道是在禁卫军围困秦府之际悄然外出的。
这本身就不合法,引人生疑。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你们夫妇,还是我出现在秦府外面,特别是参入宫斗事件当中,就会落人口实。
到那时,天知道李二会怎么想?
还有仇视我的官员,他们难道不会借机造谣么?
而身为皇家人,你最清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戏码,不用我多说,你也该明白,此时置身事外才是真理……”
这番话说下来,秦夫人无言以对,不再闹腾了。
仅伤心泪落,凝望着皇宫方向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秦琼也反应过来,一边搀扶着夫人安抚,一边担忧的看着浪军说道:“浪军,你说得好,秦某受教了。
不过你想过没有,若是皇上的人抓不到谋逆者,而谋逆者存心陷害你未果,恼羞成怒,跑到陇伊村劫杀你的家人。
以及太上皇遇害一事,该怎么收场?”
“你想多了。
我知道你始终站在忠义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若非你顾及我曾经救援你的情义,你早就奋不顾身的参入宫斗事件中去了。
这是你的忠义原则,情结所在。
我理解,但我要提醒你一句,若是李二抓不到谋逆者,证明他无能。
要知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李二身为皇帝,一心算计别人而失策,导致李老儿身死,谋逆者逃之夭夭,那就狗熊了。
怨谁谁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