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回家!回家!”众多将士闻言欢声雷动,士气再度有所恢复。
城头上,乙支文德微微皱眉,自语道:“想要垂死挣扎?”扭头吩咐了两句,当下将旗挥动,城上和山下的伏兵都相继而动,准备下一轮的进攻。
这大辽城乃是高丽国在辽东最前沿的军事重镇,有三万精兵守城,固然坚不可破,若要主动出击埋伏隋军原是力有不逮,但硬是被乙支文德连番谋划,营造出这种诡异的有利情况。
鱼儿已经入网,但若不能掌握好尺寸,也可能会是网破。
乙支文德定了定神,说着:“急什么,这才落网的鱼儿总会挣扎几下的,捕鱼需要耐心,更何况是打仗?”
小将朴成桂胆大,他上前请战:“将军,让我的人马上阵吧。只需一个冲锋,就能打破隋寇!”
乙支文德摸了摸鼻子,摇摇头,抬起竹杖遥指远方,沉声道:“我有种预感,真正的大敌就在暗地窥伺着。昨晚,檀君父神摇了我额头三下,告诉我说吾的宿命之敌出现了。”
檀君,高丽开国之始祖,建国高句丽。汉末,国祚被辽东公孙氏所灭。
李氏复国后,为宣告正统地位,就册封檀君为大武圣王,高丽开国神君。
此时辽东萨满神兴盛,众人闻言吸了一口冷气,乙支文德才满意的说着:“看你们吓的,我有神君庇佑,何惧宿敌?来,把山下那几万隋人先杀个干净,看他出不出现。”
咚!咚!咚!
战鼓再响,却是隋军抢先动手,往西边上游河岸方向杀去。
“将军您看,挑衅,隋寇竟敢挑衅!”朴成桂这时开口,只是一指,大家立刻发现了。
山下,隋军刀出鞘,人上马,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麦铁杖命令三个儿子为先锋,下达了突围命令。
他自己带人断后,发誓说着:“孩儿们,回家!老夫给你们断后,但有一人未退走,我麦铁杖绝不离开。”
“死战!死战!死战!”
几乎是眨眼之间,黄白两道洪流就对撞在一起,跟着汇聚成道血色河流。
归师勿遏!
这时,残余的四万隋军里,已经弥漫着不可抵挡的气势,让正面拦截的高丽军士纷纷躲避。
这才是大隋府兵精锐横扫天下的应有战力,等闲杂胡岂是对手?
“金泰来,你下去传令,放弃第二道矮墙,退入地三道工事阻击。”乙支文德微微眯眼,气定神闲的说着,他的神态,落入周围将佐的眼神之中,都觉得主将胜券在握
听到军令,金郎将打了激灵,心里想着:“这大帅待俺真不薄,目下的时机,正可立下大功。”
金泰来下意识的应着,抱拳行礼:“末将这就去监军督战……”
不足片刻,金郎将就飞马出城,向随从说着:“我大高丽男儿,痛击隋寇,立功名就在今朝,跟我来!”
“痛击隋寇,立功名!”亲卫金三胖跟着大吼。
“痛击隋寇,立功名!立功名,娶花娘!”其他数十随从同样跟着高呼。
花娘是高丽国对未婚小娘子的称呼。
麦铁杖把铁杖舞得水泼不进,死命断后,半步不退。孟金叉同样浑身浴血,大斧劈砍,挡着披靡。
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
他二人领兵断后就已经心存死志,倘使能多救得些麾下儿郎,死又何惧?
麦孟才三兄弟带着大部奋力突围,刚击破高丽蛮军重围,到了前面,行不及伏兵再起!
“杀尽隋寇,杀尽隋寇!杀尽隋寇!”
众人看去,各自脸色惨白,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茫茫雪原,涛涛杀机,回路多艰辛。
“兄弟们,跟着我!”麦氏三兄弟的老三当先冲出,大哥和二哥要指挥军队,他就主动来打头阵。
“……江淮儿郎,从不怕死!胯下还带种的,跟我杀上去!”一个老卒嘶吼着冲上去。
“老子们还没有死绝,小儿辈呈什么强?”又有人大笑着冲入敌阵。
江淮之地,古属楚国,向来出产精兵。项羽八千子弟,横行天下,多数来自于此。
再往后,隋末王世充仗着江淮劲卒雄霸一方,战场上几乎要了天命之子李世民的小命。
到了元末,朱重八倚之夺取江山,建国大明。
江淮精兵最后的斗志爆发,杀得当面高丽军节节后退,竟有着溃败迹象。
立于城头的乙支文德终于色变,断然下令:“朴成桂,命汝出击,三刻钟破阵!”
“末将领命!”朴成桂转身离去,调动军马。
千且骑卷平岗!
竟是千余重甲铁骑,犹如现代战场的装甲坦克,带着撕裂一切的势头扑向断后的隋军。
重骑在大隋有着另一个名字,便是甲装具骑,向来是战场无敌的代名词。
麦铁杖见之便知大局崩坏在即,凄凉的长啸,说着:“兄弟们辛苦了,老夫带你们再杀一场!”
“誓死追随将军……”孟金叉紧握着大斧,带动着最后的数百残军鼓起余勇。
………………………………
第二卷:波涛乱 第四十七章:宿命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燕太子丹
腊月。寒冬。
黑土地上冰雪覆盖,就算是晴天,也有着可怕的寒冷,故而战马踏上去毫无陷没之危。重骑如山,长矛如林,杀气在逼近。
当一众高丽重装铁骑撞来时,使当面人全身一紧。
在这样危机中,麦铁杖却还手持镔铁杖,昂首直视前方,面色不变。
十丈,一大片矛尖林立,在金灿灿的阳光下闪耀寒光,使人一看到就胆寒。
三丈,利刃变得大起来,于黑漆漆的马蹄下迸发火星,谁能当住铁甲连环?
麦铁杖瞠目大喝,吼着:“开!”
镇山镔铁杖往前一挑一戮就将当面骑士打死,抛向半空。接着杖头一转,横扫马头,连着撞翻了三五重骑。
麦铁杖一步一杀,大吼着向前冲入敌阵,只攻不守,眨眼间穿透三重重骑圈子。
孟金叉在后面大叫着:“威武,威武,将军神威!” 抡起大斧,疯狂砍杀。
数百隋军残部,疯狂呐喊这纵身阻挡高丽蛮军重骑。
可惜其他人大多数勇武不足,难当重骑兵一冲之威,两轮之下,隋兵不是被长矛贯胸刺死,就是被战马践踏而死。
惨嚎不止,尸骨纷纷被碾落成泥,来年会滋润土地。
高丽铁骑分出一百人队继续绞杀残存的数十名麦铁杖部下,及主将麦铁杖。
“大军向前,直击隋寇本阵,不得停留!”朴成桂于马上横枪下令,声音宏亮,响彻全军。
“大善,果是骑将种子。”乙支文德抬首笑了起来:“传我命令,全军出击!”
“遵命!”这道命令下去,顿时,帅旗再动。片刻后,留下四千人守城,其余两万六千高丽士卒皆手持刀枪长矛,战斧和狼牙棒等兵器,分成三道洪流,涌向被围在垓心的数万隋兵。
刀盾收割,枪矛突刺,步卒立寨阻拦,骑兵纵马追击,一切都井井有条,好似一盘棋局到了收尾之时,胜局已定。
高丽蛮军全面反击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光彩,这是胜利的光芒,乙支文德上马,停在高地上继续下令着:“先肃清那员敌将及其惨部。”
“遵命!”另一员蛮将鲜于骨应着,立刻派人集中兵力准备先割取麦铁杖的首级,再去攻击消灭其他隋军。
麦铁杖大悲,恨不能向天再借三十年,在最需要武力的时候,他却真的老了,不复当年勇武,纵然武道还有着宗师底子,可惜气血已然枯败。
镔铁杖无力的支撑着惨躯,他已经不知道受了多少处伤。
这是一个盖世大将 英雄末路的力战悲歌!
“大将军,末将先走一步。若有来世,再战辽东!”孟金叉惨笑这举起大斧就要自杀,他不愿被敌人俘虏后受辱。
“夜叉!”麦铁杖无力的伸手,想要挽回。 孟金叉因长相凶恶,又被成为孟夜叉。
“咚!咚!咚!”战鼓骤起!
这不是高丽蛮军的号角,而是大隋最广为流传的开皇破阵鼓!
战鼓三通,连环十二响,创自开皇,盛于杨素,三十年间每次响起便代表着大隋府兵的赫赫天威。
天威卷地过长河,万里胡人尽汉歌。莫惊瀚海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开皇二十年,大司马杨素率军三十万,横渡瀚海,打破阿史那胡族汗王大帐,使得西域番邦万国来朝。
是役后,开皇鼓所奏响之地,诸胡莫敢不从!
麦铁杖和孟金叉霍地又迸发出一股力量,生生提起兵刃,向战鼓奏响之地望去。
鼓声来自燕州城的北方,乃是高丽大军的后阵。
高驷拔剑下令:“尉迟恭、柳庄,钱超,尔等带五千骑直刺高丽后军本阵,救援大将军。柳庄为主将,尉迟恭、钱超为副,不得有误!”
“是!”三将领命,翻身上马,催动轻骑疾奔而去。
“朱方,你领剩下的八千步卒,随我出战。”高驷继续下令着:“去会会这高丽蛮军大将。”
朱方点头,应着:“末将领命。”
随着战鼓声隆,隋军士气越来越盛,虽处困境而不惧。开皇破阵鼓的辉煌已经印在每个府兵的灵魂中,有什么比陷入重围时援兵到来更能振奋士气呢?
高驷感受着战场上的士气变化,观看顶上吉凶,赤气已经浓郁之极,随着始兴龙凤双剑挥动,大量赤气沸腾,向高丽蛮军的青白之气席卷过去。
乙支文德在战鼓响起一瞬,就明白自己还是大意了。
高丽军的防御拦截工事和重兵都是靠前布置,隋军的援兵却出现在了后方,显然来援敌军将领非等闲之辈。
此刻,是两军交战的关键时机,纵观当下战场形势,前阵隋军逐渐式微,高丽军优势不断扩展,但后阵却是隋人援军占了上风。
双方主帅彼此都深知,此战胜负,在于谁能坚持下去,只要一方的一处蹦塌,就会连环败绩,彻底大输溃败。
“这才配做某的宿命之敌!”乙支文德接连下令,并且号角频吹,将旗前进,山城上守军也倾巢尽出,随着他来阻拦敌军。
乙支文德抽剑,仿佛有道龙吟响起,一柄宝剑出鞘,宛如条玉龙腾空,高丽三千里江山气运随之云涌,咆哮朝高驷袭来。
此剑呈龙形,剑柄由龙尾交织盘旋而成,龙首为剑尖,乃是白金混合了五金精英所铸,通体灿白如霜,发出森森寒光,慑人心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便是乙支文德的玉龙宝剑深意所在。
在这等形势下,大军对决,高驷只有逆流而上,正面相拼,始兴龙凤双剑好似有灵般争鸣,气成龙凤环绕状,毫不若于对方。
“来战!”“来战!”
大隋来援之八千步卒和高丽军四千最后精锐碰撞在一起,再度掀起片片血浪。
时间倒回,二十里地,快马加鞭,轻骑半个时辰即可赶到。
下定前去救援,行伍中,高驷竭力运用神通望气。
副将朱方见了,赶忙就近前请示:“将军,军情紧急,大军是否该立即出动?”
“不用着急,我自有主张,你下去准备吧!” 高驷观望了一会儿,只觉觉高丽军气运浩瀚如海,那对应的战力想来不弱。
麦铁杖明虽陷入重围,可即便再精力不济,也能坚持一段时间,但是关键如是援军不能迅速击败高丽蛮军阵势,只怕…… 会出现全军覆没的危局。
“善出奇兵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高驷念了句兵法格言,咬着牙,下令绕行到高丽军后方,然后择机出兵,彻底逆转战局。
经过艰难行进,终于赶至战场,最前方柳庄着人回报:“将主,沿途烽火台已清理完毕!”
听了这话,高驷霍然而起,勒马上前,隐于土凹后,观看两军厮杀的变化,令大军在三里外整装待发,“今摆开三十六面大鼓,十二为一组……出击,听吾号令。”
凡事都有法度,军队出击更是如此,也不能随意进攻,发兵早了会陷入僵持漩涡,完了会使本阵战败,难以挽回战局。
论大军调动,以及见微知著,体察军机,乙支文德乃是当世翘楚,就从其布局围歼麦铁杖大军一局,足见其本领。
高驷则是另一种状态,他以望气神通为根基,再结合杨素的用兵札记与陈霸先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兵法认知。
“气机!”高驷心里默念,不断窥测前方两方军气交锋的起落变化。
重围之中,隋军接连破阵,又一次次被挡回去。
麾下诸将纷纷请战,高驷不许,只道:“再等等!”
朱方几乎跪在地上,用哀求的语气说着:“将军,发兵吧,大帅他们快撑不住了。”
高驷不为所动,眸子里泛着凶光,只是冷冷说着:“敌军还没有疲。”
再过数刻,乙支文德将朴成桂重加铁骑派出的刹那,高丽军气运达到了顶峰,但也是回落的开端。
“可击矣,擂鼓!”高驷回身冷静下令、
这时,已经有三十六面战鼓一字排开,都是用木架支着,鼓声如雷,五千轻骑和八千步卒闻鼓而进!
战局再度变得扑朔迷离。
高驷和乙支文德各自催军急进,彼此照面之际,不约而同地都将对方认作了宿命之敌。兵对兵,将对将,双方的厮杀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
“叮——”玉龙宝剑于始兴龙凤双剑战在一起。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陆逊初拜大都督,领兵掠阵,见谷中一阵杀气,冲天而起
笑指曰:“杀气起矣。刘备必从山谷中出也。”
后果然如此,吴军大破蜀兵,陆逊遂声震吴魏。
单独的望气并不可怕,但是一旦和兵法结合起来,便会产生莫大的威力!
果然,高驷窥破乙支文德布阵虚实,也打了对方个措手不及。
“是个好敌手,以迂为直,还能抓住战机,汝是何人?”乙支文德哈哈笑着发力猛攻, 玉龙剑翻江倒海,杀机滚滚而来。
“汉人,高重德!” 高驷挥剑对攻,毫不示弱。
“汉儿?”乙支文德眯着眼,看向对手:“我知汝之根脚了。”
这不是嘲笑,不是无知,乃是尊敬甚至恐惧!
高丽素来羡慕中原,汉亡后,便以华夏正统自居,号称三千里外小中华。玉龙剑更是仿八面汉剑打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是汉之臣土,这是何等雄浑霸道的概念?
自晋祚衰落,四角胡儿入侵中原,他们只听过晋人如羊,何曾再听到过有人自称汉儿!
“明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高驷不知为何想起了这句话。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
战鼓如雷轰鸣,旌旗如林怒放。双方大军再度绞在一起,厮杀更加惨烈。
………………………………
第二卷:波涛乱 第四十八章:俱伤
临阵摧空,万人之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千载而下,爵位传命,与国同休。——神武十一年,太祖敕封尉迟恭为鄂国公。
—————————————————————————————————
双方主帅布局已定,就看谁的棋子能当先破局。
鲜于骨刚刚冲散麦铁杖的身旁亲卫,狼牙棒砸倒了孟金叉,正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