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争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争龙-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双方主帅布局已定,就看谁的棋子能当先破局。

    鲜于骨刚刚冲散麦铁杖的身旁亲卫,狼牙棒砸倒了孟金叉,正要再度行凶下重手。

    “呔,蛮贼受死!”尉迟恭雷鞭高举,骑着乌骓青黑战马,带着十数铁骑如旋风帮刮过战场,所到之处挡着披靡。

    狼牙棒同样是重兵器,非有万钧神力者,不足以持之。

    鲜于骨身高九尺,面目青黑,筋骨之强堪比先天武士,手持狼牙棒打遍辽东无敌手,号称高丽第一武士。

    此时听到有人挑衅,毫不畏惧,丢开面前败落的敌手,勒马回头望去。

    尉迟恭同样面如黑炭,再加上坐下马儿也是黑漆漆的乌骓,他两个就好似远方表兄弟一般。

    “来得好!”鲜于骨先是一怔,确定不是自己弟弟或者哥哥后,咆哮一声,舞起狼牙棒照头便砸。呼呼呼就是连环三棒,这才是好对手。

    狼牙棒嘶吼,雷鞭显威!

    两强相遇,尉迟恭迎难而上,面上黑气上涌,俨然如头黑虎降世,勇者无惧。

    “当!当!当!”三次凶猛对拼后,双马交错之际,尉迟恭陡然伸手一捞,将那狼牙棒夺了过来!

    鲜于骨大为诧异中,只觉眼前一暗,便被尉迟恭铁鞭打碎脑壳,噗通一声跌下马,就此阵亡。

    单手夺刃,掌中夹鞭,这是属于战场上的无上必杀之技。

    尉迟恭创出该绝技后,在战场上首次施展,就获大获成功,勇力更是倍增!

    将狼牙棒高丽兵中一抛,不顾左手被扎的鲜血淋漓,再度挥鞭突阵:“挡我者死!”

    此时高丽军士卒纷纷丧胆,眨眼间便被冲的七零八落。

    “好一员虎将!”麦铁杖吐出瘀血,不由赞道。看着尉迟恭冲阵的英姿,不由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会也是斩将夺旗,罕逢敌手。

    而尉迟恭带着人继续向前猛冲,后面跟上来的钱超带人护住重伤的麦铁杖,孟金叉和幸存的三五个士卒。

    行礼后,悲声说着:“末将救援来迟,请大帅赎罪!”

    孟金叉肋骨断了数根,艰难的笑着说:“小子,去替老子多杀几个贼人,报仇!”

    崩崩崩——重箭破甲,寻隙而进。柳庄留下钱超照顾麦铁杖等人,他自己则毫不停留,催兵急进,连环突驰,直奔高丽军的步卒杀去。

    尉迟恭刚猛如山,柳庄运兵如水,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很快就将高丽蛮军的包围圈撕开个大口子。

    朴成桂靠着甲装具骑一举冲垮了隋兵阵势,正在疯狂屠戮,忽闻后阵生变,急忙收兵,调转势头,抽调其他方面兵马回身来战。

    局面再度陷入僵局!

    高驷同乙支文德的捉对厮杀也进入了白热化。

    汉风雄烈,即有秦之武烈,又续开了周之文气。故而八面汉剑,外面秀美,内里霸道无比,常常是挡着俱亡!

    乙支文德乃是道武同修,吟咏道:“今有长水郎将、高丽乙支子弟祈闻,汉儿重现,阻我大军,杀我子民,罪不容诛,特请檀君父神降世,赐我神力,以诛强敌,伏为尚飨!”这是起源于高丽长白圣山的萨满请神秘法。

    嗡——一股青白缠绕的云气凭空出现,加持在乙支文德身上,他的气息瞬间变得大为不同。即有传承于汉风的雄武又有要毁灭汉统的暴戾。

    高丽李氏复国前的高句丽王朝被汉末司马氏文宣所灭,故而檀君神灵从仰慕汉家文化到誓灭汉统,这才有了高丽屡次兴兵,攻占辽东,实则是气运使然。

    玉龙剑缓缓举起,无边杀意凝聚透出一个意念:覆灭汉统!

    高驷面色凝重,面临对方的神打秘术,纵然不敌也得硬抗到底。自随口应了句“汉人“后,便被辽东大地的冥冥气运牵引,高丽法域袭杀之下,再无幸免。

    “雌雄双剑,仁义为宗。汉之传承,薪火不灭。日月所照,八方来朝。龙战四野,卫吾子民。始兴霸先,兵冠天下。北伐,北伐,北伐!”

    就在乙支文德神打秘术散出覆灭汉统意念的一瞬间,高驷手中的龙凤双剑再起变化,片片过往画面不断闪现,隐隐有着一位帝王挥剑克敌,要驱除胡鞑虏,兴兵北伐。这影子虽模糊摇不定,却蕴含着捍卫汉统,誓死不移的决然信念。

    高驷终于知道陈武帝为何肯带着三千新兵征讨南越了,守卫汉统不灭,这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但此时此刻,自然不及细想,龙凤双剑并举,顺乎自然的朝前一斩!

    叮——玉龙剑和始兴双剑再度交锋,意念与意念对拼,更加凶险。

    “啊——”乙支文德惨叫一声,倒拖长剑逃走,檀君神念被斩灭,连带着他也负创不轻。

    高驷勉力撑住身体,稍微喘过气来,对对朱方说着:“朱校尉,你快些杀散高丽军马,我门今晚必须撤退,不得有误。”

    朱方连忙应诺:“遵命!”

    高驷上了马,取过双剑观看,就见龙凤双剑上布满裂痕,花纹棱角尽失,变成了把普通长剑。神兵随主而出,陈武帝亡故,留下此剑是为了传承汉统,今日传下汉统理念后便立时沦为凡铁。

    “斥候常何安在?”

    “小人在!”常何出来三步,抱拳行礼。

    “你擅长疾行,特任命你为右屯卫前军百人幢主,统管斥候,刺探军情,着你去钱将军处报讯。”高驷略微沉吟后下令。

    “小人领命!”何六欣喜之余大声说着。。

    就在其领命之间,常何顶上命格顿时显现,丝丝煞气形成了军气,化作了面幢旗,非常清晰,这就是本命之气加上官职的变化了。

    几乎同时,高驷感觉到自己的命格中气运鲤鱼猛的一动,连忙分神看去,只见锦鲤吐书中又添加了一页敕封文书,显然是着常何将来成就不小。

    “贺怀亮!”高驷继续下令。

    “末将在!”贺怀亮一直未曾出动,这时得了命令立即上前。

    “你家学娴熟,特任命你为右屯卫正九品兵曹,先行渡河接管后营军资。”高驷压低声音下令,“至于宇文抖和卢庆,若有不从,就地格杀!”

    “下官领命!”贺怀亮同样躬身领命。。

    就在受命之际,贺怀亮顶上命格气运同样起了变化,但是和常何不同,只见灰气全消,形成了一个大印,可惜这印里,虽有着军队煞气涌入,还有着一道裂痕贯穿其内。

    这就是其父贺若弼的遗留的庇佑气数,几乎同时,高驷顶上的气运跟着变化,使他大喜 。

    果然历经大战,再提拔人才,就能增加自己的命格气运。

    三两下,安排完后路,高驷才上前拜见麦铁杖。

    “参见大帅,高重德行军来迟,请大帅恕罪。”高驷翻身滚下马,连连赔罪。暗里却在观察麦铁杖的变化。

    六万主力大军陷入重围,大批将士战死。这时,麦铁杖的气运已经跌落低谷,即便是他的本命兵戈之气,也开始不住的消失。

    向来是身死灯灭,运尽人亡,高驷心中一惊,难道大将军麦铁杖还是要陨落在辽东?

    麦铁杖自知命不久矣,心中度量后,终于下定决心要行最后一着:“高重德上前!”

    “末将在!”

    “大军不可无主,令汝代吾主众!”

    “遵命!”

    高驷很快收拢了溃散人马。不多时,亲卫已经把消息传了出去,幸存的士卒欢呼着,又有些惧怕高丽蛮军再度来攻。

    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伙,收拢起来的兵马,再度按基本编制重组。不少士卒嚎啕大哭:“将军大老爷啊,我的哥哥(弟弟)不在了啊,小人可怎么回家呀!”

    哀声不绝,长哭不止。

    麦铁杖闻声再度吐血,随即陷入昏迷。

    厮杀直到日落时方止。柳庄和尉迟恭指挥援军固然击溃了高丽大军的包围,但由乙支文德调教出来的人马韧性惊人, 很快反应过来缕缕反扑。

    乙支文德逃回山城后,暂时平复了创伤,立即排兵布阵,凶狠地展开反击。

    双方你来我往,最后打成了消耗战。

    是役,隋军先行渡河的六万大军折损过半,只剩下三万出头;后续来援的万余援军也伤亡尽两千,可谓损失惨重。

    高丽三万精兵也折了八千多,几乎都是后半场厮杀造成的。

    乙支文德不愿在拼消耗,乃缓缓收兵,以待来日。

    此战可谓是两败俱伤!

    夜色入幕,大军起行,混乱中排成长队往上游走去。

    “战城南,战城南来死郭北,野死不葬鸟可食!”汉乐府描写的景象重现。

    这踏上归途的队伍,充满了哀伤,还有断手残脚的伤兵,痛苦惨叫不绝于道,使闻着心烦。

    而同样下马步行的高驷,一面组织亲随安抚军心,一面运用望气神通静静的查看,随着眸子中精光闪烁,见军气变化情况,也不由变色,低声叹息:“军心已不可用,丧师在即!”

    月落日升,新的一天到来。

    只见天空上云气翻滚,红日光芒炸开,随之,又发出万道光芒,给大地带领光明,给人间带来温暖。

    大军到达渡口,钱世雄早就准备好了渡船,六艘龙舟开始分批将四万人马渡往对岸大营。

    只是刚渡了一半,下游高丽水军呐喊着来袭,将剩余一半人马拦在辽水中央。

    高驷站在岸上,看得目眦尽裂,大声立誓:“终有一天,我会再带着十万大军回来!”

    乙支文德立于船头,与之对视,大笑着说:“某等着你!”
………………………………

第二卷:波涛乱 第四十九章:难归

    “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 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 顺天着逸,逆天者劳

    ————————————————————————————————

    高驷躺在担架上抬首观察平原,只见白雪尽处,是一片松林,再远处,就是沿着着河流的谷地。这是辽河大战后的第二十八天,归途中先行渡河的两万大军已经溃散,惨败的屈辱好似鞭子不时抽打着所有人。

    宇文抖果然有问题,勾结留守大营的监军萧公公,烧营自退。

    贺怀亮飞奔赶回,也只抢救下来不足数千大军食用的三日军粮。

    高丽水军撞翻第二批渡河的四艘龙舟,使隋兵淹死者近两万之多,辽水几乎为之断流,惨状难以描述。

    大营方向起火,乙支文德见微知著,便亲率高丽军中铁骑,如饿狼般追在后方,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其时麦铁杖已经重伤不治,逝去数日了。

    高驷数次组织反击,乙支文德并不应战,直到隋军断粮数日后才发动猝然一击!

    虽早有防备,奈何大军缺粮发力,在高丽铁骑的冲锋下,很快就崩溃,再喝止不住。

    从粮草被烧的一刻,败局就以注定。

    高驷为掩护麦铁杖棺椿,拼力阻挡,连龙凤双剑都折断了,犹自不能打退高丽军的追击。

    危机时刻,柳庄和尉迟恭死命奋战,再有贺怀亮和常何相助,方才摆脱高丽追兵,绕道返回幽州。

    麦氏三兄弟得以返回幽州,对高驷自是感激不尽。

    又赶了一段路,高驷遥望二三里外的丛林,沉声说着:“不想重德无能,连累诸位兄弟跟着我受累。幸亏天天无绝人之路,那林中必有猎物可以让我们渡过饥寒。”

    “我去!”“俺去!”柳庄和尉迟恭几乎不分先后开口,得到高驷首肯,便结伴进入松林。

    到此时还跟随在中的,有六人,各有特色。

    首先,抬担架的是李百药和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少年。李百药不必多说,这少年体型矮小,脸庞瘦削,唯独眸子带着寒芒,仿佛是块石头。

    跟着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斥候常何,猎户出身,长臂善射,面相憨厚却十分精明强干。

    再次,是柳庄和尉迟恭各执兵器相随。

    松林中忽然传来虎吼之声,显然是被惊动的猛兽。

    十六岁的少年刚扶着高驷坐起来,听到吼声微微变色,说着:“此山中竟有老虎,不好,我去看看。”

    这小子叫彭玉麟,小名石头伢子,自幼丧父,家贫如洗,为了养家糊口,以砍柴打渔为业。有一回,彭石头到城里卖柴,碰到一个土财主愿意买,但要说两句乞讨的好听话。

    谁知这当时刚十三岁的少年,志气高昂的说:“今个俺宁可不卖,也不向你乞讨!”

    土财主大怒,本就是图个乐呵,见着小子不识趣,就让人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彭石头挥着把柴刀,死不屈服!

    出巡路过的麦铁杖见了,大起怜惜之心,责罚了那土财主,然后把彭石头收为亲兵,教他习武读书,又给他起了大名玉麟,希望他能够成材。

    彭石头因幼时受尽饥寒,武道进展缓慢,可胆气却丝毫不弱。渡河作战时,被留在大营。宇文抖烧梁逃走时,这小子奋起反抗,才保下五仓粮食。

    贺怀亮赶到后,对着彭石头也颇为欣赏,就让他做了随从。

    如此连番大战下来,彭石头才能还活着。

    “老虎虽凶,可也不及我这两位熊罡之将。石头,不必担心,等会让你吃个饱。回去,总要讨个公道!”高驷强忍右腿痛楚,笑着说。他也有点喜欢这个看似普通实则胆大的少年。

    自大军后溃败后,高驷这十多天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光如剑,举手投足意态自若,隐含着坚不可摧的信念,教人心折。

    听了这话,众人都是精神振奋,宇文阀固然势大,但所做之事,却是让人愤慨,这点必须让其受到教训。

    “回来了,呵,一头老虎和两头野猪,这下咱们能安然回到幽州了。”李百药拍手大笑,浑身脏兮兮的而不自觉,全然没了文士风才。

    尉迟恭扛着头老虎,柳庄挑着两头野猪,一前一后走出了松林。

    几人在河滩上,用松枝升起火,烤熟了肉,就着烧开的水吃了顿,余下作为干粮,朝幽州城方向赶去。

    又十余日,一行人终于看到了雄伟的幽州城,无不欣喜雀跃。哪知,尚未进城,便看到了城门口出张贴的捉拿罪将高驷的布告。

    按下众人的愤怒,高驷说:“先入城打探一番。”

    “将军,我去。”这时,少年彭石头开口说话了。

    李百药笑说:“小子 ,跟着我。”

    “小心行事。”高驷叮嘱了番 。

    不多久,城门口驶出了辆马车,到高驷等一行人面前停下。彭石头坐在车夫旁边。

    掀开门帘,李百药和一个中年文士走了出来。

    “哦,汝便是高重德,麦大将军托孤之人?”这文士青衣古服,语气甚是温和恳切,说着:“某家越州(今余姚)虞世南,与麦家是故交。此处不便说话,且随我来。”

    高驷咳嗽了一下,说着:“蒙虞公搭救,我等感激不尽。”

    高驷拖这个伤腿,挣扎着上了马车,其余三人步行跟随。

    “败而不馁,坚忍卓绝,猛士相随,得将士之心,麦老这次选对人了。”

    马车调头,缓缓驶过城门。碍于虞家的声威,守门将军对步行的柳庄,尉迟恭和常何三人也不敢阻拦。

    到了城南虞府,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请郎中为高驷治疗腿伤。

    “这条腿是半个月前中箭创伤,由于并未得到及时处理,又历经伤冻,如今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