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等于有一个公司,大股东赵家分红之后,还要负担公司的运营成本。士大夫们也分红,他们分红,就拿回家了。
公司出事了,人人都看着大股东赵家,等着赵家来解决,等着公司来解决。其他股东们一个个富得流油,却不拿出一分。
国家资本主义,其实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国家没有其他股东了,谁也别想分红,谁分红就拉去坐牢。国家成为一个整体,收税也好,投资也好,做生意也好,赚的钱,都是国家的,国家可以用这些钱来改善教育,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军事,改善民生,真正去解决百姓贫困问题,带动大部分人消除贫困,甚至消除所有的贫困问题。
大部分的资本能力在国家,资本带来的分红受益者也主要在国家,这才是良性循环。
朝廷该与谁共治天下这个问题,才是宋朝最根本的问题所在。朝廷就该与最基础的广大人民共治天下,而不是哪个利益集团来共治天下。
士大夫,就是一个少数利益集团。士大夫本该是服务阶层,倒成了既得利益阶层,还是不用负责任的既得利益阶层。这就是大宋亡国的原因所在。
这个问题,若是甘奇思考,他是想得明白的。
但是让皇帝赵祯来思考,他是想不透彻的,为何?因为赵家的政权,在先天畸形的情况下,需要全国上下的人来支持,需要拉拢士大夫阶层,需要士大夫阶层的拥戴,更需要士大夫阶层的人来帮助他们治理国家。
是皇帝需要士大夫阶层来入股这个国家!
韩琦一番话语,说得在理,理论水平很高。听得赵祯点着头答道:“是啊,暴秦之法不可取,民富则国强,希望如此!”
韩琦,河北相州豪门望族,土豪之家,屁股下就坐着他对世界的认知,相州韩家的昼锦堂里,就代表了他的阶层。
司马光,也是如此,豪门望族出身。程颢程颐兄弟,也是豪门望族出身。乃至苏轼,他也是一地望族出身,第一批跳出来反对变法的,苏轼也是其中之一。
那些主张变法者,比如王安石,小官吏家族出身,哪怕是王安石的父亲当了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也不过刚刚从富农阶级中脱颖而出。又比如支持变法的蔡确,如今也还是富农阶级,在汴梁城里几乎穷得没有钱吃饭。
只奈何朝堂之上,如王安石蔡确这般出身的人,其实是少数中的极少数。
这样分析变法,许多事情就比较清楚明白了。这里甚至可以延伸一下,比如后世太祖,只是一个小山沟里的小富农阶级出身,而常凯申,就出身浙江盐商之家,包括常凯申的老婆宋家,乃至常凯申身边倚仗的四大家族里,除去常家与宋家,还有孔家、陈家,这些都是当是顶级的豪门望族。常凯申于政治势力而言,其实也是先天畸形的,与这大宋朝有异曲同工之妙。
改革之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与每个人的屁股坐在哪里是息息相关的。
这就是改革!(诸位章评慎言!)
韩琦此时把胡瑗的奏折送到了赵祯的御案之上,赵祯又翻看了一下奏折,开口说道:“救灾之事,朝廷暂时就可以不管了,由甘道坚去做吧,当把原武明年耕种之事好好安排一下。”
韩琦躬身而下,面色并不好看,点头答道:“遵旨。”
赵祯忽然开口又道:“来人啊,去把甘道坚召进宫里来见一见。”
小太监领命飞奔而去。
正在起身的韩琦,面色却越发不善起来。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简在帝心
甘奇此时正在安排新一期报纸的事情,便有宦官带着几个皇城司的军汉上门来召。
甘奇拿起刚刚印刷出来的报纸样版,便飞奔进宫去见。
皇帝书房之内,此时已然无人,唯有赵祯勤勤恳恳慢慢翻阅着送来的奏折。
甘奇进来,大礼拜见。
赵祯抬头,已然满脸笑意,先示意甘奇不必多礼,然后开口:“甘道坚,你着实有才啊。”
赵祯开口就夸,甘奇自然开口就是谦虚:“学生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
皇帝赵祯手一挥,把官袍的袖子拢起来,再开口:“你也不必如此谦虚,为灾民募捐之事本就做得极为出彩,还有那慈善基金会,这般的词汇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你却把此事谋划得如此高明,朕都佩服你啊。”
“灵光一闪的思虑,算不得高明,只是许多人没有想到而已。”甘奇这是官方标准回答了。
赵祯却又问道:“对于这基金会的钱财,你可有真有经营之法?”
甘奇闻言,第一个念头就是赵祯难道对这笔钱有想法?应该不至于吧?几万贯年轻士子捐出来的善款,仁宗皇帝不至于要干这种事情吧?
“回禀陛下,学生颇为擅长经营之道,所以才想出了这般办法。至于具体经营办法,学生还在谋划当中,待得谋划妥当了,学生当再禀陛下知晓。”甘奇唯有如此回答。
“哈哈……经营之法,你倒是擅长的,朕也听闻过一二,那相扑场当真是日进斗金,只是这考学之道,当多努力努力。”赵祯这话不是敲打,而是希望甘奇能到得朝堂效力。之前赵祯也并无这种希望,甘奇在他心中,也不过是一个有文才有胆识的士子,哪怕包拯说甘奇有舍生取义之勇,赵祯也只是稍稍高看了一些,哪怕甘奇随着狄青去了一趟战阵,也就是这么回事。
因为赵祯这一辈子见过太多这种人,要说舍生取义之勇,包拯这个不怕死的,难道不是吗?范仲淹那个鞠躬尽瘁的难道不是吗?狄青不是吗?甚至韩琦在他心中,多少也是这般人物。
当皇帝的赵祯,其实并不在乎谁有什么正直的品性,可以说是赵祯觉得满朝文武都是这般人物,不是这般人物,赵祯又岂会让这些人升官进爵?
兴许还可以说,赵祯是年纪大了,活通透了。对人对事,看通透之后,就越发不在意什么了不得的品性了。哪个臣子在他面前,不是那为国尽忠之辈?一个比一个忠心,一个比一个更忠心。在年纪大的人心中,这些东西,他岂能真的一点都看不通透?
但是如今的甘奇,就不一样了,是真有那治国之能力,直白一点说,此时的甘奇,在赵祯心中,变成了一个有能力的人。
这就很重要了,对于公司的董事长而言,管理层的品德是其一,能力有时候还在品德之上。
此时的甘奇,在赵祯心中,已然有资格当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了。
“多谢陛下教诲。”此时的甘奇,心中也是欣喜的,这个时代,要说靠山后台什么的,面前这位董事长,才是最大的靠山,简在帝心的好处,不用多说。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在皇帝面前露个脸而挖空心思去想方设法,比如那文彦博。更不知多少人即便挖空心思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把这个脸露出来。
甘奇,二十不满,功名没有,却能的皇帝亲自召见奏对,还能让皇帝亲自开口关心他考学之事,这个起步,已然比任何人都要高了。
赵祯忽然转头想了一些什么,然后开口说道:“此番赈灾之事,你居功甚伟,为朝廷立下如此功劳,朕有意赐你一个同进士出身,把你直接调到三司去办差,如何?”
什么叫赐一个同进士出身?意思就是考都不用考,皇帝直接发个进士,这种事情极少,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北宋末期的蔡京之子蔡攸。这种事情在开国之初多有,在北宋末年也多有,但是在北宋中期,几乎是没有的。
赵祯为何说出这一语,是真要如此赏赐甘奇的救灾功劳?非也。
而是赵祯还是把年纪轻轻的甘奇看轻了,赵祯还在试探这个年轻人的秉性。老人家,把年轻人看轻了,也是正常的事情。
只见甘奇拱手:“陛下,学生万万受不得如此封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若是受得陛下如此封赏,必是学生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赵祯闻言自然大喜,桌案一拍:“好,好一个君子以自强不息,读书人就该如此,来日朝堂之上,也该如此。你去吧,礼部马上就要召贡举,朕当在大殿之上等着你。”
“再拜陛下!学生定然不负陛下所望。”甘奇拜下,躬身后退,一直走到门口方才转身。这也是礼节,屁股是不能对着皇帝的,在皇帝面前,可不能转身而走,只能正面对着皇帝,后退而出。
出得皇城,甘奇脸上也起了笑意,甘奇经营的政治资本,这就算初见成效了。比那文彦博给张贵妃送蜀锦的手段,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如今的甘奇,才算得上真正的简在帝心,董事长要提拔他,这谁还挡得住?甘奇一路直接出城而去,这个时候,就当稍稍庆祝一下了,去樊楼是不太合适的,回老宅里,正好。
几日不见甘奇的张淑媛,见得甘奇回来了,当真喜出望外,酒菜准备都亲自上阵,切菜烧油,忙得不亦乐乎。
真香小姑娘春喜,见了礼就跑到的井边,拉起一个冰镇好的大西瓜,还与甘奇说道:“先生,姐姐每日在这井中镇着西瓜,还每日都要镇一个新鲜的,就等先生来,今日总算是等来了。”
“速速去切来,与你姐姐送一半去。”甘奇落座宅院中间,倒是惬意非常。
忽然甘霸奔了进来,开口喊道:“大哥,大哥,你快随我往后山去看看吧,后山一个泉眼,以往都出凉水,今日不知为何出起了热水,书院工地都停工了。”
甘奇闻言,站起身来,问道:“什么玩意?泉眼出热水了?开封这地界,还有天然温泉的吗?”
………………………………
第二百七十九章 五星级温泉酒店
张淑媛忙前忙后在做饭,春喜去切西瓜了,转眼回来,甘奇却不见了。
后山,说是山,其实就是土丘,沿着土丘而上,皆是工地,一幢一幢的房屋在建设,这里其实就是甘奇要建的书院。
此时甘霸带着甘奇到得一处建到一半的工地旁边,一眼泉水,正在汩汩往外冒。
还听甘霸说道:“大哥,原先这眼泉水只是细流,如今还冒起来了,水量不小,滚烫得紧。”
甘奇听着甘霸的话语,拿手去试探了一下水温,温度还真不低,虽然还不至于到得滚烫的地步,但是远远高出体温不少。
甘奇看着这眼泉,也在纳闷,开封这种中原地带,真的出天然温泉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然很明显,就在眼前,开封是真的有天然温泉的。只是甘奇一直以为温泉都是出在有山的地方,不该出现在平原地带,这是一个误解。
有些不解的甘奇,一招手,说道:“呆霸,多找些人来挖,往里挖,看看这水量到底如何?”
甘霸立马就去找人,工地上人不少,片刻就来了十几个锄头,对着泉眼就是一通挖,越挖水量越多。
看着弥漫起来的热气,甘奇席地而坐,口中喃喃说道:“水量还真不错。”
热水横流,甘霸走到甘奇面前,开口问道:“大哥,还挖吗?”
“不挖了,不仅不挖了,书院也不建了。”甘奇回答道。
“大哥,书院不建了?这都建到一半了,说不建就不建了?”甘霸永远都是一个好配角,永远都不能理解甘奇的脑回路。
甘奇摇着头:“书院不建在这边,往西边去建,重新选址。”
好配角甘霸看着眼前的工地,一脸心疼的说道:“大哥,那这已经建起来的东西呢?可花费了不少钱呢。”
“另有用处,这回得好好规划一下,待我画一下图纸。”甘奇起身,四周环看,皱眉思索着。
“大哥,不见书院,这还能有什么用处啊?”
“五星级温泉酒店,你听过没有?”甘奇笑问一语。
“啊?酒店?酒店我是知晓的,樊楼就是酒店。大哥要在这里建一个樊楼?”新词汇,甘霸倒也还不懵,把甘奇所想说出了个大概。
甘奇点着头:“对,就是樊楼,在此处建一个樊楼,你看啊,这边建园林,这边建私人会所,这边是大汤池,阶梯式的温泉池,那边是雅苑,后面可以建温泉小居,嗯,不错不错,要是再来一点能吃脚皮的小鱼,就完美了,可惜开封没有这种鱼。”
“啊?什么?大哥你说啥?”新词汇太多,甘霸有点接受不过来。
甘奇也不理会他,又说了一个新词:“一泊二日,更完美!”
一泊二日,这个词倒也不新,“泊”本就是汉语古词,停留的意思,比如停泊,泊车。意思就是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的旅游入住方式,也有一泊二食这种说法,就是说住一夜,包含头天晚餐与第二天的早餐。
呃……这种词汇,在后世岛国某些影视作品中时有出现。
“大哥,你这都是说的啥啊?”状况外的甘霸,有些着急。
“没啥,就是又要发财了。”甘奇嘿嘿在笑,缺啥来啥,正想着慈善基金会的钱不知运作什么项目,这项目就来了。
温泉酒店,是个好项目,特别是在达官显贵云集的汴梁城。樊楼遇仙楼什么的,与温泉酒店比起来,算得了什么?甘奇的谋划,遇仙楼樊楼有什么服务,我都要有,但是我有温泉,你们都没有。
甘奇已然自顾自到处去走,好为自己对于酒店的地形规划做准备。
“大哥,嘿嘿……发财好,发财什么的,我最是喜欢了……”甘霸跟在甘奇身后,嘿嘿在笑,他如今对于甘奇能发财这种事情,那是一百个相信的,深信不疑。
甘奇站在一个小水沟旁边,抬手一比划,说道:“这里就叫作曲水流觞园。”
“大哥,什么叫作曲水流觞啊?”甘霸问道。
“曲水流觞,乃是魏晋读书人的一种娱乐方式,有一条小小的流水,读书人们都坐在流水边上,然后把木酒器装满酒,放在流水上面顺流而下,漂到谁身边,谁就要把酒饮尽,作首诗词之类。”甘奇答着,读书人不是喜欢文雅吗?这种游戏,雅不雅?那自然是最雅的,只是如今挤满人的汴梁城早已不适合玩这种魏晋君子的山野游戏了。甘奇贴心服务。
“大哥,要说会玩,还属读书人会玩,像我这种不读书的,就只能玩泥巴。”甘霸由衷佩服这些读书人玩乐的手段。
“呆霸,这些树木花草之类的,都吩咐下去,可不能再毁坏了,都要保留下来,到时候有用。”宋朝人,对于园林,是有最极致的追求的,花草树木不仅要保持着,还得多建设小桥流水、奇石怪木,曲径通幽之类的景观,这也是文雅。
什么投壶啊,蹴鞠啊,嗯……羽毛球啊,要应有尽有。
“这里挖个深池,跳水台来一个。”甘奇走着,自顾自在说,其实是在跟自己说,免得忘记了。跳水项目有了,再来个蹦极就好了……可惜了。
甘霸连连点头,问道:“大哥,挖多深?”
“挖三丈吧。”
“那我明天就找人来挖。”
“你明天把狄咏与献甫都找来见我。”找这两个人来,自然又是生意上的事情,温泉酒店,基金会占两成,甘奇自己占个五成,狄咏与赵宗汉若是愿意,一人也来一成,再给赵大姐留一成。
有了慈善基金会加成,这个温泉酒店,似乎天生就能把那些文人士子们拉拢过来,甚至连宣传都省力不少。
基金会,大家都是主人,把钱给别人赚了,还不如把钱给基金会赚去,往后还能做慈善,利国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