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宁期待的超重型投石机大约有二十架左右,这种超级投石机高达五丈,相当于五层楼高,抛竿达十丈,可以将百斤重物投到五百步外,每架投石机需要上百人操纵,号称战争之王。

    这种超级投石机是自重式抛射,也就是跷跷板的原理,在抛竿前端挂上数千斤的铁锭,铁锭从高处下坠时,便带动后面的长竿抛射,这种平衡式结构比铰链式结构简单,不容易损坏,发射频率也快,但唯一的麻烦就是需要大量人力像跷跷板一样把另一端压下去,一般至少要百余人。

    不过宋朝发明了蒸汽机后,可以利用蒸汽机的力量取代人力,一台蒸汽机就足够了。

    宋朝的蒸汽机在工匠的不断改良下,越造越小,最小的蒸汽机只有五尺长宽,约六百斤重,一辆牛车便可以运走了。

    空地里热火朝天,两百名工匠正在安装一架超级投石机,范宁在一名军器监官员的陪同下,查看投石机的安装情况。

    “这种超重型投石机最大难处就是抛竿制作,每根抛竿至少要做五年时间。”

    范宁吓了一跳,“怎么会要这么长时间?”

    “抛竿必须用竹子来造,去南方寻找十几丈高的大竹,每根抛竿需要五根大竹,把它们劈成竹篾,再用胶粘束,用布带密密包紧,浸油后阴干,再用布包紧,再浸油再阴干,再用布包裹,浸泡一次就是几个月时间,阴干也要几个月时间,要先后浸油五次,包裹五次,这就需要五年时间,最后得到的抛竿韧劲极大,弯而不折。”

    范宁想了想问道:“如果弯曲度太大,最后抛射时,会不会只高不远,往天上射去。”

    军器监官员笑道:”确实有这种可能,这就需要不断试验,不断调整,以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所以组装环节非常重要,尤其组装超重型投石机,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需要精工细作。”

    “那安装一架投石机需要多少时间?”

    “按照重型投石机比较简单,三十名工匠一夜便可安装完毕,但安装一架超级投石机,需要两百名工匠安装三天,主要麻烦在调试上。”

    范宁也不细算,直接问道:“那你告诉我,安装完成二十架超级投石机,需要多少时间?”

    军器监官员想了想道:“如果大家辛苦一点,日夜不停地组装,我估计十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

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战

    清晨,幽州城内,耶律胡睹正催马向城墙上奔去,就在刚才他听到一个消息,宋军在城东竖起了一架极为庞大的投石机,让他暗吃一惊。

    耶律胡睹奔上城头,一眼便看见了数百步外的巨型投石机,它甚至比巨型投石机还要庞大,高度远远超过城墙,抛竿长达十丈,比城头重型投石机五丈长的抛竿还要长一倍,下面有六个巨大的轮子,每只木轮子比人还高。

    “大帅,这应该是昨晚运来的,很多弟兄都听到外面有动静。”

    耶律胡睹也听到了一种异响,是一种轰隆隆的声响,好像是下面一座黑色箱子里传来的声音,耶律胡睹的眉头皱了起来,那黑色的大箱子是什么?

    耶律胡睹凝视片刻又问道:“只有这一架吗?”

    “目前只有这一架!”

    耶律胡睹点点头,“这估计是他们在测试。。。。。。。。”

    他还没有说完,只听‘嘭!’一声巨响,一块大石呼啸着向城墙飞来,众人吓得大喊,纷纷蹲下躲避。

    大石越过城墙,砸到城内去了,很快,超级投石机开始慢慢后退十几步,不多时,又一块巨石砸来,巨石正中城头,在城头反弹而起,正好砸在城头一架重型投石机的腿柱上,腿柱喀嚓断裂,投石机轰然倒下,将两名躲闪不及的士兵压在下面。

    耶律胡睹恶狠狠咒骂一声,这样挨打可不行,必须有对付敌人超级投石机的武器。

    有士兵建议道:“大帅,床弩射程可以超过对付!”

    一句话提醒了耶律胡睹,他点点头,“速令军匠官来见我!”

    。。。。。。。。。

    耶律胡睹意识到了危险,他立刻加大了创造的制造,在仓库里本来就有两百多张床弩,被他下令全部抬上城头。

    “射击!”

    城头上辽军将领一声令下,两百张床弩同时发射,密集的箭矢射向五百步外的超级投石机。

    床弩的弩矢长约三尺,比大拇指还粗,六百步内能穿金裂石,杀伤力极强。

    宋军的超级投石机也有防护,在前方放了一块两丈高的木板,用三角木柱支撑,但宋军也没有想到对方的床弩是如此强劲,竟然射穿了木板,数十支床弩箭钉在高高的木架上。

    投石机是用巨木制成,木桩本身并不怕箭矢,但顶端的支架连接处和抛竿都比较敏感,是投石机的要害部位,由于位置太高而无法防御,宋军的超级投石机顶不住城头上的强劲弩矢,不得不缓缓后撤,退到床弩的射程以外,城头上顿时一片欢呼。

    下午时分,范宁和曹诗带领数千军队,赶到了幽州东城外,此时超级投石机已经撤到床弩的射程外,范宁翻身下马,上前问道:“有没有什么损失?”

    负责测试的军器监官员行礼道:“启禀相公,投石机被射中三十八箭,但要害处没有中箭,基本上没有损失,但有两名工匠受了重伤。”

    “可送去医治了?”

    “已经送回璐县医治。”

    范宁点点头,走到投石机下方,又问道:“测试的效果如何?”

    “测试效果非常成功,包括蒸汽机的拉力也十分到位,我们能将百斤巨石准确砸中城头。”

    “那有什么办法防住敌人的床弩?”

    军器监官员犹豫一下道:“初步考虑在三处连接点前方放置一面铜盾牌,但又担心稍细的木柱被射断,或者担心床弩上绑缚燃烧火药筒,还是会对投石机有影响。”

    这时,曹诗对范宁道:“不要去想什么防御兵器,实际上最好的防御手段就是进攻,用几百颗铁火雷轰炸城头,什么床弩都统统炸成齑粉!”

    范宁笑了笑,“这话有几分道理,不过在二十架超级投石机发威前,适应的防御措施还是要有。”

    他又对军器监官员道:“我不管你们包裹铁皮也好,包裹牛皮也好,你们自己考虑,但我不希望任何一架投石机倒在敌军的弩箭之下。”

    。。。。。。。。。。

    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半个月后,二十架超级投石机全部组装完成。

    这天上午,二十万大军兵临幽州城下,在距离幽州城三里外的旷野里搭建板墙式大营,数万顶大帐仿佛雨后的蘑菇一样,迅速出现在旷野里,宋军的大营只有东面和南面,呈‘L'型布局,总长度约有十余里,从城头望去,密密麻麻的帐篷铺砌在大地上,格外的壮观。

    入夜,数十头健牛拉拽着庞大的投石机缓缓而来,为了运输这二十架投石机,宋军费尽了心机,他们首先修建了五座跨过璐水的大桥,其次组织五万民兵拓宽璐县到幽州城的官道,并夯实得格外平整,使体型庞大的投石机能够平稳而行,不会失去重心而翻倒。

    二十架投石机的位子已经确定,全部位于城东,这也是范宁和两位副帅制定的方略,集中火力攻击城东。

    二十座如同小山一样的黑影在城外出现,立刻惊动城头上的守军,守军火速向耶律胡睹报告。

    不多时,耶律胡睹赶到城头,他凝视片刻问道:“城南有出现投石机吗?”

    “没有!目前就只在城东发现敌军投石机。”

    耶律胡睹当即下令道:“速把各处床弩全部调来城东!”

    目前辽军共造出五百部床弩,分布部署在四个城头上,但看眼前的情况,估计宋军会集中兵力攻打城东,耶律胡睹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

    城头上辽军行动神速,只片刻,便将五百张床弩全部搬到了东城头,而此时,二十家超级投石机已经定位完成,蒸汽机低沉的轰鸣声也开始响起。

    “射击!”

    尽管是夜间,耶律胡睹还是下达了发射的命令,五百张床弩同时发射,密集的弩矢对准黑黝黝的山影射去。

    毕竟是夜晚,大部分弩矢都射空,但还是给宋军的安装调试造成了影响。

    几名匠人被弩矢射中,惨叫着倒地,其他匠人纷纷跑到挡板下躲避弩矢,一架超级投石机被射中皮带,皮带绷断,投石机顿时失去平衡,发出可怕的声响,仿佛随时要坍塌。

    惊得士兵们纷纷大喊着逃离,不过一根皮带断裂还不至于使整个投石机倒塌,这架投石机最后稳住了。

    辽军夜间发动攻势的消息传到范宁耳中,他顿时大怒,当即令道:“用铁火雷反击!”

    宋军的超级投石机并没有夜间攻城的计划,只是趁夜间调试,天亮后再发动进攻。

    但辽军的床弩夜射迫使宋军也不得不改变计划,将调试直接改为反击。

    就在辽军射出第三轮弩矢之时,宋军的超级投石机也开始反击了,‘嘭!嘭!嘭!’一连串的撞击声。

    十九颗百斤重的大型铁火雷腾空而起,呼啸着向幽州城头飞去。

    宋军的铁火雷有三种,一种是普通型铁火雷,重五十斤,主要用于弩炮发射,或者水战之上;第二种便是百斤重的重型铁火雷,这种铁火雷用途最广,攻城守城以及阵地战都是用它,威力极大;第三种是一百五十斤的超重型铁火雷,又叫城爆铁火雷,这种铁火雷专门用于爆破城池,由于太重,其他方面用得不多。

    城头上的辽军正准备第四次发射,忽然有士兵指着空中大喊,只见空中出现点点火星,不等士兵们反应过来,百斤重铁火雷轰地砸中城头,继而猛烈的爆炸了。

    十九颗铁火雷有十二颗准确击中城头,三颗越过了城头,四颗砸中城墙。

    铁片和火焰迸射,气浪席卷城头,铁火雷里面数百颗淬毒铁钉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四周,投石机倒塌,床弩破碎,城头上士兵纷纷铁钉击中,响起一片惨叫。

    爆炸后城头变得一片狼藉,上百张床弩被摧毁,十五架投石机倒塌,城头上的士兵伤亡近千人。

    就在这时,第二轮十九颗重型铁火雷再一次呼啸射来。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哑雷事件

    天渐渐亮了,夜间的远程互攻战已在夜里两更时分结束,在两轮铁火雷爆炸后,辽军的床弩便损失过半,耶律胡睹当即立断,将剩下的床弩全部撤离,辽军率先停战。

    而宋军也在四轮铁火雷投掷后停止了进攻。

    随后的半夜,城头上俨如死一般寂静。

    当清晨的阳光照在城头,城头是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破败景象,四十架装在城头上的投石机被炸得只剩下残肢断臂,城垛碎裂,满地都是投石机和床弩的碎片,随处可见一摊摊触目惊心的血迹。

    士兵们正忙碌地清理尸体,宋军的四轮轰炸,辽军阵亡六百五十余人,伤一千人出头,大部分都是被淬毒铁钉击中,如果无法及时排毒,那他们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

    虽然损失惨重,但东城的守军依然十分警惕,耶律胡睹又派出五千人上城头防御,士兵都靠在墙根下,每人手执盾牌,这是吃了大亏后的补救,盾牌可以有效抵御铁钉的疾射。

    不仅城头在忙碌,城下宋军也在忙碌,昨晚被射断皮带的投石机已经拖走,宋军在投石机前安装更高的防护厚板,防护板的高度达到三丈,在不影响投石机的情况,这个高度已是极限,另外防护板加厚成双层,辽军的床弩再也无法射穿防护板。

    事实上,昨晚大部分投石机都没有调试完成,一些隐患还没有排除,所以只射了四轮,但就是这四轮投射,投石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排除,必然会导致发射失败。

    宋军工匠至少要用两天的时间来重新调试,排除隐患。

    范宁正在听取昨晚指挥发射的主将汇报,他眉头皱成一团,问道:“你能确定真有一颗哑雷?”

    统制陈青躬身道:“卑职可以肯定,昨晚有专门士兵确认爆炸数量,三批士兵的结果都一样,一共爆炸了七十五次,但我们却射出了四轮七十六颗铁火雷,那肯定有一颗没有爆炸,就不知道是落在护城河,还是落在城内?”

    范宁沉思片刻,回头问道:“昨晚巡哨可发现敌军出城?”

    “回禀相公,没有发现任何敌军出城的情况。”

    旁边曹诗也道:“就算是射到城内,也要先给主将耶律胡睹过目,然后再决定是否把哑雷送走,应该没有那么快。”

    范宁点点头,对当值将领道:“再投入三倍巡哨,昼夜巡逻,不准任何人离开幽州城!”

    。。。。。。。。。

    曹诗的判断没有错,辽军确实在清理一处靠墙边被炸毁的民房时,发现了一枚没有爆炸的铁火雷,辽军如获至宝,立刻通知了主将耶律胡睹,耶律胡睹也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

    铁火雷已经被士兵抬到不远处一座民宅的院子里,四周戒备森严,耶律胡睹望着这个黑黝黝,外型酷似大南瓜的铁家伙,心中一阵激动。

    天子曾经下旨,凡能搞到宋军的铁火雷,官升三级,赏银五万两,可两年过去,却一无所获,但自己终于搞到了一枚未爆的铁火雷,更加弥足珍贵。

    他回头问一名火器匠,“这枚铁火雷如何?”

    火器匠摇摇头,眼中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道:“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铁火雷研究了五十年没有搞出来,宋军居然成功了,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另一名火器匠小心翼翼道:“大帅,要不要把它给我们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我们能不能仿造?”

    耶律胡睹犹豫了一下,这件事他不敢做主,必须征求天子的意见。

    “我立刻发鹰信询问天子,如果天子同意,那就交给你们研究。”

    耶律胡睹立刻写了一份鹰信,让信鹰带去北方的上京。

    两天后,耶律胡睹受到了天子耶律洪基的亲笔回信,“若获两枚,幽州可留一枚,若只有一枚,须即刻送至上京,不得擅自妄动。”

    耶律胡睹叹了口气,果然和他意料的一样,天子要把这枚铁火雷孤品立刻送去上京,不准自己研究,可问题是,他该怎么把这枚百斤重的铁火雷送去上京?

    这是一个简直无法完成艰巨使命。

    。。。。。。。。。

    深夜三更时分,北城的水城门嘎嘎开启,一艘小船悄然驶出,小船上是一名瘦小的男子,牵着一匹强壮的战马,战马后面托着一个沉甸甸的大包袱,后面紧接着又出来一条小船,船上也是一人一马,男子却是十分强壮。

    小船缓缓驶过护城河,在护城河边靠岸,远处忽然有人大喊:“是什么人?”

    他们被宋军巡哨发现了,两名男子顿时慌了神,立刻牵马上了岸,翻身上马,催马便向北方奔去。

    只片刻,数十名骑兵疾奔而至,他们看见了护城河中的小船,又听见远处马蹄声,立刻喊道:“有敌军出城了!”

    他们立刻调转马头向北方追去,一名士兵同时向天空射出一支火箭。

    在四周巡哨的宋军骑兵从四面八方向这边汇集,只片刻,巡哨汇集成一支三百人的骑兵队伍,沿着敌军逃跑的方向往西北方向追去。

    。。。。。。。。。。

    范宁在半夜被随从叫醒,“相公,有巡哨报告紧急军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