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四岁至四十岁以下成年人约一千四百余万,男四百万,女一千万,四十岁以上老年人约八百万,男两百万,女六百万!”唐央口齿清晰,语速不紧不慢的说道。

    文武百官听完这些,都有些懵,这唐央这是记多清楚。

    魏琊听完之后,满意的笑了,又再次开口问道:“京州有多少户?”

    “回陛下,一百一二万户,人口六百七十八万!”唐央毫不犹豫的回道。

    “不错,看来你没有懈怠本职,唐央听令!”魏琊神情肃穆的说道。

    “微臣在!”唐央神情恭敬的弯腰作辑应道。

    “寡人命你户部尚书,国户司各级官吏,由你亲自选拔补充户部,从今往后,再无国户司,只有户部,同时国库、练银司、练金司、练铁司、练铜司,军械司以及各州粮仓钱庄,皆有户部掌管!”魏琊神情肃穆,语气严肃的说道。

    “臣领命,谢陛下隆恩!”唐央心神激动,面色涨红。

    十二年了,终于往上踏了一大步,摇身一变,成为正二品大员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

    “如今只剩吏部,可还有人举荐?”魏琊环视群臣一眼,目光犀利。

    群臣沉默不语。。。

    “既然如此,吏部暂且空下,传寡人皇帝诏,散布科举消息,于今年十月,秋收之末,于全国各地,举办院试,凡是大魏帝国子民,皆可参见!”


………………………………

第四百四十六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魏琊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

    “诺!”文武百官齐声作辑喝道。

    “退朝!!”司忠尖锐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再次弯腰作辑,恭送魏琊离去,待魏琊走后,文武百官纷纷结伴而行,陆续离开太正殿。

    离开的途中,朝中大臣纷纷恭喜五位尚书大人,一路奉承。

    “多谢相邦大人提携,此恩,下官没齿难忘!”

    太正殿外,户部尚书唐央恭敬的对着正在离去的孟歌行礼道谢。

    孟歌闻声止步,转身看着唐央,带着笑意道:“你不必如此,你有今天,都是你自个的努力,若是你刚才搭不上陛下的问题,本相再怎么三寸不烂之舌,你也当不了户部尚书,这都是你应得的,不必感谢,若是真的感谢,就感谢陛下吧!”

    “自然多谢陛下隆恩浩荡,但若不是相邦举荐,陛下也不会注意到下官!”唐央神色谦逊弯腰作辑说道。

    孟歌摇头苦笑一声,转身离去。。。

    一个时辰后!

    “皇帝诏令,念天下士子苦读诗书,无用武之地,无法展开心中抱负,特举行科举,凡是大魏帝国士子,皆可在当地学堂进行院试,中者封生员,可在官府当差,当地第一名封解元,可任从九品官。。。。。”

    “皇帝诏令,念天下士子苦读诗书,无用武之地,无法展开心中抱负,特举行科举,凡是大魏帝国士子,皆可在当地学堂进行院试,中者封生员,可在官府当差,当地第一名封解元,可任从九品官。。。。。”

    “皇帝诏令,念天下士子苦读诗书,无用武之地,无法展开心中抱负,特举行科举,凡是大魏帝国士子,皆可在当地学堂进行院试,中者封生员,可在官府当差,当地第一名封解元,可任从九品官。。。。。”

    官府的传令兵纷纷骑着骏马游街串巷和发布告示,宣告这科举制度,同时也派出大量信探前往各地,通知当地官府,再由当地官府发布告示。

    “考试就能当官?老天爷没有在跟俺开玩笑?”

    “嘶,天啊,我后悔了,早知如此,我应该多读一点书,要是当上官,几辈子都衣食无忧啊!”

    “哈哈,太好了,陛下圣恩,终于想到我们这些士子了!”

    “十月就开考了,不行,我得回去重读几遍!”

    看到公告和听到官兵宣读的百姓,纷纷与左邻右舍讨论起来,无数士子都无比激动,直接跑回家中看书写字。

    时间缓缓流逝,经过时间流逝,科举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无数士子为之振奋。。。。

    位于扬州东部,东海海岸以西三里之外的大村庄内,十几名孩童在嬉闹玩耍,已为人妻的妇女坐在自家屋檐下,挑菜洗菜,时不时与邻居说笑,成年男子则是乘船捕鱼或者在田地收割今年的丰收。

    六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则是在村里的学堂读书写字,时不时传来孩童齐声朗诵的声音,令整个村庄充满生机勃勃之像。

    这里乃扬州东阳郡平山县青海村,青海村春暖夏凉,水土肥沃,一边靠海赚钱,一边耕田获取粮食。

    在青海村较为偏僻的角落,一户人家居于此地,房屋是青砖瓦房,内屋干净,从此处可看出,居于此地的人,不是穷人。

    在屋内一间房内,一名二十岁的青年盘坐在地,双肘压在小矮桌上,双手捧着一道竹简,津津有味的看起来,有些看不懂的,还用毛笔沾红标注,在青年的小矮桌上,摆放着数十道竹简,墙角的书架上,也都摆满了竹简。

    青年相貌英俊,剑眉星目,长发垂落后腰,身有七尺,腰佩四尺长剑,看起来英姿飒爽,能文能武。

    但观察仔细的人就会发现,青年神色带着一丝哀愁,仿佛运到不如意的事情。

    这名青年名为青慕,年龄十九,父母捕鱼种田为生,由于其父技术高超,又是一个老渔民,每次捕的鱼又大又多,甚至一些稀有鱼类都能补上,如今帝国富裕,百姓腰包鼓鼓,帝国中部北部南部百姓都异常痴迷海味,导致青海村靠着捕鱼,每年都能赚大钱,村里只要愿意干活,身上都有十几两银子。

    青慕家的钱财能排青海村第二,第一自然是村长,村长有朝廷俸禄领,没事又去捕鱼耕种,是一个辛勤的村长,备受村里人的拥戴,真正的德才财兼备!

    今天,青慕父母与村长等人一起出海了,估计不到天黑是回不来了。

    “唉!”

    青慕发出长长的叹息,轻轻将竹简放下,目光遥望窗外,青慕家的位置是村里最高的地方,能够看见碧蓝色的大海,看着大海之上遨游天际的海鸥,青慕一阵羡慕。

    自己何时才能离开青海村,前往更广阔的天地展现自己!

    他不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渔民,更不想永远留在这三寸之地的青海村,帝国很大,有无数繁华的地方,天京城,皇帝脚下,更是一座十二时辰永不停息的繁荣之城,那里,到处都是将相王侯,寸土如金,那里才是自己应该去的地方。

    可惜,别说天京城了,扬州州府都没有去过!

    自己想去,也没有条件去,去天京城干什么呢?离开了青海村,自己什么都不是,除非投军,以帝国将士的身份离开这里,可这条路,他不想选,他想以其它身份离开这里!

    “士子无用,读书无用,百无一用是书生!”

    青慕眼神闪过一丝悲哀,自己六岁读书,十三年寒窗苦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至今无出头之日,始终蜷缩在房屋内看书写字,时不时练剑发泄。

    帝国初立两年半,皇帝陛下的目光仿佛从未在天下士子身上停留过,目光始终在军中,刚刚一统天下两年,就再次挥师南下,攻打百越。

    现如今,若想出人头地,除投军再无出路,虽种田也能封爵,但那个爵,他不想要!

    “文衰武盛!”青慕感叹一声。百;镀;一;下;“;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四百四十七章 青慕!

    自皇帝陛下登基为王至今二十四年,闻名天下的只有将军,文人闻名天下的,只有当朝丞相孟歌一人,皇帝陛下也极为崇武。

    难道要等陛下驾崩,士子的春天才会来了吗?

    “青慕!青慕!”

    忽然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阵焦急的叫喊声。

    青慕连忙跑出房间,奔出屋外,就见村长儿子青水喘着粗气坐在石板上。

    青慕瞧见青水的样子,内心也莫名急了起来,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难道发生了大事,莫非我爹娘。。。”

    青水喘着粗气笑着打断道:“想什么呢,我来这里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本来这事,是我爹来告诉你的,但是出海了,只能我来效劳!”

    “什么消息?”青慕眉头一挑,神色万分疑惑。

    “刚才县里来人,说郡里传来消息,说是皇帝陛下念天下士子苦读诗书,但无用武之地,无法展开心中抱负,特在全国举行科举,凡是中者,封生员,可在官府任差,若得当地第一名,可得案首,可以当从九品官!”青水满脸兴奋的说道。

    青水与青慕关系甚好,虽不是兄弟但亲似兄弟,也喜欢念书,两人时常讨教问题,青水对于皇帝陛下目光不放在士子身上并不在意,因为他爹是村长,百年之后,不出意外,他就会顶上,到时候稍微展露一丝才华,被县令官吏重用,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而青慕不同,祖宗十八代都没有一个人有官身,若无蹊径,此生都不可能为官!

    如今得到科举这个消息,青水立即兴奋的将此事传给青慕,让青慕高兴一下子。

    青慕神色一呆,脚步踉跄的后退数步,差点栽倒在地,神情即是呆滞又是震撼。

    科举!中者可在官府当差!

    短短数字,正在汹涌的冲击大脑!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

    “皇帝陛下不愧是千古一帝啊,没有忘记我等士子,十三年了,十三年的辛劳,终于换来了开始!”

    青慕面目涨红的坐在地上,眼睛闪烁着泪光,神情极为激动,喜极而泣!

    青慕从激动之中缓过来之后,不禁疑惑的问道:“对了,从九品官是什么意思?”

    这个官职好像从未听过啊,也书籍上也没有记载,难道跟监御史一样,是个新职位?

    “是官级的意思,并非官职!”青水带着笑意回道。

    “你爹是几品?”青慕好奇的问道。

    “呃。。。。”青水一阵尴尬,讪讪笑道:“我爹那个怎么叫官,说好听点是个村长,难听点就是村里的头头,给你打个比方,咱们平山县的县令,也不过是个从八品官吏,镇长从九品!”

    “嘶!”青慕倒吸一口气凉气,镇长竟然只是从九品?

    “这么说,若是我考上咱们东阳郡的第一,就可以当镇长了?”青慕眼神闪过数道精光。

    镇长这个官,在他们眼里,已经是个大官了,至于县令,更是一方父母官,一个庞然大物!

    青水沉思一会,点了点头,“理论上是这样!”

    “第一,你别自大,也别说兄弟我不支持,你知道东阳郡有多少士子吗?那是成千上万,再者说,也不一定需要中案首,只要中生员,就能参加第二级科举乡试,中者封举人,可以当正九品官。。”

    青慕骤然打断道:“等等,还有第二级科举?到底有几级,最高叫什么,能当多大的官!”

    “总共四级,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本郡学堂考,乡试在州府考,会试在京城考,殿试在皇宫考,听说殿试的考官还是皇帝陛下,若是能在殿试考取第一,封状元,赐从五品官职!”青水将自己知道的全盘说出。

    青慕差点晕阙,激动过头了。

    皇帝陛下是考官,从五品大员!天啊,简直是天下士子的福音啊!

    “什么时候考!”青慕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十月一日,我们是东阳郡学士,需要去东阳城!”青水迅速回道。

    “今天九月初了,我们没有多长时间了,你先回去准备好东西,等我爹娘回来,我们一起去东阳城赴考!”青慕有些焦急的说道。

    青海村距离东阳城,只需十日路程,先如今距离院试还有二十多天,时间充足,但青慕还是觉得时间紧迫。

    “好!”青水点头答应,很快就离开青慕家。

    青水离开之后,青慕也进屋收拾包裹,将有用的竹简包起来,放毛笔,竹简不多,只有四五道,还有一些衣物,至于钱,得需要爹娘回来。

    不光是青慕和青水,青海村的十几名士子得到消息,也正在收拾包袱,准备入郡城考试,甚至有的人等不及,直接独自赶往东阳城。

    按道理来说,像这种村庄内,士子应该不多,但扬州早就被魏国收入囊中,是京州之外最富裕的州,扬州也是第一批接受学堂教育的州,自然而然士子很多。

    扬州京州徐州是竞争力最大的州,无他,接受学堂教育早,相反像幽州凉州,士子屈指可数,这还是近些年来,出了一点士子,要不然除了那些旧贵族,识字的人还真的不多,更何况还是士子。

    傍晚,申时,青慕坐在屋檐下,等待着爹娘回家。。。

    “今天收获不错!”

    “哈哈,是啊!”

    这时,青慕爹娘空着手乐哈哈的回家了,至于空着手并非没有收获,而是村里的规定,凡是合伙捕捞的收获,都是放在一起,然后第二天就一起去城内贩卖,运气好,会有商队过来收,不用出去。

    每一次出海,凡是参与者,基本都能收获一二两银子,若是捕获稀有的海物,更是大赚,日入十两甚至百两都不成问题,没办法,有些大户人家,就喜欢吃这些东西。

    青慕他娘李癸看到青慕坐在自家屋檐下,不禁好奇的问道:“慕儿,怎么没有在房间里看书?”

    按照习惯,这个时间段,自个儿子应该在看书。百;镀;一;下;“;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四百四十八章 科考!

    “这样好,不,把脑子给看傻了,读书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跟老子一样当渔民!”青慕他爹青鱼一脸不怠道。

    原本青鱼是非常支持青慕读书的,但伴随着时间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大魏帝国都建国,自个儿子还在读书,除了读书就是练剑,别人家的孩子投军,都已经当校尉了,也是千人之上,威风凛凛。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所以青鱼就认定读书没有卵子用,经常劝青慕放弃读书,反正学了一点武,可以去投军,争功立爵,到头来说不定可以当一个大将军,光宗耀祖!

    对于青鱼的话,青慕淡然一笑,已经习惯了!

    “爹娘,儿子是来告别的!”青慕忍着不舍之意开口说道。

    “什么?你要去哪?”青鱼顿时一惊,李癸更是吓了一大跳。

    “皇帝陛下举办科举,中者。。。。。。。。。。”青慕将科举的事情告知爹娘。

    “哈哈,太好了,太好了,我就说嘛,读书总会有出头之日的,儿子,老子给你一千两,不要担心没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缺钱了给爹写个信,爹在寄给你!”青鱼兴奋无比的大笑起来,全然忘记刚才说的话。

    “你去吧,好好考!”李癸满脸慈爱的笑容说道。

    “嗯!”青慕重重的点了点头,一段时间之后,在青鱼李癸的目送下,青慕离开了家。

    与青水回合之后,就立即前往东阳城,为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