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3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耶律乙辛笑道:“土地之事先放一放,我们以后再说,先把这次买卖做好,半个月后,我们在渤海港交货交银,钱货两清。”

    郭奎微微一笑,“如果日本国想长期要生铁呢?耶律相国能办到吗?”

    耶律乙辛想了想道:“可以是可以,但必须要日本国使者来见辽国天子,正式提出要求,然后我再劝劝天子,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辽国答应卖给生铁,属于我的利益,一文钱也不能少。”

    。。。。。。。。。。

    郭奎告辞走了,给耶律乙辛留下一件礼物,一支三尺长的珊瑚,耶律乙辛十分欢喜,放在桌上,仔细欣赏这支浑身通红的珊瑚,他的库房也有两支珊瑚,不过是白色的,远没有这么大。

    耶律乙辛怎么会不明白这里面的风险呢?私通大宋,买卖禁品,一旦查到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关键在于他能不能压住这件事,他现在权势滔天,整个大辽的政务都是他说了算,他怎么可能压制不住。

    其实让耶律乙辛更感兴趣的是海外建国,如果他真的从大宋手中得到一片土地,那就意味着他和大宋深度捆绑了,这一点他不得不慎重,他必须要审时度势,考虑清楚才行。

    。。。。。。。。。。。

    宋辽两国暂停了交战,宋军需要巩固成果,消化战利品,辽国需要重整军队,重新部署,与此同时,辽国已派重臣张孝杰赶赴大宋重新谈判两国盟约。

    范宁也在这个时候返回了京城。

    回到京城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范宁没有进宫,而是乘坐马车返回飞虹桥自己府中,剑梅子坐在前面一言不发,目光冷漠地望着窗外。

    范宁沉思不语,他当然知道耶律洪基派张孝杰来京城谈判之事,他在考虑要不要暂停两年,集中精力先灭掉西夏,同时在辽国周围做好准备,继续挑拨辽国内乱,削弱辽国实力。

    范宁已得到刘奎的飞鹰传信,已经和耶律乙辛建立了联系,下一步就是要一步步把耶律乙辛诱入瓮中,使他完全成为大宋的一颗棋子。

    还有这个张孝杰,也是一个可用之人,张孝杰和耶律乙辛一样,也是历史上辽国的奸佞之臣,极为贪财,这次他出使大宋,倒是收买他的好机会。

    马车缓缓停下,妻子朱佩带着一家人在大门处迎接他的归来,几个月不见,众人欢喜无限,范宁抱起孩子,被家人簇拥着走进了后宅。

    范宁在后堂坐下,朱佩笑道:“我们天天看报纸,得知宋军大胜,真的很开心,你不知道,倩姐回娘家,有人认出了我们家的马车,上万人把马车包围起来,大家都在欢呼,把倩姐吓得半死,多亏开封府衙役们开出一条路。”

    欧阳倩脸布红晕,不好意思道:“后来想想应该出来说几句话,但当时真没那个勇气,就把人家把我们母女乱拳打死。”

    范宁点点头道:“还是要当心,就算大家是喜悦,万一激动起来,收势不住,还真会出事,大家都出门都尽量避免张扬,千万要低调,另外府中的安全要加强。”

    范宁想起自己在河间府被刺一事,他还是很担心家人的安危。

    他回头对剑梅子道:“这次我回河间府,剑姐就留下来。”

    剑梅子点点头,相比跟随范宁,她更喜欢跟随朱佩。

    朱佩起身笑道:“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再说话。”

    范宁却没看见母亲,他不解问道:“我娘呢?”

    “母亲回吴县扫墓去了,很快就会回来。”

    范宁也想给父亲扫墓,但他实在没有时间,只得在父亲的灵前祭祀一番了。

    当天晚上,一家人欢聚一堂,夜里夫妻恩爱自不必细说。

    次日一早,范宁来到了皇宫紫微殿,要求觐见天子。

    只稍等片刻,一名宦官跑了出来,笑眯眯道:“范相公回来了,官家请相公进去!”

    范宁此时已经三十岁了,颌下留了短须,看起来很成熟稳重,已经没有了少年高官的稚嫩。

    他走进御书房,富弼和文彦博正好也在,两人站起身笑道:“恭喜小范相公凯旋回朝。”

    范宁笑着点点头,他上前躬身行礼,“微臣范宁参见陛下!”

    赵顼十分欢喜,连忙吩咐道:“赐座!”

    宦官抱来一个绣墩放在两名相公对面,范宁坐了下来,微微笑道:“陛下气色不错,两位相公的身体也很好,这才是我们大宋的好消息。”

    富弼指指他笑道:“这家伙越来越会说话了。”

    赵顼也笑道:“我们正好谈到辽国求和一事,范相公说说你的意见。”

    范宁沉吟一下道:“微臣的意见可以稍微放一放,微臣想听听陛下和朝廷的意见。”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

    “朕暂时还没有考虑好,不过爱卿可以听听两位相国的意见。”

    赵顼对富弼和文彦博道:“两位相国解释一下吧!“

    富弼和文彦博对望一眼,富弼缓缓道:“这个问题知政堂讨论了两天,当然,这只是初步意见,如果小范相公和韩相公赞成,那么就方案就可以在知政堂通过。”

    范宁这才想起,自己也是知政堂的一员,他苦笑一声道:“两位相国请说。”

    富弼又道:“知政堂原则上同意和辽国和谈,但是否达成新的盟约,要看辽国的诚意,首先是战俘交换,辽国必须释放近二十年内抓走的所有宋朝百姓,我估计这个问题不大,辽阳府抓到了辽国官员都是贵族,他们肯定愿意,这是三个前提之一,其次取消岁币,必须取消岁币,再其次我们希望用易州换大同府,最后我们可以签订一个十年的盟约,然后用十年时间发展国力,知政堂差不多就是这个意见,目前我和文相公、欧阳相公同意,王相公和孙相公反对,三比二。”

    “王相公和孙相公是什么意见呢?”

    “他们两人反对和谈,要求继续和辽军作战。”

    范宁大概清楚了,他微微笑道:“其实我的意见和富相公文相公相似,我也赞成和辽国谈一谈,不过具体方案上略有出入。”

    赵顼有点奇怪道:“之前范爱卿不是反对和谈吗?”

    “陛下,微臣现在依旧反对结盟,只是微臣赞成停战。”

    范宁又不慌不忙道:“我估计交换战俘没有问题,然后岁币上肯定谈不拢,辽国最多答应维持檀渊之盟的数额,至于易州换大同州,现在辽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他们绝不会拿大同府这样的战略要地来做交换,易州换大同府绝对不可能,所以要想达成盟约,除非大宋让步,否则盟约肯定成不了,但我希望双方能达成一个两到三年的停战协议,最好是三年,让我们能集中精力打击西夏。”

    “三年时间能击败西夏?”

    富弼有点怀疑,他可是参加和西夏战役的,西夏的山地兵极为精悍,各种要塞修建得险要坚固,宋军赢他们都困难,更不要说两年时间解决西夏。

    范宁淡淡一笑,“富相公,我可是全歼了十万辽国大军,占领易州,攻破辽阳府,从前的宋军能办到吗?”

    文彦博笑道:“彦国兄,你还别小瞧他,他那套水军战加国力战的战略这才还真成功了,估计对付西夏,他还会采用这一套。”

    “文相公说得一点没错,我们战船沿着黄河北上,就直接兵临西夏都城,如果是麦收期过去,还能切断他们黄河东岸的产麦区造成明年西夏的饥荒。”

    富弼摇摇头道:“这个办法从前试过,但能用的船只都太小,而西夏的皮筏子却很厉害,我们的战船占不了上风。”

    范宁反驳道:“对方的皮筏子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我们战船太弱,我们在觉华岛海战,对付辽军的皮筏子根本就是碾压,如果我们二十万大军屯兵兴庆府的黄河对岸,庞大的战船队切断兴庆府和黄河对岸的联系,西夏军这个时候再死守边界要塞又有什么意义?”

    富弼和文彦博都参加过西夏战役,范宁的方案听得两人匪夷所思,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富弼反驳道:“你的意思在兰州造船,可我们根本没有在黄河上造过大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何年何月才能造出几百艘五千石大船出来?”

    “不从上游走,从下游北上去西夏,隋唐以来,陕晋之间黄河航道一直很发达,就算壶口也找到了旱地行船的办法,北方边军的粮草就是通过黄河运过去的,相信今天一样可行。”

    “当时可以拉纤,而现在北方被辽国所占,怎么拉纤?”

    “有蒸汽机船和福船,我觉得不需要拉纤。”

    “这。。。。。。”富弼一时语塞。

    赵顼却兴致盎然,笑问道:“两位相公,小范相公的方案可能成功?”

    富弼一脸茫然道:“从未往那边想过,也没有做过,微臣真的不知道。”

    文彦博沉吟一下道:“西夏的实力还是很强大,尤其是铁鹞子,可谓天下无敌,范相公有点轻敌了。”

    范宁摇摇头,“铁鹞子无非就是重甲骑兵,以西夏的国力,它能支撑多少?最多三千人不得了,重甲骑兵再强大,它顶得过铁火雷的威力?它们怕不怕猛油焚烧?怕不怕陷马坑?对付它的办法多得是,西夏不过两百万人口,国力薄弱,全部青壮男子都从军,最多也就三十万人,还要拱卫京城,它们自称披甲士五十万,这种把戏我们见多了,现在西夏新王登基,太后临朝,国内动荡不稳,正是我们攻打西夏之时,陛下,出兵五十万,可灭西夏。”

    “五十万!”

    富弼和文彦博同时一声惊呼,“哪里有这么多军队?”

    范宁微微笑道:“民兵至少有百万吧!训练一年,可以征用了。”

    两人这才如梦方醒,他们把民兵忘记了,富弼急道:“六十万民兵,恐怕十万骑兵就会把他们击溃。”

    “富相公忘记了,辽军十万大军南下,却被我们全歼,而我们总损失兵力却不超过三千人,这又是什么缘故。”

    “说得对!”

    赵顼兴奋地一捶桌子,快步来到东面墙前,这就是一幅西夏地图,他用木杆指着地图道:“西夏重要的城池都在黄河两岸,我们不需要和他们对垒,而是打城池攻防战,一步步向北蚕食,迟早能吞掉兴庆府。”

    富弼和文彦博苦笑不语,天子想得太天真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范宁又不慌不忙,“就算明年这一战拿不下西夏,但也一定能夺取河西走廊,西夏中央地带面临危机,驻守河西走廊的五万大军必然会来救援,我们夺取河西走廊的机会就来了。”

    这时,天子赵顼毅然道:“不去尝试,怎么知道不能成功?小范相公的方案有可行性,朕决定要尝试一番。”

    富弼和文彦博都不太同意范宁的冒险方案,但又不知该怎么反驳,最后富弼道:“这样吧!如果船队能到延安府,那我也同意可以尝试一下。”

    事实上,黄河航运从秦朝到隋唐的一直都很繁忙,北宋是因为都城在汴梁,经济在南方,黄河航运没有经济价值,所以黄河航运不多。

    南宋更不用说了,连黄河的边都摸不到,到了元朝以及明清,主要是黄河泥沙太大,淤塞河道,使黄河失去了航运价值。

    在北宋时期,黄河还是完全可以航行,富弼也知道,黄河最难的一段就是秦晋大峡谷,如果这段能过去,那范宁的方案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那二十万大军怎么走?”文彦博忽然想到了这个关键问题。

    范宁微微笑道:“不是有易州吗?用易州换大同府,辽国绝不会同意,但如果用易州换东胜州呢?辽国在东胜州的驻兵不足千人,境内全是茫茫沙漠,只有沿黄河两岸有点土地,战略位置远不如易州,我相信辽国会答应,一旦拿下东胜州,我们大宋的疆域可就到河套了,直接夺取西夏的河套,再在河套建立军城根基,我们还怕拿不下西夏?”

    东胜州就是今天的榆林地区,位于河套平原东部,也是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之一,如果辽国知道了范宁的计划,不一定肯交换,但他们不知道的话,东胜州对辽国就是鸡肋,辽国去西夏都是走北面云州,不会走被沙漠所隔的东胜州。

    三人听得目瞪口呆,他们这时才终于明白了范宁攻打西夏的方案,原来不是走陇右的崇山峻岭,而是北上占领河套,以河套为根基,从北面实施灌顶攻击。

    这是极富创造力的方案,连富弼和文彦博都为之怦然心动,两人缓缓点头,这个方案的关键,就是要拿到东胜州,先在榆林城建立第一个后勤重地。


………………………………

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

    范宁的方案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尤其粮草必须提前北上,还有民兵的招募流程,这些细节富弼和文彦博赶回知政堂商议,范宁则被天子赵顼留住了。

    “陛下和太后相处还好吧!”

    没有人在旁边,范宁说话便率直了很多。

    赵顼轻轻叹口气,“总得说还好,就是。。。。。就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以及大臣任免上,我们的想法有些抵触。”

    “主要是指变法吗?”

    赵顼点点头,“皇祖母除了民兵法和农田水利法批准了意外,其他变法她一概否决,另外,王相公推荐了几个大臣,还没有到从三品,但她还是插手否决了,还有,朕想在太学中设立工学,她也不同意,要求把工学改成为画学。”

    范宁心里也明白,虽然曹太后表面上退让了,让出了军权的政务权,她只掌从三品以上人事权,但这些退让是不能违背她的原则,曹太后可以说是强硬的保守派,涉及变法革新之类,她一般都不会同意。

    自己去年耗费了多少口舌才勉强说服她答应把劳役改成民兵法,王安石推行的保甲法和青苗法已经被彻底否决,其他新法也很难过曹太后那一关,不过她居然反对在太学中设立工学,自己要和她谈一谈此事。

    沉吟片刻,范宁微微笑道:“或许太后认为变法时机还不成熟,陛下暂时把精力放在西夏和辽国上,等我们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回过头谈变法也不迟。”

    赵顼默然,半晌,他叹息一声,“也只能如此了!”

    他随即又问道:“范相公真的赞成和辽国和谈?”

    范宁点点头,“我需要时间进行部署,另外,辽国的民族反抗也出乎我的意料,如果给我时间进行部署,以及挑起辽国大规模内乱,三年后,我们再攻辽国或许效果会更理想。”

    “相公能不能详细说说?”赵顼满含期待问道。

    “微臣本来打算这两天写一份详细报告给陛下,既然陛下现在想知道,微臣就简单说一说。”

    范宁笑着继续道:“微臣打算走四步棋,首先是建军城,一共有三处,第一处是在高丽北部的身弥岛和平岛各建一座大军城,常驻两万人,以耽州作为后勤补给基地,粮食、猪羊、蔬菜等等,保证驻军的日常需要,现在军城已经开建,估计年底能建成。

    第二处是在鲸州,这一处建军城和港口陛下已经同意,现在军城和港口由鲲州负责实施,最快明年中旬能完成。

    第三处是在觉华岛和辽西走廊,在觉华岛上建城没有问题,但辽西走廊上建城,肯定会遭到辽国的强烈反对,事实上,这一处建城只是作为一个烟雾,另外两处建城才是重点。”

    赵顼本想说,辽国谈判肯定会涉及到觉华岛,但他还是没有打断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