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索性直接这么说道。
就看李世民答应不答应了。
可这时,却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响起。
“这银行作用虽然讲得天花乱坠,可是实际情况如何?也不可而知,一下子就要造出一百个来,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劳民伤财了。”
李承乾一看,原来是刘弘基,这家伙所说的,也是大家所害怕发生的事。
对于这一点上,不管是谁提出来的,都是情有可原,因为没有做过,怎么知道好不好?李承乾说好,那是他有见识过银行的好。
于是李世民便道:“大唐银行是为可行,弘基说得也是,如果这么贸然行事,万一不行,就不好改了。”
他也是慎重考虑。
对于这点,李承乾早就有了应对。
“陛下,可以在长安城内先开始,往后成功之后,便开始辐射开来,命得整个大唐都遍布大唐银行。”
这么说来,一百银行可能没有那么快完成,至少要等长安这个试点过了才知道。
而李承乾也是不着急,既然如此,那他就等等吧。
就像是胖子也不可能一口吃成的。
凡事都要一步一步的来。
他也是享受这种过程。
“太子殿下的方式可行!”
高士廉说道。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赞同。
“对的,就像之前科举一样,也是从长安开始!现在也是满大唐开花,作用明显。”
“何不论证一下再来呢?”
刘弘基却是说道。
事不宜迟了,还论证什么?
“本王已经论证过了,本王在纸币开始改革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当时时机没有特别成熟,而今天,本王提出的是为成熟的提案,不需要论证。再者,机会可不等人啊。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发展?那不是浪费了资源?且这一个点而已,有什么好论证的。”
李承乾不会告诉他们,这方案是半天前他弄出来的,这种东西,他想弄多少就弄多少。
说是几个月前,那是故意这么讲的,为了凸显,他做事的周到,同时还能堵住刘弘基的嘴。
而李承乾似乎没有说够,接着说道:“如果夔国公觉得这里有不好的地方,欢迎直接指出来,本王会一一回应你的问题。”
刘弘基怎么可能说得过李承乾?
他只会在关键时候拿李世民压制于李承乾,其他时候,就跟弱鸡一点,不堪一击。
甚至于被李承乾抽了嘴巴,也不敢吱声。
最后找了李世民,还白白挨了打,心中有苦说不出。
“朕觉得高明说得没有错,事不等人,如果我们不去把握的话,那一切都晚了。”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深有体会。
他表现出来的也是比较激进。
有些东西自己不主动去争取,不去做的话,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时候,你就已落后别人很长一段距离了。
“那这银行谁来主导?据朕所知,高明你最近忙得很,这可是要分出大量精力去处理的。”
说到这里时,李承乾心中有了人选。
不料这时刘弘基却是说道:
“陛下,臣有一人选!或许可以重用之!”
这个老家伙,还真的是烦人。
不过话说回来,他忠于李世民,自然也要安排可信之人,而不是李承乾的人。这一点十分重要。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喔?是谁?”。
李承乾诧异,这个家伙也有人选?
不!不能让他安排人进来,不然自己的计划会被破坏,一定要将他扼杀在摇篮里,不管他提出谁都不行!
………………………………
第651章 宇文士及!
“是谁?”
李世民问道。
“宇文士及!”
刘弘基如此说道。
李承乾迅速搜索关于宇文士及的一切。
这人有宰相之才。
他是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早年因父亲的功勋,封为新城县公。受到隋文帝的赏识,迎娶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随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市)。
隋朝日落黄昏之时,他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复封新城县公,迎娶寿光县主为妻,迁秦王府骠骑将军。
次年,随军平定王世充,擒杀窦建德,因功进爵郢国公,拜中书侍郎。
此时他正在当着凉州都督。也就是在突厥和大唐交界的一个地方,这里位置重要,属于关隘地区。
刘弘基在这个时候举荐他,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存在。两人似乎达成共识,或者他们关系匪浅!
加上宇文士及对于李世民也算是忠心不已。
刘弘基想做的无非就是让李世民边上多一些忠臣,少一些李承乾的人。
这人的心思慎密,但却是逃不开李承乾的目光。
“是他!”
李世民回忆过去,才想起他的存在。
此时的宇文士及身处凉州,北上便是突厥人。
“是的陛下,近来,突厥数次入侵。宇文士及威惠并施,盛陈兵卫,礼贤下士,深得民心。并且配合着秦琼将军打退了突厥人,此功劳不可没。因此臣以为,让他归来当这银行行长之职,再好不过。”
“宇文士及当这职,也不是不可以。对了,高明,你以为呢?”
李世民不免得又多问了一句话。
他这话说出之时刘,弘基已经可以预见一会又没有他什么事了。
但是他不甘心啊。
“陛下,儿臣以为宇文士及在北部能够保我大唐之安全,那便在那里好好守着,待到突厥被收服之后,再行调回,经他以高官厚禄以示赏识!但不是现在,现在突厥边境特别需要像宇文士及一样的存在。所以儿臣以为,这用人,要用新人,给新人机会,让他们能够减轻文武百官之负担。”
“太子殿下,新人哪里经得起考验!?”
“老人不也是新人来的?”
“万一不行呢?不是费时间?”
“那老人也有不行的时候!不如给新人机会!”
……两人进行激烈辩论。
支持者也是分成两派。
李世民最后支持李承乾道:
“高明说得没有错,朕也是这么认为。现在边境不可动也!”
刘弘基想死的心都有,起先是主张萧瑀调回来,但却被李承乾搞黄。
现在让宇文士及回来,又被李承乾搞黄了。
这让他心生不爽。
可他又能怎么样?李世民的决定已经不可改变了。
“陛下英明,其实,儿臣这里倒有一个人选。陛下一定也会喜欢的。”
李世民会喜欢的人?
“喔?那朕要看看,那人是什么人?”
“马周!”
当李承乾道出马周的时候,李世民想了起来。
“喔?就是那天说着要帮你实行货币政策的人?”
“没错,其才能不在儿臣之下。上次的货币也是因为他的助力,才这么有成绩的。”
当然他说这话是为了烘托马周罢了,真实的情况是李承乾更强大。
“如果让他来当这银行行长,有了货币的经验,那么定会弄得风生水起。”
这么一说可能没有人比他更加合适了。
“好!朕想给他这个机会,宣马周!”
小黄门叫道:“宣马周觐见!”
刘弘基的脸上挂着不爽。
马周又是李承乾的人,让他来管,让他不爽。
但是事差不多成了定局,自己又能怎么样呢?
那马周一入太极宫中,便与李世民行了礼。
“拜见陛下!”
“免礼,马周,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实诚回答!”
马周道:“是!”
“高明让你来当大唐银行的行长,你可愿意?”
“银行?”
“便是!”
李承乾大概解释了一下。
马周想了一会道:“只要是太子殿下说的,小人都会去做!”
他也不管银行是什么,只要李承乾说了,他就会做。
这种表现,让人感觉到震惊不已。
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李承乾给他吃了什么药。
事实上却是没有,他对于李承乾有一种崇拜的情绪存在。
就拿这次货币改革来讲,他出了不少力,但这些力,也是在李承乾的指导这定出的。
对于李承乾的一些做事方式,他感觉到十分的震惊,同时也学习了不少东西。
所以综上所说,不管李承乾让他做什么,他都会去做,因为他会成长的。
“好!既然如此,那这银行行长便由你来当。那可是相当于六部的尚书一般的存在,你的直接汇报便是高明,也就是尚书令,可知?”
“臣拜谢陛下!”
马周行了个礼。
而李承乾趁着这个机会道:“陛下,对于后一辈的存在,儿臣以为,可以让他们加入历练。”
“喔?高明说的是谁?”
“程处默、杜构、房遗爱、尉迟宝林四人。”
当李承乾说出这四个人的时候,他们的家长目光随之一亮,那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能够为大唐出力,往后的待遇肯定也是不差的。
“可是那天作诗的四个孩子?”
“便是,可以让他们协助于马周,并且学习一些银行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够为我大唐所用。”
李承乾话中含义明显。
也收获了房玄龄、程咬金、杜如晦以及尉迟敬德的感激目光。
他们的四个孩子这一段时间算是消停了一下。
起先到东宫之中读书,而后因为李承乾太忙了,他们也归去家中。
他们以为李承乾早就将他们忘记了,没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承乾还是想起了他们,还让他们负责银行这种大项目。
“也好,这后一辈的人,也要好好的参与建设大唐之中了,高明你的想法不错,朕十分赞同!这样吧,这事就让马周来处理。”
“是!陛下!”
马周应是。
“好了,退朝,朕过些日子再看看你们实行的怎么样。”
“是!”。
完后,一干人等便离开了大殿。
而不等李承乾出了太极宫,后面却有五人跟了上来。
………………………………
第652章 受牵连?
“太子殿下留步!”
李承乾一听鸭公嗓的声音,便知道是程咬金了
于是回过头来,一见,房玄龄、杜如晦与尉迟敬德都跟上来了。
他们之后,还有一个马周在最后,他不敢距离太近,毕竟他们都是国公的存在。
而他才一个小官,怎么敢距离太近,只有等这四大国公离开之后,才敢近身。
李承乾也看到了马周,但面对这四人,他直接问道:
“喔?程伯伯,你们找我?”
程咬金笑道:
“哈哈哈,此次多亏了太子殿下应了一个好差事,处默那孩子往后还得看你多多关照了。”
房玄龄跟着说道:
“还有遗爱也是如此啊!”
杜如晦也是说道:
“我家构儿平时若是不安生,您尽管打!”
“宝林从小就桀骜不训,自从去了东宫之后性格也变得好了许多,以后这上任了,还要太子殿下多多关照才是。”
原来这四个老货说的是这个啊。
害李承乾以为是什么事呢。
他瞟了一眼这四人,没有说话。
四个人哪里知道他在看什么。
是不是他们讲错话了?这要如何是好呢。
想问,便被打断了。
“马周你过来一下!”
四人才回头一看,原来马周在他们身后。
“是!太子殿下。”
“你找本王有事?”
“关于银行一事……”
马周直道。
“这事先放下,来来来,你站在这里,让这四个国公好好拜拜你!”
话一出,程咬金四人纳闷了。
马周更是如此。
“太子殿下,这恐怕不好吧?”
“怎么不好呢?这四人可是程处默他们四人的父亲,拜你怎么了?”
“下官……下官,官微言轻,不敢受!太子殿下莫要折煞下官了!”
马周哪里敢让他们拜?
“哈哈哈,原来是这个,看样子你还没有真正的反应过来啊。这银行行长相当于尚书的存在,这官不小了。且,往后他们的四个孩子是要看你教育,你要当他们的老师。他们行师礼,这是尊师重道,有什么不对吗?
还有,你们要谢就要多谢谢马周,让他多多关照才是,本王也只是作为引路者,最终还是马周教习。”
如果这么讲,似乎没毛病啊。
“老师往后我家遗爱就多靠你教导了!”
房玄龄最先反应过来,直接这么说道。
程咬金怎么甘心落后,便道:“我家处默还请多多用心才是。”
“我家构儿……也要靠你多多照顾才是。”
“往后有什么需要,直接与我老程说,别的没有,我人最多!谁敢欺负你什么的,老程第一个不同意!”
四个老货完全没有了架子。
整得马周是左右为难。
说受这礼,似乎受不起。
但如果是老师之礼,又是可以。让他左右为难。
可是他们都是国公啊,在他之上的存在。
正如李承乾所说的,他的位置没有摆正,否则就不会这样了。
“马老师,你是不愿意吗?”
程咬金见马周没有回复,直接脾气就上来了。
却被房玄龄喝了回去。
“程知节!不得无礼!马周还没有反应过来,你这样会吓到人家的。”
程咬金摸了摸脑袋道:“说得也是!老程我太冲动了。莫见怪!”
“不敢不敢!我马周不敢啊!”
马周吓得连连行礼。
“好了,马周,这礼你是当得的。”
“是是是,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四位国公,我马周定会教导好四位公子。不敢怠慢。”
完后马周如此说道。
这表现,让得四人十分满意。
他们同时响起了笑声。
这四个人心早有所向,在不违法李世民的情况之下,他们还是站在李承乾这一边的。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而后,四个国公,借故离开了当下,只留一个马周与李承乾在当场。
李承乾问道:“马周,说吧,你寻本王何事?现在他们走了。”
现在有空了,他便如此问。
“太子殿下,下官寻你是为了知晓一下,这行长之职当如何做?”
新的官职,他可没有做过啊,有史以来也没有过银行这东西!更是无处去询问谁有做过。
“原来是这个,十分简单,只要跟着本王意思走便可以了。往后,你肯定也是一把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简单多了,就像货币改革一样?”
马周这一段时间跟着李承乾,学到了许多东西。
也得益于他的聪明,换作是其他人,可能还做不了这样的事。
“没错!便是如此。”
这一切,还是得李承乾来主导,至于行长之职,做着做着就会了。
“如果是太子殿下牵头,下官定会做得好好的。”
“本王相信你,还有那四个孩子,你得用心点教。他们也是大唐的未来。”
李承乾有意提携,银行一搞,他们也是有功劳的人了。他写这么做,明显的拉帮结派,大家却是拿他没办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