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内!
杨侗望着远去的无垢,眼中闪过一丝丝的柔情,随后继续翻看奏疏,这是渤海郡守高雅贤的上奏,说是新罗有使臣通过海路来朝,已经沿河西来。
新罗?
可以利用一下。
和大隋的战争结束以后,高句丽迅速跟百济达成了和平协议,于南部专打新罗,在北部也多次对襄平、旅顺发动尝试性的战争!但是在两头都没什么进展,之后,仿佛认了命似的,专注于南方,与新罗打得不可开交。
新罗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此番派遣使节西度大隋,不用猜也是为了寻求帮助而来,史上的新罗就是得到了李唐的支持,才一统半岛,最后还与李唐处处作对,每当李唐与吐蕃打仗,新罗就在辽东闹事响应,典型的白眼狼一只。
现在旅顺有精兵坐镇,郡守邓暠、郡丞麦仲才也是文武双全的将才,有他二人在,一时无妨。
但襄平郡却还需要一个人去上任,因为韦云起到邺城当了礼部尚书以后,郡守空缺,郡丞周绍范主管防御高句丽的军事,肯定兼顾不到民生。
襄平北部的新长城已经沿着边境延伸到长白山西麓,突厥、室韦、靺鞨隔绝在外,不用担忧,但高句丽人狡猾啊。
想了一想,杨侗写了道调令,让武安郡守薛万淑,出任襄平郡守。
………………………………
第126章:金德曼
新罗使节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她是新罗真平王金白净长女——金德曼!
当杨侗听到‘金德曼’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里闪现出新罗善德女王、新罗真德女王两个王号!
他记得贞观永徽年间,大唐讨伐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新罗活跃的就是这两个女王…这一双姐妹花,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卓绝,与同时期的大唐王朝极为友好…频频利用李唐将新罗经营得蒸蒸日上。然而,新罗灭了高句丽、百济后,立马将屠刀指向了李唐。
这种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手段,在20世纪,还被安南猴子利用到了新生的祖国身上。
大隋以前和新罗没什么交集,现在这女人忽然来朝,怕是听说自己夺下高句丽半壁江山,拜山头来了!
想到这女人不是善类,便请更不是善类的吏部尚书房玄龄、礼部尚书韦云起、商部尚书凌敬在一边坐镇。
不大一会儿功夫!
金德曼带着几名副使步入朝天殿。
金德曼长得极美。
乌鸦鸦的秀发编盘成惊状之鸟展翅欲飞的式样,其上饰以珠翠,秀美清丽之中添了一丝贵气,眉如远山,眼似春水,挺翘的琼鼻细腻白皙,樱唇淡施朱红。
棒子国产美女,果非虚言。
金德曼微微矮身福了一礼,樱唇轻启:“新罗金德曼拜见天朝秦王殿下。”莺声娇语,人比花娇,这股子似水温柔尤为动人。
杨侗神奇的发现房玄龄居然流露出了一丝丝痴迷,尽管一闪而逝,就一本正经,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这一瞬间,杨侗明白了。
这哥们!
不是他有多忠贞,而是有贼心没贼胆、怕老婆怕得要死那种……
“王女请坐!”杨侗淡淡一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演技嘛?谁不会?
金德曼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她虽是自小就学汉学,但毕竟没有中原女人那么含蓄,盯着杨侗就是一阵看。
身穿华贵王袍的杨侗,温文、俊秀、高贵,优雅!只有那一双灵动湛然双眼,偶尔闪过如一柄利剑的寒光。若不是知晓此人就是杨侗,只怕光看他这样子,还以为对方是一个无害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呢。
金德曼惊叹,这个如此年轻的人,比文人还像文人,结果却在高句丽闯出罗刹、杀神之名,真让人震惊。
“您是高句丽人说的屠杀百万的秦王?”就坐之后,金德曼尤自好奇的问。
“本王经历战事不多,亲自斩杀的敌人,大概有几百人吧!而率领大军斩杀、下令斩杀、指挥歼灭的敌人,确实不少于二三十万,俘虏百万人也确实有,大多没有杀。”
听他淡淡吐出的数字,金德曼却惊出声来。
想象不到,如此年轻的人,却已经杀了不下二三十万人。
其实在晋见之时,她打听过杨侗的事迹,也知道对方并没有骗自己。
令她战栗的是杨侗所说的‘经历战事不多’——只几场战争就灭了掉这么多人,中原战争的规模,果然不是她们小国能够想象得到的。
杨侗道:“王女不是特意来询问本王的战绩的吧?”
金德曼道:“自然不是!这只是出于好奇心而已。”
杨侗点头。
“小女子此来,用意有四:一、代表新罗道贺殿下取得伟大功绩,二、希望大隋能够对我父王加以册封;三、请大隋驻军于新罗。”
杨侗心说:大坑来了,如果大隋对新罗王册封,新罗在政治上臣服于大隋,大隋则要尽宗主国的义务,一旦新罗遇到危险,大隋要出兵协助!即使没有战事,附属于大隋的新罗,还能用大隋的字号狐假虎威!
而大隋呢?
除了一个虚名,啥都没捞到,还要被所谓的附属国加以利用!
唯一获得的或是每年的那一点点贡品,但中原王朝历来好大喜功,对那些朝见使节团往往是百倍回赠!
这古代的主从关系,完全是一个坑,专门针对好面子的中原王朝的万年巨坑!
驻军?
说是好听,说是大隋的军占据了别人的领土,实际上是免费给新罗卖命的打工仔。如果不卖命,新罗断了供养,饿也饿死那些驻军。
杨侗见到房玄龄、韦云起一脸喜色,也是无奈了。
这古人呐,真虚荣。
一下子就被虚名套住了。
杨侗才不会上这女人的当,“多谢贵国王的好意,也多谢王女不远万里前来!我大隋现在也比较乱,各种伪劣皇帝满天飞,而本王不是皇帝,没有册封贵国国王的资格,咱们平等交往就好了!”
你会坑,难道我不会拖?杨侗问道:“第四件事是什么?”
金德曼说道:“新罗一直想和大隋互通有无,只不过陆路至大隋,需要经过贵我两国共同的仇敌——高句丽!所以,想问一问殿下,能不能通过海路进行商贸往来?”
“商业往来可以把自己剩余的物品换取急须之物,是好事!本王没有丝毫拒绝的理由!”杨侗笑着说道:“只不过我大隋局势不太稳定,新罗是想跟别人通商,还是和本王通商呢?”
中原诸侯虽多,但是能够帮到新罗的只有杨侗,金德曼都打听清楚了:“自然是和殿下了。”
杨侗想了一想,道:“本王下一步会在渤海郡开设一座通商港口!到时候,可以集中在那里做交易。你们需要的食盐、茶叶、绫罗、绸缎、瓷器、醋酱、蜜浆、文采榻布、纸张字画、皮革等等生活物品都可以买到!”
“不过本王希望你们遵守大隋的规则,不要去和黑商、私商做交易,对于大隋来说,黑商、私商损失了我国赋税,所以我们会严厉打击,如果你们擅自和他们交易,一旦发现,那么,本王只有采取强硬措施了。”
“殿下放心!”金德曼忙忙说道:“我们以前迫于无奈,才跟黑商私商交易,现在有了堂堂正正的正常渠道,我们自然不会冒着犯大隋的风险去跟那些黑商交易,获得量少不说,而且价格也是死贵死贵的!”
杨侗笑道:“你有此认识那是再好不过了,事实上,你们需要什么,大家大可坐下来谈嘛,又何必遮遮掩掩的呢?是吧?”
金德曼精神陡然一振:“能不能买到粮食、牛羊、战马、武器、铠甲……?”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你们强大于我大隋也有好处!这些本王都可以同意!”
房玄龄本待反对,但一听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话,顿时双眼一亮,终究没有说什么。
“多谢殿下!但不知殿下需要什么物品。”金德曼大喜过望。
杨侗笑道:“我中原地大物博,并不缺什么。咱们还是实际一点,以金银铜交易吧。”
虽说不是学经济的,却也知道外国物资一旦入境,会冲击本国市场,造成物价贬值,不利己方百姓。
………………………………
第127章:奸商
新罗物资紧缺,自己都不够用,才眼巴巴的跑来大隋求授,金德曼当然也同意杨侗的交易模式。
接着她提到了钱币问题,道:“我没意见,不过贵我两国钱币有差,这该如何算?”
“在我大隋,1两黄金=10两白银=100吊铜钱=1000枚铜钱,1枚铜钱重1钱,1吊重10斤,也就是说1两黄金=1000斤光铜!”
听到杨侗这番话,房玄龄、韦云起、凌敬相顾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奸商’两个字。
大隋1斤等16两,但若按杨侗这种1斤10两来计算,每1吊钱,大隋就就从钱币方面赚到0。6斤纯铜,而且大隋是卖方,有拟订物价的优势,从中又可以赚到一笔。
“据我所知,大隋最标准的开皇五铢也不到半钱吧。”金德曼显然也想到纯铜代替铜钱的交易方式,并且还准备了几枚开皇五铢。
杨侗看了看手中尚有对方体温的开皇五铢,笑着说道:“开皇五铢的确只有半钱!但我们现在已经废除了五铢钱,用不了两个月,炎黄通宝就会取代一切钱币!”
杨侗让人将炎黄通宝送给金德曼,金银铜各有三枚,并非常贴心的给了她两把小秤。
看样子,金德曼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女人,也不避讳的逐一称了起来,然后,又换了一把秤称了一遍。结果,虽是稍有偏差,却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王女殿下,新罗缺少些什么呢?”杨侗问道,新罗这一次来了战船二十艘,大商船五十艘,从吃水线上看,绝大多数都是放空而来。很显然,金德曼的任务就是采购,大量的采购。
金德曼当然想说啥都缺,但大隋肯定不会啥都给,最重要的是大隋的炎黄通宝比开皇五铢重一倍,导致她的纯铜价值缩水一半。约摸估算了一下自己所带来的金银铜,再想想国内所缺,经过取舍后,开口道:“主要是粮食和铠甲!”
“你们人口不多,又占了半岛最富饶的汉江流域,怎么会缺粮?”杨侗与新罗天各一方,不大清楚高句丽、新罗、百济之间的状况和关系。
“这就是殿下对我们不了解了。”金德曼苦笑道:“新罗这些年也并不好过。高句丽现在不敢与大隋争雄,而是调头来与我们争夺汉江。而一直安分守己的百济也不甘寂寞,和高句丽结盟一起对付我们新罗。新罗可谓多处受敌,通往大隋陆水路几乎都给封锁了。”
说到这里,便给杨侗介绍了起来。
辽东这并存的三个国家,论及实力高句丽第一、新罗第二、百济第三。高句丽、新罗之间的关系就如大隋与高句丽一样,无月不战。
百济实力最弱,像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在两国之间左右摇摆,反而免去战祸的袭扰,国力日渐上涨。
高句丽在与大隋争锋的几年里,元气大伤,丢失产粮和战马基地的三分之一领土后,小日子雪上加霜,于是高句丽便联合百济对付新罗,免得新罗做大。
百济摧毁了与新罗的和平盟约,在边境大量囤兵,新罗的实力本就比高句丽差一些,又多一个百济牵制,日子就不行了。
新罗固然坐拥汉江流域这个三国中最富饶的土地,但是他们惨遭高句丽、百济破坏,产不出粮食。而且新罗占据的土地靠东,最大的弊端是无法通过陆路与大隋相邻,想要派出使节与大隋交好,不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要经过高句丽或者百济控制海域。
她这一次带着规模浩大的水师,就是防备百济水师,在国内还摆出了一副与百济全面开战的架势。
“殿下!”将高句丽、百济说得多可恶,新罗多么多么的可怜以后,金德曼可怜兮兮的说道:“新罗处境极为艰难,希望殿下助一臂之力。”
杨侗心中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道:“高句丽与我大隋有不共戴天之仇,本王迟早要把这个全人类公敌人道毁灭。”
房玄龄、韦云起、凌敬嘴角连抽,人类公敌?还要人道毁灭?
“但是我大隋四分五裂,暂时力不从心啊。”杨侗无奈的说道。
兴奋的金德曼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蔫了。
“不过,大隋也不会放任高句丽发展起来,该有的姿态,我们会有,比如说,新罗与高句丽作战时,我大隋会出襄平、旅顺攻它后方,让它两头作战,首尾不能兼顾,以减轻贵国压力。”
半岛的地理位置不佳,偏僻苦寒,在辽何平原入手情况下,除了长白山,真没什么看上眼的。但是它位于大隋后方,存在特殊的战略价值。否则的话,大隋二帝也不会劳师动众、不顾险恶的进行万里远征了。
高句丽战争潜力极高,如果有十几二十年的和平发展,又将是一个军队强大的国家,如今有新罗去消耗高句丽的国力,杨侗自然喜闻乐见。等大隋再次一统,再去炮制他们也不迟。
新罗越是需要他的支持,越在经济上依赖,越脱离不了他的摆布,最终,新罗的情况越恶劣,只能依赖大隋,并为大隋所用。杨侗卖武备,便是把弱了一截的新罗武装起来,让他们跟高句丽拼命,耗干两人的精血。
“多谢殿下。”金德曼也知新罗别无选择,很爽快应下,说起来,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有大隋出兵牵制的话,新罗的压力少确实会小了许多,甚至可以先灭百济,再与高句丽决出半岛统一权。
“王女殿下,我大隋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白布、皂绢、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乌锤、细鳞、步兵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绢、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谈完正事,杨侗开始推广起隋军的铠甲来,还各自报了价格。
金德曼明显跟不上杨侗的节奏,她怔了一怔,中原人不是讲究含蓄吗?随后还是问道:“十三种铠甲有何区别?”
“在铠甲中,以明光甲为最。它几乎能够防护身体上所有要害,而且丝毫不有碍穿戴者的灵活性,造价非常高,价格也非常昂贵!此甲,也有等级之分。在我大隋也只有千人将及更高级别的武官才能装备,在一些实力低的反叛势力中,甚至全军都没有几领。可以买几领、十几领回去赏赐有功大将。”
金德曼想想那高得离谱的价格,道:“还请殿下说说其他铠甲。”
杨侗道:“你们和高句丽作战以步卒为主,步兵甲比较适合装备主战部队,此甲的身甲前后片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所覆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有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叠缀着几排方形的甲片。价格是铁甲中最便宜的,还有就是,高句丽的武器不像我大隋好,步兵甲足够起到防御作用。”
步甲本就多得堆不下了,又从战场上回收了许许多多,这玩意自然是杨侗主推项目。
“其次是皮甲,此甲轻便、价廉,在我大隋的各方势力中,被广泛使用,它具有一定防护能力!价格不高,制作也简单,会针线活的人都能缝制,如果有这方面需求,我建设王女殿下买牛皮、羊皮、马皮等皮料回去自己缝制!这样不仅降低成本,还能为贵国妇女增加一份收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