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国之南亚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王国之南亚风云-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孝泉就来到位于华东区的华机动力机械制造厂。现在秦国的交通运输问题已经是一个大问题,必须有效的解决交通运输工具问题。对于运输工具的选择上他更加重视铁路运输,现在秦国的汽车运输还没见踪影,就是有了汽车运输,但是汽车运输的运力还是有限。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火车的运输量都比汽车的运输量要大得多。所以火车机车问题必须尽快的解决,早日让秦国的火车跑在秦国的土地上。

    华机动力机械厂的研究员和工人们此时已经分为两派,一派支持蒸汽机作为火车的动力,他们认为蒸汽机已经在火车上运行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技术已经很成熟,制造起来也有借鉴的实物。内燃机有多大的动力,能不能带动火车这个上千吨的大家伙还是个问题。

    就算是能,那也需要时间研究大动力的内燃机不是,可是现在秦国的铁路急需用火车机车,等不起啊。

    另一派支持内燃机作为火车的动力,他们认为秦国的煤炭储量少,特别是燃烧值高的煤炭储量几乎没有,发展蒸汽机车将会面临煤炭短缺的危险,而秦国的石油比较丰富不存在这种问题。

    两种火车机车对现在的秦国来说都有优势。一时间双方争吵的难解难分,不相上下。

    当他们听说秦孝泉来厂里视察时,就把官司打到了他这里。陪同秦孝泉前来的谢方,看到这场闹剧时是苦笑不已。

    秦孝泉仔细认真的听取了双方的说辞,他一时也难以抉择,其实他内心里是倾向于以内燃机作为火车动力的。后世火车的发展就是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然后是电动机逐渐取代内燃机,但那时的内燃机机车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大。

    就秦国现在急需火车机车而言,蒸汽机车的制造速度最快,内燃机机车什么时候造出来还不一定呢?秦孝泉觉得亲自到制造车间实地的查看一翻在做决定。他心中想,实在不行就先用蒸汽机车,等以后内燃机机车造出来以后在更换。

    秦孝泉来到制造车间,谢方在一旁介绍道:“国主,华机动力机械厂日产各种型号的电动机300台;日产各种型号的内燃机500台;日产各种型号的蒸汽机200台,现在是工人的磨合期,等到工人熟练掌握了生产工艺和技术后,电动机、内燃机、蒸汽机的产量将会翻一翻还要多,日产可能为1000台、1400台、800台。”

    秦孝泉听了之后说道:“我们秦国想要加快工业化建设,全靠这些动力当家做主,动力越强劲,我们秦国的工业化速度就越快。所以动力的发展既要脚踏实地也要大步向前,造出更强更大的动力机械来带动秦国的工业化建设的步伐。”

    秦孝泉观看完制造车间之后,又去了动力研究实验室,看到这里的研究员们个个的都是两眼通红的在激烈的讨论着如何加大内燃机或蒸汽机的动力,他们提出了加大缸的直径来增加动力,但是实验了几次效果都不理想。

    秦孝泉听了他们的讨论之后就觉得他们的思路有问题,秦孝泉知道后世一提到汽车人们就会问‘你的车是几个缸的,百公里耗油多少’。

    秦孝泉就忍不住的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增加缸的数量,来增加机器的动力。”

    其中的一个研究员回到道:“你的想法以前就实验过,两个缸时动力增加了10%,等到增加到第三个缸时,三个气缸的同步问题无法解决,动力只增加了5%,所以在运动同步问题上没有解决之前,气缸的数量越多,气缸运动的同步问题就越大。”

    秦孝泉感觉他们的思路有错了,后世他听惯了两缸、四缸、六缸、八缸甚至是十缸十二缸的机器,又开口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两个缸两个缸的增加,把这几个缸串联起来做到运动同步。”

    这时所有的研究员抬起头看着之后,惊讶,道:“国主。。。”

    秦孝泉的一番话像是启发了这些研究员的灵感一样,十天之后,他们研发出了四缸的内燃机和蒸汽机,试验机运行的非常的平稳。

    四缸的内燃机动力增加了60%达到了30马力,蒸汽机的动力增加的更多达到了350马力。不服输的内燃机小组正在加紧设计六缸的内燃机。

    大动力的蒸汽机制造出来了,秦孝泉虽然希望现在就用上内燃机车但是新材料研究需要时间,秦孝泉也没有强求,毕竟在未来的三十年里蒸汽机车还是主流。

    秦孝泉相信有了这些勤奋的研究人员再加上他的点拨,秦国的内燃机的发展会非常的迅速。他想到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坦克、装甲车、运输车心中就很激动。机械化部队是他梦寐以求的。

    秦国的煤炭储量很少,秦孝泉就提出要求希望蒸汽组的研究员们把燃煤室设计改造成燃油的蒸汽机。

    火车的动力问题解决了,秦国的发展即将踏入快速的工业化的快车道。。。。。。
………………………………

第87章视察石油业

长久以来,仁安(仁安羌)一直是一块传统的石油采矿区。在那一时期,西方人勘探石油的深度往往仅限于500米左右,所以在东亚地区也就仁安出产一些少量的石油。

    仁安的众多丰富油层恰恰都是处在超过1000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地层之中。所以英国人对这个‘小型’的油田不是很重视。

    华夏的先民们却早在公元290年的时候就在如今甘肃玉门的老君庙一带发现了石油,比北宋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石油还要早上近800年。在那时,当地的人们就已经将玉门的石油用作生产、生活和军事用途,相比大陆其他地方那石油连毛都见不到一根的状况,无疑的,华夏的先民是最先发现石油和使用石油的民族。

    仁安的浅层石油储量很少,虽然秦孝泉知道在中东地区的沙漠里有储量丰富的浅层原油矿产。

    秦国现在的手伸不了那么长,所以秦国境内的仁安原油产区就对秦国来说非常的重要。

    在这个年代来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业还在发展初期,如今全球石油年消耗量甚至都还没有达到百万吨的时期,仁安的这块油田无疑的仍将是会在秦国的石油开发事业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国自独立战争控制了全国以来,仁安的石油化工建设就在进行当中。这时的英国主要的燃料是煤炭所以对石油的开发不是很重视,仁安以前的石油钻井是由一家英国的私人公司开发的,独立军占领这里之后就把石油收归国有。所以秦国的石油开发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独立军控制缅甸并建国之后,秦国的石油工人几乎为零,也没有石油开发这个领域的人才。好在此时的石油工业才刚刚起步,石油所提炼的是汽油、煤油、重油等比较初级的产品。

    秦国在原有的两三个石油钻井平台和几套钻井设备的基础上,又成功的打出了十口自喷井。石油的提炼工业也在原来的小工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从石油中分离出了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当然了,仅仅这样仍是不能促使秦孝泉下定决心,打造华西区仁安石油产业。究其真正的原因,还是石油关联的化工业。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秦国成立之初,秦孝泉就成立了中华石油化工集团由留美的地质学博士王波担任总经理,从一开始地质队在当地的各项勘探调查活动乃至此后的仁安石油的各项开发活动都得到了他的全方位支持。工人、泵钻、能源、后勤等等,只要是王波他们提出来的,他都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给仁安石油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是在这样的全力支持下,这些奔赴而来的调查队员们一个个都顾不得稍加休息,在王波的率领下,石油工人的队员们全部在荒野中扎起了帐篷……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搞测量,绘地图,定井位……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距离老油井仅仅20米的地方,仁安石油的一号勘探井在井钻钻至315。53米井深时便令人惊喜的发现了k油层!

    经过测定,一号井日产轻质原油20多吨,加上原本三个井的30多吨,四座勘探油井的日产量约合60多吨。四座勘探井的起点出油数据尽管很是微不足道,但却是标志着秦国石油正式的步入了工业开发阶段,也由此揭开了秦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历史长卷。

    仁安石油的勘探事业得到了后方国内工业部门的最强有力的支援,华西区的仁安油田也真正进入到了大规模的工业开发时代。

    眨眼睛,又是两年时间过去。这个石油建设团队所组建的中油集团终于宣告建成了当时秦国国内规模最大、员工最多、工艺技术最为先进的现代石油开采提炼联合体。

    秦孝泉前往建成后的中油集团视察之际,他在视察的间隙间无意中发现,在除各个作业油井的周围居然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废油井”。

    秦孝泉当时就颇感好奇的上前观看……谁知,在他听完身边工作人员的讲解以后却顿时大吃一惊!

    秦孝泉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原来这时期的人们竟然是这般来采油的……在抽油机出现之前,这个时代的采油技术完全就是依赖油层被钻出后其自身所具备的内部压力来朝着地面上自动的喷出原油!

    但是要知道,随着地底油层中的原油喷出,其内部的自身压力也无疑的会随之降低,自然而然的用不了多久就会用“废”了。

    听到这样的讲解,秦孝泉顿时目瞪口呆……必须得说,他这位现代人仍旧是高估了十九世纪初的石油开采技术。

    除了靠自身压力“喷油”外,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采油手段就要算是注水了,但无疑的,这种采油技术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先不说这样采用的效率能有多高,单单所需的淡水费时的活。

    事实上,如此简陋粗糙的“喷油加注水”组合也自然是不可能被秦孝泉给放在眼里。

    就这样……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秦孝泉又再一次发挥出了其自身“先知先觉”的优势。

    尽管他也同样不知道那一时空中工业抽油机的具体结构和制造方法,但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看过猪跑吗?单单回忆下中学时在网吧玩红警游戏时的情景就能大体画出“磕头机”的样子,至少让他给出大致的结构是没有问题的。

    在他的“提醒”下,中油集团的技术人才,几乎就是满眼冒星星般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率先发明出了有助于油井提高原油产出量的磕头式大型抽油机械。

    说起来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技术含量,在秦孝泉点出来以后,几乎在场的中油集团的员工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仅仅只需要在原有的油井中添加一座抽井泵,几乎就是和现代医用的针孔注射器是同一个原理,磕头式抽油机在机体上有如一座巨型的刚制天枰,利用自身配属的一个小型电机来带动抽油杆上下摆动,推动管道内的井泵活塞做往复式运动,最终把井内深处的石油给源源不断的吸取上来。

    就在当月末,完成改装的几组油井立时便迸发出了惊人的生产能力。经过测试,这些同样隶属于中油集团的1号、2号与5号等众多油井的日产油能力都平均上涨了将近六成以上。

    除此之外,原先被认为失去作业能力的“废油井”也由此重新恢复了生产,使得整个中油集团的原油产出量进入了雪崩一般的急剧扩张时期。

    而这件事情本身也同时提醒了李睿,在石油工业技术领域,尽管他自己并不具备真正的相关专业能力,但这也并不能影响他将前世耳濡目染的一些技术跟器械先给它“抽象”出来。

    就这样,没过多长时间,就在李睿的回忆和努力下,一大批“稀奇古怪”的创新技术机器出现在秦国的油田当中……
………………………………

第88章长跑恋爱有结果

秦国此时上下是一片忙碌,都在赶工赶点的完成所下达的任务。

    秦孝泉到各个集团巡视完之后,返回秦城。此时距离两百天大奋战的结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秦孝泉在秦国各个集团、工厂徘徊,作为她的秘书顾磬淼也一直陪在他左右。

    自1902年至今,秦孝泉与顾磬淼以相识十多年了,当时的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女已经长成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大伙子了。

    身为大姑娘的顾磬淼,至今还没有出嫁,这些年一直都陪伴在秦孝泉的左右。他也明白顾磬淼的心事,他决定给顾磬淼一个交代。

    回到秦城之后,秦孝泉宣布了他和顾磬淼的婚事儿。秦国的民众听到国主大婚的消息后是举国欢庆,秦城的市民也是非常的兴奋,因为秦孝泉的婚礼将在秦城举行。

    两百天的工业动员结束了,秦国的工业取得了绝无仅有的好成绩,这次的动员令,也让秦城收获很多。秦城再一次耀眼全国。秦孝泉在秦城举行的庆功宴圆满举行。

    庆功宴结束后,秦孝泉和顾磬淼的婚礼在秦家堡举行。

    礼部的人员已经在秦城,为秦孝泉的婚礼做准备,因为成婚之前不能与顾磬淼见面。所以顾磬淼占时居住在她自己家,黄道吉日选定后,正式迎娶顾磬淼。

    礼部为了秦孝泉婚礼进行了一个月的筹备。秦孝泉与顾磬淼婚礼,是按照皇家式的礼义举行的。

    在秦城人民的祝福声中,秦孝泉和顾磬淼,随着礼部司仪的高喊,先是跪拜了天地;然后是坐在堂上的姐姐秦月兰代替了已故父母接受秦孝泉的高堂礼,最后在‘夫妻交拜’声中,终于完成了结婚的法定程序。

    新人交拜的同时,秦城的各家各户准备好的烟花、鞭炮齐鸣。

    秦孝泉已经不是第一次结婚了,而且相比这次,上次大婚时,那种场面与规格跟现在没得比。这次迎娶顾磬淼的时候,比上次还要累。另外秦城的大街小巷摆满了喜桌,用以款待前来道贺的市民。

    秦孝泉身为秦国的国主,整个秦国再也找不出身份比他高的人,所以也没人敢找他灌酒。

    好不容易应付完外面的人,秦孝泉终于走进了自己的洞房,只见灯光之下,顾磬淼身穿着大红色喜服,头上盖着盖头,看不清她的面容,但是只见顾磬淼双手绞在一起,想来应该十分紧张。

    秦孝泉多喝了几杯,虽然没有大醉,但却也感觉晕乎乎的,现在看到静静的坐在床边的顾磬淼,却不禁涌起几分激动,拿起早已经准备好的喜秤,然后轻轻的走过去,准备将顾磬淼的盖头挑开。

    只是随着秦孝泉的走近,顾磬淼却表现的越加紧张,两支手根本不知放在哪里,只是撕扯着手中的一方手帕,看起来好像是和手帕有仇一般。

    秦孝泉走到顾磬淼身边,用喜秤轻轻的将她的盖头挑开,只见伊人肤白如雪,面颊却带着淡淡的羞红,眼睛中流光浮动,想看又不敢看,偶尔抬起眼睛看秦孝泉一眼,却又飞快的低下头,看上去好不动人。

    “磬淼,你今天好美!”秦孝泉一手挑着盖头,眼睛中满是赞叹的道。顾磬淼本来就是个绝美的女子,再加上今天出嫁,正是一个女孩最美的时刻,所以秦孝泉一见之下,自然有一种惊艳之感。

    听到夫君的赞美,顾磬淼脸上虽然更加羞涩,但是心中却感觉甜滋滋的。而秦孝泉更是心中一跳,上前抓住顾磬淼的小手,然后与她并排坐在一起,甚至还得寸进尺的上前亲了亲顾磬淼的脸蛋,结果这下让顾磬淼羞的整个脸都是红彤彤的,简直比她身上的喜服还要鲜艳。

    “夫……夫君,咱们……咱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