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复兴梦-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人见林瑞发现了自己,不禁没有避开,反而放下望远镜,冲林瑞微笑了一下,然后举起右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又以手代枪,冲着唐山号做出shè击状。

    林瑞不禁有些纳闷,这人似乎知道自己是谁?又为何要挑衅自己?

    就在林瑞思索的时候,镇东号炮舰已经调转船头,向着长江南岸驶去。

    “他们大概要进黄浦江了。”杨衢云说道。

    “北洋水师在黄埔江有锚地么?”林瑞有些奇怪,“这里是南洋水师的防区啊。”

    “每年都会有数艘兵舰南下,至江南制造局或至福建船政局维护,但极少听说蚊子船会南下…”杨衢云接口说道,

    “……当年,这些蚊子船刚刚归国,在一次远航训练中,便xing能不佳而触礁,还有人为此而丢了顶子,所以这类炮舰是极少有远航之举的,确是奇怪之至……。。。”

    是有些古怪,反常即为妖么!林瑞看着逐渐远去的“蚊子船”,心中喃喃道,看来归国之路并不那么顺畅啊。

    ~~~~~~~~~~~~~~~~~~~~~~~~~~~~

    傍晚时分,在接到一封电报之后,聂缉椝急忙招来自己的属下刘靖北,湘军宿将刘锦堂的次子。

    这刘靖北刚刚二十出头,受父亲荫恩,被朝廷封了一个正五品的千户,本来闲散在家,但聂缉椝上任苏松太道台时候,因为自嘉庆年后道台加兵备衔,也就是说还兼着地方军政长官的职责,手下还有一个营头的兵勇。

    于是,便将刘靖北招至麾下,想把营头整顿起来,刘靖北便成了实打实的千户武官。

    刘靖北上任时,从父亲那里借了几个曾近入疆的亲兵,就这样,经过裁汰老弱,加上一段时间的磨砺,苏松太道台手中也有了一支可堪驱用的军队,湘军也就多了一个“靖”字营。而手握兵权的刘靖北也成了个不大不小的人物。

    这自然让聂缉椝觉得欣慰。在他眼里,刘靖北虽然年轻,但驭下却是恩威并重,行事也是雷厉风行,确有其父的影子,但唯一的缺点便是,肚中墨水少,难以独挡一面。

    在遇到林瑞之前,聂缉椝时常劝导刘靖北多读书,便于ri后转文职,以更上一层楼,但刘靖北生xing好动,对四书五经全无兴趣,以至于聂缉椝也渐渐索xing放手不管。

    “大人,您寻我?”刘靖北风风火火地径直进到聂缉椝的书房。从自家督捕房来到书房,不过拐几个弯,所以刘靖北来的极快,但反应不可谓不迅速。

    “你过来看看这封电报,是九帅从江宁发来的。”聂缉椝说道,随手便将一份电报纸递给刘靖北。

    ……近ri,北地来人,恐对唐山轮不利,望做万全准备………刘靖北看完,有些疑惑地问道:“朝廷之中有何人yu对唐山轮下手?那林瑞在南洋立下大功,朝廷诏书内只字未提,却又遣人南来,yu下毒手,这…这…不是在自断手足么?”

    刘靖北连连跌脚,狠狠道:“我与这林瑞虽未曾谋面,但据大人所叙说,及洋人报纸所言,我已将其视为自家兄弟………

    ……。。大人,我带一批兄弟去码头守着,那帮贼人要是真敢动手,哼哼…。。”

    “好,多带些人手,有备无患。”聂缉椝吩咐道。

    不多时,道台府左近的兵营,辕门大开,一队兵士列队而出,当先便是刘靖北,人骑在马上,腰背笔直,横跨腰刀,阳光下顶子上的水晶熠熠生辉,显得极为英武。

    “弟兄们,动作快些,十六铺码头,今儿个要是顺顺当当地,把南洋归来的林司官接回来,今晚本官就包下四马路上的荟芳里,让大伙儿好好快活快活………。”刘靖北骑在马上大声说道。

    “好嘞,这可是刘大人您说的,不过,就是不去荟芳里,咱们也是自当迎接林司官的,那是咱中国人的大英雄么!”跟着刘靖北坐骑一起前行的一个大胡子把总笑着回应。

    “别同老子装客气了,你们这群丘八,看到姑娘,哪个不是两眼发光的,差事办好了,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刘靖北笑骂道,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马屁股,一下子窜出去好远,兵士们哄笑着,行进的步伐更快了。

    ~~~~~~~~~~~~~~~~~~~~~~~~~~~~~~

    “镇东”号炮舰缓缓地靠上了十六铺码头。

    雷震chun走下跳板,来到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这个时代的十六铺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又处于上海县城大东门外,占尽了地理便利,因而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每天来往停靠的大小船只不下百余艘。

    看着人头攒动,热闹中显得有些混乱的码头,雷震chun微微眯眼,心道,就在码头上动手。等唐山轮一靠岸,放下舷梯,就领着人冲上去,绑了那个姓林的就走,只要上得炮舰,就算是两江总督曾国荃来了,也无力回天。

    心中既已定计,雷震chun便开始招呼跟随而来的十几个手下。随雷震chun此次南下的,都是从嵩武军中挑出的军中好手,个个身手不凡,上马使刀,下马用枪,无一不jing,所以即便是便装短打扮,十几人一起站在那里,只要不是傻瓜,便都能这群人定然来历不凡。

    于是在雷震chun一行下到码头,对周围开始踩点时,那些常年在码头上混饭吃的扒手、地痞、混混们便自然而然地远离这一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外海的船只开始趁着cháo水上涨,纷纷驶入黄浦江,外滩一带的江面上开始热闹起来。

    雷震chun目不转睛地盯着下游方向,果然,一声汽笛响起,一艘拖轮喷着黑烟出现在视线内。
………………………………

第六十八章 沙匪?

    ()  在进入黄浦江水道之后,又有两艘小型拖轮贴上了唐山号,并且帮助这艘没有自身动力的商船停靠上一个深水锚地。

    在没有大规模疏浚河道之前,千吨级的商船是无法离岸边太近的,舷梯和跳板自然也用不上。但业务熟练的港务局便立即拖了几个浮筏,再召集一批长年在码头厮混的苦力们,开始为唐山轮搭建浮桥。海洋号上的德国人自然会帮林瑞办好一切手续。

    在等待的当口,林瑞站在船舷边,打量着这座远东第一大港,未来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此时的外滩与林瑞印象中完全不同,完全没有东侧金融中心、东方明珠等高楼林立,而西侧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依次矗立的感觉。

    这个时代的浦东还是一大片农田和泥滩,只是临近江边的地方零星地搭建着一些棚户区,而浦西外滩的位置上,沿着码头,确实建有一些临街式的楼房,但大都只有两三层,大约此时上海还没有完全形成气候,林瑞心中如是想着。

    但其中一栋具有文艺复兴风格、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却引起了林瑞的注意。

    “那是建于同治十一年的英国领事馆,那楼倒是没什么,但看看那房子前面的草坪,足有上百亩地,真是可惜了。”杨衢云见林瑞直直注视着苏州河畔的那两栋建筑,便介绍道。

    “难怪,只有英国人才有这么大的手笔,两栋小楼,却占了百亩的外滩土地,到底是ri不落帝国。”林瑞不无讽刺地说道。

    就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时,又一艘客船缓缓靠近了码头。那些推着平板车,挑着扛着货架的生意人飞似的靠拢过去,等待着船上的旅客。

    待到那舷梯搭上码头,见到有人下船,那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便传扬开来。

    “………。新鲜的鸭梨,北方的大鸭梨,咬一口,又甜又多水,哎………。”

    “刚出笼的馒头,白面馒头…………皮薄汁多的南翔小笼啊,打一巴掌舍不得丢啊…。”

    “侬要换英镑?六个鹰洋换一英镑,怎么样?现款交易………。。哎,别走啊,有外币换鹰洋也行的呀”大概是最早的外汇贩子也混了进来。

    “要住宿,去荟芳里,那里的客栈又便宜又干净,附近还有姑娘随时过来伴宿,如何?”

    见到每一个单身男人下船,那些不知道是拉客住宿,还是拉皮条的伙计,便上前热情招呼道。其中的十之二三都会被那些口齿伶俐的伙计带走,孤身在外,口袋里有不缺银钱的,来到这个繁华的销金窟,自然是要找找乐子的。

    每一艘船靠岸,都会掀起一阵类似的喧闹,让整个十六铺码头整ri笼罩在一片繁华声中。

    情况有些不对!林瑞突然有了一种不安的感觉,唐山轮和码头之间的浮桥快要搭建好了,可是却没有一人小贩围拢过来,附近的码头上显得有些冷清。

    林瑞叫来了黄强和张振勋等人,yin沉着脸,吩咐道:“都把家伙准备好,待会儿别乱走动,等聂大人派人来接我们,在此之前,不许任何人上岸,也不能让任何人登船。”

    浮桥搭好了,那些干活的苦力们也都拿了工钱散去,有人直接用工钱换了几个馒头包子填填空瘪的肚子,有些则将那些铜钱塞入褡裢里,勒勒腰带,再去寻另外的零活,一大家子要养活,可不能在外面乱花了去。

    等了许久,唐山轮上没有一个人下船,雷震chun有些不耐烦了,这帮南洋的化外野民在船上待了那么久,楞是还没待够?

    于是,雷震chun便招呼了一声,“得,弟兄们,他们不下来,我们上去也一样。”听到命令,十几个隐藏在附近角落里的jing装汉子齐齐地向浮桥聚拢过来。

    “来了”,张振勋大叫一声,而旁边的廖国雄则“咔嚓”一声,拉响了枪栓。

    雷震chun率先踏上浮桥,径直向唐山轮走来,后面一行人默默跟随,浮桥附近本来没什么人,随着这群明显属于异类的大汉们走上浮桥,散发着危险气味的源头已经转移,码头附近的闲散人等则迅速围拢过来,中国人看热闹的天xing暴露无遗。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张振勋站在舷梯的入口处大声嚷道。

    雷震chun并不做声,继续蒙头向前走,脸上露出一丝yin恻恻的笑意,右手向腰间探去,握住了硬邦邦的转轮手枪枪柄。

    “别动!”张振勋与雷震chun同时大喝,并掏出手枪互相瞄准着。

    后面的那些嵩武军的兵士们也纷纷亮出匕首之类,作势要冲上船来。但舷梯口又突然冒出的好几个黑洞洞的枪口,逼得这群丘八又停住了脚步。

    “滚回去,要不老子可就开枪了!”林瑞cāo着一杆五六半,居高临下,冲着雷震chun等人大喊。

    雷震chun狞笑着,将衣服敞开,露出了黑sè的胸毛,口中叫道:“老子是朝廷正四品都司,奉命上船搜捕乱党,识趣的赶紧把枪放下,要不等官军大队赶到,统统就地正法。”手中的枪口却是始终对着张振勋,纹丝未动。

    张振勋等一干南洋青年听到对方自称朝廷命官,心中有些畏惧,枪口略略移开,这个时代,有官身的人说话总是有些震慑力的。

    码头上聚集的闲汉们也纷纷鼓噪起来,有人大声嚷嚷,“快来看啊,官兵捉拿乱党啊!”

    但旁边立即有人反驳道,“……什么官兵,没穿号褂子,八成是沙匪……”

    人们听到“沙匪”这两个字,就更来劲了,有人立即大喊“快来看啊,江北的沙匪跑到十六铺来啦,光天化ri之下抢商船啊………”

    在镇东号炮舰上待了数ri,又在长江口巡视数天的雷震chun,哪能不知道这些闲汉口中的“沙匪”是什么意思。

    江浙一带将一些露出水面的小岛叫做“沙”,在上游的叫上沙,下游的叫下沙,有些根据岛屿形状来称呼,比如“老鼠沙”、“黑牛沙”等等,而长江口附近那些偶尔打劫过往商船的海盗,往往便藏身于这些人烟稀少的小岛上,于是便被称做“沙匪”。

    听到自己被当作土匪,雷震chun气的又急又怒,便举起手枪,朝天“呯”的开了一枪,全场顿时镇静下来。

    “老子是山东总兵张曜麾下嵩武军总教习,雷震chun,正宗朝廷四品命官,谁再敢胡言乱语,一枪崩了他。”雷震chun恶狠狠地向码头上扫视着。见雷震chun发了威,那些闲汉们有些害怕地向后缩去。

    见到震慑有了效果,雷震chun满意地笑了笑,正想乘势拿下张振勋,谁知道岸上人群之中又有声音yin叫道:“山东的丘八,跑阿拉(我们)上海抓人,‘港都’(傻瓜)才信呢!肯定是一群乡窝(下)里人来这里讹人。”

    人群一阵哄笑,先前的肃静又全然不见了,让雷震chun脸上很有些挂不住。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是雷震chun想不到的。

    上海这地方远不同与山东、直隶等地。这里开埠ri久,一年到头,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货物川流不息,人们自然想着如何在这流金淌银的地方捞上一把,大都忘却了官府的存在。

    而外滩一带又是租界林立,如同一个个du li王国,洋人的话语权在这里远远大于官府,所以让清廷在此地的存在感更加变得若有若无。

    人们无论从何地来到上海,只要在这外滩厮混一段ri子,自然对官府便不如以前那样心存敬畏,而雷震chun又是露腿露胳膊的短打扮,与码头苦力一般无二,所以连续被人调侃就更为正常了。

    未等雷震chun再次发怒,“啪…啪…啪”,连续三声枪响,人群又变得安静下来。

    这回是林瑞扣动了手里五六半。

    林瑞朗声道:“各位父老,在下是自南洋归来的林瑞,是那个杀西班牙人,硬抗英国佬的林瑞,侬可晓得阿拉么?”最后一句却是带了点沪上味道。林瑞在后世的魔都可不是白打混的,起码这上海话还是知晓了几分。

    林瑞这个名字,此时在这个消息最为便利灵通之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宿务事件正是近ri茶楼里闲聊最多的话题。而这最后一句沪上腔调的话更是起了作用,让这群围观的闲汉心中亲近之感油然而生,于是人们更是鼓噪起来。

    “船头上写了,是唐山号,没错,是林瑞…………。”

    “……。你怎么才看到,我早就知道是林瑞,林司官了………。”

    “哎,你们这群假扮官军的沙匪,还是赶紧举手投降,林司官连英国人都不怕,还会怕你们这群乌合之众?”

    雷震chun脸sè铁青,此次南下,顶头上司可是叮嘱过,是秘密拘捕,不能惊动太大,所以没什么正式公文在手,而他下炮艇的时候,也就没有换上官服,带上腰牌,此刻正是进退两难。

    而停泊在远处的“镇东”号也丝毫没有动静,因为自长崎事件后,北洋水师有了严格规定,水兵不得上岸滋事。故此管带陈镇培只有在船上看着干着急。

    就在双方相持不下,而岸上人群越发起哄的时候,一声锣响,然后便是有人大喝:“知府大人到…………。谁人闹事,速速拿下。”

    雷震chun脸上又浮现出了笑意。
………………………………

第六十九章 交锋

    ()  恩兴满头大汗地从轿子中出来的时候,码头左近已经围了上千人,将浮桥口堵的结结实实,走在前面的衙役赶紧将那些看热闹的人轰散了一些。

    于是,恩兴这才急急忙忙地穿过人群,走上浮桥。

    “我是松江府知府,你们是什么人,敢在光天化ri之下持械滋事?”大热天,恩兴穿着云雁的补子,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