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江县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密布,一条条小河俨如绳子般将这些湖泊穿了起来,一座座小镇和村落就分布在湖泊和河流之间。

    由于水热充足、土地肥沃,加上农业技术的发展,从宋朝开始,江南地区粮食产量持续提高,一亩上田已能产粮四五石之多,‘苏湖熟,天下足’便是从宋朝时开始。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使得吴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无数的隐形巨富藏匿在湖泊之间的小镇中。

    平江府第一富豪朱家便生活在吴江县最南面的小镇盛泽镇上。

    盛泽镇大小和木堵镇差不多,不过这里的手工业更加发达,全镇织造锦缎和布匹的手工作坊就有三百多家,数万张织机。

    朱府在盛泽镇的东北角,是一座占地四百余亩的巨宅,生活着朱氏三兄弟和他们的子孙一百余人,加上仆妇使女,整座巨宅内至少生活四五百人。

    朱府当然也有自己的专用码头,码头上常年停靠着十几艘精致豪华的画舫,这是朱家主人的专用船只,就像汽车一样,随时可以上船,通过四通八达的水系前往天下各地。

    次日下午,范宁乘坐的小船抵达盛泽镇,向朱家的专用码头缓缓驶去。

    “小官人,你确定和朱家的关系很好?”

    船夫有点担心,行船人都知道,豪门巨富人家的码头有专人管理,一般不准人轻易停靠,朱家的码头更是严格。

    “没问题,你尽管停就是了。”

    船夫将信将疑地将小船驶入了码头专用水道,慢慢向码头靠拢。

    恰好这时,对面驶来一艘小舫,似乎想抢在范宁座船前面靠上码头,但还是慢了一步,范宁的船头已经靠上码头。

    后面的船只又不得不紧急减速,强大的惯性还是使两艘船重重撞在一起,船只剧烈晃动,范宁连忙蹲下,才勉强稳住身体。

    “小官人当心!”后面有人大喊。

    范宁回头望去,只见后面一艘船上,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狼狈地摔倒在甲榜上,仰面朝天,似乎胳膊被船舷擦掉一块油皮。

    他痛苦地爬起身,一抬头,目光恼火地瞪向范宁。

    这时,岸上几人匆匆跑来,跑在前面的是码头管事,在他后面也是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少年,差不多也是十六七岁。

    码头管事又气又急,张口便对范宁的船夫怒斥道:“你是哪里的船只,怎么能随意乱停!”

    船夫连连躬身道歉,范宁见他们停船处并没有特殊标识,他心中顿时有些不快,朱家在木堵镇一向谦恭有礼,怎么在吴江就变得有点横蛮无礼。

    不过想到对方只是个码头管事,态度虽然不好,但并不能代表朱家。

    其实范宁也能猜到这名管事为什么着急,他的主人估计在等后面那艘船,没想到自己船先靠岸,他感觉没法向主人交代,所以表现得有点气急败坏。

    范宁的目光向岸上少年投去,只见他身材中等,穿一件黄黑相间的锦袍,腰束玉带,头戴小金冠,长得十分俊朗,看样子应该是朱家子弟。

    范宁听朱佩说过,她的叔伯兄弟很多,足有四五十人,姐妹也有二十余个,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但并不是每个朱家子弟都有很好的教养,有些朱家子弟她也不喜欢。

    范宁走上前,拱手向岸上的锦衣少年道:“我是从吴县过来,特来拜访朱大官人!”

    锦袍少年却没有理睬范宁,他对后面的船只道:“你们靠上这艘画舫,柳贤弟,你从画舫上岸!”

    船只靠上画舫,船上少年扶着船夫的手上了画舫,直接从画舫上了岸,他走过画舫时,狠狠瞪了范宁一眼。

    范宁忽然觉得这个少年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低头想了想,却一下子想不起来。

    “柳贤弟,恭喜高中童子试。”岸上少年热情洋溢地欢迎客人。

    范宁忽然知道这个少年是谁了,柳然,童子试第二名,考试排队进场时,自己看见过他,他当时正在接受识别,难怪见他有点眼熟。

    考上童子试就是这样,大家都久闻大名,却没见过本人。

    “哎呀!你的手臂破了。”

    岸上锦衣少年发现柳然的胳膊擦破一大块皮,血珠子冒出,他顿时急道:“赶紧进府包扎一下。”

    “我没事!”

    柳然又回头瞪了一眼范宁,十分不满地哼了一声,“拼命抢道,就生怕自己吃一点点亏,都是什么人啊!”

    范宁一怔,这就是童子榜第二名的柳然?

    范宁还本想向他道个歉,再彼此认识一下,可没想到这个柳然居然说话这么难听,到底是谁在抢道?

    范宁淡淡欠身道:“柳兄太自谦了!”

    “你——”柳然被范宁一句话怼回来,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位少郎是我朱家的客人?”

    锦衣少年上下打量一下范宁,虽然没有恶语相对,但言语中的口气已经不太客气。

    范宁微微点头,“在下吴县范宁,特来拜访朱大官人!”

    “你就是范宁!”

    柳然的目光顿时变得惊愕,脸色慢慢胀成了猪肝色,半晌,他很不甘地行一礼道:“在下柳然,你应该知道!”

    范宁微微一笑,“久闻大名了,不过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柳兄,柳兄的胳膊不要紧吧!”

    柳然虽然对范宁不满,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也发作不出来,尤其对方还是童子试第一名,他只得咽下心中不满,勉强一笑。

    “我没有关系,河中船只碰撞是常有的事,刚才不好意思了。”

    范宁笑了笑,目光又转向锦衣少年,“你也是朱佩的兄长吧!”

    范宁忽然提到了朱佩,对方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柳然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嫉恨。

    锦衣少年笑呵呵道:“在下朱安,是朱佩的五哥,你应该是来找我大祖父吧!估计你是第一次来,其实从前面码头走北院门要更近一点,要不我带你去吧!”

    “那就谢谢朱兄了。”

    “不必客气,请跟我来。”

    朱安领着范宁上了台阶,向东面绕过去,柳然则不紧不慢地跟在一旁,他不时偷偷看范宁一眼,眼中流露出的目光十分复杂。

    “柳兄接下来打算怎么复习?”范宁找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笑着问柳然道。

    “我还没有想好,可能要提前进京,范贤弟呢?”

    “我可能明后天就进京。”

    “你这么早就进京?”柳然的目光顿时有点警惕起来。

    “进京见见世面嘛!”

    范宁笑道:“多接触一些学问高的人,对自己总归有好处。”

    “那也是——”柳然讪讪干笑一声。

    “范宁,你去京城,准备住在哪里?”朱安在前面笑问道。

    “还没想好,应该是住客栈吧!”

    “要不,你就住我们朱家在京城的房宅,如何?”朱安继续试探着问道。

    范宁摇摇头,“多谢朱兄好意,不过不用了,进京不光我一个人,还有两个朋友一起,住客栈更方便一点。”

    “那也是,客栈更自由一点。”

    朱安呵呵一笑,却不露声色地和柳然交换个眼色。

    片刻,他们来到一座大门前,朱安给门房说了一声,又回头对范宁笑道:“这是北院门,大祖父一房住在这边,你跟门房进去就是了。”

    “朱兄不进去?”范宁不解地问道。

    朱安笑着摇摇头,“我要走东院门,三祖父一房从西院门进去,虽然三府有门相通,但一般情况下都是锁着的,不太方便。”

    范宁这才明白,原来朱家三兄弟是同宅不同院,这位朱安应该是朱佩二祖父朱元骏的孙子。

    “多谢朱兄!柳兄,我们回见!”范宁笑着拱拱手,跟随门房进府去了。

    望着范宁身影消失,朱安这才对柳然淡淡道:“你不用太紧张,小七娘不会看上他的。”

    柳然沉默片刻道:“我还是想早点进京!”

    “随便你吧!”

    朱安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道:“你进京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备考科举上,我要提醒你,只有考上进士,你将来才有机会迎娶小七娘,其他都是假的,我祖父再喜欢你也没有用。”

    柳然点点头,“我明白!”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

    朱元甫听说范宁来访,他顿时喜出望外,亲自来院门口迎接范宁。

    “恭喜范少郎勇夺童子解试第一名!”

    范宁深深行一礼,“感谢大官人关心。”

    朱元甫拍拍他肩膀笑道:“木堵镇那边很热闹吧!可惜我不在那边,不能亲自为你庆祝。”

    朱元甫一如既往的关心让范宁有点感动,他歉然道:“我早就应该来看看老爷子。”

    “你可千万别来!”

    朱元甫故作夸张的表情道:“你一来,我就会以为你是来要回溪山行旅石,我的日子就难过了。”

    范宁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老爷子很喜欢那块石头。”

    “当然喜欢,我把它放在书房里,和溪山行旅图放在一起。”

    朱元甫说得兴致盎然,欣然道:“走!我带你去看几块我收藏的名石。”

    吴江朱府足足比木堵朱府大两倍,而且房宅极多,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宫,墙上甚至还有指路牌,说明自己人都会迷路。

    范宁跟随着朱元甫七绕八拐,片刻他就糊涂了。

    走进一扇小门,眼前豁然一亮,范宁发现自己竟置身一座太湖石的园林内,占地至少二十几亩,像极了狮子林,到处是各种千姿百态的太湖石。

    周鳞收藏的太湖石是放在一座大仓库里,而朱元甫有的是空间挥霍,专门为他收藏的太湖石建了一座园林。

    “这块太湖石叫波澜石!”

    朱元甫指着一堵墙般的太湖石,“这是我收集的第一块极品太湖石,四十年前在太湖边买到。”

    范宁细看,这块三米长的石头其实并不是墙,而是一块层层叠叠的墙状太湖石,再细看,就像一座海面上大浪汹涌奔来。

    “知道我当时花了多少钱吗?”

    朱元甫得意洋洋道:“居然才花了三十贯钱,连周鳞都羡慕我的运气。”

    “这不是运气,而是老爷子有眼光啊!”范宁不露声色的送上一记马屁。

    朱元甫忍不住得意地大笑起来,相对这块石头,朱元甫更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眼光。

    “我们再看这块太湖石,叫做独钓寒江石,你看有没有这种意境。。。。。。。。”

    朱元甫足足带范宁在园林里逛了大半个时辰,他有点疲惫了,这才带着范宁来到内堂,让人上了茶。

    “老爷子,前两天我两个堂兄来过吧?”

    范宁喝口茶,润了润口唇,这才把话题转到正事上。

    “你是说明仁和明礼!”

    朱元甫笑眯眯道:“那两个孪生兄弟在商业上非常有灵性,我很喜欢他们,阿宁,他们对你的计划推崇备至,只是。。。。。。这种田黄石真有市场?”

    范宁一怔,“老爷子不赞成吗?”

    朱元甫摇摇头,“这倒没有,我同意了你的方案,让一名有探矿经验的管事陪他们南下福州,只是我个人还有点疑虑。”

    范宁沉吟一下道:“我虽然对商业了解不多,但我一向认为,与其去争夺市场,不如开发市场。”

    “那也要看做什么?”

    朱元甫捋须缓缓道:“比如烧酒就是成功的例子,虽然它的提炼方法已经扩散,却正好说明大家对它需求强烈,可是,田黄石会不会有这种效果呢?”

    范宁不慌不忙道:“我和周老爷子都认为它是石中至宝,只是宋人不识,但只要善加引导,我相信田黄石一定会大放光彩,成为石中瑰宝。”

    朱元甫并没有被说服,他依然笑呵呵道:“要让人喜欢它,首先它的实用之处在哪里?如果仅仅是观赏,我觉得它不如太湖石,况且在它前面,还有玉这座大山在阻挡。”

    范宁当然知道田黄石最宝贵之处在哪里?

    他沉吟一下道:“它是做印章最好的材料,我相信每个文人都会渴望自己能有一块田黄石刻的印章,而且它数量十分稀少,相信过几年它就会物以稀为贵了。”

    朱元甫眼中终于有一丝兴趣,他点点头道:“好吧!希望你说的这些能成为现实。”

    朱元甫便不再提石头之事,笑着转换了话题,“我们来说说你的科举,接下来三个月,你打算怎么备考?”

    。。。。。。。。。。

    范宁并没有在朱府过夜,晚饭后,他便乘船连夜返回了吴县,坐夜航船就有这个好处,在船上沉沉睡上一觉,醒来时就到吴县了。

    就在范宁刚走不久,朱元甫的二弟朱元骏来到大哥的院里。

    朱家五兄妹,长女朱氏在先帝真宗时被封为贵妃,朱家从此成为皇亲国戚,但朱家真正受宠是当今天子赵祯登基后,这是因为朱贵妃和赵祯生母李宸妃关系极好,李宸妃几次被刘太后打压,都是朱贵妃极力护卫。

    赵祯感恩于心,在朱贵妃去世后,对朱家倍加恩宠。

    朱贵妃的母亲被尊为太君,封一品国夫人,长子朱元甫封吴江县公,没有出仕,一直侍奉在母亲身旁,他继承家产,成为平江府首富,同时也平江府第一大地主。

    次子朱元骏出仕为官,官至枢密院副使,堂堂的从二品高官,老三朱元丰封伯爵,继承祖业经商,朱楼和朱氏钱铺都是他的产业,富甲天下。

    另外朱元甫还有一个二姐,十六岁时嫁给江南的另一个大豪门,湖州沈家,目前还在健在,成为沈家的老祖宗。

    朱氏三兄弟娶妻纳妾,各生了五六个儿子,儿子又生孙子,朱氏家族枝繁叶茂,成为吴江第一豪门。

    朱元骏作为家族的第二号人物,在家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况且他还是朝中高官。

    他不仅掌握着朱家在仕途上的发展,还掌管着朱氏门生,也就是朱家大力栽培的各类人才,象吴县县令高飞就是朱家门生。

    朱元骏目前是作为丁忧在家为母亲守孝,到年底守孝结束,他将返回朝中继续出任高官。

    “这次解试,朱氏门生考得还不错,八个门生考中了四个,算是十年来最好的一届吧!”朱元甫喝了口茶笑道。

    朱元骏摇了摇头,“其实我并不满意,张潮应该进前三,但他议论文发挥得不理想,只考第七名,着实令我失望,其他三人都在二十名后了,我很担心省试,恐怕他们四个会全军覆没。”

    “又不止他们四个参加省试,还有其他好几个优秀子弟吧!一共十二个门生参加省试,总会能考上一两个,你就不用太担心了。”

    “听说今天范仲淹孙子来了?”朱元骏沉默片刻问道。

    朱元甫迅速看了一眼二弟,恐怕这才是二弟来找自己的原因。

    朱元甫笑道:“我在木堵时和那孩子相处甚久,我很喜欢这孩子,这次他考中童子试第一名,特地来向我报喜。”

    “我听柳然说,这孩子比较争强好胜,很怕吃亏,就算停船也是一样,为了抢先靠上码头,结果把柳然的胳膊擦破一大块皮。”

    朱元甫淡淡一笑,“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很多事情,二弟最好不要只听一面之辞。”

    朱元骏脸一沉,顿时有些不满道:“大哥意思是说,柳然会对我说谎?我可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他是什么人我很清楚,他本来不想说,还是我发现他胳膊上有伤,硬逼他说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