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青慕重重的点了点头,一段时间之后,在青鱼李癸的目送下,青慕离开了家。

    与青水回合之后,就立即前往东阳城,为此还专门卖了两匹马,青水的目标是考上第二级乡试,青慕更是野心勃勃,准备一举高中状元!

    这若是天下士子知道两人的心思,不会笑,因为每个士子的目标,都很庞大!

    这是士子唯一能够出头的通天大道!

    一晃十日,青慕和青水终于来到东阳城,东阳城作为郡府,极为繁华,从未出过青海村的青慕,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繁荣之景,街道人来人往,商贩撕心裂肺的嚷喊着。

    一切的一切都让青慕和青水颇为激动。

    “区区一个东阳城,就如此繁华,扬州州府,必然更加繁华,那么天京城呢?天京城岂不是更繁华,人挤人?”青慕不禁感叹一声,有感而发,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青慕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以前就应该出去走走,见识见识外面的风光,开开眼界。

    这一路以来,青慕影响深刻,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

    今日是九月十二日,距离开考还有十八天,但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县的士子来到东阳郡,青慕和青水找了一番功夫,才终于找到有空房的客栈。临近开考,将有上万名士子涌入,科举这一措施,让那些客栈老板赚的盆满钵满,客栈老板也没有因此加价,因为这些士子都有可能会当官,若是加以剥削,士子日后报复怎么办?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不仅不能抬价,还得好生伺候。

    伴随着时间流逝,涌入东阳城的士子越来越多,甚至客栈爆满,很多士子只能席地而睡,也有好心的百姓邀请士子来家中休息,结一个善缘。

    伴随着时间流逝,官府设立报名所,全郡士子纷纷赶去报名,报完名之后,官府和学堂就计算好需要几场考试,没办法,人太多了,东阳城的学堂是郡级学堂,只能容纳五千名学子考试。

    但这次报名参加考试的,高达一万九千,需要四场开始才能考完。

    分好场次,就划名单,四场分别是:辰时至巳时,午时至未时,申时至酉时,戊时至亥时!

    飞鸟客栈、二楼客房。

    “你是第几场?”

    青水与青慕互坐茶几前,两人悠哉悠哉的喝着茶水,闻青水发问,青慕喝了一口茶之后,便开口回道;“跟你一样,第四场!”

    “这对我们一点都不公平,第四场天都黑了,怎么考,点灯的话也影响我们发挥啊!”青水满脸不爽的嘀咕一声。

    “运气不好没办法,再者说,夜考也没有什么,反而更加锻炼我们,若是以后我们为官,难免夜里办公!”青慕不以为然道。

    夜场不夜场不重要,只能能考,一切都不是事。

    青水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哈,“听说考试分为二考,一是文试,二是武试。。”

    “你怎么知道?”青慕挑了挑眉。

    “哈,这事已经传遍全城了,根本不是秘密,再说了,这根本没有必要隐瞒,又没有传出要写什么,青慕,我已经想好文试写什么了,绝对能够拿到一个甲,嘿嘿!”青水不由自主的傻笑起来,神色颇为得意。

    青慕瞧这表情,不禁好奇的问道:“你准备写什么?”

    “咳咳!”青水故作咳嗽一声,润了润嗓子,意气风发道:“我要写大魏帝国这些年的发展,写大魏帝国如何如何的繁华,如何如何的强盛,大秋国如何在大魏威严下臣服,百越如何在大魏兵锋下灭亡,大肆吹捧皇帝陛下以及文武百官,反正就是把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的功绩全部写下来!”

    “青慕啊,你可不要告诉别人,要不然别人也跟我写一样的,那就完蛋了!”

    青慕嘴角一阵抽搐,缓了一口回道:“我劝你最好别写!”

    “为什么?我这可是称赞,谁不喜欢被称赞啊,到时候我一定会中,说不定皇帝陛下还会看重我!”青水一副不解的说道。

    青慕点了点头,“没错,谁都喜欢称赞,皇帝陛下也不例外,但你别忘了,皇帝陛下可不是普通的王,他可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像他这种王者,你觉得缺少吹捧他的人吗?我敢打包票,皇帝陛下听这些称赞,已经听腻了!”

    “并且这么简单的事,你以为就你一个人想到?一万九千名士子,你敢保证就你一个想到吹捧?到时候有一万份竹简,全都是吹捧,你觉得负责批阅考卷的夫子会怎么办?”

    “呃。。。”

    青慕这番话,让青水无言以对,无话可说。

    PS:“此乃寡人的断章手!”


………………………………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为官之道!

    “那该怎么办?”青水有些焦急,自己想的大计策,竟然这般无用。

    “你这些年读书,都读到狗身上不成,科举科举,是为大魏选用人才用的,皇帝陛下要的是能才,而不是拍马屁的庸碌之人,话就这么多,多的我就不说了!”青慕语重心长的说道。

    青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

    第二日,十月一日,卯时三刻,东阳郡学堂!

    学堂规模很大,宛若皇帝行宫,学堂大门口,上百名官兵持刀护卫,数十名官兵正在对士子检查,检查完,就放行,若是在其身上发现利器或者作弊之物,一律严惩不贷,一生不得再次踏入科举。

    大魏帝国第一次实行科举制度,各级官吏都非常上心,按照皇帝诏令,郡守集结本郡所有士大夫和夫子作为监考,并且郡守本人以及下属官吏也都亲临学堂,进行游监,本郡监御史也参与其中,不过监御史监督的是官员和士大夫,以防止这些人以权谋私,帮亲人作弊。

    层层监察,让士子感受到剑拔弩张的感觉,甚至一些心态不好的士子,都会紧张的寸步难移,压力极大。

    考试分为文试和武试,主要的还是文试,武试并不重要,但一个人若是文武双全,更加能够得到考官欣赏,这个时代的文人是真正的文人,能拿笔,也能拿剑,全民崇武,毕竟大魏帝国是靠武力平定天下,魏琊作为皇帝,也崇武。

    文试并无题目,完全让考生自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好,写的妙,自然被批阅考卷的士大夫夫子赏识,从而能够登榜。

    时间缓缓流逝,一一批批士子交卷离开,等待几日的榜单。

    夜晚戊时,青慕和青水两人进入学堂,走进各自的考场。

    “夫子,可否有题?”

    与青慕同考场的士子忍不住问向监控的夫子。

    夫子摇晃了一下脑袋,语气淡然道:“无题,想些什么就写什么!”

    话音一落,不少士子交头接耳起来,都感觉疑惑,为什么会没有题目呢,没有题目怎么写,难道要把自己生平经历的事情写出来?

    “肃静!”

    “考试开始,不得交头接耳,左右观望,违者以作弊论处,此生不得赴考!”夫子冷着脸呵斥一声。

    众士子闻言,连忙闭起嘴巴,开始冥想起来。

    青慕根本不需要想,早已准备,当即手起笔落,手速极快的在竹简上写下一段段漂亮的魏文。

    【大魏帝国初立将近三年之久,修弛道,南征百越,利国利民,百越现已平定,南部从此无患,天下安康,百姓富裕,然北依有匈奴东胡,匈奴东胡来无影去无踪,行踪诡秘,残忍好杀,早有吞虎之心,对付匈奴东胡,吾有二计】

    【一、不战之策:于幽州、并州以北边境大修长城,阻碍北方游牧异族南下,二、以战之战之策:我大魏帝国兵马强盛,将士骁勇,国富民强,可强行攻灭之,彻底平定北方之患,令我北方子民永世安宁,且得百万草原之地,扩我大魏帝国之版图!】

    【为官之道在于舍小利而成大利,轻私利,重国利,以民利为本,以国力为重,视私利为鸿毛,民乃国之根本,无民则国亡,民衰而国衰,民富则国强,民强则国富,若天下官吏皆可舍小利成全民利,帝国方可延续万年,长治久安!】

    【治村之道:大村百户,小村十户,村中人少,抬头不见低头见,往上数五代,为本亲,毅不可以严法治之,否村中人定会憎恶,不利于治,从而当以仁义而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与村中人团结一致,于利益捆绑,方可大善!】

    【治镇之道:大镇千户,小镇百户,镇中人多,有外地迁徙居者,有本土长存者,有则亲,有则陌,若以严法治之,亲则不善,若以仁义而治,陌则不善,即不可严法,又不可仁义,从而当以轻法治之,视亲陌平等,不分亲陌,大事化小,以小惩治之,方可大善!】

    【治县之道:大县万户,下县五千户,县治六镇十七村,治县不仅治民,也需治下属官吏,一县之主县守,管制一方,当以对民采取仁道,对官采取严法,驭官利民,方可长治久安,一县安定!】

    写完之后,青慕将竹简递交于监考夫子,夫子看到青慕这么快交卷,有些惊讶,“开考不足半柱香时间,你就这么快写好了?”

    青慕淡然一笑,“字数不在多,在于精华!”

    “言之有理,你叫什么名字?”夫子一脸赞叹道。

    “学生青慕,夫子有礼了!”青慕弯腰作辑行礼道。

    天下士子在任何夫子面前,必须尊师重道,否则便是无礼无道不孝之徒,受天下人不齿,所以都会自称学生,以示尊敬。

    “嗯,很好,老夫看好你!”夫子苍老的面孔露出慈笑道。

    青慕再次行礼,转身离开,前往武场,比试武功。。。

    一出考场,青慕长长呼了一口气,内心有些紧张,紧张的同时又非常期待,过几日放榜,自己的名字是否在榜中!

    距离青慕不远处,东阳郡郡守贾羽,与诸多郡府官吏乃至监御史一群人看到了青慕的身影,贾羽瞧见青慕这么快从考场走出,不禁沉声问道:“距离开考已过多久?”

    “半柱香不到!”东阳郡郡丞孔阳笑着作辑回道。

    “半柱香的时间,就离开考场,看其步行方向,应该是朝着武试方向去的,此子速度过快啊!”贾羽抚摸着胡子,神色有些惊讶。

    “来人,派人跟上看看!”东阳郡监察监御史李耀面无表情的下令道。

    “诺!”当即就有一名监御史作辑应下,跟着青慕后面去。

    可以说,东阳郡的高层官员都在学堂,最低的都是从九品官吏。

    监御史分为四级,一级司监监御史,负责监管县城,二级监察监御史,负责监管一郡,可差使本郡司监监御史。


………………………………

第四百五十章 李子辩论!

    三级督察监御史,负责监管一州,可差使本州监察监御史,四级监察御史,负责监管全国以及朝内大臣,可差使全国监察监御史!

    按照九品制,司监监御史为从八品官,监察监御史从六品官,督察监御史正四品官,监察御史正三品官,一村之长,无品级,一镇之长从九品,一县之守正九品,一郡之守正七品,一州之太守从四品,看似封疆大吏,实则官位颇低。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青慕武试完毕,离开学堂,青慕一离开学堂,监视青慕的司监监御史立马跑到李耀跟前,恭敬的作辑禀报道:“禀监察大人,那士子名为青慕,刚才武试得到甲甲!”

    “甲甲?”李耀不禁感到意外。

    甲甲是最高分的意思,从上往下分为:甲甲、甲乙、甲、乙甲、乙乙,乙!

    贾羽也颇为感到意外,虽然沉思片刻之后,便开口道:“待会将青慕的考卷呈交于本郡守面前,本郡守倒是要看看,这个青慕到底有何自信半柱香时间不到,就完成文试!”

    李耀闻言,眉头一挑,语气颇为低沉道:“按照科举规定,只能是指定的士大夫和大夫才能观看考卷,其余任何官员都没有资格观看考生考卷,否则,按徇私舞弊之罪论处!”

    “呃。。。”贾羽哑口无言,随而怒甩大袖,去巡考场了。

    其余官吏也都难做,一边是监察御史,一边是郡守。

    用权利来说,郡守比监察御史的权利大多了,但身份,监察御史比郡守高,监察御史可是本郡所有官吏头上的一把闸刀,做错一点事情,搞不好第二天,皇帝案桌前,就有弹劾自己的密奏了。

    时间缓缓流逝,待最后一场考试完毕,便宣告着东阳郡结束了院试。

    “青慕,你觉得可以拿到什么名次?”

    回客栈的路上,激动不已的青水对着青慕问道,虽然还未揭榜,但他已经激动起来,仿佛看到自己身穿官服的场景。

    “不知道!”青慕也有些忐忑的说道。

    “连你都不知道,我岂不是更加完蛋?”

    激动的心顿时被冷水浇灭,青水也开始忐忑起来。

    “别慌,到时候再说吧,反正距离揭榜还有好些时日,不急的!”青慕收起忐忑之心,不以为然道。

    “也是!”

    。。。。。。。

    第二日、学堂!

    “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只知一昧的吹捧,整篇文章除了吹捧还是吹捧,一丝治国理念,对帝国看法都没有!”

    “唉,老夫还以为此次科举,必能见识到无数有才之士,却没有想到,这些士子都是溜须拍马之辈,简直丢了我等士子文人的脸面!”

    “不管不知你们有没有中意的考卷,反正老夫批阅三十多卷,全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废文!”

    “也不能这么说,老夫也看到两卷不错的,甲级!”

    无数士大夫和士子都无比认真的批阅考卷,时而叹气,时而怒骂,时而赞叹。。。

    啪!一道拍桌声响起!

    众人的目光顿时被吸引,只见东阳城学堂士大夫李子满脸兴奋之色的捧着一道竹简观看,众夫子和士大夫也都纷纷离开座椅,围在李子身后观看。

    “你们快看,此士子所做极妙啊,虽字数不多,但精髓无比,为官之道,理应如此!”李子笑容满面的哈哈笑道。

    他看到的文章,正是青慕所做【为官之道在于舍小利而成大利,轻私利,重国利,以民利为本,以国力为重,视私利为鸿毛,民乃国之根本,无民则国亡,民衰而国衰,民富则国强,民强则国富,若天下官吏皆可舍小利成全民利,帝国方可延续万年,长治久安!】

    “的确妙,这段话,足以镇压东阳郡上万士子,可登案首!”一名夫子一脸感叹道。

    一名眼尖的夫子看向下文,不禁开口道:“不对,你们看他下面写的,简直无言乱语,无论是治村还是治县,都应当秉公执法,否则按照他所说的做,岂不是视国家律法无存?犯错,就应该按照律法执行,什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贪官污吏之所做所为!”

    “是啊,为官者,应当严格按照律法执行,怎能与贪官污吏一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举,置国家律法何存!”

    “此子过于心急了,若非下言,仅仅上文,即可登案首,可惜,可惜至极!”

    “一个好苗子,就这么浪费了!”

    “思想不正,幸好他写出下文,否则,此人任官,地方百姓定怨声载道,毁我大魏根基!”

    “所言极是!”

    众夫子义愤填膺的说道。

    李子也感叹一声,“不,你们都错了,这正是此子的精华所在,你们看上文,为官之道在于舍小利而成大利,说的是轻私利重国利民利,他文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