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猛虎-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下来甘奇考虑的就是该喷谁呢?又该喷点什么事情呢?

    大喷子要发功,这目标还没找到,有点尴尬。

    回到家中,坐得不久,狄咏匆匆而来。

    狄咏带来的是几个兄弟在皇宫里花钱打听来的消息:“大哥,打听到了,那张贵妃与文相公还真有关系。”

    “嗯?真有关系?”甘奇有些意外。

    “是啊,听得宫里几个老监门说,老早以前,文相公还在蜀地成都任知州的时候,送了张贵妃许多蜀地灯笼锦,张贵妃便穿着这蜀锦去见官家,官家见得这锦绣极美,又很是少见,便问张贵妃此锦何来,张贵妃便答是文彦博所送,如此官家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叫文彦博的人,不久之后就把他调回京城了。”

    “还有这事?不会是谣传吧?”甘奇又问。

    狄咏想了想,又道:“当不是谣传,那几个老监门还说张贵妃的父亲昔日是文彦博的门客,也是因为有这般关系,张贵妃还称文彦博为伯父,此事也有许多宫中老人亲眼所见,所以应当不假。”

    甘奇皱眉想了想,忽然问狄咏:“你说这位文相公若是罢了相位,是不是罪有应得?”

    狄咏闻言身形一抖,说道:“大哥说笑了,文彦博如今权柄正盛,岂会罢相?”

    “我可不是与你说笑。”甘奇眼中露出了一些凶光,对于文彦博,甘奇早已不爽,特别是文彦博在狄青面前的做派,甘奇一直记在心中。

    大喷子正找不到目标,这不就送来了一个?来得正好,大宋喷王的崛起之路,当让文彦博来见证。

    成名之战,在此一遭。

    历史上的文彦博本就在这个时候差不多该罢相了。这一回若是甘奇出头来做,一旦做成,这就不是写个诗词文章沽名钓誉那么简单了,甘奇这份京华时报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可以借此竖立起来。这是真正的政治资本。

    一举多得!

    狄咏听得甘奇如此认真之语,心潮澎湃不止,口中谨慎问道:“大哥,你当真能让文彦博罢相吗?其实我此番还探得一事,几年前有一个名叫唐介的御史,曾经提过文彦博蜀锦之事,却是被人压下来了,反而是御史唐介被贬春州(广东),最后便不了了之了。”

    甘奇站起身来,摸了摸下巴:“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贬一人容易,悠悠众口却是难堵,待我一切准备好,把舆论之势造起来。”

    有官的人可以贬到广东去,甘奇官都没有,这一招对他来说没有用,甘奇的白身,反而成了优势。

    “大哥,你若能让文彦博罢了相位,我狄氏一族,必当永远记得大哥的大恩大德。”狄咏是真激动了起来,狄青如今的处境,这几年在汴梁受的罪过,文彦博就是重要的罪魁祸首之一。甚至满朝文武对狄青人人喊打的这个事情,大半都是文彦博带起来的节奏。

    可见狄咏对文彦博有多么痛恨,只是平常里狄咏不敢说,此时在甘奇面前,他心中的恨已表现的淋漓极致。

    “你我是兄弟,不必如此。”甘奇拍着狄咏的肩膀说道。

    狄咏按耐着激动的心情,问道:“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大哥只管吩咐就是。”

    “还得多多打听一些细节,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彻底坐实了。”甘奇知道这件事情与皇帝有关,若是不能真正百分之百坐实,后果就麻烦了。只要百分百坐实了,那就好说。

    “大哥放心,我再去让三弟四弟在宫中花钱多打听几番,定不敢有丝毫纰漏。”狄咏已然跃跃欲试。

    立志做喷王的甘奇,也准备发功。

    。m。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为宰相

    第一份报纸,有些难产,所有事情都需要甘奇自己一一去做。

    先让苏轼苏辙来两篇写景的游记散文。

    甘奇又亲自带着蔡确往开封府走了一趟,开封府正在审理一桩汴河浮尸案,其实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发现尸体,寻访调查尸体来源,亲属认尸,然后调查死者生前人际关系,锁定凶手范围,然后那人审讯……

    这种流程,其实也没有什么扑朔迷离的,但是要写出扑朔离迷之感,这就需要技术了。

    这技术还得甘奇亲自来教蔡确,比如:清晨大早,忽闻洗衣妇人尖叫之声……众人一看,汴河之中,竟然飘着一个人?活人还是死人?围观众人……到底是何人会惨死汴河?又是何人如此心狠手辣,其中到底有何隐情?是情伤?是仇杀?还是临时起意……开封府捕头郑中和与何海二人……包知府妥善部署……抓得八人入衙……这人供述……难道是他……难道又是他?

    版面有限,且听下回分解。

    法制栏目做完了。

    又得做诗词大赛,诗词大赛是准备头版头条。先把投稿时间与地点写好,然后把评审机制介绍一下,然后胡瑗胡大儒寄语几番,鼓励众人踊跃投稿。

    然后……然后坑人的甘奇,又开始坑了。眉州苏轼投稿一篇,他说:誓要夺得本届汴梁诗词大赛头名!

    这一句够了,不能坑多了,免得苏轼在汴梁文坛人人喊打,那就把苏轼坑大发了,文坛可不是相扑。

    诗词大会算是开始了。

    接着娱乐版。

    甘奇专门花重金请赵宗汉为李一袖与萧九奴画了画像,赵宗汉念着可怜的零花钱,欣然前往。又请刻雕版的老师傅把画像雕刻出来,这一个小版面就用雕版印刷了。

    这个时代,插图的书都不多,甘奇却印起插图的报纸,狗大户就是有钱。

    有插图还不够,还得配上故事,一个凄凄惨惨的身世,一段受尽苦难的童年,一股努力不懈的精神,如何努力学艺,如何努力练琴,如何努力连嗓子,如何排演戏剧……

    还不够,还得加一点与人勾心斗角的剧情……

    要把一个伶人打造成明星,没有娱乐传媒是不行的,要人看重,还得再来一点感情上的共鸣与认同。

    运动版面。

    相扑联赛进入了火热的季前赛,某某爆冷输给了某某,某某势头正盛,屡战屡胜,几无敌手。某某如何大意失荆州,扼腕叹息。

    还要来点内幕消息,训练赛,某某与某某某因何事冲突,头破血流,被众人拉开,誓要擂台之上见生死!

    战球,何为战球?且听草上飞大侠为你解说战球之法。

    京城烽烟再起,各家商户摩拳擦掌,大战一触即发,战球大战,到底谁主沉浮?

    开封府巡检捕头何海亲自披露:开封府准备组织衙差球队,参加此次汴梁战球联赛。

    开封府都来了,皇城司来吗?

    捧日军,可敢来战?

    天武军,有没有好汉?

    接着,接着就是重头戏了,甘奇亲自操刀拿笔。

    第二版头条:《你还在为不知如何升官而苦恼吗?手把手教你成为宰相》

    喷子发功了,第一波,还得含蓄一点,先不要指名道姓,先说一说蜀锦的故事,引起话题,还要引起争论,甚至也要引起抨击批评。

    然后,下一期,头版头条:《简在帝心?文相公手把手教你如何成为宰相》

    再下一期,头版头条:《文相公与张贵妃不得不说之秘密》

    再下一期,头版头条:《震惊!御史唐介贬谪之路》

    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可以开放读者评论了,某某读者来信评论:《如此升官,到底是道德之沦丧?还是人性之缺失?》

    几个版面,差不多了,印!加班加点印。

    传媒大佬甘奇,亲自督阵,高价请回来的印刷匠人们,在甘家村挥汗如雨。

    甘奇拿着第一份报纸,看着不那么精致的版面,看着略微粗糙的字迹,嘿嘿在笑。

    一旁的蔡确,正在校对文字,有错漏,及时更改。蔡确也成了京华时报的总编,一个月拿着八贯钱的工资。

    不得多久,甘奇坐着牛车,带着两百来份报纸往太学而去。

    进得太学,甘奇亲自分发报纸,一边发还一边与众人说:“第一期第一期,多多指教,多多指教。”

    众人自是看起了热闹,从甘奇手中接过报纸,翻看起来。

    “道坚兄,这报纸字迹也太差了一些。”有人吐槽。

    “能看就行,也不是要著书立说,这报纸一个月至少刊印七八期,看过就扔的东西,不必太过精致。”甘奇解释着。

    “道坚兄,还有插图呢?这女子长得当真是美……哦,原道是李一袖与萧九奴啊,难怪难怪……竟然出身这么凄惨,不禁教人潸然泪下啊,当惜之怜之……”

    “子祥兄,帮忙把这些给博士还有胡先生送去。”甘奇一边忙着发,也开始吩咐人做事了。

    孔子祥,大名府外有良田万顷的土豪,此时接过一叠报纸,飞奔而去。

    “诶,道坚兄,这汴河浮尸案怎么只说了一半啊?小弟还想学一学查案之法呢,若是将来得了官身,也能有一些经验不是?”

    “下一期,下一期就有了。”甘奇答道。

    “哦,道坚兄,那下一期到何处去拿啊?”

    “下一期城内许多店铺里都会有卖的,樊楼,遇仙楼,任店,各处牙行,都有卖的。”销售渠道对于甘奇来说倒是简单。

    “道坚兄,多少钱一份啊?”

    “两钱一份。”亏大了,实在是亏大了,成本价至少八个钱,这第一期的成本价,远超十个钱。

    “如此便宜?道坚兄大义!”

    甘奇再次大义凛然:“文人之事,倾家荡产,我也是愿意的。”

    “佩服佩服!”这话说的是真诚无比,说话之人满脸敬佩之色。

    忽然又有人问:“道坚兄,这诗词大赛投稿地址可是巧儿成衣的隔壁?”

    “对对对,就在巧儿成衣的隔壁,有两个铺面,上面有牌匾,京华时报编辑部,很好找,那里管事的名叫蔡确,也是个有才之人,泉州的举子。”这就是为何甘奇要亲自把这些报纸送到太学的原因了,这热度就得从太学开始。以后这太学,也当成为甘奇的基地。

    “小弟这里有几首颇为自得的诗词,这就去投了。”

    “去吧去吧,早去早回,晚间我做东,遇仙楼里,诸位都不要缺席。”甘奇大声说道。

    立马四处都是感谢之声,众人皆是高兴不已,连今日下午还要考试的事情都忘记了一般。

    忽然有人用不善的语气开口说道:“这写的什么东西?什么手把手教你成宰相?当今官家何等圣明?岂能着了这些小伎俩的门道?送给蜀锦就能升官?胡说八道。捕风捉影,连个人名都不敢写出来,定然是胡编乱造。”

    说话之人,太学首席刘几刘伯寿。

    。m。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喷王的太学基地

    刘几质疑已起,虽然他也并非卯着劲要跟甘奇过不去,但也是下意识就要与甘奇不爽快,他知道这报纸出自甘奇之手,有了质疑,自然就要说出来。

    甘奇却是一点不高兴的没有,反而说道:“刘兄,你既然有看法,不若写上一篇文章投到编辑部去,辩驳一番,如何?”

    刘几闻言愣了愣,他本还以为甘奇要与他辩论一番,没想到甘奇竟然丝毫也不反驳,而是让刘几写文章,口中说道:“这京华时报乃你所办,我写文章批驳你之言,你岂会刊载?”

    “诶,刘兄何必如此去想?咱们都是同窗,真理不辩不明,我岂会做那般小人之事?刘兄自管写,下一期,一定给你刊载出来。你我在这里争论又有多少意义?不若在报纸上争论,如此与众人评说,岂不快哉?”这一刻的甘奇,显得大气非常。

    刘几看着甘奇,还是质疑一语:“我倒是不信了,你还会刊载我批驳你的文章不成?”

    却是有人接着开口,说话之人何琛何文敬:“伯寿兄,道坚兄都这么说了,你何必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既然觉得道坚兄亲笔文章乃是胡编乱造,那就写上一篇驳斥之,有何不可?”

    甘奇转头看了看何琛何文敬,一脸欣慰,这是个“自来水”,看来甘奇在太学里一番言行,收效不错。

    刘几听得何琛之语,有些不爽,说道:“哼,写就写,有种,有种就给我刊载出来。”

    甘奇点头说道:“刘兄放心,一定帮你刊载出来,我甘奇是那说到做到之人,岂能在同窗面前食言而肥?但也要与刘兄有约在前,生僻晦涩之文,必然是不能刊载的,以免寻常读书人看不懂你所言何物,见谅见谅。”

    甘奇还有一语没有说:老子还有实锤,你来得正好,不然这实锤还锤得没有意思。

    却听刘几鼻孔“哼”了一声,口中喃喃一语:“白文而已,有何难?”

    何琛竖起大拇指:“道坚兄大气!能兼听旁论,如此容人雅量,实乃君子风范,吾辈楷模。”

    “唉,过奖过奖,当不起当不起。”甘奇脸在笑,手在摆。

    老学究胡瑗此时手拿报纸慢慢走进学堂,看着众人议论纷纷的模样,甚至高兴,对着甘奇说道:“道坚,过来过来。”

    甘奇走到一脸慈祥有爱的胡瑗面前见礼:“见过先生。”

    “嗯,不错不错,这报纸实在不错,既有百姓喜闻乐见之娱乐,又有百姓遵纪守法之教导,还能大胆抨击官场形态之陋习,还能兼顾文人之事,着实办得不错。这般才是真正的大胸怀。”老头见到这份报纸,很是欣慰。

    “先生,学生以为,读书者,当以天下为怀,当以百姓为要。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是读书人,多以高高在上之姿态,鲜少有人真正把贩夫走卒放在心上。学生办报,便是想文人与百姓能真正有一个可以共同交流探讨的地方,如此才是真正以民为贵。”甘奇又侃了起来。

    老头胡瑗闻言又是一脸惊讶,因为甘奇这一语,又直指了读书人的另外一些本质。古代读书阶层,其实有一个问题所在,那就是知识垄断,乃至信息垄断。读书阶层与平民阶层,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那就是在于知识与信息的垄断。

    这种垄断,是读书阶层在潜意识里故意造成的。这不是某个读书人造成的,而是整个阶层造成的,因为垄断了知识与信息,就会垄断利益。这是利益之争。

    再把这个事情往细致里解析一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便更能理解了。为何在知识垄断的古代,就能大师辈出?唐宋也好,乃至最晚的民国时期,大师辈出。

    为何到得义务教育,全民教育的时代,就再也难出真正的大师了?

    因为义务教育、全民教育之下,知识与信息再难以被少数人垄断,你知道的东西,许多人也知道,你还如何成为大师?除非你能知道大量的许多人不知道的知识,你才能成为大师,这在全民教育的信息时代,是何其艰难的一件事情?

    但是在知识垄断的古代,连书本都是奢侈品的年代,相对而言,成为大师就简单许多了。

    老头胡瑗又是一番自我思考与脑补之后,看着甘奇说道:“民为贵,惭愧惭愧啊,贩夫走卒,岂能说风雅?惭愧惭愧……真正的民为贵,便是贩夫走卒,何尝不可说风雅。读书读书,把自己读得高高在上,把百姓读成了俗不可耐,这是我辈读书人之罪过。道坚啊道坚,唯有你,才是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中之人。”

    甘奇越发喜欢这个老头了,当真可爱,又出一语:“先生,我想给太学提个建议。”

    “说,但说无妨,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