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猛烈的攻击,而我们呢,则继续给予他丝丝盼头。”
“他们都全部入谷了,一把火烧了岂不是干净了账?”一边的苏定方大不为解。
李靖摇头笑道:“你呀!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周全。最后这一把火,还是留给殿下来点。”
“为什么啊?”苏定方更加不懂了。
“这是国内政治的需要!”李靖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国内乱成一团麻线!中原被瓦岗联军打得惨败连连;南方经过外戚萧铣的致命一击后,殿下好不容易打出了大隋威严已经消耗得干干净净,殿下有斩杀步利设、叱吉设、夺汗庭之威,若是再把始毕宰了!他的威望将会超过圣上,不仅吓退许许多多图谋造反的野心家,还能为百废待兴的冀州争取到恢复的宝贵时间,更利于日后的上位。”
“你是说,殿下以后会是储君?”牛进达眉飞色舞,别的他不懂,这上位之说却是听了进去。
见四下无人,又无战事,李靖索性说道:“元德太子文武双全,有大才,先皇也称一声天生长者,圣上也一直为他铺路。岂料天妒英才。他走后,圣上打算培养齐王。”
“大业二年太子病逝后,圣上封齐王豫州刺史,大业三年,又转任雍州刺史、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还把太子的几万部下都转给他,可他却十分骄纵,亲近小人,经常派属下寻求声色犬马。”
“齐王妃子早亡,结果他却与亡妃寡居的姐姐私通,还生下一子。最让圣上恼怒的还是齐王居然还请相士到府中,为这个女人和孩子看相,而相士说这女人将为皇后,还说那孩子将来会成为太子。齐王越发认为自己天命所归,于是越发胡做非为。”
“元德太子的三个儿子被他视之为阻碍,暗中行使巫术,想要一一除掉。事情败露之后,圣上赐死了元氏,从此对齐王恩宠日益减少,这些年,圣上一直把齐王带在身边,走到哪带到哪。这并不是恩宠,而是不放心,怕他再惹祸端。”
“三个皇孙之中,身为皇长孙的燕王杨倓聪明早慧,最受圣上宠爱。圣上一直有心立燕王为皇太孙,可却犹豫不定。主要是因为燕王虽为长孙,却非嫡出。而代王杨侑虽是嫡出,可偏偏不如燕王聪明。”
苏定方听到这儿,不服气的撇嘴道:“一个对瓦岗束手无策,白白葬送了殿下打出的大好局面;另一个被压制在长安动弹不得。他们哪有咱们殿下聪明英武?”
李靖认可道:“现阶段也只有英武殿下才能带领大隋走出困境。但是殿下和燕王一样,都是庶出。按宗法制来说,第一继承人当是嫡孙代王杨侑,然后才是庶长孙杨倓,接着是殿下。圣上不立嫡次子齐王杨暕,如果反立庶长孙燕王,亦或是殿下就于宗法不合。毕竟太子去世后,要么立嫡次子,或嫡长孙,从来就没有越过嫡次子和嫡长孙却立个庶长孙的道理,庶次孙就更没机会了。”
牛进达道:“照你这么说,咱们殿下岂不是半点机会都没有了?”
“和平年代的确没有半点机会,可现在是乱世啊!乱世之中实力为尊,别的都不重要…只要殿下立下一个个辉煌耀眼的功绩,那么,一切事情就会顺理成章的发生了!而这,也是我要把始毕留给殿下的根本原因。殿下重情重义,不会忘记大家相让之功的。”
牛进达不满的白了李靖一眼,“我说老李,你这话说得让我浑身不得劲,好像我们就在意这点功劳似的。咱们一个个被殿下破格提拔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不说一个始毕,就算百个始毕也填不平这份知遇之恩。”
苏定方、薛万均赞同!
李靖大点其头,他一直穷困潦倒到四十六岁,本以为一生庸碌,但是在韶光将尽之时,杨侗给予了他另外一方天地,所以他比任何人都珍惜这个苦候多年的机遇,说起知遇之恩,他比任何人都看得重。
正因如此,李靖任劳任怨的带兵之余,还倾尽全力的教导诸将,目的是为杨侗培养出更多的将才、帅才。毕竟,他是奔五的人了!能够为杨侗效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咚!咚!咚!’李靖话音刚落,鼓声骤然敲响,鼓声如雷,铺天盖地的突厥士兵如海潮一般涌来,突厥军再一次对杀虎关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杀虎关!战火再起。
………………………………
第085章:太原起义
太原李府!
得知冀州军与突厥苦战的李渊召集盟友议事。
“我们有六万军队,家奴门客一万余人。”
独孤家代表独孤怀恩立刻道:“当初家主之所以千方百计把叔德兄谋到太原留守一职,其实有很深的用意。”
李渊一怔,不解的看着独孤怀恩,只听独孤怀恩笑道:“雁门之围后,驻扎在河东的军队,基本都是关陇兵,河东十几万府兵高层军官,至少有一半是我们关陇贵族的家奴故旧,只要起事,这些人就会一起起来支持,不仅如此,我们田庄的庄丁和假子,加起来也有数万人,此外,我们在河东还囤积了想不到的钱粮储蓄和兵甲,所以我们一点都不用担心。”
窦氏代表窦抗亦是笑道:“关中也已准备就绪!”
李渊精神一振,“天下割裂成了单独的一块块,杨广已经完全被孤立了,中原无暇他顾,而杨侗被突厥牵制在马邑,不会造成多大威胁!我们拥兵十万之多,起事时机已经成熟!请转告二位家主,我李渊择日起事!”
窦抗道:“叔德兄!我窦家委派窦琮负责河东事务。”
“我代表独孤家从旁协助!”独孤怀恩说道。
……
窦抗、独孤怀恩在李府呆的时间不长,待他们离开后,李渊一直在沉默之中,月光从窗户缝隙里透入,照在李渊那略显得苍白的脸上,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父亲!”
李建成低声说道:“窦抗说‘河东十几万府兵高层军官至少有一半是关陇贵族的家奴故旧’,我觉得他们想让这些人渗入到军队之中,然后利用这些人制约我们。所以独孤氏、窦氏用心险恶,纯粹是将我们视做夺权的工具,一旦夺权成功,他们可能将我们李家架空……”
李渊冷笑,“有这想法很正常,关陇权贵以军武起家,从北周到隋朝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我李渊又岂能任由他们摆布?”说到这,李渊语重心长道:“你要学会忍耐,我们需要他们的支持,绝不能和他们翻脸,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利用,只不过是看谁能利用到最后。”
“关中固然是天选之地,可那里的浑水太深了!所以,各种势力交错的河东才是我们的根本。”
李建成点了点头,“父亲,我们是先和突厥夹攻杨侗,还是南下?”
“自然是南下!杨侗让高君雅驻守忻口这个战备要塞,防的就是我们,由此可见,杨侗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这也是我急于起事的原因。”
“要不要派个人再和始毕接触?”
“不用了,该谈的已经谈了!”李渊决心已下,“速把裴寂、长孙顺德、武士彟、唐俭等人给我请来,我要和他们商议最后起兵事宜。”
不一会儿,众心腹迅速抵达。
李渊先和众人合谋,以紧急会议为由把副留守王威引到府衙,用事先埋伏的士兵将他们全部抓捕,最后,再以通敌卖国之罪将他们公开处斩。
这一计划在史上是成功了的,可惜早得杨侗叮嘱的王威聪明了一回,他没有死盯李渊,而是只盯着裴寂、刘文静、独孤怀恩、武士彟这些李渊心腹!
当李渊密召心腹议事之际,王威率领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李渊的马场、庄园攻了下来!不仅将两千名突厥人杀了,还把李渊辛辛苦苦囤积起来的一万多匹战马抢了个干净!然后撤守忻口。
最让李渊愤怒的还在于这个混蛋,还把带不走的太原府库二十多担粮食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
眼看着这局势完全不按预期的来,李渊也担心这混蛋引来杨侗这个疯子。
为免夜长梦多,李渊自领大将军,建立大将军府!当即向各郡招募义士,一时应者云集,半月之内,李渊募兵十五万余人,加上自己准备的精兵家奴,一时间拥兵二十万,兵力强大,声势浩大!
只是由于杨侗的乱入,导致晋阳宫粮仓、武库搬了个精光,太原郡的府库烧了个精光,所以李渊的太原起义比历史上狼狈多了,除了嫡系、府兵、郡兵有些装备,绝大多数的其它部下,身上穿的都是临时拿制成的布甲,手里更是以长矛为主。甚至不少长矛都只是削尖的木棍。
没有弓,没有甲,多数士兵拿着单刀,或者仅有一根削尖长矛,拿着柳木做成的木盾,甚至干脆就是锅盖做盾。
造反前,李渊也没忘记来个动员,鼓舞士气。
十月二十。
李渊率军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坚白旗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他斥责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等等!
积压了几十年的郁气,终于可以大明其白的痛痛快快骂出来了,倍儿爽的李渊眼看气氛差不多了。
便册封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殷开山为掾,唐俭和温大雅为记室参军,温大有为文书郎,武士彟为铠曹参军,长孙顺德为属,王长谐、刘弘基、窦琮、姜宝谊、阳屯、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为左右统军、副统军。李渊几乎是来了一个官员大派送,一口气送出了上千个官职,只要跟随李渊的人都有官做。
这除了笼络人心,另一方面是将接受官职的人都绑上自己的战车,如果他失败了,接受官职的人都倒霉,所以这些人只能拼死帮助李渊夺取天下。
又封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军;以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军,二人各统军五万,皆设官府属僚!以李元吉为姑臧公、镇北将军、太原太守,率四万大军留守晋阳。
翌日,李渊亲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十五万“义士”自太原挥师南下!
河东道顿时沸腾。
沿路地方百姓纷纷加入,许多豪强士族跟着响应。这些豪强大族倒不是说看不明白,但他们另有想法。
当年杨坚得天下是从北周宇文家抢来的,而宇文家又是从魏朝元家抢来的,所以说,他们比普通百姓更知道权力内幕的本质就是强者为尊、胜者为主。
如今大隋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而唐国公李渊不认是个人威望本事,还是家族的实力,那都是极为了得的关陇权贵,说不准李渊就是下一个宇文泰、下一个杨坚。
从龙之功还是非常诱人的。
不过也有人不看好李渊,觉得天下还是大隋的好。
比如说河西郡丞高德儒在李渊找他起事的时候,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还在李世民的陪同下募集了大量府兵、民夫,一副坚定跟着李家走的模样,使得李二公子大是满意。
可是李世民一走之后,马上就派人向冀州杨恭仁、长安代王杨侑、东都留守燕王杨倓、河东太守告密。同时,他还劝太守、通守按战时机制,动员乡勇整军备战。还以西河郡无险可据为由,结重兵退守灵石县。
有这高级间谍在内部通风报信,李渊这边还没起事,几大亲王和河东太守已经收到了情报。
河东太守第一时间派兵把李渊、裴寂等人留在河东的家眷一个不剩的抓去了长安。
东都留守燕王杨倓收到密信后,急令郇王杨庆领一万大军入驻河东,募集全郡府兵镇守河东郡。
而在西京!
卫玄、骨仪、阴世师、屈突通、屈突盖、宋老生、尧君素奉召入宫,见过留守代王杨侑,一起安抚住了这位心慌慌的皇孙。
然后开始研究对策
卫玄经历过无数风浪,在李渊造反这种大事上,他最有发言权。
思虑许久,卫玄做出第一个布置是命令屈突盖、尧君素率领骁果军抓捕李渊在西京的兄弟子侄。
他紧接着下第二道命令,立马下文大加赞赏了高德儒,并升他为龙泉郡守,然后让其主管西河郡兵事,封堵灵石县。
灵石县处于雀鼠谷中段,雀鼠谷长达七十余公里,崎岖陡峭,上戴山阜、下临绝渊。作为太原和临汾的咽喉要道,控制雀鼠谷无疑会断了李渊南下之路。
第三道命令是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三万驻守霍邑,另派屈突通率两万骁果数万驻守河东,与宋老生遥相呼应,以拒李渊。
做完这些,又让阴世师、桑显和仿效骁果军,从民间选拔勇士组建了两支兵马,发放武器,加紧训练。
至于撤离西京之事,他认为不忙考虑。
把这些都做完后,卫玄只能静静地等候结果了。
………………………………
第086章:顺势而下
西河郡!
节制西河郡兵事的龙泉郡守高德儒,确实不负卫玄所望,率领着不属于他的兵,愣是把雀鼠谷灵石县守得死死的!
李渊父子三人一路意气风发南下,到了灵石县时,人马膨胀到四十万之众。虽然绝大多数人跟瞧热闹差不多,可李渊是来者不拒。
李渊原以为,自己能够以下河西一般的闪电速度下河东、入关中;可当他到达灵石县时,却发现河西郡之所以不设防,完全是因为高德儒屯一郡重兵守住了这个险要的关隘。
而原以为是忠心耿耿的跟着自己一路干到底的高德儒却站在灵石城头,骂他狗血淋头。
李渊大怒,这个在太原对自己俯首贴耳的家伙,居然是两面三刀的阴险小人。
“高德儒,安敢背叛本将军,待本大将军攻破关城,定砍下你狗头当夜壶!”
“我高德儒本是隋臣,何时成了你李家之臣?要说背叛,那也是深受两代帝王恩宠的李家!如今大隋虽乱,可也是一时小患罢了!有本事尽管来战便是了……”高德儒冷冷的回了一句。
李渊大怒,下令攻城。
灵石县位于雀鼠谷中段,一个地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是太原南下的必经之路,也算是太原外围的一道重要门户,哪有那么好攻的。只要派兵稳守稳打,逐段消耗李渊的兵力,李渊就算有几十万大军也休想攻下雀鼠谷。
李渊一无攻城器械,二无准备。
结果打了半天没半点效果,反而死伤不少乌合之众。而士气极高的义军将士们,看着贾胡堡下那惨烈的死伤,似乎才刚明白造反是要杀头的,打仗是要死人的。
那点热情一过,很多人马上开小差。
当天晚上,李渊的三十万大军,蒸发了好几万。李渊又攻一天,又走几万。
三天过后,四十多万大军,结果只剩二十万。
“父亲!这其实是好事。”李建成见李渊忧心忡忡,连忙安慰道:“兵力太多会增加后勤的负担,赘而不精不利于作战,而且良莠不齐,难以管束军纪!只不过起义之初,不好将之拒于门外。那些乌合之众除了消耗我军粮食,不仅不会起到半点作用,还会动摇军心,他们现在自己走了,反倒是省下一大笔遣散费。”
裴寂也劝李渊少招河东人,多用关陇军,李渊深为赞同,遂下令在灵石县整顿军队,剔除老弱及无赖,弟留兄去、子留父走,凡离军之人皆送米粮安抚。
“且慢!”英气勃勃的李世民反对道:“我们粮食本就不多,这若发了粮食,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这……”李渊犹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