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元丰大喜过望,若范宁肯出手指点,自己孙子还真的走大运了。

    。。

    宋朝的东宫一直是以式微低调而存在,这也是受五代的影响,尽量避免储君对皇权的影响,所以宋朝大部分君主不立储,或者尽量晚立储,导致新帝们在登基前几乎都没有做过太子,即使当上太子,也是在天子病危之时,在东宫过度了几天后便直接登基了。

    另外,宋真宗成立了资善堂,这是专门给皇子们读书的地方,隶属于秘书省,无形中就架空了东宫。

    也正是这些缘故,东宫的各个职能官员虽然齐全,但大部分都是兼职,实在是宋朝无太子,东宫无事可做,仅有的十几名专职官员也是长年休假,甚至还传出有个别官员在上朝时偷偷跑去开店的丑闻。

    实际上,范宁也是兼职太子詹事,他另外一个职务是殿前副都指挥使,掌管两万神武军,韩琦就暗示他,太子詹事是虚,殿前副都指挥使是实,不要把这两者搞颠倒了。

    次日一早,范宁来到了东宫,东宫占地不大,大约有三百余亩,前面是官署,后面是太子生活起居的地方,官署有詹事府,左右春坊,还有崇文馆以及其他官署。

    实际上,东宫官署就是缩小版的朝廷结构,詹事府对应尚书省,左右春坊对应馆对应大学士馆阁,赞善大夫相当于谏议大夫等等。

    由于赵祯身体缘故,朝廷几年前就取消了朝会,朝廷便要求百官辰时一刻出现在各自官署内,辰时一刻就是上午七点半。

    范宁准时来到东宫,他向守门士兵出示了自己的上任书,便直接走进了东宫大门。

    东宫大门正对面的建筑便是詹事府,左右两座建筑是左右春坊,后面还有崇文馆和其他官署,向后便是太子处理朝务的勤政殿,再向后便是太子嫔妃们生活的沐春殿、甘露殿等等。

    整个东宫里冷冷清清,除了远处站岗的侍卫外,竟然看不见一个官员,现在辰时一刻已经过了,别的署衙早已忙碌起来,但这里却冷清得可怕,简直就像休日。

    一直等范宁走到詹事府大门前,才见一名官员急匆匆跑了出来。

    “请问,可是范詹事?”

    来人是一个很瘦的中年男子,穿的官服也比较旧了,脸上就腌过的黄瓜,一脸苦相,或许是范宁太年轻的缘故,他不敢确认。

    “我便是新任詹事范宁!”

    中年男子连忙上前行礼,“下官是詹事丞钟楠,参见詹事大人!”

    詹事丞就是詹事府的办公室主任,从七品官,这个职务的事务性比较强,所以不是兼职,而是全职。

    “府丞免礼!”

    范宁又看了看他身后,依旧一个人都没有,他便问道:“其他官员呢?”

    钟楠苦笑一声道:“其他官员都在别处任职,平时詹事府就只有我一人。”

    范宁差点转身就走,搞什么名堂,詹事府就只有一个官员,这不是开玩笑吗?

    “那整个东宫有多少和你一样的全职官员?”

    “一共有七人,左右春坊各有一人,还有四人在崇文馆负责整理典籍书籍,这几天左春坊丞张原妻子生产,他请了十天假,右春坊丞李应请了两个月病假。”

    本来范宁还要追问是谁在上朝时间去开店,现在他已经没有心思了,东宫都快长草了,去开店不是很正常吗?

    “你们向谁请假?”范宁又问道。

    “礼部张侍郎,他兼任太子宾客,之前东宫杂事都是他负责,现在范詹事上任,这些事情他就不管了。”

    范宁无奈,只得向詹事府中走去,钟楠一路给他介绍东宫情况。

    “东宫官属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宾客以外,还有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这些官职主要是由旧勋大臣兼任,另外詹事府还有詹事丞、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及赞读等官。

    再有就是左、右春坊官,有左右春坊令,庶子、谕德、馆又设大学士、博士、助教、校书、正字等等。”

    范宁听得头昏脑胀,无力摆摆手道:“这些官员都在哪里?”

    钟楠呆了一下道:“他们的官房都有,上面还有牌子。”

    “我说的不是房子,是人,官员都在哪里?”

    钟楠嘴角猛抽两下,想了想措辞,小心翼翼道:“东宫的官员有三种,一种是全职官,像范大人以及卑职都是,一种是寄禄官,主要是五品以上官职,主要是赋闲在家的功勋大臣出任,每月领一份俸禄,他们和东宫其实毫无关系,其他五品以下官职叫做缺省官。”

    范宁立刻追问道:“什么叫做缺省官?”

    “就是只有官职,没有官员,连兼职都没有!”

    范宁心中大骂,自己被赵祯坑了,难怪自己升为从三品官没有人嫉妒,原来根子在这里,出任太子詹事,幸灾乐祸还来不及,谁还顾得上嫉妒。

    范宁无奈,又问道:“你这么多年无所事事,都在这里干什么?”

    “下官就看看报纸,喝喝茶,要么就练练书法,其实小人很喜欢这个职务,修心养性,还有大量时间练字。”

    范宁心中暗骂,自己才二十五岁,就开始修心养性了吗?

    “我的官房在哪里?”他无奈地问道。

    “就在前面,下官带大人过去。”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有人大喊:“东宫的官员呢?还有活的没有,赶紧出来一个,梁王殿下驾到!”8)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时来运转

    范宁着实没有想到赵仲针会来,他连忙迎了出去,钟楠更是紧张得腿抽筋,今天是怎么回事?不仅赫赫有名的范宁来上任,现在梁王殿下也来了,他紧张不安地跟在后面。

    詹事府前的广场上站在数十人,都是侍卫,中间簇拥着年轻的梁王赵仲针,他头戴翼善冠,身穿金织蟠龙赤袍,腰束玉带,脚蹬皮靴,威风凛凛。

    范宁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微臣范宁参见梁王殿下!”

    后面钟楠腿发软,索性跪下磕头。

    赵仲针打量一下空荡荡的东宫,问道:“县公,前面朝廷十分繁忙,这里为何如此冷清,官员到哪里去了?”

    “殿下,东宫的官员就在你面前呢!”范宁苦笑一声道。

    赵仲针倒吸一口冷气,“就你们两人,皇祖父让我呆在东宫读书,那我该怎么办?”

    范宁这才恍然大悟,赵祯并没有坑自己,他这是把赵仲针托付给自己了。

    他回头问道:“钟府丞,东宫读书的地方在哪里?”

    钟楠此事欢喜得心都要爆炸了,未来的天子居然要长住东宫,自己终于时来运转了吗?

    他连忙道:“读书就在后面的崇文馆!”

    范宁点点头,“殿下,微臣也是刚到东宫,什么都不了解,就一起去看看吧!”

    “那就麻烦县公了!”

    钟楠义不容辞成了向导,他一边走,一边把刚才给范宁介绍的官职又复述一遍,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崇文馆。

    钟楠跑进去通报了,范宁和赵仲针站在一旁低声说话,一群侍卫远远站着,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要给梁王留一点个人空间。

    “殿下之前不是在资善堂读书吗?怎么会想到来东宫?”范宁问道。

    资善堂又叫弘文馆,位于东宫和大庆宫之间,是皇族子弟们读书的地方,赵祯就是在那里发现了天赋绝伦的赵仲针。

    赵仲针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反正皇祖父安排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那有没有去探望一下父母?”

    赵仲针还是摇摇头,“皇祖父不准我出宫,母亲昨天下午来看望过我,母亲让我低调隐忍,谦虚自律,刻苦读书,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请教叔父。”

    范宁心中感慨,相比之下,高滔滔要比她丈夫赵宗实聪明得多,知道在关键时候提醒儿子要隐忍低调,也知道要依靠他范宁才能登基。

    “对了,母亲很感激你在应天府识破刺客,她问你有没有什么个人要求?”

    范宁心‘砰!’的跳了一下,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个人要求。

    当然,高滔滔是好意,自己切不能想歪了,范宁想了想笑道:“我的平妻是欧阳修的女儿,欧阳修一直不认我这个女婿,除非给他女儿也弄一个不错的诰命。”

    赵仲针也笑了起来,“这个是小问题,我给皇祖父说一说。”

    这时,从崇文馆内出来一群官员,一起上前行礼,“参见梁王殿下!”

    当天下午,天子赵祯下达敕令,令梁王赵仲针在东宫崇文馆读书生活,赐宫女宦官三百人,又令龙图阁大学士韩贽为梁王傅,早晚教授其读书,责令太子詹事范宁照顾赵仲针在东宫的修学。

    巨鹿王府内,赵宗实强忍心中不满,耐心听着朱元丰的劝说,这也是看在朱元丰这些年在财力上支援自己的面上,要是换一个人,他早就翻脸发作了。

    朱元丰看出赵宗实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叹口气,他也不想再劝了,都不是三岁的孩子,点到为止就行了。

    他取出一份朱氏钱铺的提银书,放在桌上道:“殿下把奇石馆的份子转给了我,一直就没有补偿殿下,这一万两银子就算是补偿奇石馆份子的银子,请殿下笑纳。”

    事实上,赵宗实转让奇石馆一成份子的钱早就补给了他,朱元丰装作忘记了,再用这件事为借口,送上一万两银子,毕竟现在赵宗实已经事实上出局,朱元丰也不想再做冤大头,这一次算是最后的友情赞助。

    这段时间赵宗实开销比较大,囊中正缺银子,朱元丰雪中送炭,他僵冷的脸上终于缓和下来,点点头道:“多谢朱员外恩情,我将来一定会加倍回报!”

    朱元丰告辞离去,怀中有了一万两银子,赵宗实心中舒服了很多,这时,他妻子高滔滔出现了。

    “夫君,上次我们不是说好,不再收朱家的钱,夫君怎么又。”

    赵宗实半晌道:“这一万两银子是转让奇石馆份子的收入,是我应得的钱,和他的支援无关。”

    高滔滔暗暗叹口气,奇石馆的补偿几年前就拿到了,丈夫怎么好意思再收一遍。

    但既然钱已经收了,她也不想在这件事过多计较,她又道:“太医张鸿济居然是张尧佐的人,夫君事先没有调查吧!”

    赵宗实脸色极为难看,他虽然心知肚明,这次自己是栽在张鸿济身上了,但面子上他却挂不住,他哼了一声,“谁都是张尧佐的人,你以为张尧佐有多大的神通?”

    但高滔滔却不肯就这样放过丈夫,她要多说几句,必须让他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其实朱员外说得对,张尧佐绝不会甘心退出,他在暗处伏蛰,就等着给针儿致命一击,我们帮不了针儿,但也不能拖他后腿。”

    赵宗实恼火道:“他一个商人懂什么,这分明是范宁要他来说的,我需要范宁假惺惺的劝告吗?”

    高滔滔见丈夫对范宁怨恨极深,她叹口气道:“没有范宁帮助,针儿就没有今天,要没有范宁在应天府识破刺杀,针儿就危险了,他为针儿做了那么多,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才对,不能恩将仇报。”

    “那是你,你想要感激他,我不管,但他断了我的帝望,你让我怎么感激他?”

    说完,赵宗实怒气冲冲走了。

    高滔滔半晌说不出话来,在女人扮演的诸多家庭角色中,母亲永远是最重要的,丈夫在她心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儿子,作为母亲,她当然是希望儿子上位,可丈夫这样一意孤行,她觉得自己有必要找个机会和范宁好好谈一谈。

    梁王在东宫崇文馆读书生活的消息无疑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两名长期请假的左右春坊官员迅速到位,很多在东宫兼职的官员也纷纷调整日程安排,每天都要抽出点时间去东宫处理公务。

    但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东宫缺省官,数十个职务有职无官,被人遗忘了几十年,才短短两天时间,忽然就被人强烈关注起来。

    一早,范宁准时来到了东宫,刚进大门,詹事丞钟楠便迎上来道:“大人听到消息了吗?”

    大人是大官人的简称,宋朝用得不多,在明清才开始盛行,一般用在上下级官阶差距比较大时,范宁现在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而钟楠只是从七品朝散郎,两人官阶差距太大,所以钟楠便用上了大人这种称呼。

    范宁微微笑道:“有什么消息?”

    “梁王殿下要改名了!”

    赵仲针要改名,范宁并不奇怪,主要是避讳,赵仲针和赵祯有同音字,如果是普通皇子,同音不同形,倒也无所谓了,但既然赵仲针已经入主东宫,那么改名就势在必行了。

    历史上,赵仲针就改名为赵顼,就不知现在的改名和历史是否相同了。

    范宁走进了自己官房,他的官房在二楼,东宫实在是地广人稀,他的官房也很奢侈,里面两间,至少有两百多个平方,差不多可以和相国的官房相比了。

    整个詹事府二楼只有两个人,詹事丞钟楠在中间正对楼梯的房间,范宁在最西面的顶头。

    但很快他的两名幕僚也要过来,他准备把神武军的军衙也放在东宫,东宫就热闹了,当然,这要得到天子批准才行。

    范宁走到窗前,望着西面一座楼道:“三公楼一直没有用吧!”

    三公楼就是少师、少保、少傅的朝楼,只是具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像曹琮被封为太子少保,他就从未进过东宫一步。

    钟楠明白范宁的想法,连忙道:“虽然几十年来从未启用过,就怕现在他们忽然对东宫感兴趣了,纷纷跑来东宫坐镇,动用了他们的官楼,万一他们不满怎么办?”

    钟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虽然范宁很想把三公楼改成神武军军衙,就怕那帮老家伙啰嗦,说自己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他只得叹口气道:“那就按照之前的方案,把詹事府一楼收拾出来吧!”

    。m。


………………………………

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荐名额

    詹事府一楼有几十个房间,地方倒是足够了,但毕竟不是专门的军衙,神武军军衙在这里只能挂临时牌子,让范宁有些遗憾。

    这时,一名小茶童进来给范宁上茶,京城有好几座茶校,专门学习点茶和煎茶,豪门权贵都是请人上门教学,只有中下层人家才会把子女送去学习茶道。

    还有专门的茶道女校,女孩儿想出人头地,必须要学会各种技能,像著名茶馆的茶伎,都是卖艺不卖身,稍有名气的茶伎,一个月能赚几百贯上千贯,还有机会嫁入豪门。

    茶校中也有童子班,招收六到八岁的男童,茶童的需求量很大,几乎朝廷各个官衙都需要,收入不错,体面,能长见识,还能认识高官权贵,这个职业尤其受贫寒人家欢迎。

    詹事府这个茶童就是昨天钟楠从茶校中找来的,叫做王喜,今年八岁,茶童一般不超过十岁,所以做两年茶童,他就要去读书了。

    其实范宁府中也有一个茶童,不过是个女童,不方便带到朝中来。

    王喜刚倒了一盏茶,钟楠便跑回来道:“大人,吏部赵侍郎来了。”

    范宁的岳父朱孝云已经不在吏部了,在今年三月的定品中,他没有能熬上从三品,加上吏部任期已满,改任太常寺卿,目前吏部只有一名侍郎,那就是官任参知政事的赵概。

    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