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还是失望了,没能等来她的忏悔,却等来了她给孩子取了字,退之。
退之?
这不就是跟他继续打擂台吗?
她到现在都不认为自己错了,难道她的孩子是一条性命,夏昭仪的孩子就该死吗?
那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连番怄气之下,是真的一点都不想见到她了。
那时候夏昭仪还是善解人意的佳人,又因为流产之后再也无法生育,自己对她很是愧疚,所以那段日子自己对夏昭仪是连番恩宠。连带着朝堂之上,有了信国公的鼎力支持,他的许多政策都能顺利施行下去。
朝堂上政事顺利,他的心思也从后宫挪到了前朝。
他是一个有野心的帝王,他希望万里江山在自己的治理下能太平盛世,流芳百世。
朝政繁忙,公事繁甬,后宫就被他下意识的忽略了。
也许这样就不用去想那个倔强的人,这样能让自己更加舒心一些。
可是这样的放纵跟漠视,换来的却是她病危的消息。
已经不记得听到这个消息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了,只记得他呆愣了好久,等到赶去昭纯殿的时候,只见了她最后一面。
她依旧一个字都没跟他说,甚至于连孩子都没托付他,都不曾为孩子开口求他一句话。
这世上怎么会有倔强到如此地步的人?
其实,当她为孩子取字为退之的时候,他就该明白的。
太多的记忆从脑海深处翻腾出来,皇帝觉得呼吸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当年真相大白于天下,现在想想他才恍然大悟,为何她不恳求他。
是因为自己的不信任伤了她的心,所以她不要自己,把自己从她的生活中驱逐出来。
她的生命里没有了自己,又何必来求自己?
给孩子取了名字退之,就是不希望他将来登上大位,不苛求不属于自己的,日子自然就过得开心。
他从未想过这些,现在想明白了,却已经晚了。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那年她笑着对他说,“若有一ri你负了我,我便再也不理会你。”
他只当是小女儿家的撒娇之言,却不想是她心里真话。
果然,她到死都不曾再理会自己。
她恨他,他也恨她。
既然做母亲的都不为儿子着想,他做什么还要把她不要的儿子当做掌中宝?
对老四的冷落,何尝不是对她的怨恨。
对老四的疏离,又何尝不是他不愿回首往事的懦弱?
人老将死,到了最后,只怕她在九泉之下也绝对想不到,她给与退之两字的儿子,会登上这个万民期待的宝座。
到了九泉之下,他想他也一定见不到她。
她这样的恨他,只怕一碗孟婆汤喝下去,情愿把他忘得干干净净。
那模糊的影像渐渐地消失殆尽,他想要伸手去抓,却发现双手根本就没有力气抬起来。
呼吸似乎变得有些困难,随着影像的消失,缓缓的闭上眼睛。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活了一辈子,临了才明白。
如果有来生……
怕是她再也不愿意与自己相遇相知。
断肠处,无来世可期。
………………………………
第一章:自是琼花偏得月1
太子大婚,举国欢庆。
据闻太子妃出身很是寻常,父亲官职不过才是知府。
据闻太子妃容貌也并不出色,至少比起太子爷来那是远远不如。
家世、容貌皆不出色,只怕是性情最出众才能入了皇后娘娘的眼,不然这样的人都能成了太子妃,那太子岂不是委屈死了?
成亲一月有余,太子妃简遥知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就成了太子妃,可是这些天一日一日的下来,才觉得这梦也太真实了点。
外面都传她容貌丑陋,她知道是那些人嫉妒她。
外面人都非议她出身低,可是当初是太子亲手指了她做太子妃,所以就算是她家世不好,那也是太子自己选择的。
至于她的性情,她是真的觉得自己是极好了。
简遥知托腮望着窗外,这东宫实在是太大了,这里头伺候的人也多,虽然大家对她十分恭敬,可是她知道她们是瞧不上她的。
轻轻叹口气,简遥知觉得自己十分无辜,这太子妃又不是她自己算计来的,是老天爷砸到她头上的。
运气太好,别人不该嫉妒她,应该去找老天爷寻个公道,为什么没砸在她们的头上。
“启禀太子妃,太子殿下送回话来,午时不会来用饭了。”抱琴进来屈膝行礼说道。
简遥知点点头,“既是这样,那就备饭吧。”
太子国之储君,每天多少国家大事。他们成亲都一个月了,她见过他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不过这东宫里只有她一个太子妃,并无别的姑娘进来与她争宠为敌,太子又是个对女色好像不太感兴趣的样子,身边连个侍寝的宫女都没有,她是一点都不担心他会被哪个小妖精勾走了。
也许正是因为太子太洁身自好,以至于东宫里那么多蠢蠢欲动的人,暗中不知道腹诽她多少遍,但是在她面前依旧是恭敬顺从。
简遥知很是满足,没人添堵的日子真是再开心不过了。
宫人们刚把饭菜摆上桌,简遥知扶着抱琴的手趿拉上鞋准备去用饭,就听到一声“嫂嫂”传来。
哎呀,是大公主来了。
简遥知顿时开心起来,要说这宫里头她最喜欢的就是大公主了。皇后娘娘待她和蔼可亲,可是她就是有些怕,娘娘威仪太盛,她不敢当成寻常婆婆对待。
可是大公主不一样,她是她见过的最可爱的人儿。
驸马真是攒了几辈子的福气,才能把公主娶回去。
这会儿她看驸马就跟猪八戒一样,怎么也觉得配不上公主。可是换了换角度又想,也许别人看自己也跟猪八戒一样,配不上太子爷呢。
哎,想到这里就觉得她跟驸马都是可怜人,在太子跟公主这么的出色地人面前,他们硬生生的被衬成了渣渣。
多么苦逼的事实,分明她什么也没做,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渣,心里的怨念真的是蹭蹭往上涨啊。
“元昭你来了,快进来,我一个人吃饭正觉得无聊呢,你来的刚好,咱们一起吃。”太子妃脚步轻快的迎了上去,拉着元昭的手就往里走。
别人家娶个儿媳妇都是要在婆婆跟前立规矩的,就好像她那个继母进了他们家的门,她就总要在继母跟前立规矩。可是进了皇家的门,她就一天规矩没立过。
为什么呢?
皇后婆婆吃饭不用她伺候,有皇上在。
皇后婆婆喝茶不用她经手,有皇上在。
皇后婆婆逛园子不用她陪,有皇上在。
皇后婆婆不管干什么,身边都杵了一个皇上。
哎,难怪太子这么忙,皇上的时间都用来陪皇后婆婆了。
所以说她独守空闺,不是没有理由的。
可是别人一口认定太子不来她这里,就是厌恶她,她也没办法反驳是不是?
哎,多冤枉啊。
“我正好饿了,嫂嫂你真好。”元昭欢快的坐下,拉着简遥知就说道:“太子弟弟太可恶了,又让怀逸进宫加班。母后那里父皇在,就只能来这里找嫂嫂了。”
简遥知板着手指说道:“我也有五六七八日没见太子殿下了,可见是政务之忙。来来来,吃东西,吃饱了才有力气抱怨。”
元昭真是喜欢这个嫂子,性子简单,人又爽朗,做事情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听说是继母跟前长大的,真是可怜。
难的是她们二人十分投性子,想当初她还有些担心太子妃是个难缠的,现在倒真是没这个担心了。
可是转过头来又觉得自家弟弟太不解风情了,放着自己媳妇不好好陪着,整日忙的不见人影。也亏得嫂嫂性子舒朗不计较,一丁点的抱怨都没有,真是让人更加心疼了。
此时听着她说这一句,忍不住的笑了,“对,咱们吃饱了才有力气抱怨。”
简遥知夹了元昭爱吃的菜放在她面前,笑着点点头,“人这辈子就是要过的快活,咱们又不是来做怨妇的,对不对?”
元昭看着简遥知,吃了一口菜,这才问道:“嫂嫂,我听说父皇要给你娘家施恩,被你拒绝了,为什么?”
简遥知听到元昭这么问,立刻一本正经一脸大公无私的表情说道:“我身为太子妃,理当做出表率,怎么能因私废公让太子殿下为难。我娘家寸功未立,爹爹政绩不显,若是因我之故加恩升官,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元昭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简遥知。
简遥知被她这么看着,摸一下鼻子,往她跟前靠了靠,贴着她的耳朵说道:“我继母不曾善待我一日,今日想沾我的荣光自抬身价,我偏不如她的意。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若不是我留在宫中,若是落选在家,只怕她早就把我嫁作商人妇谋取利益了。我可不是以德报怨的人,我是有仇必报的人。”
“可是毕竟是你娘家,落在别人眼睛里,娘家就是你的脸面。”
“我既然嫁了人,婆家才是我的脸面,我娘家是指望不上的,我早就看透了。”简遥知哂然一笑。
“说的也是,我太子弟弟最护短了,你放心,他绝对不会看着你受欺负的。”元昭也没把这事儿真的放在心上,在她看来简遥知做的不错,凭什么别人对她不好,她还要对别人好,那是傻了吧?
“我可不敢给太子殿下添麻烦,我这人最有自知之明,我这样的出身是配不上太子的。”简遥知这话说的洒脱,丝毫也没觉得委屈或者是抱怨,反而是陈述事实。
“你是我太子弟弟亲自选的,自然是入了他的眼,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元昭觉得太子太过于冷漠了,简遥知正好与他相反是个极热情的性子,一点都看不出是在继母手下长大的人。这样的性子配太子真是太合适了,她觉得太子这次的眼光真好。
简遥知没再说这个话,倒是看着元昭说道:“我可是听说驸马要修《大晋志》,这可是功德千秋的事情。”
元昭眯着眼睛笑了笑,“他就喜欢修书立志,愿意做就去做吧,反正他的性子就适合做个书呆子,做别的是不成的。”
“真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嫂嫂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我啊……我想想,我最喜欢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不了真了。”简遥知摇头一笑。
“快说说看。”
“以前就想着我继母肯定不会把我高嫁了,最多也就是做个商人妇,最开心的事情自然是抱着银子数不完了。”
元昭:……
“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简遥知也很好奇作为公主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我啊,这个简单,我最喜欢的事情呢,就是找一个我最喜欢的人,然后嫁给他,相守一生。”
“这个愿望真好。”简遥知看着元昭心里羡慕,只有作为公主才能这样任性吧。像她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如她,当初最期盼的事情就是,继母给她找的婚事不要是给人做继室,嫁个足以当他爹的老男人就足以了。
可谁知道,她来选秀不过是打个酱油的,居然就被巨大的幸运给砸到了。
居然做了太子妃。
太子还是那么英俊无双的容貌。
她就是现在死了,也是赚了!
“嫂嫂,你觉得我太子弟弟怎么样?”
“殿下是个很好的人。”
“才不是,性子又别扭,人又高傲,眼睛里容不得尘,所以嫂嫂你要有耐心。”
“啊?”
“你待他好,他会记住的,你别被他的棺材脸吓到了。”
“哦。”
“我弟弟面冷心热,嫂嫂你嫁给他真的有福气。”
简遥知:呵呵。
太子那张冷脸,三九天里都不用冰山纳凉,太降温了。
………………………………
第二章:自是琼花偏得月2
做太子妃的日子很悠闲,是简遥知这么多年来过得最悠闲的日子。
以前在家里,时时刻刻都要看继母的脸色,在这里都是别人看她的脸色。
当然,她要看太子的脸色。
只是太子的脸色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能看到的,她这夫君就跟画上的仙人一样,是用来膜拜不是过日子的。
这东宫里没有别的女人,她又不用整日去给皇后婆婆请安,就连太子殿下基本上都是书房常客,这诺大的东宫里,大多数时候只有她一个主子,她觉得这日子过得有点不真实。
闲时绣绣花,裁两件衣裳,又或者拿过五彩丝线打络子。
在闺中的时候也曾读过书,可是她却不喜欢舞文弄墨。
一个才学过人的大公主已经令人高山仰止,再加上一个满腹经纶的太子殿下,她果断藏拙。
哎,果然才学这种东西是经过岁月的累积,不断地钻研琢磨,不停地自我修养,才能笑傲群雄。
像她这样读书认字不过是为了不做个睁眼瞎,什么作诗画画,什么抚琴对弈,都是虚的。她继母让他读书,唯一的目的就是将来嫁个商人能看得懂账本。
她虽然在家里的时候日子过得不怎么舒心,可是她素来不是个万事愁的人。就算是知道继母打算把她嫁给商人,她也只是希望别嫁个又老又丑的就成了。
她没什么功利野心,没有什么高大志气,也没有什么有朝一日翻身把别人踩在脚下高瞻远瞩的愿望。
她活着,就希望每一天自己都能过得开开心心的,简单一点,轻松一点,足够了。
太子从书房一路回来,进了后院的门,就看到他的太子妃正蹲在花坛前头除草。
瞬间,太子就脸色一黑,站在那里面带不悦。
周遭东宫里的宫女太监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全都跪了下来。
听到这声音,简遥知才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起身转过来,就看到阳光下太子殿下一脸寒冰。她正要蹲身行礼,双手交握的时候才发现上面全是泥。
简遥知拍拍手,将手上的泥土拍掉,这才行了礼,“臣妾见过殿下。”
“这东宫里宫人不够用?”
简遥知愣了愣,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回答,“够用。”
“那你在做什么?”堂堂太子妃需要自己拔草吗?
“臣妾在除草啊。”简遥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她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是她自己侍弄的。
“你需要做这些吗?”
“臣妾自己喜欢啊。”
太子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词穷,看着自己的太子妃,两人之间沟通似乎有些不太恰当。
黑着脸大步进了正殿,简遥知先从宫女端过来的铜盆里洗干净了手,这才抬脚追了上去。
进了正殿的太子殿下已经更了衣,坐在大榻上,那浑身散出的生人勿进的气息,让简遥知觉得好生无奈。
“以前臣妾在家里的时候,也喜欢弄这些花花草草,这是我自己的喜好,并非是宫里人怠慢。”她现在明白太子可能想岔了。
“这些事情无需你动手,你只需要跟花匠说,他们自会照理妥当。”
“可是别人做这些臣妾觉得没意思,自己亲手种的花儿,将他们打理的漂漂亮亮,这才是最开心的事情。”
“你是太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