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佩不敢多说,又行一礼便告退了。

    范铁舟见时辰不早,便又和朱元甫约好了纳征的日期,也就是下聘礼的日期。

    宋朝男方的聘礼要送三礼,分别叫做下定礼、下聘礼和下财礼,下定礼一般是求婚成功的第二天就要送,送一坛酒和八色绢绸,但最重要是下聘礼,女方家一旦收下聘礼,这门婚事就算正式定下来了,

    下完聘礼后,紧接着就是下财礼,一刻都不得清闲。

    三礼下完,就是迎亲了,但因为他们情况比较特殊,范宁人在海外,所以先下完三礼,把这门婚姻定下来,等择期再举行婚礼。

    范铁舟离开朱府,朱元甫亲自送他上了船,就在范铁舟刚走了不到一里,迎面来一艘快船,船上之人让范铁舟一下子愣住了。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

    船上之人正是四弟范铜钟,他穿一身白绸深衣,腰束革带,头戴纱帽,后面还跟着两名随从,加上他俊朗的外貌和挺拔的身材,倒显得他颇有几分意气风发。

    范铁舟已经快一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兄弟了,上次见到他还是在去年的族祭上。

    范铁舟因为是副族长,忙碌族祭,没有时间和四弟细谈,只是听老三说,四弟替朱家做事,好像混得还不错。

    范铁舟也知道这些年四弟遭遇颇为坎坷,五年前,他妻子因为过于肥胖而在睡梦中去世,岳父把他告上官府,说妻子被他害死,这件事闹得很大,多亏一个医师作证,说四弟妻子已经窒息几次,都被及时救醒,四弟这才得以清白。

    三年前,范铜钟又娶了吴江一个王姓大户的女儿为妻,去年初生了一个儿子。

    “铜钟!”范铁舟挥手大喊。

    范铜钟一回头看见大哥,顿时又惊又喜,连忙让两船靠拢,他跳上范铁舟的船上笑道:“大哥不会是来求亲吧!”

    范铁舟笑道:“你怎么知道我是来求亲?”

    “消息都传开了,我今天是来报帐,所以特地来问一下这件事。”

    “来!我们坐下说话。”

    范铁舟拉着兄弟在船舱坐下,从箱子里取出一瓶酒和两个小杯子,斟了两杯酒笑道:“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你在哪里做事?”

    范铜钟沉吟一下道:“我在哪里做事连娘子都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哥,希望大哥替我保密。”

    “你放心吧!我不会出去乱说。”

    范铜钟喝了杯酒才道:“我现在是朱记钱铺的大管事,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巡视各地钱铺,过两天我还要去成都府,在那里要再开两家钱铺,我在那边至少要坐镇三个月。”

    “不错啊!你什么时候当大管事的?”

    “快三年了,老爷子待我不薄,每月给我一百贯的底俸,年末还有丰厚的花红,说实话,我已经心满意足。”

    范铁舟点点头,“我本来还想和你谈谈,让你去京城帮老二,他那边缺人,既然你混得不错,那就算了。”

    范铜钟摇摇头苦笑道:“年轻时做了很多蠢事,要不是老爷子帮我走上正途,我还不知道怎么堕落,我前妻去世,也是老爷子帮我打点,才让我没有被县衙屈打成招,做人要有信义,我还是要尽力把事情做好,回报他的一番知遇之恩。”

    范铜钟的这番话让范铁舟大为欣慰,一直让全家人头疼的四弟终于成熟了。

    他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给范铜钟,“这个给小侄儿,算是我这个大伯给他的一点心意。”

    “多谢大哥!”

    范铁舟拍拍兄弟的肩膀,“有时间去看看父亲,他还常念着你,还有弟媳,让她带侄儿去家里坐坐,你大嫂肯定会欢迎他们。”

    范铜钟点点头,“我去成都府之前,要去看看他们。”

    范铜钟告辞走了,范铁舟望着兄弟的船只走远,他望着天空的一朵朵白云,心中倍感振奋,家里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范家真的要时来运转了。

    。。。。。。。。。。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范家及时送了定礼、聘礼和财礼,媒人刘院主又和朱元甫敲定大致的婚期,朱元甫搬回了木堵镇,设宴款待镇上的父老乡亲,整个木堵镇都洋溢着一片喜庆的气氛中。

    但喜庆中也隐藏着一丝不愉快的因素,在范家下聘礼的第二天,朱元骏赶回了吴江朱府,和兄长大吵一场,又将几十年前的老底悉数掀了出来,兄弟二人从此翻脸。

    三个月后,朱元骏一房数十口老小集体搬去了京城,朱家面临分裂的趋势。

    ......

    时间又到了第二年的一月,大宋至和三年。

    这段时间,朝廷政局比较混乱,主要天子赵祯在新年大朝忽然中风,病倒在床榻上,已经半月不能理朝,大臣都忧心忡忡。

    上午,右相文彦博在政事堂召集相国们议事,包括左相富弼,两名副相程琳和王尧臣,以及知枢密事韩琦。

    众人刚坐下,茶童便给众人上了茶,文彦博喝了口茶,对众人道:“今天一早我问了御医,说官家的病情已经好转,前两天已能开口说话,再将养十几天就能康复了。”

    “文相国,这次官家病情是何起因?”韩琦关切地问道。

    “我问了御医,御医的意思是,官家极欲得子,反而欲速则不达,亏损太多导致。”

    文彦博说得很含糊,但大家都听懂了,无非是纵欲过度导致身体亏损,一时间,众人都不好说什么,都喝茶来掩饰尴尬。

    这时,文彦博岔开话题,问副相程琳道:“辽国特使这时候来京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这个时候,辽国和大宋往来都是朝贺新年,一般由长驻京城的辽使负责,但就在昨天,辽国忽然派来一名特使进京,让众人都有点奇怪,春寒料峭时跑来,辽国有什么大事?

    程琳苦笑一声道:“辽国要我们说明,在海外开辟疆域是不是针对辽国?”

    文彦博眉头一皱,“这个问题前年不是答复过他们了吗?我们开发流求,和辽国无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

    “好像高丽给了他们什么消息,他们问到耽州之事。”

    文彦博点点头,和他们预料的一样,果然是高丽把消息放给辽国了。

    不过宋朝也有应对方案,文彦博笑道:“那你怎么说?”

    “我就说他们多虑了,我们在海外开辟疆土辽国无关,我们只是想开发海外贸易,在耽州设立官府也是为了更好地和高丽、日本进行贸易,结果闹了笑话。”

    说到这里,程琳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取出一幅地图在桌上摊开,众人都围拢上来,这是一幅高丽、耽州、大宋和辽东的地图,地图上,耽州的位置并不在高丽下方,而是在高丽西北方向,紧紧靠着辽东半岛。

    众人都不禁哑然失笑,这是谁绘制的地图,和真实位置差距上千里。

    文彦博冷笑一声道:“这应该是高丽故意绘制的错误地图,误导辽国,让他们对大宋施压,从而撤出耽州。”

    “那我们该怎么应对?”

    “很简单,把情况给他们说清楚,给他们正确地图,他们如果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探查那座不存在的大岛,其实他们问问当地渔民就知道有没有这座岛存在,还跑来问我们,简直多此一举。”

    程琳又继续道:“他们还问到了鲲州!”

    这个话题让房间里的相国们都安静下来,鲲州这两年已经成为大宋最热门的话题,大街小巷,井边村头,就连乞丐们晒太阳捉虱子时也在谈论鲲州有没有发财机会。

    如果想让辽国不知鲲州,简直不可能,更何况,辽国探子渗透大宋的各个方面,他们很可能已经知道了鲲州是养马基地的事实。

    文彦博忽然意识到,恐怕鲲州才是辽国真正关心的目标。

    沉思片刻,文彦博对程琳道:“如果他们真的意在鲲州,那就告诉他们,鲲州在遥远的海外,距离大宋至少一万里,是大宋新开辟的一块土地,那里将来会成为大宋的新粮仓,仅此而已。”

    富弼冷冷道:“辽国真正关心的,是鲲州会不会成为大宋的养马基地,是又如何?不是又怎样?我们其实可以坦诚告诉辽国,鲲州也会是大宋的畜牧基地。”

    王尧臣呵呵笑道:“畜牧基地还是暂时不说为好,以免刺激到辽国,就告诉他们是产粮地,大家都装糊涂,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韩琦也赞成王尧臣的意见,没必要把矛盾激化,只要大宋不承认养马,辽国也没有办法,除非辽国撕破脸皮开战,否则辽国完全没有道理向大宋施压。

    程琳也认为辽国朝廷只是迫于压力才派使者询问大宋,只要把耽州的事情解释清楚,那辽国使者也能回去交差,至于鲲州,只要大宋一口咬定和养马无关,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这时,一名官员在门口低声禀报道:“宫里传来消息,天子召见文相公和富相公!”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

    赵祯中风已经快二十天,在御医的精心调制之下,赵祯的身体也一天天恢复,开始能说话,能在御花园内简短散步。

    这次中风也给赵祯的身体敲响了警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留下子嗣已经不太可能,那么谁能继承自己皇位,已经是赵祯不得不面对的大事了。

    从感情上看,他更疼爱张贵妃的义子,赵文恽聪明好学,很讨赵祯欢心,当然,这也是赵祯爱屋及乌的结果。

    但理智却告诉赵祯,年轻的赵宗实更为稳重、睿智,能力很强,更能继承自己的大位。

    这段时间,赵祯一直就在感情和理智中徘徊,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养心殿内,赵祯正躺在床榻上静静思索着自己执政二十年的得失,一个人在病体软弱的时候,往往就会反省自己所作所为并且总结教训。

    赵祯也不例外,这次病倒,他也开始反省自己的执政得失,在考虑自己将来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

    这时,一名宦官低声道:“陛下,文相公和富相公来了!”

    “宣他们进来!”

    宦官出去了,片刻,文彦博和富弼被领进了病房,两人见天子脸色苍白削瘦,没有一丝血色,心中都十分难过,连忙上前行礼,“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请坐!”

    宦官搬来两只绣墩,让他们病榻前坐下。

    文彦博关切地问道:“陛下感觉好点了吧!”

    赵祯苦笑一声道:“朕说话还有点困难,但御医鼓励朕多说话,所以就把你们召来,朕想了解一下朝中情况。”

    文彦博和富弼对望一眼,文彦博稍稍沉吟一下便道:“今年的开局不错,尤其鲲州去年秋天解来一百万两白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吃紧,六千根琥珀木也卖出十万贯钱的好价钱,填补了内库虚空。”

    赵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谁说鲲州是朝廷财政的无底洞,在关键时刻,鲲州也有回报,一百万两银子啊!这相当于去年大宋全年的采银产量。”

    “据说日本盛产白银,尤其在东北部地区,金银产量都很高,范知事将淘汰的装备高价卖给掌握大量银矿的安倍家族,虽然微臣并不是很赞成这种方式,不过这也让微臣意识到,和日本进行贸易,确实能收获大量金银。”

    这时,富弼在一旁道:“范知事以贸易方式支持安倍家族,也是为了削弱日本对鲲州的窥视,微臣倒认为不必太早下结论,观察几年后再商议此事。”

    富弼明显和文彦博在对支持安倍家族上意见相左,两人一时都沉默了。

    赵祯微微笑道:“朝廷不必为此事争论,朕既然全权委托范知事处理对日本关系,这就是他的职权,朝廷不要干涉了。”

    文彦博只得默默点头,赵祯又叹息一声道:“这段时间朕身体恶化,曾一度在想,朕如果去见列祖列宗,该对他们说点什么,朕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文彦博和富弼大惊失色,两人连忙道:“陛下身体已经在慢慢康复,不可胡思乱想!”

    赵祯摆摆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朕如果不抓紧时间做点什么,以后去九泉之下,真的无法面对太祖太宗,这场大病倒让朕下定了决心。”

    “陛下是指鲲州?”

    “不光是鲲州,还有鲸州,范宁曾再三建议朕在鲸州修建军城,朕迟迟未能下定决心,朕再三考虑,还是觉得应有进取之心,在鲸州修建军城。”

    文彦博沉声道:“陛下,辽国特使昨天抵达京城了。”

    赵祯一怔,问道:“辽使为何事而来?”

    “名义上他们是为耽州而来,但我们都一致认为,他们还是担心我们开发鲲州,会对辽国不利。”

    赵祯淡淡笑道:“看来我们想做点事情,保密还是大问题啊!”

    “主要是因为鲲州之事,天下皆知,想瞒住辽国确实不太可能,我们只能在关键机密上加以控制,象鲲州发明的铁火雷,目前只有知政堂知道,这个秘密甚至连军器监都瞒住了。”

    赵祯点点头,“耶律洪基刚刚即位,正是意气风发,想做一番大事之时,他的担心也不能轻视,可以给他们解释清楚,我们在海外开辟疆土只是为了贸易,并没有打算对辽国不利,总之,态度要诚恳,该否认的地方要坚决否认,朕不希望辽国这么快就意识到危险,这会对我们海外开疆不利。”

    “微臣明白了,一定会按照陛下的吩咐,应对好这次辽国来使。”

    赵祯微微叹口气,“朕希望尽快开春,范宁进京述职,朕有很多问题要好好询问他。”

    。。。。。。。。。。

    从养心殿出来,富弼苦笑一声对文彦博道:“文相公有没有发现,官家大病一场后,似乎对鲲州更加关注了。”

    文彦博点点头道:“官家其实不仅仅是对鲲州关注,而是对海外开疆关注,恐怕他是想把海外开疆作为最大的政绩,百年后向太祖太宗交代。”

    辽国使者叫做耶律阿驴,是辽国南院兵部侍郎,这次他奉辽主耶律洪基的密旨,南下大宋询问海外开疆一事。

    耶律洪基是去年登基为辽帝,他十分年轻,今年才二十四岁,正是意气风发,想做一番大事之时。

    几个月前,高丽使者向耶律洪基呈上了一份地图,并指责大宋占据耽州,目的是图谋辽国,这份地图让耶律洪基着实吓了一跳,宋朝所占的耽州居然紧靠辽东,如果宋朝在耽州驻扎十万大军,这不是一眨眼就能杀到辽东腹地。

    而且据说宋朝还设立了更大的鲲州,鲲州在哪里他们不知道,但耶律洪基怀疑鲲州也在辽国旁边,他便派特使前来宋朝了解大宋海外开疆的情况。

    耶律阿驴住在京城辽国馆,这相当于辽国在宋朝的大使馆,占地近三百亩,各种建筑数百间,还驻扎了三百契丹士兵。

    耶律阿驴是契丹皇族,年约四十岁,他是武将出身,长得体格魁伟,相貌粗犷,一脸大胡子,看起来颇有几分凶相。

    在辽国馆的大堂内,耶律阿驴正站着一幅地图前,听取京城情报头子耶律平的汇报。

    “卑职经过多方调查,基本上可以确定,鲲州在日本国的北面,是一座很大的岛屿,据说荒无人烟,条件十分艰苦,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