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占了大便宜。与人交手,棋逢对手才有看头不是吗?”
    这话带有几分偏见的色彩,岳怀逸并不认同,便道:“读书人自幼与笔墨书画为伍,触类旁通虽未必是人人都有这份领悟,但是能来这里斗口的,大约都是对自己有信心的。文人斗口,虽不及武人比武,但是却也是愿赌服输,心甘情愿。”说到这里笑了笑,看着董英熙又道:“来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学子,为生活计,来赚取一些银两度日。就比如我,若是有空也愿意来碰碰运气。当然也有人纯属切磋而来,这里虽然上不得大台面,但是也是卧虎藏龙之处,好些人都是有真才学之辈。”
    “真才学?”太子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若是有真才学就该为国家效力,在这种地方浪费光阴?”
    太子跟岳怀逸生活环境截然相反,岳怀逸是小百姓的生活中长起来的,太子是金玉堆中捧大的。也知道百姓不易,生活艰辛,也知道十年寒窗有多辛苦,可是毕竟是从未亲身体会过,所谓知道也不过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而已。岳怀逸自幼失楛,成长不易,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辛,他的性子坚毅,也是这般磨砺出来。
    两人观念不同,岳怀逸纵然不知道太子的身份,可是瞧着他跟元昭有些相似的面容,心里也能肯定两人的关系。元昭展现出来的学识跟素养,已经让他明白他必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出来的。可是这样又如何?他不仇视有钱有权人,但是也不会奴颜卑微巴结逢迎,若是与己见不合,也会坦然说出。
    所以此时听着太子的话,微做沉吟,这才说道:“读书人最大的理想是什么?自然是能喜得高中衣锦还乡,能为国家效力,自然是吾辈夙愿。只是有时候理想很好,未必就能有极好的运气。”
    “听你这话的意思,倒像是对朝廷科举不满?”太子这话就有些戾气了,这不是说他们父子不成用吗?这小子找死吧。
    这么一定大帽子扣下来,佟启都觉得肩膀缩了缩,额头上冷汗都出来了,哎哟,他今天凑什么热闹,就该呆在家里不出来才对。
    董英熙此时却是若有所思,姬修诚是不管什么科举不科举的,他一个皇室勋贵,一辈子都不用科举,关心这个做什么?不过他现在倒是真的对岳怀逸高看一眼,这人不惊不慌从容应对,不容易。
    大约是没想到太子会一下子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元昭先不乐意了,这不是给人挖坑吗?在家坑她就算了,现在又坑到岳怀逸头上了,这人真是越来越难相处了,眉峰一挑,就看着太子说道:“你这什么意思啊?哪里有人三言两语就给人带大帽子的,你太过分了啊。”
    太子却是理都不理元昭,自管自的盯着岳怀逸。自家姐姐想不到,他可是明白的很。如果岳怀逸真的对朝廷,或者对皇室有什么不满,就算是岳怀逸再出色这婚事也不成的。成见已在,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消弭了去的,如果放任不管到时候就算是元昭真的嫁了他,也不会幸福,因为他们两人对事情的看法跟态度截然不同,你能跟一个对你父亲对你兄弟对你家江山有成见的人生活到一块去?肯定不能!
    寒门多出状元,这是个事实,可是这些状元高中之后,在朝为官数十年不倒,能做到壮大家族,福及子孙的有几人?为什么世家名门能一代一代的往下延续,许是不会每一代都有争气的子孙出现,但是家族传承,学业延续,子孙教养上却是有严格的家规定着。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人的生存环境,便决定了你的眼界跟前程。这话也许有些刻薄,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十有七八是逃不脱这个规则的。
    元昭跺脚,岳怀逸却似乎并不受这个影响,虽然面色也有些不好看,但是还是很认真的回道:“若对朝廷不满,我又何必上京赶考,在家乡开个小书馆坐馆授学就好。在下所指乃是每一届的科考监考老师不同,所喜文风不同,这就造成很大的局限性。打个比方来说,我偏好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可是监考老师偏喜欢儒家孔圣人之论点,监考老师看了我所做的文章自然是极不喜欢,认为我乃一派胡言,岂能高中?可是你能说我毫无才华吗?不能。无能说监考老师没学识吗?自然更加不能。只是大家所持观点不同,讲不到一处去,所以名落孙山不是我的错,也不是监考老师的错,可是是谁的错呢?这个问题只怕没人能答得出来吧?”
    这样新奇的观点,反倒是让太子略有深思,董英熙也是吃了一惊,他们的确是从未想过这一点的,主要是没碰上过这样的事情。原来事情还能从这样的角度去想,真是……头一遭听到。
    人只有对自己亲生经历过的事情,才会有深刻的感悟。岳怀逸身为寒窗学子,自然更加关注这一点。而像是太子以及董英熙这样出身的人,本身环境以及出身就已经让他们的眼光不放在这一方面,而且纵然是生性聪慧,领悟力强,可是没经历过的事情也只能是从别人口中听的一二句,没有深刻的体会,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如果此时换成定国公或者是皇上在这里,听到这样的话便不会吃惊,对于岳怀逸提出来的问题,也能三言两语便回击回去,可是现在太子跟董英熙不能,因为俩人没经验。
    太子是个很少被问题难住的人,但是现在岳怀逸这话的确是让他一时间难以回答,想了想便说道:“你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为何还来参考?”万一遇上不是你菜的监考官员呢?
    “若因惧怕便不前行,那还读什么书,回家种田去好了。”岳怀逸自我调侃说道,“我们总愿意碰一碰运气的,也许运气好就碰上了呢?”
    太子一听到这话难得笑了笑,“你倒是想得开。”
    元昭心里松口气,那块大石头总算是没悬那么高了。
    “我没有庙堂鸿鹄之志,只想能考进翰林做学问。我这辈子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希望能将前人的学术立书传承下去。人人都道翰林清苦,只要静下心来却是个最好的做学问的地方。”
    “翰林也是通往内阁大臣的大道。”太子挑眉看着岳怀逸道。
    “不说阁臣之路多荆棘,我的性子也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这一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且人各有志,有人喜欢位极人臣为国出力,为民伸冤,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可我却喜欢独居陋室,安心做学问,功名利禄与我,不如书山文海有魅力。”
    “既然这般又何必一定要考入翰林院,做学问便是在家里也能著书立说。”太子道。
    “翰林院古籍孤本较多。”
    太子:……
    元昭难得看到太子弟弟也有触霉头的时候,很是开心,对太子挤眉弄眼,又对岳怀逸说道:“到了到了,去看看这房子你喜不喜欢,这陋室都是真真切切的适合你做学问的。”
    太子:……
    董英熙:……
    姬修诚跟佟启没什么感觉,他们只是看热闹的,虽然这热闹瞧的有些不明不白的。
    董英熙挑的这院子并不是临街的房子,而是在小巷子里头的第二家,既能看风景还能清净居住,想的十分的周到。岳怀逸只当是元昭随意买了个房子,心里也没多想什么,伸手推开带着几分岁月痕迹的木门,这木门才上过漆,还有轻微的味道。因为这木门用料厚实,并未有大的损耗不能用,因此并未换掉,只是重新上了漆。所以看到这门的时候,岳怀逸也还是没觉得什么的。
    伸手推开门,却是愣了愣,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北方常见的照壁,而是一块十分高大造型独特的太湖石。整块太湖石呈雄鹰之姿欲展翅高飞,颇具皱、漏、瘦、透之美,这块太湖石一看便不是寻常找来的,定是费了心思的。别人也许不知道太湖石的珍贵,身为南方人他却是知道的,这样的石头不仅难寻,更是价格不菲。
    绕过太湖石,脚下便是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小径上以鹅卵石布成花朵的图案点缀其中,院子并不大,一眼就能看到了三间正房。只见正房西边窗下中了几丛芭蕉,东边窗下是颗石榴树,院子里还有一口井,井上压了井*,旁边还有石头砌起来的长三尺,宽两尺的池子,池子旁边挨着芭蕉是一石桌四石椅。这石桌石椅并不是打磨的十分的光滑,而是顺着原始的形态雕琢而成,颇有古趣。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整排的竹子做成的书架,立在东墙边上,书架上已经摆了些许书,但是并不甚多,连一半都未填满。
    五千字更新完毕,明日继续,群么么哒!新坑还是晚上更新,另外新坑换名字了,之前的名字有字不许用,现在改成《江山为聘,二娶弃妃》大家没收藏的重新搜一下收藏吧,o(╯□╰)o
    
    
………………………………
第十八章:几许情深化鸳盟18
    屋子里并无十分贵重的摆设,几乎全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家具。下载/竹桌竹椅,竹子做成的花瓶,临窗的地方摆了一个大大的书桌,上头空空的并未有文房,只是在桌角的地方摆了竹子做成的香炉。屋子里摆设虽然简朴,但是做工却十分精致,桌椅器具俱都保存了竹子的风韵,人一走进来,看着屋子里的物件不仅不觉得寒酸,反而会有种雅致古朴的味道。
    元昭昨儿个是来亲自看了看的,董英熙给这屋子里放了些贵重的摆设,都给她撤了。就连墙上挂上的名家字画也摘了下来,当时董英熙还觉得不高兴,总不能这屋子里头太寒酸了,书生不是喜欢字画吗?
    元昭却知道若是这些东西在,只怕岳怀逸压力更大,不肯在这里住的。就算是这样,那迎门的太湖石,院子里摆着的石桌石椅,岳怀逸心里定会知道价值,她还担心他推辞呢。再加上也没想到今天太子回来,要是等会儿岳怀逸不肯住这里,她的面子里子可全都没了,还不被太子弟弟笑死。
    所以这会儿,元昭心里的紧张可想而知,忐忑不安的看向岳怀逸,面上却要做出一副寻常的样子,故作不经意的问道:“这里还可以吧?你若不喜欢这里头的摆设,也可自己再换掉的。”
    听着姐姐这小心翼翼没底气的话,太子的眉头再度拧成一团,鼻孔里哼出一声。
    元昭转头瞪他一眼,太子忍了忍,没说话,脸色更不好看了。
    岳怀逸从一进门一眼望到的太湖石,再到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如今屋子里的一桌一椅,每一样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又看着元昭有些紧张的面容,忽然他觉得自己究竟有什么好的,值得他这样的厚待。
    “很好,我很喜欢,每一样东西都是恰到好处。”他知道元昭在担心什么,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银子,不愿意欠别人人情,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是度量而来。元昭安排的这里,只是门口的那太湖石就价值不菲,实在是跟自己的原则不符,可是这一刻他说不出任何的不满来。
    元昭瞬间就开心了,除了这件明间寻常可以待客,也可做读书之处外,西梢间是寝室,东梢间才是个真真正正的小书房。寝室里一张简单的架子*,*头边的北墙上是件立橱,*上罩着素色无花纹粉青的帐子,被褥都是崭新的寻常百姓所用棉布做成,花色素雅。窗台下有一尺见方的一小几,摆着美人斛,里头插着新鲜的荷花,满屋子里都是淡淡的荷花香。
    岳怀逸立在门口,心情格外的复杂,爹娘过世后,元昭是这世上第一个待他这样用心的人。将身上的箧衍取下来放在小几上,转身走到外间去,就看到元昭已经招呼着大家都坐下了,他还未说话,元昭就拉着他过去,笑着说道:“来,我跟你介绍下。这个是我弟弟,亲的。这是我堂兄你早认识的,亲的。这是我大表哥,亲的。这个佟启你也早认识的,虽不是亲的,但是也是很亲近的不是外人。”
    元昭的指着太子、姬修诚、董英熙还有佟启一一指过去,但是没有说名字,如果讲个假名就有欺骗的意思,她不愿意,如果讲真名,目前也不合适,索性不提名字。岳怀逸一一跟众人正式打了招呼,大家算是相识了。这是又听到元昭笑着指着董英熙说道:“这次这宅子收拾的这么齐整,能在这样的地方买到这处宅子都是大表哥的功劳,快来谢谢他。'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多谢,给你添麻烦了。”岳怀逸正经的谢了人家,元昭没提他的名字,想来有顾忌,他也不问,但是人家帮了自己大忙,这个谢字还是真心实意的。
    “不用谢,我这是为了表……弟,见不得他着急。”董英熙差点脱口说出表妹俩字,幸好临时拐了个弯圆过去了。
    听着董英熙话里的意思,岳怀逸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对元昭的维护,连他着急都见不得,都维护到什么地界去了。
    姬修诚坐也坐不住,稍坐一会儿,就里里外外重新看了一遍,这么小的地方也亏得元昭这么上心,收拾的这样的好。可见是真的上心了,只是看着这岳怀逸还没瞧出什么来,这也够木头的,那个做兄弟的能做到这份上,女人家才这样心思缜密吧。依他看,这也是个不灵光的。
    佟启被元昭归类于不是外人,心里就乐开了花,哪里还能顾得上其他,竟傻乐了。
    倒是太子心里闷闷不乐,他姐姐待他可没这样用心的,他宫里的东西都是内廷府收拾的,哼,胳膊肘往外拐的。
    中午是在得闲舍吃的饭,这次可没见到姬景同,人不在京都,又跑出去了。一顿饭有元昭在,太子本身也是有风度的,董英熙素来沉稳不会无故生事,姬修诚大大咧咧的虽然觉得元昭待岳怀逸太好了些,但是男女之间不就是那么回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要是岳怀逸真的欺负元昭,他一脚就能把他踹到碧云湖里投胎去,这会儿倒是不着急,八字没一撇呢,不能失了风度。佟启嘛,这里头是最没话语权的,就跟着吃吃喝喝活跃气氛了,他在书画上也颇有心得,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