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群就知道吃的夯货,快些取出来,要不就烤糊了…”
众人轰然应道,忙不迭地上来帮手,个个脸上都是喜笑颜开…
~~~~~~~~~~~~~~~~~~~~~~~
在迪化耽搁几天之后,马继业终于康复了。一场风寒而已,一个二十多岁的洋鬼子,应该能捱过去,林瑞说。
于是马继业、陶模、林瑞一行便离开迪化,冒着冬ri的酷寒,向着巴尔鲁克山前行,陈光远挑选了百多名jing锐骑兵随行。
按照原先的约定,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富勒铭额现在应该已经到达中俄边界,而俄国人弗拉基米尔维奇。别列科夫男爵也应该出现在那里。
自迪化出发,沿天山一路西行,经昌吉、绥来、过奎屯河,改向西北,便是巴尔鲁克山了,尽管一路都是平原戈壁,但七八百里的路程,也是需要五六ri才能抵达的。
一路上,刚刚痊愈的马继业一直躲着林瑞,即使照面也绝不打招呼,陶模见到这种状况,一直忧虑不已。
终于在一天傍晚,队伍宿营之时,陶模找到林瑞,说道:“信之,这马继业似乎对我等抱有敌意,明ri便可与俄国人汇合,这勘察一事看来对我等已无必要,英俄两家必然联手,我看还是趁早写好奏折,说明原委,向朝廷请罪…署名时,把我的名字写在前面…”说话间,神情非常落寞。
林瑞伸出手来,拍拍陶模的手臂,安慰道:“这马继业现在何处,我去同他商量一二,看看这外交官的儿子是否懂得外交的真谛。”
陶模指了指一处已经搭建好的帐篷,等林瑞走出几步后,又赶紧嘱咐道:“啊,信之,你说话稍微客气些,可别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这是个只能容纳五六人的牛皮帐篷,是陶模的亲兵刚刚搭建好的,为马继业和他的缠回向导准备的。
林瑞毫不客气地,直接挑开帘子入内,正在整理床铺的缠回向导买买提抬头一瞧,便赶紧磕头道:“拜见大帅,拜见大帅…”显然是被前几ri的经历吓坏了。
林瑞看都不看地上如同捣蒜般买买提,而是直接走向有些惊愕的马继业,正sè说道:“乔治先生,我想我们应该做一次长谈,一次关于公务的谈话。”
马继业微微沉默了一下,便示意买买提出去,等帐内只剩下林瑞和他两个人的时候,才请林瑞坐下,然后开口说道:“林大人想找我谈什么?”
“马上就同俄国人汇合了,自然是聊聊俄国人…”林瑞笑道,眼神里全是狡黠的神sè。
“俄国人…你想说什么?”马继业疑惑地问道。
“自从我来到xin jiāng,便对俄国人在中亚的扩张史产生了兴趣,按照你们的公元纪年,1865年…俄国成功占领塔什干…1866年,俄国征服锡尔河右岸并吞并了整个浩罕汗国…1868年,俄国哥萨克骑兵进入布哈拉,1873年,希瓦汗国屈服…
…当然,大清亦在历次谈判中失去西北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巴尔鲁克山只是租借…”林瑞缓缓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马继业不无讥讽地说道,“有什么新的内容么?”
林瑞没有丝毫怒sè,只是继续道:“二十年前,左宗棠入疆平叛,说明大清对xin jiāng的归属是绝对没有退让余地的,所以中俄在西北问题上不会有大的冲突和战争…不知道乔治先生对我的看法有没有异议?”
马继业的眼睛里透出赞赏的神sè,说道:“确实,中亚土地贫瘠,民族众多,俄国人自然不会在这块土地上树敌过多,毕竟吞并中亚诸国的时ri尚短,统治并不太稳固,而且俄国人的重心在欧洲的巴尔干…”作为英国在中亚地区的外交间谍,马继业自然对地区局势和国际形势都颇为了解。
“乔治先生果然是外交世家,确实厉害…”林瑞赞扬道,但随即又问道:“俄国打败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逼迫大清割让海参崴,获得了太平洋的出海口…在巴尔干挑起事端,是为了获得黑海的出海口,那么,征服中亚诸国又是为了什么呢?”
马继业目光闪动。
林瑞略微停顿一下,自己答道:“俄国人是想打通中亚通道,获得前往印度洋的港口…”
马继业的额头的青筋猛然一跳,是的,这正是英国真正所担心的。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通道有瑞典、丹麦等国扼守通道,而黑海与地中海的海峡又掌握在土耳其的手中,至于海参崴,则有英国扶持下的ri本在防范。
但是,如果俄国人真的往南征服了阿富汗,只需再南进数百公里,便到了印度洋的海岸,到时,俄国人不但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而且他们的舰队可以不受阻碍地直入大洋,切断大英帝国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直接威胁英国在印度斯坦的统治……
“长于西方世界的林大人果然与一般官员与众不同,但我很好奇,俄国人在中亚的扩张,以及他们的远景计划,你是怎么知道的?”马继业有些好奇的问道。
“上一次的冲突中,我俘虏了近百名哥萨克骑兵,其中有一位上校,因为某些原因,我没有据实上报,而是留下来,获得我想知道的信息,而现在,这个俄国上校对我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林瑞微笑着,直视马继业。
“好的,你的筹码,我表示接受,但你想得到什么?”马继业故意装糊涂问道。
“与我联手,遏制俄国人在xin jiāng北部的野心,这样也可以减轻你们在阿富汗的压力。。”林瑞认真地说道。
“如果你说的是巴尔鲁克山,我想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如果涉及其它问题,我得请示国内…”马继业谨慎地回答。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移交
() 巴尔鲁克山南麓,中方辖区一侧,伊犁将军富勒铭额率领张俊的定远军,约四五百人驻扎在一座山坡之上,而俄军则驻扎在一里之外,双方隔着一座山谷,遥遥相对。
定远军营地的后方便是当ri林瑞设伏的战场,尽管已经时隔多ri,但战场痕迹仍在,山坡上、岩石下到处都是shè击后留下的弹壳,遗弃的水壶、皮带。
最显眼的便是山谷入口处的一座硕大的土堆,那是林瑞率军撤退前,将数百具俄军尸体堆积在一起,又盖上浅浅的泥土,造就的简陋坟墓。
等林瑞一行赶到,中俄双方在边界的一座临时大帐内正式会晤之时,作为中间人的马继业直截了当地说了一句:“先生们,我想对于冲突地点处于中方辖区内,大家应该没有任何异议了?”
“我等自然无异议。”陶模异样地看了林瑞一眼,欣然说道。
别列科夫男爵略略沉默了一下,也回答道:“无异议。”
老毛子倒也光棍,这么容易认错!林瑞思忖。
果然,别列科夫身边的一名俄军上校突然起身道:“根据我方调查,这是一起有预谋的,针对我军的敌对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马继业反问,眼神里透出不解,“难道不是因为你们越境所导致的冲突么?”
“我们越境是有原因的,”俄国人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军是因为追击一股马匪,误入中方境内,但随即便遭到围攻,导致损失惨重,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清国一次有预谋的敌对行为。”俄军上校用手一指林瑞,断然说道。
“你是扬诺夫上校?”林瑞突然发问。
“是的,刚才我忘了介绍自己。”扬诺夫高傲地翘起下巴,目光斜视着林瑞,“你们这些鞑靼人只会偷袭,什么时候敢光明正大地打一次?”
林瑞不屑地说道:“偷走帕米尔乾隆皇帝记功碑的小偷,知道什么叫做光明正大?”
“你…”扬诺夫面sè微红,有些恼怒道,“你有证据说是我偷走那块石碑的么?”
“那么,你有证据说是我故意设下圈套,引你们上钩的么?”林瑞讥笑地说道。
………………………………………
于是,双方越说越激动,扬诺夫甚至拔出了腰刀,而林瑞也不示弱,直接从腰间掏出手枪,双方剑拔弩张…
马继业见状,便微咳一声,走到帐篷正中,伸开双臂,挡在中间说道:“各位,今天我是代表大英帝国前来调解你们之间的冲突,现在请双方军官退出,让民政官进行谈判,我想,这样才能比较顺利。”
林瑞与扬诺夫相互狠狠地对视一眼,便领着各自随从军官离开…
刚刚接替伊犁将军不久的富勒铭额也跟随林瑞一道离开谈判现场,二人并肩走回已方营帐。
“林大人,你来xin jiāng时ri尚短,可能对俄国人不甚了解,我是真担心他们会狗急跳墙。”富勒铭额低声说道。
林瑞转身看看这个矮矮墩墩的满族将领,说道:“老将军先是与左公一同,平定甘陕回乱,其后便一直留在xin jiāng戍边多年,期间增设卡伦,整顿营制,招募索伦、锡伯、察哈尔、额鲁特各族兵卒,以补兵额空缺,才有了西北多年的安定…林某确实不如将军你。”言辞间甚为诚恳。
富勒铭额被说的满脸通红,显得很不自在,连连摇手道:“我是忝为将军位罢了,先后驻守塔尔巴哈台和伊犁,都只是谨守城池而已,从不敢主动迎战…哪里比得上林大人,略一出手便重创对方。”
林瑞听了,心里也有些佩服起这个镶白旗的满族汉子,看来虽然这八旗子弟大都荒唐纨绔,但还是有少数人依旧保持了其先祖的剽悍朴实。
于是,说话便也变得推心置腹起来:“俄国人在西北翻不起风浪,一则是顾及英国人的利益,不敢太过张扬,只可能会慢慢蚕食我们的土地…
…二则,塔什干地区征服时ri尚短,各式宗教、部族混杂,对俄国并不太忠心,所以俄国人的大部分军队得弹压地方,不能全力对付我们…
…这三么…我手里还有一张牌,俄国人不会在此刻翻脸…”
富勒铭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些敬佩地看着林瑞说道:“难怪林大人年纪轻轻便已是三品大员,还能自领一军,确有过人之处…”
………………………………………………
不多时,主持谈判的陶模便回来营地,刚刚挑起帘子,便大声说道:“这老毛子一开口便是要尸体,没想到这洋鬼子也讲究叶落归根…”
“那他们对越境一事,有没有道歉?”林瑞问道。
“没有,他们强硬的很。”陶模面sè凝重,说道:“我刚刚提出,要求他们提前归还巴尔鲁克山,便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那么因为越境,造成双方冲突,导致我方伤亡,这赔偿金也是不愿意出的喽。”林瑞试探xing问道。
“这个自然也是不会答应的。”陶模有些尴尬地答道,毕竟林瑞让提出的几个条件,俄方都拒绝了,他这个谈判代表似乎失职了。
“那…我们也不让他们运回尸体!”富勒铭额问道。
“不,让他们运,而且要帮助他们一起清点,我们要表现出人道的一面。”林瑞说道,“毕竟中华是泱泱五千年大国,不能同刚立国数百年的俄罗斯相比。”
………………………
数十名俄军士兵,穿着厚重的大衣,在冬ri的阳光下,开始扒开那座巨大的坟墓。夏ri的xin jiāng干燥而多风,冬天又极为寒冷,所以那些被埋在泥土下,已经数月之久的尸体大都还比较完整,只是多少呈现脱水的情形。
“两百八十八…两百八十九…两百九十…”别列科夫男爵在默数着装上大车的尸体数目,突然他发现眼前的大坑内已经空空如也。
“只有两百九十一具战死者的遗骸,其余的人呢?”别列科夫男爵有些疑惑地问挖掘的士兵,突然他明白了过来,还有近一百人还活着…
…………………………
“我要求你们立刻释放我们幸存的军官和士兵,立刻…”扬诺夫咆哮着,挥舞着拳头,像极了凛冽寒风中四处猎食的北极熊,“你们隐瞒了战斗中有幸存者的事情。”
“对不起,我们从不留俘虏,所以你说的那些人,应该是在战斗中逃走了,因为怕受到责罚,所以没有回到军营报道。”林瑞一本正经地回道。
“你在撒谎…哥萨克人绝不会做逃兵…”扬诺夫回击道。
林瑞看着别列科夫男爵摊开手,又耸耸肩,说道:“你们的上校并不适合谈判,最好让他回去单独待一会儿,然后您再回去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提出的条件,毕竟我们是在谈判。”
在用晚餐的时候,富勒铭额挪到林瑞旁边,小声地问道:“那些被俘虏的老毛子在不在你那里?”
林瑞淡淡地说道:“当然不会在我的大营里,我可不会浪费粮食和羊肉来喂那些白眼狼。”
……………………………………………
迪化近郊,一处叫六道湾的地方,低矮的小丘脚下有数个深邃的洞口,洞口外的平地上堆积着小山似的的黑sè煤块,洞口不时地有瘦高的身影拖着一筐煤块出现,在看守皮鞭和呵斥声中,人们卸掉货物,又缓缓进入洞口,不断重复…
小丘四周已经立起高高的土墙,土墙上不时有持枪巡逻的兵士经过
………………………………
第一百三十三章 铁路桥
() 在仔细甄别后,俄国人真的有些恼怒了,因为他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尸体上的外套都不见了,所以根本没法准确判定死者的身份,于是别列科夫男爵郑重地向马继业提出申诉。
但马继业却劝导道:“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不能纠结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更何况,你们一方在此次冲突中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我只是想弄清楚亚瑟・斯莫上校的生死。”别列科夫询问道,既然同为塔什干总督派驻巴尔鲁克山的官员,他有责任搞清楚这件事情。
“这个我不清楚。”马继业断然道,心想亚瑟・斯莫已经是我的了,傻瓜才会放弃这个机会…………
“我将写一份调查报告,交由你们双方审核确认,然后我会通过外交邮件送至běi jing,让更高级别的官员去解决,如何?”马继业坐在帐篷正中,对着分坐在两边的中俄双方官员说道……
两天后,中俄双方官员都在马继业的报告上签了字,俄方承认了军队越境一事,但依旧强调是为了追击匪徒所致…
…而因为俄方没有掌握任何证据,所以报告中,只提到有两百多俄军战死,其它事宜譬如塔什干地区骑兵指挥官亚瑟・斯莫上校的生死,以及近百名俄军士兵下落则没有被提及,而直接归入失踪名录。
………………………………………………
这份报告将由马继业亲自装入牛皮信袋,再封上火漆,并在封口处盖上印章。然后由中俄双方各自派一名官员,护送至běi jing。
在办完所有手续之后,尽管扬诺夫上校依旧不死心,时常领着参谋军官在中方营地外溜达,但别列科夫男爵却命令手下收拾行装,准备回到哈拉不拉镇,这天气是越来越冷,没有人愿意在荒郊野外待上一个冬天。
在陶模亲兵的护送下,马继业带着缠回向导悄然返回迪化,再休整数ri后径直取原路,急急赶回喀什噶尔去了,在离开迪化之时,那支小小的队伍里还隐约多出了一个行动不便的人。
尽管陶模和林瑞再三邀请,但富勒铭额执意要立即返回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