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天灭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天灭日-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倭陆军部与闲院宫载仁亲王迟迟不批准这一个作战计划,让制定这一作战计划的关东军司令部非常着急,他们实在不愿意放过这一次机会打击封天,为关东军报仇雪恨。

    于是,关东军又发来一份情报,却引起了日倭军部甚至是内阁的注意。

    北地封天控制的防区,竟然有大量的石油,而且,现在油田已经大规模地开采,产量相当可观。

    实际上,关东军早就知道北地在开采石油,只是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也就没有太在意。关东军在意的是军事,而不是经济反方面。

    关东军不关心北地是否采油,可日倭内阁却非常重视,如果占领这些产油区,大日倭帝国要节省多少钱呀?

    关东军等了许久,未见陆军部批准作战计划,便把这则情报翻出来,为的就是增加北地的吸引力,以便让陆军部批准此项作战计划。

    对于日倭来说,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日倭内阁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石油。

    如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日倭国内的经济也处于崩溃的边缘,尤其是九一八之后,军费开支暴增,内阁苦不堪言。

    而为了战争,日倭内阁从骨髓里榨油,服务于战争需要,手中的钱袋子都干瘪了。

    北地正在开采石油,而且还有大量的工业项目,这一个情报亮瞎了日倭内阁的眼睛,也引起他们的贪婪。

    日倭陆军参谋本部还没有拿定主意,倒是RB内阁有些急不可耐,一反常态,力主占领北地。

    日倭陆军部可不傻,这件事情不是他们说了算,还是请示天皇吧。

    于是,这个皮球踢到天皇这里了。

    陆军大臣、内阁以及陆军参谋本部闲院宫载仁亲王齐聚皇宫,面见日倭天皇。

    日倭天皇眯着小眼睛看着关东军制定的作战计划,半天没有出声。

    显然,这家伙依然保持着慎重的态度。

    不错,在损失了许多精锐部队之后,日倭天皇不可能不慎重。

    对待封天与别人不同,这家伙实在太难缠了。

    如果关东军对关内的张学良动手,日倭天皇连过问一下都没有,由此可见重视程度。

    半晌,日倭天皇才抬起头,问闲院宫载仁亲王:“那个所谓的德王,究竟能在大草原掀起多大的风浪,关东军对此有把握吗?”

    闲院宫载仁亲王回答说:“根据关东军的汇报,德王手底下能召集数千人马,同时,他还联络其他势力,总兵力估计在一两万人左右。按照目前的情况看,进展还算顺利,究竟能不能成功,这很难说。”

    闲院宫载仁也不会打包票,这玩意儿万一失败了,谁负责啊?

    日倭天皇一听,才这点人马,没多大指望啊。

    摇摇头,日倭天皇不置可否,继续翻阅报告。

    “北地已经开采石油了,吆西,这可是大倭本帝国的急需物资。”日倭天皇终于发现了新大陆,朝鲜半岛没有石油,东北没有石油,所有的占领区都没有,这不得不令日倭人很失望。

    闲院宫载仁亲王及实地回答说:“是滴,陛下,北地义勇军正在玉门开采石油,好像还是富油矿。”

    “纳尼,石油竟然在玉门,难道要让大日倭帝**队一直杀到大西北地区吗?”

    这个位置是在让天皇很失望,玉门啊,实在是太遥远了。

    尼玛,不要这样折腾人,好吗?

    桃子是好吃,总要长在让人能够到的位置才好,太高了,够不着啊!

    纠结,日倭天皇灰常的纠结。
………………………………

第二百六十四章北地危局

    七月初,大草原上弥漫着一种怪异的氛围,时而可见三五成群的草原人,他们都是骑着马,身上背着猎枪或者其他枪械在赶路。大草原太辽阔,没有人能窥视全貌。

    或许在一个地方看见这些三五成群的人,还以为是出去狩猎。

    如果从天空中鸟瞰,会发现草原上所有这些人都在向某一个位置集中。

    是的,这是一次有组织的大集合。

    散布在草原上的人相应喇嘛的号召,参加一个很重要的集会。

    虽然草原上的人很稀少,但是,草原太大了,所有的人集合起来也有几十万。虽然这些人也不过是几十万人的一小部分,可他们究竟为什么会集合起来,想干什么?

    大草原的南部,是北地义勇军的防区,这里的牧民已经相当少,大部分都是农垦军的牧场。

    牧民少,不代表没有,北地防区还是有一些人向北走。

    所以,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北地防区的北部,越往北,北地义勇军的控制力越弱。

    毫无疑问,德王开始行动了。

    草原上不缺马匹,这里的人天生就是骑兵,组织起来就是一股不小的骑兵队伍,对步兵来说威胁很大。

    一万两万的军队规模似乎不大,可一两万骑兵的破坏力不可小视。

    如果单纯对付草原上的这一股骑兵,大概对北地义勇军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但是,在日倭关东军大举进攻的情况之下,形势就变得相当糟糕。

    北地发生如此异常现象,难道北地抗日义勇军没有发现吗?

    德王是封天重点关注的对象,自然不会不发现他的异动。

    北地义勇军参谋部内一片嘈杂,参谋长赵镇藩正在汇总各种情报。

    “李参谋,草原情报汇总完了吗?”

    被点名的李参谋,赶紧拿起一张表格递给赵镇藩,说:“报告总参谋长,根据情报显示,北地防区已经有人异动,总人数约一千人左右,目前还在增加。而北部的情况,根据空军飞机侦查的情况看,从七月一日到五日,已经有四千人在行动。按照目前的统计数字推断,德王大概能集结一万到两万人之间。”

    参谋长赵镇藩表情有些凝重,点点头说:“知道了,你去忙吧。”

    尼玛,这都赶在一块了,形势有点复杂。

    德王想要在北面搞事,关东军在南部集结兵力,两方面配合的还挺默契。

    汇总一下手中的情报,赵镇藩心中沉甸甸的。

    赵镇藩跟随封天这么多年,当然知道封天的本事。

    但是,这一次不同以往,日倭关东军不再是单兵突进,而是重兵集结,欲对北地义勇军发起绝命一击。

    关东军集结了二十多万军队,小鬼子随时都可能向北地义勇军发起攻击,作为北地义勇军总参谋长,赵镇藩心里不紧张是假的。

    如果单纯是关东军在南部发动攻击,还好对付,现在后背又出了一个德王,形成两面受敌的局面。

    按照赵镇藩的意思,先拔掉德王这颗钉子,免得到时候腹背受敌。

    但是,当初他这个建议被封天否决了。

    赵镇藩知道,封天心里有一步大棋要走,特意纵容德王搞事,而后,连根拔掉这颗毒瘤。

    之后,顺势北进,全面掌控大草原。

    但是,现在形势急转直下,现在的局面与当初的估计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关东军是小打小闹,在南部牵制一下北地义勇军,这不会影响北地的战略计划。但是,如今关东军突然暴兵二十多万,这就有些不好招架了。

    而且,看看关东军摆开的架势,不像是小打小闹,似乎真要对北地发起攻击。

    而且,这只是刚刚开始,追知道小鬼子还会不会继续增加兵力呀?

    面对如此局势,作为北地义勇军总参谋长赵镇藩心中非常紧张,这一关不好过啊。

    看看时间,会议就要开始了,封司令还在等这些情报,赵镇藩起身往会议室走去。

    这次参加会议的人相对比较齐,冯庸、张树森、常经武以及各大师长都来了。

    赵镇藩走进来,直接把情报汇总交给封天:“封司令,这是刚刚汇总的情报,形势越来越不好,关键还是南北两面受敌,不好应对啊。而且,关东军这一次似乎是动真格的了,还没有开战,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后面还会增加多少,现在很难估计。这一仗不好打啊,总司令,要慎重对待啊。”

    封天没有回答赵镇藩的话,而是认真研究情报。

    有关北面德王的情报,封天略一看就放下了,这不是重点。

    封天把重点放在了关东军这边,看了几页情报,封天一阵牙疼,他竟然发现,关东军在东部布置了两个甲等师团,一个是第十七师团,而另外一个是第十八师团。

    尼玛,怎么会提前出现了呢?

    第18师团是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7年的11月,和第17师团一起被新设立的。

    一战结束之后,因小鬼子参加西伯利亚出兵导致军费超过预算负荷,在大正11年(1922年)时决定纳入三阶段裁军的裁撤行列,1925年在陆军大臣山梨半造主持的裁军行动中,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和18师团一起裁撤。

    按照小鬼子军事建设策略,每个常设师团都有自己的征兵范围,四个被裁撤师团,就分别被称为高田、丰桥、冈山、久留米师团。

    这些师团被裁撤后,小鬼子师团总数量是减少了四个,但每个存留下来的师团都有大量留守部队和预备兵员,还有受过训练的大批士官学校学生以及预备役军官,一旦小鬼子需要扩大战争规模,每个师团都能迅速组建出新师团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师团数量扩充一倍,军人数量扩张几倍。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小鬼子根据战争需要,逐渐恢复了这些建制。

    封天这个小蝴蝶一阵乱搧,有点乱套啊。

    如此一来,封天对以后的趋势把握,就有些困难了。

    而现在是一九三五年,这两个师团恢复建制,整整提前了两年。

    按照封天的记忆,历史上的1931年,小鬼子共有十七个师团,总兵力为23万人。

    到1937年初,军队的总兵力才增加到25万人。

    作为一个岛国,当时人口只有7000万,维持25万兵力是恰到好处的正常状态。如果兵力过多,就会严重阻碍其经济发展。这一世,由于北地义勇军的崛起,连续消灭了五个甲等师团,大大削弱了小鬼子军队,直接造成了小鬼子军队提前扩充编制。

    历史上,日倭侵略者为了灭亡中国,其总兵力从1937年初的25万人迅速膨胀到1937年底的108。4万人。

    不到一年时间,其总兵力就膨胀到了原来的四倍还多。

    当然,如此规模扩兵,其战争消耗造成军费支出陡然增加10倍以上,这样高额的军费支出,必然致使小鬼子经济不堪重负。

    到了1941年底,小鬼子总兵力为276万人(其中有海军35万人)。

    直至1945年日倭战败投降时,总兵力达到720万人。

    尽管封天消灭了关东军五个甲等师团,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日倭国内会大幅度扩军。封天估计,日倭现在的兵力早已经恢复到二十三万到二十五万的规模。

    如果这一次日倭真要对北地义勇军动手的话,军队就会逐步扩充到百万。

    想到此,封天心中很沉重,头一次感觉没有把握。

    按照原来的设想,借着德王闹幺蛾子的机会,一举平定大草原,收复国土。

    可以说,德王举旗,是封天纵容的结果。

    封天的目的无非是提前引爆这个隐患,并借此机会收复北方大草原。

    封天的想法非常好,但有些事与愿违。

    现在看来,事情的发展有些失控,没想到日倭也要想利用这一次机会做文章,集结了如此多的军队进犯北地,企图消灭北地义勇军。

    现在日倭兵临城下,不再是打与不打的问题,而是怎样打,有多大把握取胜的问题。

    万一战局失利,又该有什么补救措施。

    是啊,封天在利用德王这个棋子,日倭关东军也要利用德王这颗棋子,双方算计到一块了,这天下人都不傻,封天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放弃大草原吗?

    不,绝不!

    中国人所遭受的耻辱、瓜分、不公平待遇已经太久、太多,既然来到这一世,封天决心扭转这种局面,为中华赢得应有的尊严。

    封天这种血性军人绝不会任由领土被外国势力瓜分,这件事情封天谋划已久,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

    问题来了,北地义勇军有能力南北兼顾,打一场腹背受敌的战争吗?

    一旦战局不利,真要是把战火燃烧到北地的腹地,那将会彻底打乱封天的整体计划。

    大战临近,封天从来都不会先看到胜利,而是先衡量最不利的结果,寻找破解的方式。

    大西北的确有广阔的纵深,实在不行可以往西撤退。

    可是,一旦战火纷飞,北地义勇军想要发展经济可就困难了。在这个时间段打断北地义勇军经济发展的进程,这是封天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按照当初的设想,为了配合德王行动,日倭关东军会有所行动,动用的兵力大概也会在十万军队以下。

    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此次关东军拉开的架势不小,日倭二十万关东军足以让封天把北地义勇军的家底全部顶上去。

    挡住关东军这一波的进攻不是问题,但是,战争爆发之后,关东军难道不会继续增加兵力了吗?

    到那时,北地义勇军可就陷入危局。

    重要的是,这个时间段非常不好,距离二战还有许多年。

    此时若与关东军死拼,其一是,胜负难料,其二是,封天想要崛起,恐怕变数太大了,错过了时间段,必然达不到封天想要的结果。

    而最坏的结果是,日倭铁了心地消灭北地义勇军,不断地增加兵力北进,北地义勇军就算是拼上老本也难以挡住关东军的进逼。

    那时候,封天所有的努力将化为泡影。

    难道让历史再回到原来的运行轨迹上,这个民族的苦难何时才是尽头啊?

    封天眉头紧皱,苦苦思索。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冯庸、黄显生、张树森、赵镇藩,以及各大师长都不敢出声,怕打断总司令的思维。

    他们是头一次看到封天犯愁,算无遗漏的总司令,今天遇到了难题。

    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次北地义勇军面临的危局,北地义勇军发展到今天,军队的确壮大了许多,足有十个主力师的武装力量。

    但是,日倭关东军重兵压境,从东到西全面铺开,这个阵仗有些始料不及,北地义勇军在漫长的战线上分散开来,与日倭对阵,恐怕就显得很单薄了。

    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哪一点都不敢放松,北地主力师摆开阵势迎战,每一个师的防区就有些大,必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但是,日倭的关东军也不见得全面开花,他们完全可以选择重点突破,谁知道日倭关东军从哪里下手呀?

    北地义勇军的总兵力有限,而日倭却可以根据战况,决定那边是佯攻,那边采取强攻,而且可以根据战争的进度随时决定是否增加兵力。

    毕竟,日倭人是一国之力,后备力量很强大,九一八事变之后,整个国家已经开始备战,到了今天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嗷,北地的身后还有一个德王闹幺蛾子。

    这家伙还真会挑时间,北地义勇军可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想到这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些紧张了,局面糟糕透了。

    谁也没有好主意,也不敢出什么骚主意,事关北地的生存,开不得玩笑。

    这种大战略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