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猛虎-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琦也知道三司衙门所言不假,但是事情不可能不解决,更不可能把这情况拿到皇帝哪里去诉苦,要宰相干啥的?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难道要皇帝自己来解决问题不成?皇帝也变不出钱粮啊。

    韩大相公也是倒霉催的,上任没多久,不是打仗,就是发大水。

    便听韩琦又问道:“京畿各地州府府库情况如何?”

    王安石虽然上任时间还短,但是对于各地度支之事还算了然于胸,上前答道:“禀相公,京畿各地府库,也无多少钱粮,不过倒是可以吩咐下去,有多少运多少来,合各地之力,兴许可以渡此难关。不过……”

    “不过什么?”韩琦哪里还有什么耐心。

    王安石连忙接道:“下官是想说,也不知原武决堤,到底有多少灾民,大水还在肆虐,受灾区域还在扩大,若是灾民太多,只怕京畿各地州府钱粮聚在一起,也难以为继。”

    韩琦这回是真的一个头两个大,想了想,开口又问:“派人往南去催,各地转运使一个个催。”

    “相公放心,我这就派人往南方去催。”张方平答道。

    韩琦又开口问道:“城外现在聚集了多少流民?”

    枢密使田况上前:“韩相公,刚才听得人来报,流民已经过了四万,还在源源不断来。”

    韩琦大手一挥:“田相公先派人去招兵,也往各处军营去清点一下,看看各处军营的库房里有多少粮食,运一些出来,算是借用,待得南方春粮到了,再行奉还。”

    田况点头。

    韩琦起身:“有劳诸位,先去办着。尽快往城外放粥,暂时万万不可有人饿死。之后的事情,本相再来想办法。”

    众人慢慢退去,各做各事。

    韩琦却依旧坐着不动,不断在想办法。其实本还有些钱粮可用,只奈何狄青出征,来去好几个月,为了限制狄青,只给了狄青一个邕州的管辖权,狄青的粮饷全靠朝廷补给。花费甚大,甚至韩琦还故意把几船粮食给沉到了江里。这一切都是为了拿捏狄青,让狄青死无葬身之地。

    当真是蝴蝶效应啊,牵一发动全身。

    若是甘奇没有劝狄青辞官,狄青已经死了好久了,没有狄青在世,朝廷就不会如此出兵去再剿火峒蛮。火峒蛮在邕州闹腾着,肖注躲在邕州城里应对着,倒也不至于威胁到汴梁城里的事情。

    而今狄青去把火峒蛮剿灭了,钱粮用出去了,甚至都往江里沉了。又发大水,要救急灾民。

    韩琦这不知道是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若是当初给狄青更大的权利,与上次一样临时管辖荆湖南北路,很大一部分粮草补给就不需要朝廷直接派发了,更没有必要把粮食沉到江里去。

    归根结底,韩琦不想着害狄青,此时也不会如此为难。

    此时的甘奇,也不知道韩琦的为难,正在运作着自己的政治资本,到处派发帖子,甘奇甘道坚的中秋诗会,大儒胡瑗带着一众太学博士直讲都会到场,甚至还有礼部一些官员也会到场。

    接到帖子的人,一个个兴奋不已。

    还有一些平常与甘奇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也意外接到了帖子。

    比如一个叫作陈翰的富家子弟,祖上曾经当过京官,发迹之后家大业大,到得陈翰的父亲,如今只是一个京畿路下八品官县官了,但是家业依旧不小,陈翰是个半吊子的读书人,举子考了许多回不中,比起读书,他更喜欢各处楼宇到处耍。

    陈翰接到了帖子,打开一看,看到甘奇的签名,中秋诗会,激动不已,举着帖子就奔出了家门,几个狐朋狗友一约,陈翰拿出帖子,得意洋洋,就开始吹:“你们看看,甘奇甘道坚,亲自给我发的帖子,邀请我中秋参加诗会,你们看看,亲笔的帖子。未想他甘道坚也听过我的大名,此番诗会,太学胡先生也会到场,还有礼部许多官员,连府学的吕学究也被请去了,如此好的机会,定要好好表现一番。”

    几人凑脸过来看了一看,却都不怎么样惊讶。

    这让陈翰觉得有些不爽,开口说道:“怎么,你们还以为是假的不成?这是真的,甘道坚亲笔的帖子。你们这回一定要帮帮我,以往写出的好诗词好文章,都快快给我,这回一定要准备得妥妥当当,定要出个彩头,定要在诗会上一鸣惊人。”

    原来陈翰把这些人请来,是为了“集思广益”,为了准备诗词,一个人才华不行,那大家就一起凑一下。

    却见一人神神秘秘从怀中掏出一物,摊开一看,说道:“陈兄,你看这是什么?”

    陈翰凑过去一看,满脸惊讶:“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也有甘道坚的亲笔帖子?你凭什么也能有?”

    那人笑了笑:“难道只许陈兄名声在外?不许小弟的大名传到甘道坚的耳朵里吗?”

    却见此时,身边几人都在怀里掏。掏出来的都是甘奇亲笔的请帖。

    “不可能,这不可能,你们……甘道坚莫非瞎了眼不成?”陈翰气不打一处来。

    “陈兄,想来是甘道坚从哪里听闻了咱们几个人的名声,所以才都发了帖子。”

    陈翰起身,说道:“我先走了,我去备诗词文章了,你们先吃着喝着。”

    说完陈翰就走了,他是真着急,本来准备在这几个朋友这里弄一些好诗词,这回是弄不到了,唯有再去找其他人,找一些穷书生,给点钱,弄点中秋词来备好,到时候诗会上用。

    却见其他几个人,哪里还吃喝,都起身而走,大概也是要去弄诗词了,有备无患,尽量多弄一点,什么题目都弄上几篇好的,这大概也算是押题了。

    就等中秋诗会,个个都要一鸣惊人。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召贡举,诗会

    月圆,白光似雪,黑夜也就不那么黑了,来来往往的行人走在路上,还有万家灯火。

    中秋佳节,其实中秋节的历史并不是那么久远,唐朝才有,真正兴起的时候,就是宋朝。

    中国古代的节日,与农耕的时节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前文所言,日历是个人为规定的东西,把春节定在了一年中最无所事事的时间段。中秋节其实就是刚刚收获粮食的季节,粮食丰收了,自然需要节庆一下。

    本来甘奇准备把这个诗会的地点放在城外自己的地盘上,但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城内比较好,甘奇虽然有很大的地方,但是地方并不雅致,酒水菜肴这些东西也难以供应,伺候的人手也不够,甚至连桌椅板凳都缺。

    想来想去,还是借用了一下樊楼。

    樊楼本也有自己的诗会,但是今年这诗会的风头都被甘奇抢了,也就只有配合着了。关键是今年汝南郡王府因为赵允让病重,所以没有牵头来办诗会,牵头之人反倒变成了甘奇。

    汝南郡王府今年不牵头,那些朝廷大佬们自然就不会参与什么诗会活动。若不是今年甘奇请来了胡瑗这般的人物,今年的中秋诗会就真没有什么意义了,就变成了再平常不过的朋友圈聚会。

    甘奇算是拯救了今年的中秋诗会。

    樊楼五栋楼宇,人来人往,忙作一团,拿着帖子参与诗会的人,比去年似乎也多上了不少。

    甘奇亲自坐车去请胡瑗。

    车架从胡瑗的家门口出发,两人坐在车内。

    胡瑗随意问着:“道坚,看你每日忙忙碌碌的,你近来可有读书啊?不得多久,礼部就要召贡举了,届时你当往开封府应试,可万万不能懈怠了。”

    甘奇有些疑惑,问道:“就召贡举了吗?”

    贡举就是要各地准备开考了,举子考试,考完之后就要安排礼部考试了,也就是省试,考进士了。甘奇真不是个读书人,他一直以为省试是三年一回的,所以还真没有很急迫,他哪里知道这个时候,竟然两年一考,也就是说甘奇本来以为后年才会再考进士,没想到是明年就会继续进士了。

    “这都几月了?道坚啊道坚,你每日四处忙碌,可一定要知晓孰轻孰重啊,考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如此才思,若是不能中第,你不仅对不起列祖列宗,更对不起圣人教诲啊。”胡瑗说得语重心长,他是真为甘奇着急。

    甘奇也急迫起来,对于考试他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考策论之类的还好,就怕帖经墨义考不好,这东西是真要死记硬背加理解的,理解还好,死记硬背就是个大问题。那些士子们,都是从小蒙学,日复一日读着背着,甘奇才真正开始读书不久,几乎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了。

    甘奇也没有那什么过目不忘的本事,那就只能去真正下苦工了。

    人生就是如此,哪里能不劳而获呢?

    甘奇郑重其事点着头:“先生放心,虽然南下耽搁了几个月,学生此番回来了,一定加倍努力,开封府试,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地。”

    “这就好这就好,你也知道,如今你名声鹊起,更是不能落第了。”胡瑗话里其实有深意。

    甘奇也懂得胡瑗所言,答道:“学生也知道,名声大了不一定是好事,想来这汴梁城里,不知有多少人等着看学生的笑话,学生定会争气。”

    “你懂得就行,倒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些虚名,努力即可,以你才思,只要努力了,定然能中。”胡瑗刚才是给甘奇加压,现在又给甘奇减压。

    甘奇点着头,换了一个话题,说道:“学生过不得多久,就要及冠了,到时候还请先生大驾光临,见证一下。”

    胡瑗哈哈大笑:“及冠了?及冠好,及冠了才算长大成人了,再也不会有人把你当少年人看待了,待得成礼之时,老夫一定会到,亲自为你主持。”

    二十及冠,几乎就是男人的成人礼,从此甘奇出入正式场合,就不能再简单扎一个发髻了,需要中规中矩戴上一个头冠,方头冠。当然,这是读书人的礼制,白丁之辈,一般而言不必如此。脱产者,不用从事劳动的人,才有这么一道程序。劳动者,不说冠帽很贵,就算买得起,戴着也不方便劳作。

    “多谢先生。”甘奇答着。

    樊楼到了,灯火通明,门前小厮无数,迎接着一辆一辆的车架。

    甘奇先下车,扶着胡瑗再下车,头前笑脸作请的人就有十几个。

    沿路之上,皆是行礼之人,富家子弟陈翰,还故意挤到头前,大礼拜下:“学生有礼,拜见甘先生。”

    甘奇也不认识他,只是礼节性的微笑着点头,答道:“多谢赏脸。”

    要说陈翰,压根就没有听过甘奇一堂课,对于他来说,与其去听课,还不如出门去浪一下。求知若渴的人里,从来都不包括他。

    甘奇已然走过去了,陈翰满脸红光,还左右说道:“怎么样?甘道坚显然是真认得我陈翰。”

    左右之人,多是笑而不语,倒也有捧场的,答道:“以陈兄之名,被甘道坚认识,当也是正常的。”

    陈翰一脸荣耀,走起路来,都带着气势。

    甘奇一路而过,到得北楼。

    北楼里,国子监一众博士直讲都差不多到齐了,龚博士,吴承渥吴直讲,还有开封府学的吕颂。一大帮老学究坐在头前,下面还有一众学生。

    胡瑗进门落座正中。

    甘奇正在左右与人见礼。

    赵宗汉比甘奇来得找,早已落座一旁,不断对甘奇招手。

    甘奇寒暄完毕,坐在了赵宗汉身边,赵小公子坐在赵宗汉身侧,用赵宗汉遮住了她的半个身子,如此也算躲一躲满场的众多目光。什么女扮男装的,哪里有那么多傻子会看不出来呢?躲一躲才行。

    “来了?”甘奇这算是与赵小妹打招呼了。

    “嗯,先生相邀,不敢推辞。”赵小妹答着,有些拘谨。

    :。: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看着小公子拘谨的模样,甘奇爽朗笑了笑,说道:“小公子今日这是怎么了?怎的这般拘束了?都不像原来的赵小公子了。”

    赵小妹听得出甘奇是在取笑她,面色一红,轻声答道:“我本就是女儿家,在这男人堆里,岂能……岂能……”

    “岂能什么?”甘奇笑得有些坏。

    赵小妹一赌气,答道:“岂能不知羞。”

    甘奇更是笑得开心,连带赵宗汉也笑了起来,说道:“嘿,小妹今日倒是女儿姿态十足了,平常在家里可不是这般的,还是道坚你有本事。”

    “兄长胡说。”赵小妹发动了绝技,捏着赵宗汉腰间的肉左右来回转。

    赵宗汉一脸痛苦左右摇摆几番,方才躲过毒手。

    甘奇看在眼里,只是笑,笑着也多看了赵小妹几眼,这姑娘越发水灵了,即便是一身男儿装扮,唇红齿皓,面色白皙非常,腮边红润,两个眼眸明亮中带有一点点不安与气愤。

    赵宗汉也不知是不是欺负妹妹能让他开心,抬手往前指了一指,说道:“道坚,你看,那姑娘,名唤云锦儿,樊楼新推出的头牌花魁,二八年华,不仅长得美,吹拉弹唱的技艺更是不凡,怕又是一个汴梁第一的人物。”

    甘奇抬头去看,连连点头,要说这樊楼,实力当真不是其他楼宇能比的,走了张淑媛,来了一个云锦儿,就如赵宗汉所言,当也是个汴梁第一的人物。

    “不错不错,难怪这樊楼经久不衰啊,人才辈出。”甘奇是真如此想,哪怕再过几十年,樊楼依旧是这大宋第一楼,还出了一个青史留名的李师师,就是与宋徽宗赵佶密会的那个花魁人物。大概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传承的。

    “道坚今夜有没有兴趣为之填上一曲?”赵宗汉一边说着话语,一边还去注意着小妹的表情。

    果然,赵小妹面色一沉,眼神直勾勾看着甘奇的反应。

    甘奇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笑道:“嗯,若是兴起,填上一曲也无妨的。”

    再看赵小妹,低着头,双手已经揉搓起来,还有轻声话语:“果然如大姐所言……”

    赵宗汉带着坏笑回头:“大姐说了什么?”

    赵小妹绝技再出,口中答道:“大姐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别看大姐夫那般老实的人,心中也有不少花花肠子,大姐还说,男人就得想办法治,一定要治得服服帖帖。”

    赵宗汉腰间被赵小妹几番毒手,痛是痛,但是赵宗汉还能笑得出来,又问:“大姐可有教你怎么治男人吗?说来听听。”

    赵小妹摇头答道:“这个大姐倒是没有说,想来以后总是会教我的。”

    赵宗汉略显失望,逗妹妹算是逗完了,很有成就感,便与甘奇说道:“道坚,你可不知,以为我都被小妹耍弄,哪里想过今日我也能耍弄耍弄小妹,还是托你的福啊。”

    此时赵小妹才知道自己是被耍了,连甘奇都配合着赵宗汉来耍自己,气更不打一处来,左手掐着赵宗汉的腰在旋转,右手也伸出来了,似乎准备去掐甘奇的腰。

    只是这右手刚一伸出,触碰到了甘奇之后,又连忙收了回去。

    甘奇此时也尴尬不已,那赵大姐治男人的办法,甘奇可是知晓一二的,办法有点凶狠,凶狠无比。

    甘奇回头看了看赵小妹,觉得这小姑娘应该不是那么凶狠的人。却是这回头一看,正看到赵小妹伸出来而又收回去的手。

    小姑娘似乎有些慌乱,连忙两只手都掐在了赵宗汉的腰间,便见赵宗汉一跃而起,开口说道:“道坚,我这可是代你受罪,你可得记着今日的情分。”

    “叫你胡说,叫你胡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