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听到这里,眼中寒气渐生,再不多留,怒气冲冲的带着随从离去。
………………………………
第一卷:少年行 第二十章:文会
“高重德,快起来。”戏谑的喊声响起,这是张出尘执剑敲门。
“……嗯,知道了。”被叫醒的高驷醒来,起身、穿衣,而后佩剑出去,就听见果然是一袭青衣的红拂女。
高驷一怔,问着:“红拂,大清早有何事?”
“哼,还睡得着,今早有许多秀女乘车进入洛阳,你就不担心徐小慧也在其中!”张出尘讥讽道。
高驷现在虽是千牛备身,但私杀外侯官始终是个隐患。
他当下住在楚国公府上——杨素未归尚未改成越王府,大家都有些担忧负责选秀的宇文化及带人寻上门来,因此听到选秀消息,这才准备探个究竟。
“随我去看看。”高驷淡然而处。
招来史大奈和高开道,戴上楚国公腰牌,红拂女做男装打扮,总管李百药做向导在前引路,一行出了国公府大门。再沿穿过履道坊来到朱雀大街,就见长夏门方向,挤满了入城的马车,而且上面载的都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女。
“江南沈氏女,据说生下有就香气三日不散,能歌舞,善做事,想来入宫后必能飞黄腾达。”
“京兆韦氏,故太尉韦宽的后人,听说也是个美人儿……”
“琅琊王氏,山东贵女,诗书传家,想不到此番也进宫侍奉君王,都不简单啊!”
,,,,,,,。
再往后就是三五个少女共乘一辆马车的普通家世女子。
李百药不愧博闻强记之名,对于每个入宫秀女的来历都能辨认个八九不离十。
天子无私事。
三十年开皇盛世犹如烈火烹油,现在新天子即位,不时有暗流汹涌,一些想要趁势而起的世家,便纷纷籍着选秀之机挑选最美貌的女子送入皇宫,期盼在未来的变故中分得一杯羹。真的仔细探查,不少世家和大族,都或明或暗开始下注了!
高驷万全看不到徐小慧的身影,心中既庆幸又失落。
“重德贤弟!”李百药忽然唤他。
“李兄!”高驷很是客气,李百药虽是个管家,但才气出众,为人正直,不能不客气。
“贤弟,刚才见你神思恍惚,想必是因外侯官一事担忧宇文家报复,随我来……,愚兄给你引荐两位至交,定然可以帮得上忙。”
“没事,到让哥哥费心了。我家事已安顿完毕,若有人不开眼找来寻事,某之宝剑未尝不利!”高驷想了想一字一顿,又说着:“全凭兄长安排,咱们往哪里去?”
“当然是南市喽。”李百药笑嘻嘻道,“哥哥带你去见识见识。”随后招来马车就往城中的南市赶去。
在这个时代,大城市的都设有专门的坊市,供各方商人交易,往往也是城内的繁华地段,吃喝玩乐场所俱全,乃是结识朋友的上佳之地。
马车轮滚滚而行,沿着街道驶过,越来越见繁华。
高开道和史大奈跟在马车两侧,看得眼花缭乱,高开道一反常态说着:“待会儿可要喝个痛快,老史,敢不敢比个高低。”
“怕你不成,论武艺咱俩难分伯仲,喝酒俺可没输过。”史大奈嘿嘿直笑。
高驷和李百药闲谈者,红拂女闭目养神。
此时,南市八街,此地多酒楼贵宅,江南吴女,西域胡姬更是应有尽有,最使青年才俊流连忘返。一处高大典雅的楼阁,门庭金碧辉煌,在路上望去,木栋阁楼隐有丝竹歌舞之声传扬。
司马元青和宇文成基,以及几个官宦子弟,才到了门口,就听到庭内有两只鹦鹉的叫道:“公子来了,公子来了……”
那一行闻之皆笑,宇文成基是说着:“这小东西还有几分乐趣。”
司马元青笑了,说着:“这样兄长才能左拥右抱呀!”
正当时时,楼前竹帘卷动,三个青衣小鬟莺莺燕燕的迎了出来,当头的少女长的明眸皓齿,娇小可爱,芳龄不过十三四岁,宛若多处绽的梨花,看见了来人连忙行礼说着:“闻得几位公子前来造访,梅清大家特命小婢喜鹊欢迎,快请入内!”
就由这三个小丫头引着入内,院内别有洞天,只见见假山疏丛,奇花异草掩映,纵然是多次次来过的人,都不由会生出猎奇之心。
地面用玉石铺就,纤尘不然,上了石阶几可照出人影。这喜鹊丫头引着几人往小楼行去,途中说笑不断竟也颇通文雅。
宇文成基看了这丫头一眼,说着:“单看这丫鬟,就可知梅清大家风采了。”
“那是自然。嘿,闻香园本有四大才女,或舞或歌,或琴善诗,都是成名已久。唯独这梅清大家乃是三月前到来参与文会的。宇文兄,可听说过,梅清一曲舞,洛阳半城空。”一个官宦子弟道。
宇文成基果然被吸引到了,抬手摸着下巴说:“那今儿可就要好好欣赏下了。”
在他们这一行人到来之时,大厅里已经有多名才俊在座。
梅清还未现身,先有一阵琵琶声起,这琵琶声初如小溪婉转流淌,无过多渲染,音符却在平静中暴涨动,声音丝丝从江南风流陡然变成了铁骑冲阵,牵动着人的心弦,曲到最烈出猛地一划,戛然而止,又似从未出现过。
厅内众人沉醉,良久无声。
“果然好琵琶行,不虚此闻。宇文成基拍了拍手,打破气氛。
轻纱垂帘忽然自内掀起,另一番气像浮现,十六个少女开始作舞,轻纱动,眼波横,春色旖旎。翩翩起舞中,象牙佛冠飞天,璎珞如潮似浪,,,妖娆和圣洁矛盾中浑然天成。
厅内一行人连叫好都忘记了。
司马元青等来到大堂坐下,就有一个个丫鬟上茶,看着舞蹈听着歌声,美人蜿蜒,宇文公子当下却心有些恍惚。
宇文成基年方二十乃是宇文化及的幼子,但是出身于家中嫡子。
自幼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但天赋聪明。祖父宇文述,就夸赞“通权谋,警悟而行,乃大才。承吾家业者唯独此儿也。”
宇文家靠着侍奉当今天子发迹,他平时顽劣些无伤大局。
但今日却收起了狂妄,显得谨慎而有礼很少见,只因就在昨日,发生了一件大事。
宇文成基的哥哥宇文成都,是天宝大将,更是新被授予平叛前军大元帅,统管十万大军,这已经是朝中高管了,深受天子信赖。
昨日,傍晚时分,他有空陪着宗室女元英娥去白马寺上香。
元英娥的祖母是杨丽华,原本是杨开皇长女前朝大周天元皇后,北周江山被杨氏所夺,为免除后患,元文皇室男丁子弟尽数被杀。
元英娥身负两朝皇室血脉,精通琴棋书画,并且幼习武善使长剑,殊为难得。昨日到白马寺烧香以祈冥福,这原本只是平常事。
不料上香之际,迎面走来一位大和尚,只看了元英娥一眼就紧随在后。宇文成基以为碰上了花和尚,大怒就要传唤卫士,和尚却说出了惊人的相士之语:“贫僧自幼修天眼通,不敢说参透未来,但五六分还是有得。观人相而见未来相,但未曾见一个十分上相之人,佛祖保佑,今天让老衲得睹极贵之人。”
宇文成基时心中一动,在送走元英娥后,遣人秘密宴请和尚。到了密室幽地,和尚不等他问话,开口就说:“若观公子之相,不过是百日太子之相而已,但若观此女,却有母仪天下之格。而且生儿有天子之命,可助丈夫大运。你若得娶她为夫妻,公子日后必定能称王称帝。”
宇文成基听得热血澎湃,却又十分害怕,正考虑灭口,不料和尚起身告辞:“阿弥陀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求天下太平,贫僧妄自泄露天机,折了二十年阳寿,今晚合当圆寂。劳烦公子将吾之舍利子送还白马寺碑林塔下。”
果然,当晚老和尚圆寂,留下一刻舍利子。
第二日,宇文成基独身一人送还和尚舍利子。
之后到了街上,他还几如在梦中,就遇到了司马元青几个平日的狐朋狗友,被一起拉到这里参加文会,到现在回不过神来。
太子之命,称王称帝,这句从未想过话,一下子唤醒了了他身体内沉睡的大志,使他心潮翻滚。“成基兄,想什么呢?”就在这时司马元青在他肩膀上一拍,使其清醒过来。
“嘿,没事,只是想到这梅清大家,如此风采,不会有人捷足先登吧?”宇文成基笑着又恢复了纨绔子弟模样。
“小事一桩,若能文会扬名,兄弟只管去快活。”司马元青笑着说,说着:“我观宇文兄印堂红光凝聚,来日定然发达,可不要忘了小弟,哈哈哈!”
宇文成基下意识惊问道:“你也会看相?”
“那是自然。我司马家虽然没落。但还是有些密传,只是太过深奥。快看,梅清大家过来了。”司马元青实际上是一胡诌的,他虽也姓司马,但同司马世家毫无关联,相术更是还没有入门。只是其做人圆滑,不得不奉承对方。
梅清大家白衣若雪而来,两个侍女在后轻托裙角,此女冷艳若梅,目光含情,端庄带着三分媚,最令纨绔少年着迷。
看见她过来,司马元青的目光就死死盯着对方,而宇文成基也打起精神来,与她说话,只是心中却更是思量元英娥。
元英娥身份敏感,否则也不会十六岁了还未出嫁,宇文家也算是显贵,若是在这时提出,只怕会影响到天子对宇文阀的信任。
梅清大家见对方心思不在她身,心中惊疑,目光凝看了宇文成基两眼,不过客人众多,却也不过多停留,当下嫣然一笑,就要向别席而去。
“哎吆,宇文兄,你今儿是怎么吃素了?该不会是不行了吧?”司马元青等一干官宦子弟起哄。
宇文成基哪受得了这激将,霍地端起杯来,揽住美人,大笑说着:“大家且慢,陪我喝杯美人香。”
言罢,将酒递到佳人唇边,霸道的不容拒绝。
在场的公子不由欢声叫好,片刻之后,有一人更是起哄的说着:“听闻宇文兄饱经风流阵仗,花样繁多,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
“可惜我没有机会了。”又一人说着:“不知梅清大家滋味如何?”
众人不由大笑。
………………………………
第一卷:少年行 第二十一章:生波
去洛阳城南市,乘坐马车很快就到。
上午辰时三刻, 高驷等人就随着李百药到了常去的酒肆。
到了南市,马车直赶到了八街,停在了最出名的闻香楼下。
闻香楼者,青楼别称也,只是此楼非比寻常,阁中女子俱是清倌人,常引得五陵少年一掷千金。不过,最引人忌惮的是其幕后的素女派传承,把观星术和美融合,拨弄天下风云。
“按照我这前世高元真记忆中的信息,新一代素女袁紫嫣,应该就在这闻香楼出道把?有机会倒要探个究竟。”高驷暗中思虑。
前世,袁紫嫣在闻香园点评才俊,各方谋主宰相留名,后来传为佳话,虽不入主流史书记载,却为许多人所称道。
在这一次闻香园文会中,诸多才俊竟然被其指点分投各方主公,后来纷纷成为一方谋主或者宰相。
不过现在的高驷既然来了,就准备看下素女派的观人之法,有道是:“将相之运,首在于天赋才华,此为时运经历,两者相合才能脱颖而出,岂是一个所谓的点评文会所能决定?不过,文会对于扬名有些帮助是真今日倒要看看这与会的才俊到底都是何等人物。”
就在寻思着,里面已经有个丫鬓迎接出来,说着:“李公子请进,苏公子和许公子早到了呢。”
李百药少有才名,于洛阳城中亦是一流人物。
这闻香园,亭台楼阁重重,格调古朴清幽,到了里面,一个个文士份桌而坐。
只要留心观望过去就会发觉,与会文士实际上分成了各个小圈子,多是高门子弟,也有几个布衣寒门陪衬。
宇文成基、司马元青等十余人是一个主流圈子,坐在最显赫的位置。
另一拨乃是关西门阀世家子弟,以王、李两位公子为主。
李百药预定的包厢只有两三位好友,算是个小点的圈子。
再有的便是些许落魄贵族子弟和寒门才俊,来此想结识贵人或者碰碰运气。
来到了桌案前,李百药先给众人介绍。
“这位是苏勖苏慎行,乃是苏相国的孙子。”
“这位是许敬宗,礼部侍郎许大人的公子。这是高阳郡公元宝藏元兄,他可是个大财主,今趟的花销都着落在他身上了!”李百药先挨个介绍,最后才指着高驷引荐给众人。
“他是越王新收的第十三位义子,高驷高重德,前几天的报捷信使。来见过诸位兄弟。”
说着随手取出二两金子,递给侍女。丫鬓接过稍微一看,顿时大喜,说着:李公子真是大才子,婢子这就去外面候着,有事公子随时传唤奴家。”
侍女离开后,高驷从容行礼说着:“洛阳高重德,见过诸位,小弟在此有礼了!”
苏勖摆手说着:“不必多礼,既是李兄引荐,咱认下你这兄弟。”
“重德贤弟好本领,啧啧,就连大名鼎鼎的李密李法主,百药兄都不曾引荐过呢。来来,某家许敬宗,认识下。”另一个双目狭长的白衣公子嬉笑着道。
元宝藏也好奇说:“李法主才气纵横,曾牛角挂书苦读,深得楚国公赞赏。百药贤弟却从不与之交往,是何元故?”
李百药入座后,冷哼声说:““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李法主貌若狼顾,非可托真心之友。”
苏勖,家学渊源,擅长度支理财之学,历史上做过唐朝宰相。
许敬宗,文采斐然,长于纵横之论,未来会先投李密再投李唐,同样做到了一品大员。
元宝藏,日后官至郡守,威震一方,可惜阵亡于农民义军之手。
高驷冷眼旁观,发现这几人都不简单。
李百药此言一出,元宝藏哈哈大笑着:“诚斯言哉,不提李密了。咱们先看歌舞,再见一见这组织文会的阁主。”
下面忽然起了冲突。
来此的各位公子所带的护卫均是被安排在了另一处,文士动武倒是少见。
“住手!这,这位,公子,怎可,免、勉强梅清大家?你,强迫人饮酒,不是君、君子所为。”竟然有人打抱不平说着。
听到这里,宇文成基冷哼了一声:“哪来的穷小子,就跑来打抱不平,报上名来。听听,本公子能不能着人将你拿下问罪。”
“巨鹿魏,魏征!文会之地,你,你不怕,天下才子,耻笑,耻笑吗?”下面角落席面中走出个布衣寒士,傲骨铮铮,浑然无半点惧意。
“魏玄成这厮,又给我闯祸。”元宝藏不由无奈道。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高思脑海不由“轰”的一声。
如果说新认识的几位朋友,各个不凡都有各自才华,然则下面那位叫魏征字玄成的寒门士子才是日后成就最大的。
魏征,字玄成,巨鹿人氏。初为元宝藏门客,后投李密。及败,又投太子李建成麾下。再败,终归于唐太宗麾下,人如铜镜,映照千古,辅佐天子开创了新一代的盛世。
其人刚正不阿,才华绝代,命运也最为坎坷。
有道是同类相聚,李百药才学非凡,交的朋友也是人中俊杰。
“咱们过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