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29-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去之后,仍是一面屏风遮挡。

    萧亦细细打量着这衙门的布置,一眼看去倒是颇有些儒家之风,最前方一颗苍劲挺拔的迎客松跃然于画作之上。

    一对檀木桌案摆放于下,数把松木座椅对称安置两旁,萧亦想来应是平日议事之用。

    正细细打量,一个管家模样的老仆缓缓走来,道:“我家大人正于偏房处理政务,劳烦将军稍待。”

    萧亦冲这老仆微微一笑,道:“不妨事,本将等待便是。”

    这老仆听到萧亦的话后只是点点头便走出大堂,石刚几个人各自寻了一把椅子坐下,一边来回观看。

    过了才一炷香,石刚就有些不耐烦:“娘希匹,这鸟人什么意思,就让咱们在这里傻等着?”

    史路沉吟不已,面上有些忧虑:“这老管家连盏茶都不上,一句话离去后便再无消息,此中怕没这么简单。”

    一派桌案,石刚起身道:“怎么?这狗官还想给咱们个下马威不成!”

    黄阳大笑一声:“这也说不准!”

    几人议论时,一直未曾出声的萧亦缓缓道:“都坐下,等着就等着,莫要让人看轻了咱们武人。”

    听到萧亦的话,石刚纵使再不情愿,也是嘿嘿一挠头坐回到椅子上,那如坐针毡的样子是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史路、黄阳、王大勇、刘通几个人也是纷纷点头,看样子是在学着萧亦闭目思过,其实都是在睡觉。

    ……

    不知过了多久,堂外传来阵阵蝉鸣,竟已是到了傍晚。

    猛然间,萧亦睁开双眼看向堂外。

    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是那个白日的老仆终于又回来了,这老仆的样子十分惊讶,好像根本没料到萧亦几人还会在这里。

    前脚刚踏入大堂,后脚萧亦低沉的声音便传到他的耳中。

    “不知抚台大人还要多久才能处理完政务?我可以继续等。”

    寂静许久的大堂忽然响起声音,石刚四个人都是反射性的一跃而起,一脸警惕的看向四周,手就往腰间摸去,却什么都没摸到。

    石刚一拍脑门,懊恼道:“娘,居然睡着了。”

    忽然反应过来似的,石刚蹬蹬几步走到堂外,一脸震惊的道:“居然已经到了晚上!?”

    听到萧亦的话,这老仆才从惊讶中反应过来,一脸歉意的道:“我家大人处理政务至深,怕是今日没有时间了,你们明日再来吧。”

    “你说什么?就让我们白等了一天!?”王大勇几步上前,怒声道。

    石刚几个人亦都是大怒,围住那老仆怒声喝问,这老仆只觉一阵耳鸣,双腿不自觉的发软,吓得当场瘫软在地。

    听到这老仆的话,虽是在意料之中,但萧亦仍是猛的攥紧双拳,心中冷笑不已。

    良久,萧亦松开双拳,起身淡淡道:“既然如此,那本将便不再打搅了,这便离去了。”

    石刚几人见萧亦已经先行一步走出大堂,最后朝这老仆怒骂几声,纷纷追了过去。

    此时此刻,大堂左侧的一个偏房内,蔡佳禾缓缓打开木窗,看向萧亦几人离去方向,轻笑一声正欲关窗。

    “哼,看来还就是个武夫而已…”

    忽的从那侧传来一道冷冷的声音,字字句句铿锵有力。

    “抚台大人如此为国,夙夜操劳,这大同镇有抚台大人坐镇实是幸事,这才会有如今的‘繁盛’,萧某今日算见识了,告辞!”

    听着萧亦这话,那刚刚爬起来的老仆不明所以,但蔡佳禾却是面色一沉。

    “难道萧亦早知道自己在偏房!?”
………………………………

第三百五十四章:每谈及萧亦无不心惊胆颤

    从巡抚衙门出来后已经是夜晚,那些门房一脸嫌弃的将萧亦几人驱赶出去后立即紧闭大门,好似十分厌烦一样。

    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也已经变的冷冷清清,除了萧亦几人外见不到一个人,原本想随便找寻一处客栈落脚,等到明日接旨就行。

    不过就是这简单的想法都没有得到满足,几个人在街道上转悠许久,没有一处客栈愿意开门。

    “咚、咚、咚…”

    随着一阵敲门声,一个中年男子缓缓打开木门,看着门外的萧亦几个人,先是朝左右鬼鬼祟祟的看了几眼,这才问道。

    “几位打哪来?”

    哦了一声,萧亦道:“我们是从蔚州来的,只要住一晚,十两银子。”

    萧亦认为,十两银子对于普通的客栈来说应是一比巨款,起码不会和前几次一样直接关门。

    天不遂人愿,萧亦话还没说完,这店家就要慌慌张张的关上房门,萧亦顿时皱眉不已,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客栈老板都是这样一副样子,必须问个明白。

    立刻伸出手挡在门缝处,萧亦道:“究竟是何意,难道蔚州来的人在这大同镇城不受待见吗?”

    “你就别害我了,去别的地方住吧!”

    这中年男人见到门被萧亦把住,更加着急,一边不断往远处眺望,一边更加用力的关门。

    好像十分害怕什么人一样,萧亦心下一叹,也没有必要再逼他了,遂是一松手。

    “砰!”

    由于用力过大,木门被砰的一声带的紧紧的,萧亦几人甚至能从门外听到里面忙活的堵门声。

    缓缓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萧亦轻笑一声,自从到了这明末,他还是第一次享受到人见人怕的待遇,偌大一个大同镇城居然没有一个客栈敢收留自己。

    想到这里,萧亦眼中渐渐变得阴冷起来,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能在这里有这么大的能量,以致于让全城百姓连话都不敢说,晚间根本不敢开房门。

    “什么人!”

    “大胆,夜晚竟敢无故留街,抓!”

    随着几道叫声,一行约莫十几人的巡夜官兵轰然而来,个个穿着破烂的大明鸳鸯战袄,手中马刀、长枪、长矛等五花八门,样子十分嚣张。

    看着这些人,石刚几人皆是立刻握住腰间钢刀,早就憋着一股气的他们只是等待萧亦一个命令,就能杀的这些人屁滚尿流。

    “等等!”

    正这时,远远的又传来一阵声响,一行人骑马簇拥着一人而来,这些骑马的人比起步军就好许多,多是全身披挂着简陋的甲胄。

    为首那人更是身穿一身较好的铁甲铁盔,白白净净脸上的没有一点胡须,标准的瓜子脸,加上那副阴沉着的眸子,给人一种十分阴险的感觉。

    马上一个将官模样的官兵用马刀指着萧亦几人,喝道。

    “大胆!见到大同镇总兵吴锐大人,还不下跪!”

    听到这话,萧亦不禁笑出了声,刚开始轻轻的笑,后来则是变成捧腹大笑。

    马上的吴锐见到后眼光一凌,喝道:“来人,此等人夜间在街市逗留,并且辱骂于本军门,本军门怀疑这些人是贼寇奸细,抓捕审问!”

    吴锐一声令下,周围的官兵皆是蠢蠢欲动不断向前。

    虽然对方人多势众,但石刚、史路、黄阳、王大勇、刘通五人也没有丝毫的惧怕,皆是‘噌’的一声抽出腰间钢刀,随时准备出击。

    正此时,大笑的萧亦不知何时停止了笑声,大吼一声:“谁敢!”

    大步向前,萧亦直视着吴锐的眼睛,冷笑道:“本军门?大同镇总兵官?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只知道这大同总兵是韩军门,而非什么吴锐!”

    继而环视场中官兵与吴锐身侧的一些马兵,萧亦言辞喝道:“你等往日皆为韩军门部下,如今韩军门率敢战军士战死辽东,你等不思忠勇报国,反倒对这些欺软怕硬的勾当干的熟练,用了你们为官军,韩军门真是瞎了眼!”

    黄阳冷笑一声,故意大声道:“将军,只等你一声令下,卑职便可将此辈宵小尽诛!”

    “俺也一样!”石刚大吼不已,神色跃跃欲试。

    “将军?”

    其余的明军被萧亦说的脸面无光的同时,也在议论纷纷,他们不是聋子,刚刚黄阳几人说话声音很大,这‘将军’他们都二字都听得很清楚。

    加上萧亦几人与众不同的气势,倒也让这些官兵不敢轻举妄动。

    吴锐叨咕一句,吼道:“你是谁!”

    萧亦没有说话,史路冷笑一声,环视场内诸人,高声道:“你等可要听好了,你们眼前的便是凌河大捷,圣上亲誉勇冠诸边的萧亦,整个永安军的统领!”

    “萧亦…竟然是萧亦!”

    “永安军…天吶!”

    听到这话,周围蠢蠢欲动的官军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再向前一步,神色仿徨而又犹豫,居然开始不断的后退。

    永安军与萧亦的名号听在农民军耳中是闻之则惊,听在蒙古人与后金人的耳中,则是恨得咬牙切齿。

    到了这些官兵耳中就更加是如雷贯耳,同样是大同镇的官军,他们对于永安军与萧亦的传闻听的更多。

    自组建以来,永安军转战南北,无论是声威浩大的‘一字横天王’王子顺,或是百战百胜的后金人,至今未尝败绩。

    前段时间的凌河大捷更是震惊九边,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对于永安军处置官军叛乱的方式更加令他们惊惧不安,从长宁镇、桃花堡到蔚州城,但凡作乱的官兵,萧亦都是毫不留情,杀起来根本一点都没有手软。

    而吴锐听到萧亦的名字后便是满脸的震惊神色,他料想会与萧亦有一次见面,但却没想到是如此之快。

    心中思虑再三,吴锐冷笑一声道:“你说是便是?这大同谁人不知萧亦之名,怎会如你这般瘦弱?说成你旁边那人倒还能令本军门信服,给本军门当场格杀!”

    吴锐军令已下,但周围的官兵却是无人敢动。

    虽然他们心里也都没谱,但都是打着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的心思,更没有一个敢上前一步的。

    这时,吴锐身侧的一个将官朝他耳语几句,吴锐听后大怒不已。

    “什么?让本军门放了他!?”

    萧亦大笑声传来:“如若现在退去,本将可既往不咎,为了尔等的家小妻儿,切莫鲁莽。”

    说到最后,萧亦的眸子已经渐渐阴沉下来。

    “这…”

    周围的官兵踌躇犹豫不已,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扔下武器就跑,其他的人见了便是争先恐后的往后跑,一转眼跑了个精光。

    “你,你们!”

    吴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五个人吓跑了几十个人,就是因为提起了那萧亦的名字!

    正这时,萧亦看向吴锐,道:“吴大总兵,切记一句话,报应到时莫要悔,告辞!”

    说完,领着石刚几人大摇大摆的离去。

    吴锐一时怒不可泄,自韩世猛战死辽东,这大同镇官军就是以他马首是瞻,这副总兵其实也就成了正总兵,只是没有名头而已。

    如今被萧亦羞辱于此,怎能让他不气愤?

    就欲策马上前,这时身侧的一个将官道。

    “军门,不必为了区区小事动怒,说到抚台大人那边会影响印象的。”

    吴锐听到后立刻便停住身形,显然对于蔡佳禾的印象十分在意,但又有些不甘心的看着萧亦几人的背影,愤恨道。

    “难道就让他们大摇大摆的离去吗?”

    另一名将官一脸阴沉,抱拳道:“军门大人放宽心,这几个人交给卑职便好,保证他们活不过今夜。”

    闻言,吴锐心下大定,大力拍了拍那将官的肩膀,哈哈笑道:“好,纪将军若是办成此事,抚台大人那边本军门会去说说的,”

    闻言,纪勇惊喜道:“多谢军门!”
………………………………

第三百五十五章:以永安军为强

    第三百五十五章:以永安军为强

    在崇祯四年九月二十日这一天,大同镇城的官兵的举动在普通百姓眼中皆是有些反常,往日那副嚣张跋扈的样子全然不见。请大家看最全!

    居然早早的就列队在瓮城上,更是有一个个将官人模人样的来回巡查,看到那副紧张的样子也让人不禁在想,难道是要有什么大人物要来不成。

    与此同时,已经空了快一月的大同总兵府宅之内,现在却早已是人来人往,门房已赔笑赔的脸都歪了。

    大堂之上,一派大同镇文官武将济济一堂,三人一堆两人一伙的的说笑,不断有人从门外走入,每当这时往往也有数人迎接过去,大笑寒暄不已。

    忽的门房高声大喊:“代总兵官吴锐大人到!”

    武官就不提了,立时便去了一大片,文官则只是倨傲的朝门外看过去,并没有出迎的打算。

    一人大步走入堂内,正是昨夜与萧亦见过的那个吴锐,他身后形影不离的跟着几个将官,一路而来不断的溜须拍马,这吴锐道好似十分受用,心情大好。

    进去后,吴锐先是环视大堂,没有见到昨夜的那个自称萧亦的人后,这才心下大定。

    一身披铁甲的将官掐媚笑着上前,是为大同镇中路参将卫耿忠:“恭喜军门大人了,圣上居然钦下圣旨,这可是无尚殊荣啊!”

    “就是,当真是可喜可贺!”

    与所有人一样,吴锐对自己继任总兵也是毫不怀疑,哈哈大笑。

    寒暄了有一会,忽的门房再传来喊声。

    “抚台大人到!!”

    这一下便吸引去了所有人的目光,堂中的文武官员立时便去了一大片,方才还有些拥挤的大堂这时则显得有些空了。

    蔡佳禾看着放浪形骸的吴锐,似乎是早已将军门之位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见到蔡佳禾带着一班的文官施施然走入大堂,吴锐赶紧迎上去,弯身恭敬道:“卑职还要多谢抚台大人在圣上面前举荐,待接了圣旨,定以抚台大人马首是瞻!”

    蔡佳禾边走,有意无意的点头后,便再也不去看吴锐,有意无意的与那些文官不断寒暄。

    过了不知多久,一阵喧闹声从门外传来,一个太监模样的人陪同三名从京师而来的缇骑,身后还跟着几个身着大红官身的京官,这一群人簇拥着为首那太监,傲气凌人的走入总兵府衙的大堂。

    环视一眼大堂,却见一个小白脸的将军几步上来,嘿嘿笑道:“公公远路辛苦,末将为大同镇副总兵官吴锐,还是快些传旨吧。”

    这太监看了一眼吴锐,却也没管什么副总兵不副总兵的,只是转头看了一眼蔡佳禾,问道:“蔡大人,萧亦呢?没有萧亦前来,这圣旨可也传不成。”

    闻言,蔡佳禾显得十分惊讶,拉着这太监走到一旁,低声问道:“公公此言何意,圣上难道没有看到本抚的奏疏吗?”

    这太监只是看了一眼蔡佳禾,有些为难道:“这个嘛,这个咱家可就不知道了。”

    随后几步走入大堂内,边环视边道:“快些将萧亦寻来,不然耽误了圣意,咱家可也保不住你们。”

    “萧亦算个什么东西,这圣旨没了他难道还传不成了!?”

    闻言,堂内诸文武皆是连连点头,一众的不服不忿,但这太监却仍是那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撇了一眼吴锐:“那你吴锐又算个什么东西,也敢与萧军门相比?”

    这太监说完,一名随行兵部官员出列,环视场中大同诸文武,冷笑一声道:“就凭尔等歪瓜裂枣,竟妄想与萧军门相提并论,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官员朝京师方向郑重一举,道:“萧军门凌河大捷震动天下,就连圣上也对其赞不绝口,奉劝你等还是少言。”

    听到这话,不仅是那吴锐的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