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宁命人挂上一幅地图,他指着地图给众人介绍。

    “东线我也进行了充分准备,从鲲州连续两年送来的粮食都屯放在身弥岛和平岛上,共有百万石之多,在身弥岛驻兵五万人,大小战船五百余艘,敌军船只从鸭绿江驶出,便由基地的军队来对付它们,为了防止万一,我在登州又部署了一万水军和两百艘战船,它们会出兵配合拦截,保证万无一失。”

    停一下,范宁见没人有疑问,又继续道:“这一次鲲州也会出兵,这两年,鲸州的后勤军城已经修建完成,包括海港和仓库,鲲州军队将从水路攻打辽国的老巢,由章楶司马负责。”

    “那幽州辽军怎么应对?”曾公亮举手问道。

    “幽州辽军由河北军队来应对,事实上,这次宋辽大战,我最低的战略目标就是收复幽燕。”

    说到收复幽燕,在坐的君臣们都精神一振,他并不怀疑范宁的目标,去年谁也没有想过会灭西夏,收复河西走廊,但范宁却把它实现了。

    这次范宁提出收复幽燕,大家心中都火热起来,这可是盼了百年的大事。

    “幽州汉人会归附大宋吗?”赵顼有点担心地问道。

    “一定会!”

    范宁微微笑道:“辽国的汉人现在都很凄惨,做梦都盼望着王师收复幽燕,宋军北上,相信幽燕汉人一定会掸壶提浆相迎。”

    议事堂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对辽国作战的看法,王安石提出稳扎稳打,不要冒进,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这一点赢得了众人的赞同。

    韩绛提出要联系草原铁勒各族,鼓励铁勒各族反抗辽国的残酷剥削。

    富弼则提醒大家,要做好迎接幽燕汉人南归的准备,寻找临时安置之地。

    这次军国议事足足讨论了一个上午,各种细节都纷纷落实,以这一天的军国议事为分界,大宋进入了战备的第二阶段,大宋将投入五十万正规军和五十万民兵,投入粮食四百万石,投入黄金两百万两,折合成钱两千万贯,生铁三千万斤,拉开了大宋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准备。

    在军国议事后,天子赵顼又单独召见了范宁。

    “陛下似乎有点担心?”范宁看出了赵顼眼中的一丝忧虑。

    赵顼叹口气,“怎么可能不担心呢?辽军虽然国力下降,但契丹人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强大,若不是爱卿用守城战以及水军优势,我们恐怕还是没有胜算。”

    “陛下请放心,现在的辽国已不是七十年前的辽国,胡人建立的王朝,如果没有彻底汉化,那绝不会超过百年,辽国表面看似强大,但底子却是空空荡荡,他们疆域虽然辽阔,却没有大宋的人口,更没有大宋富庶的土地,也没有大宋强大的文化历史底蕴,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支撑,一旦倒下,就会彻底粉碎。”

    范宁的一番分析让赵顼堵塞的心胸舒服了很多,他点点头道:“这段时间,满朝官员都在要求朕和辽国和谈,都在说辽国的十万铁骑,宋军五十万骑兵也抵不过,说得人心惶惶,让朕都没有了信心,今天爱卿的一番话,给朕吃了定心丸了。”

    范宁压低声音道:“陛下,太原备战是微臣做的最大战略欺骗,太原欺骗能否成功,对整个战役至关重要。”

    赵顼一怔,“朕不太明白,爱卿能否说清楚一点?”

    范宁低语说了几句,赵顼瞪大了眼睛,“真的能成功吗?”

    范宁点点头,“微臣这次回来专门走了井陉,确定能成功。”

    赵顼兴奋得摩拳擦掌,又道:“那需要朕做什么?”

    “如果陛下肯去太原巡视防御,微臣的战略欺骗会更加成功。”

    赵顼稍稍有点犹豫,范宁明白他的担心,又笑道:“陛下可以坐船去太原,如果辽军杀来,陛下同样可以坐船进入汾水,有水军护卫,不会有半点闪失。”

    赵顼缓缓点点头,“好吧!朕就听从范爱卿的安排,亲自去太原视察防御。”


………………………………

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

    波光浩渺的鲸海上。一支由上百艘五千石蒸汽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正浩浩荡荡驶向北方。

    鲸海就是今天的日本海,辽国则称为东海,船队已经穿过了最狭窄的海峡,驶向鲸州的北部,这支船队是从鲲州汉县出发,满载两万宋军骑兵,前往鲸州的平夷城。

    平夷城位于鲸州最北部,正对黑水入海口,前年三月开始修建,去年十月完工,周长约二十里,城强高大坚固,目前城内没有百姓,只有两千常驻军队,存放了大量的粮草物资。

    如果没有这座后勤基地,从两千里外的鲲州驶来,就算是蒸汽船也要走五六天,粮食补给就会成为重大问题。

    在鲸州建立基地,从黑水进攻辽国腹地的计划早在十几年前范宁便提出来,直到今天才终于着手实施。

    这里面有很多条件要逐渐成熟才能达到,比如蒸汽船,使得船队能逆行而上,还要在鲸州建立补给基地,保证军队的粮食供应。

    现在,这一切都成熟了。

    负责这次北线作战的主将是参谋营司马章楶,也是范宁最信赖的左膀右臂,虽然宋军没有能避免女真人覆没,但责任并不在章楶,那时他在鲲州进行备战。

    宋朝是文官为主将,武将辅佐,章楶的副将是统制刘昆,也是一员五十余岁的老将。

    章楶站在甲板上,注视着远处的海浪,人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刘昆慢慢走到他身边,轻轻叹息道:“谁能想到,我们竟然是从极北之地杀进辽国发家的老巢!”

    章楶缓缓点头,“这将是一场血腥的旅程!”

    “章司马,战争本身就是血腥的。”

    “我知道,从我受命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将面对的是什么,不过屠杀妇孺,并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他回头注视着刘昆,“刘将军觉得呢?”

    刘昆淡淡道:“妇孺是战场上的负担,而不是财富,我同意章司马的建议,可以不用杀她们,屠尽所有男子便可。”

    章楶没有说话了,这时,有士兵指出远处大喊:“那就是海港,我们到了!”

    章楶也看见了雄伟的平夷城,忍不住赞道:“壮哉!扫平狄夷的起点。”

    ‘呜——’船只拉响了汽笛,平夷城头也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迎接船队的到来。

    海湾内可以停泊数百艘战船,到十月份这里便结冰了,一直要次年三月才解冻,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是在寒冷的冰雪世界里度过。

    军城修建在山崖上,一名大将带着十几名士兵从山崖上走下来,上前施礼道:“卑职参见章司马,参见刘将军!”

    这名大将叫做武百胜,是一名统领,是今年的鲸州轮值主将,平夷城驻军试行轮换制度,每年换防一半,长期呆在寒冷的鲸州,对士兵的影响也很大。

    “武将军,你鹰信中说的向导可在?”章楶问道。

    “就在军城内,请大家随我到军城休息!”

    两万军队和战马纷纷下船,进入军城休息。

    章楶跟随武百胜来到军城的一座院子里,外面有士兵站岗,章楶走进院子,只见院子里的一株大树下,坐着两个老人在晒太阳。

    就在上个月,在黑水河口巡逻的宋军士兵发现了十几艘独木舟,载着一群老弱妇孺,约二三十人,这是女真族白山部的一群幸存部民,女真男子都被杀死,老弱也被处死,女人和孩子被分配给契丹和奚人各部做奴隶,几乎没有幸存,只有白山部的少部分老弱妇孺得以逃脱,被宋军士兵发现的,就是其中一部分。

    武百胜把两名老人请到房间里,给他们介绍了章楶,一名士兵给他们做翻译。

    “他们说,男人都被杀光,太惨,一群群地被捆绑着砍掉脑袋扔进黑水里,老人也被处死,女人被他们军队集体凌辱后,送给契丹各部落当奴隶,孩子也一起送去。”

    章楶对士兵道:“你问他们,这些契丹部落分布的地方是否熟悉?”

    士兵问了几句,对章楶道:“他们说自己十几年前都是猎手,每一寸土地都很熟悉,他们知道每个契丹部落的聚集地。”

    契丹也分生番和熟番,熟番住在四京城池内,受汉化影响较大,而生番依旧是传统部落,坚持传统,以渔猎为生,很多凶悍的契丹步兵,就是从生番部落里征用。

    一名老者小心翼翼道:“我们很愿意带路,不知什么时候出发?”

    章楶微微笑道:“最迟一个月后出发,我也在等待出兵的命令,我们耐心等候就是了。”

    。。。。。。。。。。

    就在宋朝积极战备的同时,辽国的战备也在加速进行,从皇亲国戚手中盘剥得到的大笔财富解决了辽国财政的燃眉之急,但耶律洪基心里很清楚,这笔钱坚持不了多久,要想恢复辽国从前的富庶,还得靠大宋每年的岁币来维持。

    耶律洪基心中期待的岁币数额一变再变,前年他向大宋提出的要求是百万两银子和百万匹绢,以及二十万担茶饼,但现在不是了,他期待的岁币是三百万两白银和三百万匹绢以及五十万担茶饼。

    但岁币只是这场战争的红利之一,还要掠夺宋朝的财富、人口,还要获得更多的土地,这些都是需要靠战争夺取的财富。

    房间里,耶律洪基听完了北院枢密使萧九哥的汇报,大宋天子在太原视察战备,耶律洪基望着地图上的太原城,他眯眼笑了起来。

    他很清楚宋朝在太原的战备,数以百万石的粮食运入城内,城内的驻军至少有七八万,数十万民众全部南迁,和河北一样,宋朝在太原府实行了坚壁清野,这是范宁的手段,耶律洪基很熟悉,可惜范宁还是太嫩了一点,经历了上一次的惨重教训,辽军怎么可能再把大量的兵力消耗在攻城上。

    只有兵临汴梁城下,才是最好的进攻,逼宋朝签署城下之盟。

    沉思良久,耶律洪基回头对一群重臣道:“十天后出兵!”

    。。。。。。。。

    大宋平夏二年,辽国咸雍七年,五月初七,辽国投入二十万大军发动了宋军的全面进攻。

    辽国大军分为东西两线,西线以北院大王耶律那也出任西面招讨使,率领十二万骑兵从大同府南下,直扑太原。

    在太原巡视战备的大宋天子赵顼已经在五天前乘船离开了太原,正在返回京城的途中,三天后,十二万大军击破楼烦关,铺天盖地杀向太原,整个太原府北部被一片无边无际的杀机彻底笼罩了。

    而东线则以南院枢密使萧惟信为主帅,怀化军节度使高元纪为前锋大将,率军八万渡海攻打登州。

    位于鸭绿江中部的水军重地拥有从日本购来的一百五十艘五千石大船,足够运载八万大军和大批攻城器械。

    战马准备第二批运送,辽军首先任务就是攻下登州,使登州成为辽国在山东半岛上的立足之地。

    耶律洪基也很清楚这是一次极为冒险的军事行动,因此严守这个作战计划,作为辽国的最高机密,只有十几名重臣知晓。

    宋朝水军的基地在莱州,距离登州还有约两百里路程,等宋军发现外海出现大批辽国战船时,再想拦截也来不及了。

    耶律洪基推演得并不错,如果宋朝事先不知道辽军这个计划,很可能会被辽国打一个时间差,登陆成功。

    只可惜耶律洪基怎么也想不到,他身边的两位重臣已秘密背叛了他,将这个绝密的情报泄露给了宋朝。

    清晨,鸭绿江边风很大,吹得是北风,很适合船队南下,八万大军正列队上船,这里面包括三万契丹军、三万奚军和两万渤海军,士兵们只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事实上,他们会在明天凌晨抵达登州。

    每艘大船上有二十几名船夫负责拉帆操舵,不多时,八万大军已全部列队上船,主帅萧惟信第一批没有随船,而是由高元纪率领八万大军渡海。

    萧惟信一声令下,“出发!”

    ‘呜——’号角声吹响,一百五十艘大船纷纷放下束起的帆船,借助风力,接二连三地驶离岸边,向百里外的黄海浩浩荡荡驶去。


………………………………

第六百七十八章 梦碎黄海

    范宁此时就在登州,他没有陪同天子去太原视察,而是在山东半岛等待消息,在六天前他接到了来自辽阳府的紧急鹰信,辽军将在五月初七出兵攻打大宋。

    范宁立刻发信到太原,让天子及时撤出太原城,他随即赶到了登州。

    无论是和西夏作战,还是和辽国的战争,他在桌上面说得最多是国力之战,甚至报上也频频刊登类似的文章。

    但还有一个极为隐秘的战略却藏在桌子下面,那就是尽可能地歼灭有生力量,从前年对辽国的战争到去年灭夏之战,都可以看出范宁的这个战略思维。

    这其实很精准地战略打击,抓住了辽国或者西夏的最大弱点,本族人口少,西夏的党项人不过百余万,而辽国虽然控制了广袤的土地,但本族契丹人也最多两百万。

    一旦本族人口低到一个限度,它所建立的帝国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范宁也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所有的战略策略都是从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来考虑,这次战船骗局也是一样,用一百五十艘五千石大船,来诱引辽军走进地狱。

    一百五十艘战船已经驶出了鸭绿江口,这里距离身弥岛还有一百多里,稍微向北偏一偏,宋军基地发现不了他们。

    一百五十艘大船满载着八万辽军浩浩荡荡向千里外的登州方向驶去。

    就在辽军船队刚刚驶出鸭绿江口,埋伏在三十几里外的宋军巡哨船只便发现了他们。

    一名斥候旅帅使用单筒望远镜发现了远方密集的小黑点,终于出来了,旅帅立刻喝令,“返航!”

    几艘哨船迅速掉头,向南方百里外的基地驶去。

    中午时分,三百多艘大小战船离开了海港,向西面疾行,他们兵分三路,一支百余艘战船向北而行,绕到敌船背后,断辽军的退路。

    另一支水军则去西面,防止辽国水军向辽东半岛方向逃窜,同样,第三支水军则在东面,堵住了辽军战船逃往高丽的路线。

    他们呈品字型,从三个方向包围了辽国船队,但距离较远,辽国船队并没有发现自己已被包围,船队还在继续向南航行。

    这时,一支由两百余艘万石战船队组成的莱州水军已经在前方静静等候他们了。

    范宁就在一艘两万石的大船之上,船队是昨晚出发,提前一个时辰抵达了预定位置。

    一名将领跑来,在他范宁身边道:“敌军战船已出现在北方五十里外。”

    范宁举起了单筒望远镜,集中精力眺望远方,果然看见了无数的黑点,他放下望远镜问道:“基地的水军到位了吗?”

    “都已经到位!”

    范宁点点头下令道:“传我的命令,迎战上去!”

    为首的主船拉响了长长的汽笛声,两百艘战船向北方迎战而去。

    在为首的辽军大船上,高元纪也发现有些不妙,辽军没有望远镜,看不到那么遥远的地方,但他们在桅杆上的眺望兵却发现了东面的宋军哨船。

    哨船的出现使高元纪紧张起来,虽然他并没有水军经验,但他知道,巡哨的出现,意味着主力军队就在不远之处。

    就在这时,有哨兵在桅杆上高喊:“前方发现敌军战船!”

    高元纪大吃一惊,扶着船舷向南查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