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猛虎-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吏部的事情。

    但是皇帝吩咐的差事,也不是直接就到衙门里的,而是还要通过政事堂再下去,中书门下两省,其实就是这个作用,所以中书门下平章事,才会是宰相。

    皇帝的手谕,也就到了韩琦手中。

    韩琦看得这两份手谕,便把枢密使田况召来了。

    两人对坐,田况看得公文之后,眉头皱起,说道:“客军入城之事,官家是否太随意了?”

    韩琦摆摆手:“千余客军,这是小事。寻你来是想议一议这所谓发票商税之事。官家也不知如何作想,缘何如此大事,托付给一个新科进士?”

    甘奇,如今终于入得韩琦之眼了,有资格当甘奇的对手了。韩琦第一次对甘奇的事情如此郑重,还把枢密使召来商量。

    田况闻言答道:“这商税之事,发票之法,下官也不甚明白,倒也不知能不能成。官家为何这么相信一个新科进士?”

    韩琦笑了笑:“甘道坚帮官家赚了那么一大笔钱,官家岂能不信他?”

    田况点头:“这个甘道坚,看来是了不得了。韩相如何不劝一劝陛下,这什么发票之法,听起来跟天马行空似的,别到时候劳民伤财的,却成了一个笑话,白忙一遭。”

    “呵呵……白忙一遭好。”韩琦笑道。

    田况看了看韩琦,似乎懂了,立马也点头说道:“原道韩相公是如此作想,那下官就照着陛下说的做,人手给他就是。”

    “闹出点乱子就更好了。”韩琦又道。

    田况也笑了:“要人钱财,哪里那般容易?岂能不生乱事?还是韩相公想得透彻。下官便也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这种事情就不用说得太透彻了,大佬之间商量事清,讲究一个心领神会。

    田况带着公文回衙门而去,他也不知折克行与史洪磊到底是谁,开了个公文,盖上大印,送出城外,甘奇的事情就算妥了。

    甘奇自己则去了三司衙门见王安石,如今甘奇算是到得王安石麾下听用了,王安石自然欣喜万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办公大楼就给办公大楼。

    只是办公大楼略显寒酸,三司衙门隔壁的一个小院子,小到只有一进,连千余差役都住不下。公务员宿舍还是个问题,这得甘奇自己想办法解决,隔壁邻近应该也还有院子,买上一座挤一挤,大概又是几千贯的钱财。

    甘奇倒也舍得,衙门还没开,就得自己往里贴钱了,到时候收到税了,再公款报销。王安石也穷,粮饷用度的王安石解决了,这公务员宿舍还得甘奇自己解决。若是用本地衙差,便也没有这个问题了,除了值班之人,下班了都会各自回家。

    这让甘奇有些头疼,李定与蔡确跟在甘奇身后,看着这个寒酸的衙门,皆是一脸的无奈。

    甘奇倒还心情极好,把这一进的院子转了一遍,口中还唱着奇奇怪怪的调子:“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先生,真的只有十几个人吗?”蔡确问道。

    甘奇笑了笑,答道:“走,随我出城去,把队伍带回来。”

    蔡确叹了一口气,与李定摇了摇头,跟着甘奇去带那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城外禁军大营,绵延数里地,房屋一排一排。

    史洪磊与折克行带着千余人马,等候多时了。

    铁甲一丛丛,西军精锐,当真不是东京禁军可比,队列整齐,有人有马,铁甲保养得当,兵刃也油光发亮。

    借着西军驻扎的小校场,甘奇还上得将台左右巡视了几番,好似将军在点校自己麾下的人马一般。

    将台之上的史洪磊还不断大喊:“都站直喽,给甘先生瞧瞧,别落了某家的脸面。”

    一众军汉听得如此话语,几乎都要踮起脚了,那叫一个抬头挺胸。

    作为首长的甘奇,点着头与旁边的史洪磊说道:“不错不错,精气神挺好,如此方才是精锐。”

    史洪磊咧嘴一下:“先生过奖了,以往这些汉子们可不是这般模样,都是在东京里闲惯了,不免有所懈怠,若是在延安府北边的堡寨里,那一个个都是如狼似虎的模样。”

    甘奇很是满意,大手一挥:“走,随我入城,今夜犒赏三军。”

    史洪磊嘿嘿大笑,扯着嗓门大喊:“弟兄们,今夜甘先生犒赏大家,有酒有肉,还不谢过?”

    “谢甘先生!”异口同声大喊。

    史洪磊亲自去牵来一匹马,甘奇翻身而上,带着众人出营而去,回头还看了看,西军倒也舍得,狄青面子也大,两百多匹健马,当真威风得紧。

    蔡确与李定两人也有马骑,两人只骑过驴与牛,西军的高头大马还是第一次,两人也是兴奋不已,蔡确还跟李定吐槽道:“资深,这哪里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这场面,上阵打仗都不为过。”

    李定嘿嘿在笑:“先生之能,岂能小觑?”

    “那是那是,上阵打仗,那咱们先生也是打过的。”与有荣焉的蔡确,还不断回头去看,千余人马,这架势非凡。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咚咚咚咚,咚咚

    躲官躲了几个月的包拯,终于回城里来了。

    也是甘奇与包拯好好商议了一番,主要是更包拯仔细说了一下这商税之事。

    商税之事有一个基础,那就是发票,推行发票的基础,其实就是朝廷的各个衙门。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三司衙门,因为各个衙门的钱,都是三司衙门给出去的。

    所以三司衙门一定要有一个镇得住场子的人,王安石还差了一点,包拯才是那个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因为三司衙门管钱粮,所有衙门的钱都要从三司衙门进出。没有发票审核,以后谁也别想从三司衙门拨出钱去。

    就这一点,就足以在所有衙门里推行发票这件事情。

    这就是包拯不得不回三司衙门坐镇的原因所在,也只有包拯,谁来都没用,没有发票,谁也别想从他手中拿走一毛钱。这发票之事,也就容易推行下去了。

    若是没有包拯这尊大神坐镇三司,许多时候,年轻的王安石必然顶不住压力。甘奇也还得一个衙门一个衙门去跑,去求人配合自己,那就麻烦了,但凡有人不配合,甘奇的商税就不知要损失多少。

    包拯回来了,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帝赵祯。历史上的包拯,对于三司使这个职位,也是躲了很久之后才出来上任的。

    一切准备的差不多了,甘奇这边还差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发票的印制,这是个大工程。好在甘奇在开京华时报的时候,就接触了这个行业。

    不过也是为难人,以往文人买纸,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纸张质量要好。如今甘奇再买纸,却要求纸张质量不好。这倒是把以往的供货商给难住了。

    供应墨的倒是好说,不过做防伪的也一时半刻弄不了,公文早已发出去了,蜀地的人才还没有到。这种东西甘奇是真不擅长,只能等那些印交子的人才到了,才能设计防伪的程序。

    印刷这个业务,甘奇是熟悉的,手下也有熟练的团队。

    所以甘奇先要做的事情是宣传,把开封府要收商税之事先宣传出去,怎么收,收多少,如何收,为何要收。

    报纸上的文章甘奇亲自操刀,连各处贴出去的告示,甘奇也亲自执笔去写。

    这还不止,甘奇还找了许多人,编写了小歌谣,敲锣打鼓游街而过。

    “咚咚咚咚,咚咚,依法纳税,利国利民,商税强国,为民谋福,外御强敌,内修水利……咚咚咚咚,咚咚!”

    这种手段,也不知甘奇是找谁学的。

    这还不止,三司下商税监,过几日还要开一个商税培训学堂,入学之人,便是各处商户的掌柜,请帖早已在发,不去都不行,听说不去的话,到时候商税监衙门会派税丁来拿人。

    话是这样说,各处大掌柜们倒也并未如何当回事,任店与潘家酒楼聚在一起,便是闲谈这几日城内甚嚣尘上的商税之事。

    任店的大掌柜不以为意说道:“哎呀……这个甘道坚,头前只听说他是大才子,而今转过年来,就成了个甘扒皮,你说咱们这一天天的都容易吗?赚些小钱,背后东家一大堆,真要按照百税七来收,我这一年不得给他甘扒皮交出去五万贯?这不是抢钱吗?”

    甘奇,成了甘扒皮。

    潘家酒楼的掌柜笑道:“呦,你们任店一年不少赚啊……”

    “别说这话,潘家店,可不比我任店赚得少。”

    “嘿嘿,谁知道你们一年赚多少呢?他甘扒皮怎么知道你们一年赚多少?依我说,一年交他个五千贯,算是我最大的能耐了,也不少了,一个月可就是四百多贯的,抢钱都抢不到这么多。”

    “你可想得明白,他甘扒皮还能想不明白?你可听说过发票?这玩意就是专门来治你的。”

    “管他什么票,我不用不就成了?咱们虽然是商户,但是那家后面没有几个人?给朝廷交税本是应该,但也不能欺人太甚不是?”

    此时门外,又传来了敲锣打鼓游街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依法纳税,利国利民,商税强国,为民谋福,外御强敌,内修水利……咚咚咚咚,咚咚!”

    随着声音,楼下也传来一些顾客的议论之声。

    “按我说,那些大商户就该多交税,一年赚得那么多钱,不拿出一点来孝敬一下朝廷,属实说不过去。”

    “可不是?发财的都是他们吧?咱们辛辛苦苦伺候人,能得几个钱?家里好不容易置办了几亩地,还得交几石粮呢,岂能好了那些商户?我看这回朝廷做得对,陛下圣明。”

    楼上的两个大掌柜听得是脸一黑,任店的大掌柜开口说道:“岂有此理,凭什么商户就得多交钱?商户不是人?不是一手一脚赚的营生?咱们又不是去偷去抢了……”

    潘家大掌柜答道:“他甘扒皮有能耐,为什么不去收那些高门大户的钱?”

    任店的掌柜摇了摇头,说道:“帖子你收到了吧?”

    “收到了,还什么商税培训学堂,到时候派个账房去打发一下就是。”

    任店掌柜似乎有些担忧:“你就不怕那商税监真的派人来拿你?”

    “拿吧,让他把我拿去了,只要不交钱,拿去蹲大牢,咱也蹲他几日试试。到时候我不着急,看看那些东家们急不急。”

    “还是任兄沉得住气啊,到时候我还是亲自去看看,看看他甘扒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还能卖的什么药?要钱而已,三五千贯,要就要,不要就罢了,多的没有。这三五千贯,那也是我看着他甘扒皮的面子,以往他还多做好事,他那球赛也算帮我任店打出了一些名声,他那报纸里还时不时有我任店的消息,按理说以往也是有那么一点交情的。如今他不做好事了,我也还他一个情面,两不相欠。”

    “唉……希望这三五千贯的,真能把他打发了。”

    “也不少了,一家三五千贯,几十家算一算,那可比咱们一年辛苦到头还要赚得多,他甘道坚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想来也是这个道理,希望不要生出什么乱事才好。倒也听闻了,他甘道坚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可杀过人的。”

    “杀人?总不能上门来强抢不是?难道他还敢把咱们都杀了不成?”

    “说的也是。”


………………………………

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柜忠义无双

    商税培训学堂开课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呃,不过甘奇很担心他们的学习,请帖发出去了两百多份,来的人不少,大概有七八十个。

    就是这些人甘奇大多并不面熟,按理说应该是有许多面熟的,因为这些大掌柜的,有许多人与甘奇见过面,主要是在球赛之时。但是今日,连樊楼与遇仙楼的大掌柜,甘奇都没有看到。

    不用猜,这里面大多数人都是派来敷衍的。

    这学习态度,很差。

    甘先生表示很不满意,黑着个大脸,不满意能怎么样?也不能怎么样,这课还得上。不过甘奇有个小本本,记仇用的,中国人最擅长记仇,甘奇也不例外。

    今日上课的可不止这些商家代表,还有甘奇自己衙门里的人,王安石派了七个官员来,甘奇自己又安排了一个人进来,那就是家中豪富的孔子祥,今年也中进士了,排名相当靠后,几乎吊车尾。不过吊车尾也是官了,如今甘奇麾下,一大堆副主事,几个判官。

    还有甘奇临时从自己各个产业里调来了十几个账房先生,以及折克行与史洪磊,这些人都是今天培训学堂的学员。

    甘奇准备了一大堆手工PPT,写在十几个大木板上,由几十个军汉负责翻页。

    甘先生黑着脸上课:“商人利多,合该为国尽力,诸位都是东京城内最成功的大商户,更应为国出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朝廷如今重视商税,也是利国利民之举,内修水利道路学堂衙门,外御强敌,养军备战,皆要钱粮。如今朝廷度支困难,该是诸位为国尽忠之时……”

    甘奇发表了一通演讲,听得一种官吏连连点头,听得一种商户代表灰头土脸。

    倒也有个别商户表示认同,比如任店的大掌柜,他是今日为数不多亲自前来的大掌柜,还笑着答道:“甘先生所言极是,在理在理。”

    这种学习态度好的学生,甘奇表示了赞赏:“任大掌柜忠义无双。”

    “应该的应该的。”任大掌柜很有水平。

    甘奇更加赞赏:“如任大掌柜这般的商户,合该发财!任店不发财,天理难容。”

    这种好学生,甘奇丝毫不吝赞美之词,就这种学生,那就是老师眼中的宝贝,家中心中的心肝,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清华北大非他莫属。

    “借甘先生吉言!”任大掌柜学霸附体。

    甘先生讲起课来,心情也好:“所谓发票,便是交易之凭证,也是收税之凭证,更是往后各部衙门度支之凭证,在座有东京城内各大粮商,往后朝廷买粮,特别是枢密院这种衙门,那一定是要有发票为证的,否则粮商是不可能拿到钱财的。各大布行也是这般,各军军服被褥毡帽,一一都要有发票对应,错了一钱,那也是拿不到货款的。吏部官服制作,也是如此……”

    待得甘奇讲得口干舌燥,稍稍停歇准备喝点茶水,任大掌柜开口问了一句:“敢问先生一语,那万一要是忙碌之时,忘记开发票了,怎么办?”

    甘奇茶水才拿起来,即便口干舌燥,也不急着喝,立马答道:“商税监下面税丁千余,会在城中到处巡查,查到一次偷税漏税之事,口头警告,补开发票。查到第二次,那就得罚款了,第三次,就要拿人问罪了。诸位放心,到时候会给诸位发放详细的商税试行办法,此乃官家亲自颁布之法,有详细规定之条文,当带回去详读。”

    任大掌柜面色一黑,黑了十分之一秒,立马转了一个笑脸:“如此我就放心了……”

    “任大掌柜为国之心,值得鼓励,可还有不解之处,一并道来,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完甘奇终于喝上了一口水。

    任大掌柜也没有让甘奇失望,又问:“那这发票之物,成本是由商户出,还是由朝廷出?”

    “发票之成本,本该是由商户出的,但是我也念在诸位营生不易,便想着还是朝廷来出更好,所以任大掌柜不必担忧。不过话也说回来,每一次领取发票的数目是有限的,若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