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吴溥一家。
吴溥本来是拒绝的,说你也成婚了,该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间,我们一家人就不来凑合了,人多容易出矛盾。
黄昏也不劝说,让人直接搬家。
吴与弼雀跃的很。
吴李氏夫为妻纲,看吴溥。
吴溥拦不住搬家的工人,也拦不住欢呼着要住大宅子的吴与弼,只好去了。
新宅很大。
要靠自己几个人打理,估摸着新宅要变荒宅,在搬迁进去之前,黄昏已经买了十余个小厮和七八个丫鬟,又雇佣了厨娘。
管家就省了,让吴李氏来操持家业。
若是吴李氏不愿意,锦姐姐也可以。
锦姐姐能操持徐府,管一个小厮、丫鬟加上东家才三十个人的新宅,完全么得问题。
从今以后男主外女主内,小日子不要太幸福。
乔迁新居没有宴请。
就黄昏和吴溥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吃了顿晚膳。
倒是意外。
消息灵通的狗儿太监,着人送了尊山水景石过来,价值不菲——咱们的狗太监身家还是不错的,这一两年很攒了点家底。
朱棣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小钱可以。
不越线就行。
内官监大监郑和着人送来了一幅山水画,竟然出自南宋名家之手,其素有梁疯子之称,曾在宋宁宗时期担任画院待诏的梁楷。
朱棣和徐皇后没有表示。
当领导的,你一个下属没请,领导才没心思管你搬家的事情。
赛哈智比较实惠。
虽然黄昏没请南镇抚司的人,他还是和众多中层干部,大家人人出了个礼:都是按照经济走亲习俗,乔迁礼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既不见外也不拍马屁。
黄昏乐得收了。
以后找个时间,把随礼的这些人请到风月十四楼哈皮一晚上就行。
要不了几个钱。
搬入新家之后,黄昏就开始写迎亲书。
其实迎亲书应该在送聘礼的时候,一并送到徐府,不过当时送聘礼是黄昏一人去的,吴溥又在文渊阁当值,黄昏第一次接触古代婚礼,哪知道这些。
现在知道也不晚。
以后迎平妻的时候就可以改进了嘛。
黄昏熬夜写好迎亲书,第二日睁开眼,已快晌午,这个么得办法,冬天了,天亮得比较晚,吃了午饭急忙让许吟把迎亲书送过去。
……
……
徐府。
绯春在一旁清点着小姐的各类首饰,徐妙锦坐在一旁,牵着徐家四妹的手,听长嫂徐杨氏详细说着陪嫁清单,什么棉被十几床,枕头多少付,锦缎多少匹,大米多少石……
这都是正常嫁妆。
然后就到了不“正常”的嫁妆。
珍珠多少颗,手镯多少付,金条几斤,宅子几座,良田多少亩,铺面几间,丫鬟……呃,丫鬟只给了一个,就绯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何况徐皇后在上午已经把徐辉祖夫妻召到坤宁宫,仔细交待说,咱家二妹出嫁可不能寒酸了,嫁妆一定要对得住徐府的身份地位。
若是不够,姐姐这里可以支援一下。
徐辉祖没有客气。
于是徐妙锦的嫁妆里,多了两座宅子,还多了一些邦国进贡的珍珠玛瑙等稀有玩意儿,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不比黄昏下的聘礼轻。
所以说,人呐,看命。
如果黄昏是个穷光蛋,那么这一结婚,立即变成富豪。
不过黄昏本身就有钱。
所以这些东西都是锦上添花。
徐杨氏细细说了嫁妆,又笑眯眯的将清单递给徐妙锦,说,“二妹,你看看这清单,是你大兄和皇后亲自拟下来的,若是你有不满意的,尽管给嫂子说,嫂子去找他们闹去,总不能寒酸了我家妹子,女人出嫁么,就这么一次,一定得风风光光的。”
徐杨氏没什么能力,否则之前操持徐家也轮不到徐妙锦。
但徐杨氏是个懂得感恩的女子。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徐杨氏其实已经在等死,她心中清楚丈夫和朱棣之间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没想到,才一年多时间,竟然守得云开见日出。
丈夫解除圈禁了。
而且看这架势,将来未尝不会被朱棣重用。
这一切都是拜小姑子的未来夫婿所赐。
所以这一次徐妙锦出嫁,将徐府本就不算“丰殷”的家底给搬了个半空,徐杨氏不仅没有一点怨言,还觉得陪嫁物品太单薄了。
徐妙锦握着嫂子的手,笑说不用看了,就这么着罢。
我就是最大的嫁妆呢。
就算一件嫁妆不出,黄昏做梦也得笑醒。
正说话间,徐辉祖一脸便秘的出现在门口,说:“二妹,你那未来夫君让许吟送来了迎亲书,我给你拿过来了。”
徐妙锦不解,“这迎亲书不是大兄看的么。”
按照惯例,迎亲书是送给女方的父母长辈,才好根据男方安排的时间准备送亲的事情。
徐辉祖扶额,“这货不按常理出牌。”
迎亲书竟然是写给徐妙锦的。
徐妙锦也是一脸头疼,却也忍不住笑了,“他傻。”
笑容恬淡而幸福。
徐辉祖夫妻看着二妹的笑容,心里也是高兴。
这就是二妹想要的爱情的模样吧……
素来不喜说话,像个寒冰人儿的徐家小妹,似是被婚庆喜气感染,挣脱徐妙锦的手,一溜烟跑过去,拿起徐辉祖手上的迎亲书,“二姐二姐,我来给你念,看姐夫写的什么呀。”
徐妙锦阻止不及,却听徐家小妹念了出来。
锦姐姐台览:
徐家妙锦,温婉贤姝,文静绝俗,清秀高雅,天生丽质,实乃人中之凤,能与我意洽情投,赤绳牢牵,实乃天作之合——
徐家小妹的脸色忽然也变得怪异起来。
和徐辉祖一样。
徐妙锦就知道这封迎亲书有问题。
上前拿过迎亲书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黄昏下面就是:“写出上面这三十四个字,我已熬到半夜,头发都掉了一大堆,我承认,我写不下去了。说人话吧,曾经在我读书时候,最喜欢的便是宋人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安庆向家渡码头第一次见姐姐,我回眸刹那的瞬间,脑海里便浮现出这一句词。后来发生的事情太多,就不一一细说,但教姐姐知道一点,我之心意只一句:今生不写钗头凤,不念红酥手,不饮黄藤酒。我之余生,将为姐姐打造一座城,一座属于你我的城。”
“恰逢吉日,我将于1403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来徐府迎娶姐姐过门。”
“还有一句,我很想念你。”
………………………………
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二三事
这……
这叫个什么迎亲书啊。
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往今来,大概不会有第二个人这么写迎亲书了。
不过徐妙锦心里暖的很。
钗头凤、红酥手和黄藤酒,都是出自陆游的词,暗指黄昏绝不会让他和徐妙锦的婚姻,重蹈陆游和唐婉的凄凉覆辙。
心里呻吟了一声。
黄昏,我之余生,亦不写钗头凤。
唐婉亦有一首钗风头,开篇第一句便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恰有“黄昏”两字。
徐辉祖看三妹神态,知道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反而让三妹越发欢喜。
无奈的很。
怎的女子都喜欢这样的男子。
循规蹈矩的反而难得佳人心。
没好气的道:“三妹,你看怎么着,要着人过去问问么,他们什么时候抵达徐府,迎亲的嘉宾又有多少人,这迎亲书里可都没有,咱们不好准备啊。”
迎亲书的作用是什么?
是告诉女方,我们有多少人来迎亲,大概什么时候抵达,让女方早做准备。
黄昏这蠢货,就知道不知廉耻的表白。
却把最重要的事情省去了。
字倒是写得不错,不提神韵,铁钩银划锋芒毕露,很能唬人,乍然看去,彷如大家墨宝,实际上是鹅毛笔的硬笔书法。
徐妙锦莞尔,“问问吧。”
徐杨氏犹豫着说,“要不再等他们着人过来说吧,咱们主动问,有点不好啊。”
徐辉祖大袖一挥,“不等!”
黄花菜都凉了。
女方太主动确实不好,不过妙锦不是那么世俗的人,她要是世俗一点,恐怕也不会嫁给黄昏,毕竟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有点大。
徐辉祖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回过头,板着脸问徐杨氏,“你还待在这里作甚,赶紧去问问,妙锦的嫁衣做好了没有,如果做好了,就再仔细检查一下,再核对一下嫁妆清单,不要老是腻在这里。”
说完离去。
徐妙锦和徐杨氏对视一眼,都笑了。
徐杨氏拉着徐家小妹起身出门之前,笑眯眯的说:“你大兄这几日每日入睡之前都在唉声叹气,就好像被谁偷了他的宝贝一样,别看他嘴巴上犟的很,说不喝黄昏敬的酒,我估摸着他啊,成亲那天肯定会喝得大醉。”
徐妙锦忽然就红了眼睛。
绯春在一旁嘟嘴,“小姐啊,你想哭就哭吧,以后可是很难回来一次了。”
徐妙锦啐道:“要你多嘴。”
绯春苦脸,“我倒是想哭啊,一想着要和小姐一起去黄昏那边,心里百般不是滋味呢。”
徐妙锦想起一事。
似乎绯春一直不喜欢黄昏,于是道:“绯春,待过去黄昏那边,你若是不愿意就给我说,我会告诉黄昏,让他对你以礼相待。”
沉吟半晌,又道:“若是你在那边呆得不高兴,想嫁人了,我也会帮你安排好的,放心,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把你当妹妹,到时候嫁妆我亲自操持,不会让你过苦日子的。”
绯春不说话了。
许久才憋出一句,“不嫁。”
徐妙锦由得她去。
从门外进来了个老妈子,是徐杨氏从娘家带过来的,进门后就把绯春撵了出去,然后低声和徐妙锦说着话。
只听了几句,徐妙锦脸上便红得能滴水。
老妈子是在教她新婚夜洞房的事。
这在封建时代很正常。
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有几个像徐妙锦这样想出门就出门的,大多在出嫁之前,都被关在闺房里,根本没机会接触男女之事,也很少有各种秽书阅读,是以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
所以在古代,女子出嫁之前,会有老妈子专门讲解。
比较有意思的是公主出嫁。
似乎在唐朝时期,公主出嫁前几天,会专门派一个陪嫁宫女去登机体验一下,俗称试机。
试机之后归来,那宫女就会把当夜的事情详细的告诉公主、主管这门皇家婚事的宫中管事,然后再根据宫女的试机体验决定要不要继续下嫁。
若是驸马这尊飞机太弱,給了油也无法起飞,那自然不是嫁的。
若是驸马这尊飞机太强太大,不给油都能起飞,试机人在过程中被颠簸得死去活来,公主也要考虑还要不要继续下嫁。
当然,这两种情况都很少见。
所以公主也很可怜,一架私人飞机,她往往不是第一个登机人。
再当然一点,能娶公主的大多不是寻常人家,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早就在自家丫鬟身上献出了青春的第一次印记,在成婚的年纪时,已经身经百战阅女无数。
公主怎么都不可能是第一人。
所以穿越到古代,一定要当大官人,若是平民,基本上完蛋。
徐府也是高门大户。
但还达不到公主那个档次,总不能让绯春去试一下黄昏吧。
于是按照规矩,找了个老妈子来给徐妙锦讲解那些事情,免得新婚之前什么都不懂,白白浪费了人生最美好的一夜春光。
徐妙锦虽然经常出门,但她还真不懂这些事。
毕竟大明民风不如唐宋开放。
是以老妈子说,小姐呀,到时候可能会有点痛,你要忍一忍,等过一段时间,身体适应过来有反应了,就能享受云雨之美……
这些话羞臊得徐妙锦抬不起头。
然而……
那老妈子为了消除徐妙锦对第一次男女之事的恐惧,极尽美好词汇的描述巫山云雨之美,说得天花乱坠,只差不会当场飞升仙境了……
单纯的徐妙锦被忽悠后,心里小鹿乱撞的同时,竟然有点小雀跃。
还是太天真。
实际上根据后世的资料研究,全世界的男女之事上,女方能享受到到小说中的那种仙境感受者,不到百分之十。
大多时候都是男人一哆嗦而女人意犹未尽。
门外。
绯春撑着脸坐在台阶上。
她知道屋内在说什么。
她是个丫鬟,接触下人比较多,也听了很多,是以比徐妙锦知道的多,对接下来的婚礼,绯春多少是有些拒绝的。
她不喜欢黄昏,至少她主观上是这么认为的。
她现在很害怕。
如果作为陪嫁丫鬟过去,要不了一个月半个月,黄昏在和小姐腻歪够了后,肯定要把目光放在她身上,要知道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
那时候她是去暖床呢还是不去?
绯春也不知道。
她不想离开小姐。
可这个代价似乎有点太大,这意味着自己这一生,都不会有名分。
绯春太清楚一件事:所有的姑爷都不会对陪嫁丫鬟倾注感情。
只有肉欲。
绯春当下很忧郁啊。
是当下,不是裆下。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眠之夜
十二月二十三傍晚,徐皇后从坤宁宫离开紫禁城,来到徐府入住,随行的只有几个宫女,明面上没有护卫,但暗地里还是有的。
徐皇后入住之后,亲自操持徐妙锦的婚礼诸事。
一句话:不能丢了徐家的面子。
又把徐辉祖夫妻,徐膺绪夫妻叫过去,灯下磋商了许久,最终还是徐杨氏提出,说黄昏的聘礼极重,咱们的嫁妆有点压不住他啊,三妹以后在黄家怕是抬不起头。
徐皇后眼睛一转,“再给五十亩良田?”
徐辉祖干咳几声,没表态。
徐皇后懂了。
当机立断,“再给五十亩良田罢,等过几日,我去找陛下,既然辉祖已经解除圈禁,怎么着也该安抚一下徐府的人心。”
血浓于水。
徐皇后终究还是惦记着徐家。
又问徐杨氏,“这样能否匹配上黄昏的聘礼?”
徐杨氏笑着说差不多了罢。
徐皇后忙碌了一晚上,有些困倦,强打起精神,“从远处赶来的亲戚,可曾安排好了,吃宿方面,因为我在,导致他们不能住徐府,你们选的客栈可还好?”
徐膺绪笑道:“长姐放心,陛下已经交代过,说既然是长姐您的亲戚,可让他们暂住贵宾馆,下午都已入住。”
徐皇后笑意吟吟,“他怎么没给我说。”
徐膺绪的老婆乐道:“陛下这是润物无声,给姐姐你惊喜呢。”
徐皇后越发高兴。
还是不放心一些事,“酒席方面可曾检查,不要逾格,但也不要寒酸了,给小孩儿发的红包准备够了没,糖果一定要多,发不完没关系,我带回去给宫里其他妃嫔、宫女,也沾沾咱徐家的喜气,乐班可别选草台班子,一定要京畿最出名的——”
徐膺绪又道:“这个真没办法了,京畿最有名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