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猛虎-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甘奇扶了一把涂丘,开口笑道:“涂通判辛苦。”

    “甘知州快快请入。”涂丘四十有余,也不是泉州本地人,却在泉州为官十几年了,从知县升到了通判,十几年都在这个地方当官。

    甘奇转头吩咐了一些卸载行礼的事情,便往大门而入,泉州衙,修得不错,内内外外好几进院子,左右还有别院,这泉州是真不穷。

    正堂之中,依旧是明镜高悬,甘奇落座,茶水早已上来,涂丘开始一一给甘奇介绍着各地官员姓名。

    甘奇也一一点头微笑。

    甘奇也把史洪磊介绍给众人,史洪磊是新任泉州兵马都总管,这个官若是放在西北,那麾下禁厢几千悍卒,却是这泉州,也不知能不能点出三五百号稀稀拉拉的人马来。

    其实甘奇在泉州是有熟人的,因为蔡确就是泉州人,虽然蔡确的父亲很早就到陈州去当了小官,蔡确也是在陈州长大的,但是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就是如此,哪怕早早出去了,只要说起,依旧还是一家人。

    所以甘奇也带了蔡确的书信来,蔡确就是这泉州城里的人,蔡家在这当地,算不得望族大户,却也不是小门小户。

    所以中午涂丘设宴请甘奇的时候,甘奇还故意让人去把泉州的蔡家家主蔡黄衣寻来,蔡黄衣就是蔡确之父蔡黄裳的哥哥。

    蔡黄衣年逾古稀,陡然间听说门外新任知州请他去赴宴,也是一头雾水,待得看到送来的一封信件之后,便是大喜,连忙换衣篦头洗脸。

    口中还大笑:“时也运也,没想到我泉州蔡家也有走运道的这一天。”

    旁边儿子蔡济问道:“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那新知州一来就要请父亲去吃酒?”

    蔡黄衣哈哈大笑:“你可还记得你那在陈州当录事参军的叔父?”

    “记得啊,叔父出殡的时候,咱们还千里迢迢赶过去了。”蔡济答道。

    “你那堂弟蔡确你可还记得?”

    “有过几面之缘,记得是记得,但是陡然间也想不起来他的模样了。”蔡济答道。

    “哈哈……蔡确年初中进士了,咱们蔡家就是出人才。”蔡黄衣的高兴是发自内心的,家中有人中了进士,一大家族与有荣焉。

    “中进士了?这么厉害?难怪父亲今日如此高兴,往后咱们蔡家,那也不是算是官宦人家了,祠堂里少不得挂一块书香门第的匾额,以后谁都要抬头瞧一眼咱们。”蔡济也是高兴非常。

    没想到蔡黄衣却还笑着摆手:“不止如此,不止如此呢,你道新来的知州是谁吗?”

    “父亲,你如此之言,莫不是蔡确贤弟来泉州当知州了?啧啧……也不可能啊,蔡确贤弟今年才中的进士,不可能就是知州了……”蔡济自顾自猜着。

    “哈哈……新任知州名叫甘奇甘道坚,乃是汴梁城里大名鼎鼎的名士大儒,也是你堂弟蔡确的座师先生,关系甚是亲密。你说说,这位甘先生一来就请老夫去赴宴,可见你堂弟在他心中何其重要,此番咱们蔡家与知州如此关系,是不是来了运道,挡也挡不住?”蔡黄衣已然洗漱完毕,戴上幞头,还自上而下自己打量了一番,只怕失了礼。

    “原道是这般?那咱们蔡家怕是要发达了,父亲快快出门,不好让甘知州就等了。定要与甘知州多多交好,这回咱们泉州蔡家,便是要飞黄腾达了。”蔡济是激动不已。忽然间与新来的市长有了这么好的关系,这真是上天眷顾,要走大运拦都拦不住。

    蔡黄衣也着急忙慌出门,城东宴宾楼,门口还有对联,有一句是宴四海宾朋,这句话还真没有吹,泉州真的是宴四海宾客的地方。

    蔡黄衣上楼而去,左右寻了寻,进得一间雅间,里面的人他倒是大多面熟,唯有一个年轻人坐在正席,却是面生。

    蔡黄衣也有些愣,蔡确的座师,怎么看面相像是蔡确的学生一样?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接受。

    涂丘立马说道:“蔡老,还不快快拜见甘知州?”

    蔡黄衣听得话语,连忙躬身作礼。

    甘奇已然来扶:“蔡老不必客气,快坐快坐。”

    涂丘知道蔡黄衣为何这般表现,便也吹捧几句:“诸位久在泉州,可能有一些事情并不知晓,甘知州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乃是汴梁名声鹊起的名士大儒,胡瑗胡老先生的衣钵传人,经史典籍,诗词文章那是无一不精。更是新科的状元及第,三司包相公也是甘知州的座师,东家官家对甘知州,那更是青睐有加。如今甘知州到了泉州,诸位当尽心尽力奔走效劳,若是差事都办得好,来日说不得也有个好前程,也不用像我这般一辈子都留在泉州这个偏僻之处。”

    这话是在捧甘奇,也有一点自怨自艾的意思,涂丘可也是进士出身,也曾风华正茂,准备指点江山,却是这一辈子大概也出不来泉州了。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官员的境遇,天下这么多官,相公又能有几个?

    甘奇笑而一语:“涂通判已然在泉州通判这个职位上干了有七八年了吧?想来也有资格升迁一步,到时候我去信东京,帮涂通判运作运作,如何?”

    说完这句话,甘奇左右看着众人的表情,特别是涂丘的表情。

    甘奇是话里有话,比如涂丘,他在东京并没有靠山,也四十好几的年纪了,显然知道自己在官场上的前程已经没有什么大奔头了。那么要是真把涂丘调到其他地方去当个知州什么的,他愿意吗?

    此时果然见得涂丘面色变了变,显然他知道甘奇是真有这个能力。胡瑗的衣钵传人,包拯包相公的门下弟子,上半年才中的状元,下半年就当了六品知州。这等人物,在东京城里的能量小不了。

    但是涂丘立马连连笑道:“多谢知州美意,还是罢了罢了,不敢劳知州奔走,如今下官年老,这辈子若是留在泉州,倒也未尝不可。”

    甘奇微微一笑,这是不愿意的意思?白白升官都不愿意?这世间还有这么无欲无求的官员?

    甘奇心想,看来这泉州是真的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天高皇帝远,还这么富庶,商贸繁华,财货进出也是天文数字。在这里当官,升官都不需要了。有一个词叫作“升官发财”,也有一句话叫作“升官不发财,发财不升官”,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很贴切,看来也是有一点道理的。

    泉州的外国人,能一步步坐大,没有朝廷的管束,那自然就需要有当地官员的纵容。

    这个道理甘奇想得明白,若是一早就高压管制这些外国人,外国人在泉州岂能发展到后来屠杀大宋宗室、追杀大宋皇帝的那般境地?

    便是这一句话,甘奇就似乎看透了许多问题的根源。

    “涂通判无欲无求,当真是吾辈楷模。”甘奇笑着夸一语。

    “不敢不敢,只是下官年老,不求上进了,比不得甘知州年少俊才,来日前途似锦。”涂山也笑着。

    场面话说得差不多了,甘奇举杯开宴。

    觥筹交错之间,蔡黄衣连连上前来敬酒,今日对于蔡黄衣来说,那真的就是人生转折点了。

    新主官上任,那自然就是中心人物,酒是要陪好的,人人都来敬酒,一杯接着一杯。

    喝得满脸通红的甘奇,连连摆手说道:“酒量有限,酒量有限,怕是要醉了。”

    这话说话,甘奇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看来是真醉了,年纪轻轻的,酒量自然比不得这些酒场老手。

    甘奇醉了,这酒宴自然就该散了,涂丘出门说得几句,在外面吃饭的甘霸与周侗进来扶着甘奇出门而去。

    州衙后院早已修葺一新,被褥家用之物一应俱齐,只等甘奇这位新知州拎包入住。

    甘奇回了州衙后院,酒忽然就醒了,坐在书房里也不知想些什么。院子里甘霸等人不断搬着从东京汴梁带来的东西,最重要的是钱,这一回,甘奇是带着巨资而来。

    衙门前院,偏厅之内,一众官员落座,吃着醒酒茶,面色却不那么轻松。

    晋江知县姓徐,名叫徐见,三十七八岁,坐在涂丘旁边,开口问道:“这位甘知州,来头实在是大。”

    涂丘点着头:“嗯,来头不小,上半年的状元,下半年的知州,我还专门派人去打听过,听闻最近那个什么新商税法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徐见开口:“如此来头,又见惯的世面,年纪轻轻,听闻也是巨富之家,怕不好相与啊。我等这些下官,怕是要吃一些苦头了。”

    涂丘摇摇头,微笑说道:“诸位为何不想一想,如此来头,为何偏偏到得泉州这般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来任知州啊?”

    “还请涂通判解惑。”徐见开口。

    “出将入相的,重要有个资历,越是偏远之处,便越显得品性高洁。如此而已,想来这知州也当不得多久就要回京加官进爵了。”涂丘也是个人精。

    徐见开口一语:“好生教人羡慕啊,名门弟子,当真不是我等能比。如此说来,想这位上官也不会在乎是政务之事,那么我等这些下官也好做了。”

    “伺候好,伺候好就行。”这是涂丘最后的总结,把这位年轻的上官好生伺候着,要吃吃,要喝喝,要玩玩。若是这些知州要有一点当官的感觉,审案什么的,便让这位知州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哪里要修路桥,哪里要修渠道,只要知州开口,说修就修。

    “但愿好伺候。”徐见又是一语。

    “好伺候的。”涂丘笑道,他是人精,知道这种上官要什么。说完这句话语,涂丘起身挥挥手:“散了吧,各回各衙,好生办差。”

    诸多官员起身行礼,各自散去。

    待得官员们刚散,便有人忽然来传:“涂通判,知州有请。”

    涂丘疑问一语:“知州酒就醒了?”

    “醒了,我家知州,向来是醉得快,醒得也快。”

    “头前带路。”涂丘转了一个笑脸。

    甘奇在后衙书房,以后甘奇的住所也就在这后衙了。涂丘走进书房,躬身作礼拜见。

    甘奇开口:“也无甚要事,初来乍到的,也不知泉州情况,倒也不知从何处入手。便请涂通判把历年泉州的赋税账目,以及各衙门度支账目取来,我便在此看一看,也当个了解。”

    涂丘开口一语:“知州舟车劳顿近两个月,不若先多多休息,公事明日再说,身体要紧。”

    这话倒不是涂丘心中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伺候着甘知州。

    甘奇笑着摆摆手:“年轻体健,路途虽远,倒也不觉得如何劳顿,既已上任,那就该奉公不辍,不枉官家圣恩。”

    涂丘笑了笑,连忙说道:“那下官这就去取,片刻送到。”

    甘奇也很是礼貌客气,拱手谢过。

    这泉州,甘奇是要有大动作的,但是该从哪里入手,还有待分说。


………………………………

第三百九十章 泉州的大世面

    账目送来了,甘奇慢慢翻看着,其他的甘奇看得不认真,但是商税这一条,甘奇看得相当认真,泉州一年的商税竟然只有五六万贯的数额。

    甘奇看到这个数目有些哑然失笑,这种数目,若是放在天下州府来说,属于中等水平,在东京那些相公眼中,泉州还算不错。

    但是甘奇看来,那就十足可笑了,几乎是东西方贸易中心的泉州,一年竟然只收得到五万贯的商税,甘奇笑着叹气,头也直摇。

    大致翻看了一下账目,甘奇带着甘霸出门而去,身后倒也跟着几个衙差。

    甘奇出门不远,涂丘便追了上来,陪同甘奇游泉州城。

    甘奇倒也不拒绝,还感谢了一番,然后指着不远高耸的塔寺问道:“缘何泉州城中这么多胡人教派?”

    涂丘笑着答道:“知州初来,有所不知,泉州城内,有许多胡番海商,便也有许多人在此定居,所以便有了这些胡人塔寺。”

    甘奇这是明知故问,然后又问一语:“哦?泉州有多少胡人定居?”

    “倒也没有仔细清查,想来总有三五万之数。”涂丘答道。

    “此乃失职,治下胡人众多,岂能不清查数目与户籍?那还如何管理?”甘奇故作怒色。

    “是是是,知州说得在理,知州既然提出此事,那下官就吩咐下去,清查泉州境内所有胡番户籍。”涂丘对甘知州,那是有求必应。

    甘奇满意地点着头,大手一挥:“走,往城外海港去看看。”

    “那下官且去安排车架。”涂丘答着,要说泉州城到海港,并不远,但是步行的话,也不那么近,脚程快的话,也要将近一个时辰才能到。

    “不必要车架,走过去就是,也好沿路看看泉州风土人情。”甘奇如此答着。

    “路途遥远,怕是要行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不远,走吧。”甘奇说完,迈着大步就往前走。

    走得片刻,甘奇忽然转头又问:“这些胡番在泉州置业购地,可有到府衙登记地契?”

    “这个是有的,地契自然需要州衙出具,否则岂能作效?”涂丘答道。

    “哦,既然置办产业都要在官府登记,那这些人又用何处户籍来登记呢?”甘奇又问,这还真的他心中的疑惑,这些外国人,没有户籍身份证,怎么置办产业的?不说宅院住处,就说那高耸的塔寺,是怎么买地盖起来的?

    涂丘嘿嘿笑着,略显尴尬答道:“这个……下官倒也不甚知晓,但是有一点那是确定的,只要购置产业者,那一定是有户籍文书的,否则黑户岂能在城内购置产业?”

    甘奇也笑了笑,心中了然,却还主动给涂丘下了一个台阶:“哦,那想来是有些胡番来得早,住了两三代了,便落了户籍。”

    “正是如此,有些胡番当真就在泉州繁衍两三代人了,早已落了户籍。”涂丘答着。

    甘奇又继续往前走着,出城去海港码头,路还修得不错,路上车架连绵不绝,人来人往,可见这条商道是何其的繁盛。

    大汗淋漓之下,甘奇终于看到了海港码头上的船帆,这一幕让甘奇有些吃惊。

    船帆林立,沿着海岸延伸,绵延不绝,这种景象是甘奇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船只虽然都不是很大,最大的船也不过四五十步长,但是这个数量实在惊人,怕不下千数。

    这每年得从泉州运走多少货物?后世南海一艘宋朝沉船,就能打捞起来十八万件货物。

    不过甘奇看着眼前这些船,都怀疑那艘装了十八万件货物的沉船是因为超载沉没的。

    甘奇站在高处,俯瞰泉州海湾内的景象,转头又问涂丘:“涂通判,泉州商贸如此繁盛,缘何一年只收得到五万多贯的商税?”

    涂丘也往下面海湾俯瞰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开口:“这些船大多是在泉州买货,再往海外运去,便难以收到商税,唯有舶来品往城内运送,方可收到商税了。”

    这话其实也在理,海关一般就是收进口税为主的,出口税算是副业。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这是为了保障出口物品的价格优势,所以出口税一般而言比较少。

    但是这个时代不同啊,中国产的瓷器丝绸,那是硬通货,是供不应求的东西,是别人求着来买的,那出口税也就必须要多多征收了。

    还有一点,其实出城这一路,甘奇就一直在注意,进口也是大项,从东南亚、南亚,西亚而来的香料,就是泉州进口的重要物资,数量极多。跑船的商人,怎么可能空船来中国呢?

    那这些进口税呢?没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