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冠-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话……

    很狂。

    但这句话又很妙。

    在朱棣眼中,黄昏作为一个有预知能力的穿越者,肯定能预知到关于他自己的事情,敢明目长胆的为方孝孺鸣不平而不怕被杀,那就说明黄昏知道自己不会因此而死。

    现在连诛十族的话都敢说,更证明其所言之辞的真实性。

    朱棣面无表情,心中却长出了口气,想了想,“今日之事莫要外泄,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暗中布局,胆敢将我父子三人戏弄于股掌之间!”

    黄昏心思电转。

    这件事朱高煦和朱高炽都受到了重创,谁受益?

    朱高燧啊!

    可那家伙在历史上就是个弱鸡,跟在朱高煦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助威,根本没折腾出这么大的浪花来,他若是有这本事,永乐时代的储君之争会更残酷。

    朱棣先入为主,已经认定是建文余孽在挑拨,有些疲倦的道:“内阁之事,朕还要思虑一番,你之建言颇有道理,朕赏罚分明……这样罢,依了你的意思,届时内阁组建,吴溥可据一位。”

    黄昏啊了一声。

    吴溥这就要进内阁了?

    这天大的好事……竟然因为自己一句话?

    旋即笑容灿烂,“陛下啊,您看草民怎么样,虽然草民还没功名,但将来科举考个进士还是易如反掌,要不让草民也去内阁溜达一圈?”

    我也想进内阁啊。

    有狗儿公公这个卧底帮忙传递折子和批条,老子进了内阁,岂非要只手遮天?

    典型的给点阳光就灿烂。

    朱棣冷哼一声,“你给朕滚回去好好读书,就你那被水溺坏了的脑子,如今还在学蒙学,连吴与弼尚且不如,还想高中?”

    黄昏出了一身冷汗。

    我擦……

    感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朱棣的监视下。

    好卑鄙的永乐!

    ——————

    PS:求推荐、收藏。
………………………………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黄昏走了几步,回头期期艾艾的看一眼朱棣,又看一眼桌子。

    朱棣心知肚明,“别做梦了。”

    那是赃款!

    黄昏欲哭无泪,那厚厚的两大叠宝钞,若是能忽悠到手,我还急着造个屁的香皂,先去青楼里浪荡个几日几夜再说。

    还没出门,撞见狗儿太监。

    狗太监眨眼。

    黄昏也眨眼,示意我没事。

    狗儿嘴角微微扯起一抹笑意,小碎步上前,低声道:“万岁爷,皇后娘娘求见。”

    朱棣讶然,“皇后来干嘛?”

    狗儿心领神会,急忙道:“小奴在外面候着时,隐约看见和皇后娘娘走在一起的,似乎是妙锦姑娘,不过她没来乾清殿。”

    朱棣更讶然,“是来给黄昏求情的?”

    这里面曲折一目了然。

    徐辉祖被圈禁,徐妙锦是自由的,她可能知晓锦衣卫封锁吴溥家的消息,认定是黄昏出了事,所以急忙去找徐皇后来求情。

    总不会是来给朱高炽和朱高煦求情,徐妙锦和他俩完全不认识。

    她和黄昏到底什么关系?

    朱棣内心甚是不爽。

    外面又有个小太监碎步跑进来,说翰林院编修吴溥求见。

    朱棣哭笑不得。

    又来个求情的。

    无奈的瞪了一眼还没走出门的黄昏,也是个不明白,为何这小子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竟然能让吴溥和徐妙锦为他不惜冒犯天子。

    人格魅力这么高?

    略一沉思,对狗儿道:“宣吴溥,皇后娘娘那边,就告诉我晚点会去坤宁宫。”

    狗儿领命。

    黄昏走出乾清宫,看见一堆人,有个身后跟着两宫女的美貌少妇,穿着大红宫装,三十四五的年纪,风韵犹存,五官和徐妙锦有些相似。

    一左一右围着朱高炽和朱高煦。

    稍远一点,是如热锅上蚂蚁的吴溥。

    黄昏心里微暖,笑眯眯的道:“吴叔叔是来见陛下么,我先回去?”

    吴溥大喜过望,又万分尴尬。

    黄昏这小子都没事了,我一个翰林院编修,现在去见陛下搞毛。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好在狗儿太监出来了,大声道:“陛下有旨,请娘娘回宫,晚些陛下会去坤宁宫。”又尖锐着声音喊道:“陛下有旨,宣吴溥觐见。”

    吴溥一脸愁苦的进去了,没过多久,里面就传来朱棣愤怒的咆哮,“吴溥,你好大的胆子!”

    黄昏暗笑。

    朱棣这是要先抑后扬,压住吴叔叔之后,再说起让他进内阁的事情。

    帝王心术啊……

    徐皇后看见黄昏安全出来,又听说朱棣不见她,便已了然,对黄昏微笑示意,转身带着两宫女离开,从远处的一片树荫下,走出个女子,汇合后一起远去。

    黄昏看清后大喜。

    那个女子是妙锦。

    她知道自己出事,所以去请徐皇后来救自己?

    这岂非说明她心里有我。

    有戏!

    希望这不是人生三大错觉之一。

    徐皇后一走,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人也欲走——事到如今,两人哪还敢见黄昏,何况这还是乾清宫外,避嫌都来不及。

    黄昏倒是不怕,快速几步,从两人身畔路过时,毫不含蓄的说了句,两位殿下可小心着些,莫要当了那鹬蚌。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谁是渔人。

    黄昏怀疑是朱高燧,可惜没有证据。

    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人对视一眼,如果是其他人说这句话,两人打死也不会怀疑那个天天跟在朱高煦屁股后面的朱高燧。

    但黄昏说的话就不一样了。

    他是穿越者,有预知能力。

    黄昏回家,院子里静悄悄。

    在书房里找见吴与弼,他正默默无语的收拾被锦衣卫士卒翻箱倒柜后一片狼藉的书屋,看见黄昏归来,眼眸立即红了。

    终究还只是个小小少年,心理还不成熟。

    黄昏暗暗叹气。

    方孝孺等文人被诛,已经在吴与弼心中留下阴影,今天这件事再次打击了他对仕途的念想,吴与弼小小的心里只怕再也不想科举入仕了。

    也罢,好事。

    毕竟他未来的成就不在官场。

    从吴与弼手中接过一堆书慢慢整理,笑道:“与弼,咱家今天有大好事,你出门去买点肉,最好买点猪头肉,凉拌好吃,再买点小酒,今晚我们小小的庆祝一下。”

    吴与弼不解,“什么好事?”

    黄昏卖了个关子,“等你爹回来就知道了。”

    阁臣啊。

    别看大明的内阁阁臣官职不高,今后可是要权兼六部的,混得好的话,没准就是下一个张居正!

    误打误撞让吴溥得了这个好事。

    傍晚时分吴溥归家,满面春风。

    家里酒菜满桌。

    笑眯眯的上桌,对吴与弼道:“与弼,你怎么知道为父有好事要庆祝?”

    吴与弼努努嘴,“黄昏哥哥说的。”

    吴溥笑了。

    举杯,“虽然正式的吏部文书还没下来,但陛下今日已经告知于我,这些时日他会组建一个叫内阁的部门,我将是第一届内阁成员之一,官职不会太高,大概是五到七品,但终究是升了,今日破例一次,黄昏可以饮酒,与弼不能。”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吴溥已经不再直呼朱棣两字。

    黄昏笑呵呵的,“吴叔叔,你这可不叫简单的高升,这是名垂千古的机会,别看如今内阁微小,他日必成中枢部门,其重要性不逊色于曾经的中书省。”

    朱元璋把中书省这个部门撤了。

    吴溥愣了下,“不至于罢?”

    但这是黄昏说的话,他又不得不认真斟酌——毕竟黄昏确实预知了方孝孺的死和朱棣的年号,他说出来的话,没准会成真。

    黄昏哈哈一乐,“内阁成员,还会有谢缙和胡广、杨荣等人,所以吴叔叔千万不要小看内阁,等几十年后我们再看结果。”

    朱棣手中的内阁,仅仅是秘书机构。

    朱高炽登基后,内阁就重要起来,成治、弘化年间,内阁甚至可以对抗皇权。

    如果活得够长,吴溥真有机会。

    没有机会,我难道不会创造机会?

    我也想进内阁。

    所以在对朱棣说内阁的组建时,黄昏并没有说如何杜绝内阁成员和宦官勾结——他还给自己留了后手,万一以后有机会进内阁,就可以和狗太监配合嘛。

    进不了内阁?

    告诉朱棣解决这个问题即可。
………………………………

第二十九章 我全都要

    建文四年,朱棣这个大明集团子公司总经理成功打入董事会,出任董事长,在肃清了原董事长朱允炆的残余势力后,为表达对公司各部门经理及高层的嘉奖,特赠送集团干股。

    封公四人。

    丘福封淇国公,子孙世袭;朱能封成国公,世袭。

    追封张玉为荣国公,谥忠显,追封陈亨为泾国公,谥襄敏。

    封侯十三人:张武,成阳侯,世袭;陈圭,泰宁侯,世袭;郑亨,武安侯,世袭;孟善,保定侯,世袭;火真,同安侯,世袭;顾成,镇远侯,世袭;王忠,靖安侯,世袭;王聪,武城侯,世袭;徐忠,永康侯,世袭;张信,隆平侯,子孙世袭隆平伯;李远,安平侯,子孙世袭安平伯;郭亮,成安侯,子孙世袭成安伯;房宽,思恩侯,子孙世袭指挥使。

    追封谭渊为崇安侯,谥壮节。

    封伯十一人:徐祥,兴安伯,世袭;徐理,武康伯,世袭;李浚,襄城伯,世袭;张辅(张玉之子),信安伯,世袭;唐云,新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谭忠(谭渊之子),新宁伯,世袭;孙岩,应城伯,世袭;房胜,富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赵彝,忻城伯,世袭;陈旭:云阳伯,世袭;刘才,广恩伯,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当然少不了在大明集团应天总部卧薪尝胆的第一功臣。

    李景隆本是世袭曹国公,已贵极人臣。

    他这升无可升的状况让老板朱棣觉得很尴尬,搞得自己没法实现同甘共苦的豪言壮语,只好给李景隆大幅度加薪。

    对集团总部和其他子公司识趣的部门经理也给以干股。

    王宁封永春侯,世袭;茹瑺封忠诚伯;王佐封顺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陈瑄封平江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在赠送干股之外,还赠送了奖牌:丹书铁券。

    上书“奉天靖难”。

    这玩意儿……

    经历过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大明臣子们深深觉得,这玩意儿有比没有更惨——太祖时期,家里有这玩意儿的创业功臣几乎都被杀了。

    说是保命符,其实是催命符。

    纪纲悄无声息的成了锦衣卫都指挥使,掌控大明最强大的特务机构。

    最难受的则是宁王。

    这货作为子公司总经理,有着和北平子公司总经理朱棣一样出众的业绩能力,当初被朱棣坑了一把,把他子公司麾下最有经验和实力的销售团队朵颜三卫高薪挖走,又假吧意思的对朱权允诺今后共掌集团。

    朱棣上位后,朱权一想,难道我现在敢去找朱棣,说兄弟你是不是该兑现承诺了啊,让我也在董事局当个角色,咱俩一人占一半的股份?

    这是找死啊。

    那种话,都是说说而已,谁能当真。

    得了,主动点吧。

    朱权果断给朱棣发微信,说老四啊……啊不,朱总啊,平分天下什么的我就不想了,你让我到苏州去管一个子公司吧,那边富饶有钱,我业绩比较好看。

    朱棣秒回朱权,说不行啊兄弟,总部也靠苏州那边拉业绩,还不忘加了个狗头表情。

    朱权又说那去钱塘怎么样。

    朱棣就说兄弟慎重啊,先父将钱塘赐给了五弟,可惜五弟水土不服,在钱塘子公司混得很惨。咱们侄儿那败家子不厚道,上台后让他弟弟去钱塘当了总经理,又未享受到(此处手动加一个贱笑表情),依我看啊钱塘这个地方不祥。我觉得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你随意选一个吧(此处应有憨笑表情)。

    朱权还能说什么,再说就得去云南了,只好回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乖乖的去了南昌。

    这是永乐元年的事情,而在建文四年朱棣登基没改年号之前,随着奉天殿大朝会上一道旨意,整个大明集团的官场随之震动。

    陛下有旨,组建内阁,当值文渊阁。

    入选内阁共有九人:解缙、胡广、黄淮、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奇、杨溥、吴溥。

    首辅黄淮。

    解缙,翰林侍读;胡广,翰林侍读,升右春坊右庶子;胡俨,翰林检讨;黄淮,中书舍人,授翰林侍读;杨荣,翰林编修;金幼孜,翰林检讨;杨士奇,翰林编撰,改翰林编修;吴溥,翰林编修。

    从名录可以看出,官职最高的还是刚升职的胡广。

    右春坊右庶子,五品。

    其余人众,皆是七品左右的翰林院属官。

    朱棣的意图以及不言而喻。

    内阁,仅仅是你们这群读书人议政的功能机构,你们的职责就是利用你们宽泛的学识见解,帮朕分析并提出意见。

    决策权还是在朕手里。

    初衷是好的。

    只是永乐自己也没想到,在他章国的后期,内阁就已经渐渐成为权柄机构,甚至权兼六部——毕竟他选的这批人都是人才。

    人才爬得快。

    有些人用不了多少年就爬到尚书位置去了,又占据着内阁成员的位置,这便使得内阁成员里的人地位越来越高。

    至此,除了原董事长建文帝的不知去向,大明集团彻底被朱棣掌控。

    大明,进入永乐时代。

    历史洪流滚滚而来,谁也改变不了,哪怕出现了黄昏这个穿越者也一样。

    ……

    ……

    读书还是创业。

    这是个选择。

    创业,可以让黄昏在大明集团过上富豪的优渥生活,各种三妻四妾各种高门大院,是钱;读书,可以让黄昏拥有尊荣地位,是权。

    黄昏不贪心。

    他决意创业的同时继续读书,读书的闲暇创业。

    成功男人,权和钱?

    我全都要!

    朱棣就那么一二十个嫔妃,加上自己一家人的,以及未来老婆徐妙锦的,一个月只需生产三十块香皂就足够。

    沐浴露可以研究,但不用急。

    需要徐皇后那边把香皂用出名声后扩大市场,再趁机推出沐浴露。

    这都是小打小闹。

    黄昏想发电。

    当然,要想在大明普及电力这有点不现实,但小范围发电整个电池出来供自己使用还是不难,或者再多折腾一下,把电动机弄出来那就更完美。

    有电,有电动机,冰箱、空调还远么。

    Wife就不奢望了。

    如何发电?

    风力、火力、水力发电都需要一整套的工业设备,暂时还无法做到,核发电就是个妄想,不过还有个路径:电磁发电。

    这个工艺流程不难。

    难在需要钢材和铜。

    这玩意儿不好弄,属于大明集团的战略物资,尤其是铜,在没有权钱之前,得一步一步的积累原始材料。
………………………………

第三十章 出鞘的绣春刀

    应天城暂时安静。

    朱高煦被朱棣派到开平去驻守边疆,朱高炽被软禁,根源就在于这两位殿下接触了黄昏,原本还有想法去找黄昏咨询自己未来仕途的大明集团中高层员工,只好曲线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