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两套动力体系肯定会对船只的体积有更大的要求,同时多半也会影响载货量,但是京华这些船本来就是大船,这点影响并不要紧,而且高务实秉承的习惯就是“运输船越快则运输效率越高”,所以制造成本上的一点负担,实际上并不要紧——只要生意做不完,就一定是更赚的。
但光有两套动力并不足够,因为如果逆风的话,风能这一条就几乎很难利用上了,即便是中国式硬帆可以“吃八面风”,但完全逆风的时候,它也没辙。
然而打开地图一看就知道,秋季的时候辽东已经开始吹西风或者西北风了——也就是后世所谓的西伯利亚寒流、西西伯利亚寒流带来的风。
这种风如果是让西式软帆去吃,效能损耗是很大的,但中式硬帆对于这种虽然不是完全顺风,但“大致顺风”的风能,利用率依然很值得一提。
京华船队能在逆流中几乎不比炒花骑兵慢多少,就是靠着这两点。
…………………………
感谢书友“无忧无虑k书”、“流星乾”的月票支持,谢谢!
………………………………
第171章 大汗,臣确有一计
洋为中用,这个思路一直是高务实所关注的,但与此同时,把中国历代一些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更好的利用上,也同样的高务实所坚持的。
说到底,高务实人如其名,一切以务实为前提,好用我就用,至于这东西最早是谁发明的,那并不重要。
别说风、桨混合动力,高务实甚至亲自画过几幅螺旋桨的草图交给京华工匠学堂船舶系,让他们进行实物研究——之所以要实物研究,是因为这东西的理论过于复杂,高务实自己在这方面水平有限,根本讲不明白,甚至可以说,他自己都不是很明白。
好在中国历代都是“实验科学”,在理论科学上反而远不如实验科学干得出色,高务实让船舶系师生携手做实验,反倒符合他们“当学徒”的传统心态,就当做是自家这位六首状元的东家在指导他们了。
这种思路,类似于剃头匠学徒学习剃刀的时候,先得在冬瓜上刮个一年以上当做实习,他们就当高务实给的草图是那个冬瓜,是给他们练手用的。'我记得本书早前提到剃头担子的时候还被喷古人不理发,当时我已举古文记载说明过,这次不会被喷了吧?'
不过螺旋桨的问题很复杂,是个系统问题,材料选用、桨叶形状、适合船型等都要考虑,所以现在还没有正式搞出来,反倒是螺旋桨使用何种动力被提前认定了:只能人力,因为没有蒸汽机。
实际上高务实觉得风力也是可以考虑的,比如加个风车在船上……但这样的话,传动轴系统可能更麻烦,而且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他最后也没敢瞎说。
反正能搞出螺旋桨就很厉害了,没记错的话这东西在原历史上大概快到公元1700年才有理论提出,公元1800多年才搞出实验性的实物,而眼下还是万历早期,按公元算的话才1582年,搞出螺旋桨相当于直接领先两百年呢。
而眼下,虽然没有螺旋桨,但中式硬帆加划桨,照样把炒花台吉堵得差点吐血,不得不找图们大汗讨要破敌之法了。
图们大汗哪有什么破敌之法?但他毕竟是大汗,不能傻兮兮地说“本汗知道个屁”,所以面色淡定地表示要先看一看当前的实情然后再做决断。
于是双方各带少量精锐靠前查探——只带少量精锐是因为人带多了就要挨炮,这是炒花台吉这几天总结出来的挨打经验。
这个经验还是很有用的,图们和炒花带着二三十号精锐靠前探查,在岸边出现的时候,不仅他们发现了游弋在河中的京华炮艇,京华的人也发现了他们。
两艘炮艇很快转向,向他们逐渐靠近,但是直到图们等人撤走,京华方面似乎也没有要开炮的意思,甚至没有过分逼近,只是做出了一个“我已发现你们”的转向向前动作。
撤回到炮弹射程之外,炒花台吉便苦笑着道:“大汗这次可看见了吧?那些船上的人眼神好得出奇,就好像个个都是哲别神射的目力一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炒花只是顺口提到哲别神射,却把很是吃过恰台吉那哲别神射苦头的图们听得激灵灵打了个寒颤,干咳一声掩饰过后,这才沉吟着道:“看起来这些明军水师是有些古怪……但本汗瞧着,那上头的船丁穿的衣服似乎不太像鸳鸯战袍,这是怎么回事?”
“哦,这个我知道。”炒花台吉这几天还真没白过,连忙答道:“说他们是明军水师,其实不太对,这些船都是京华的船,他们穿的是高家家丁统一的服饰,这些是最低一级的,都是褐色短打。”
图们听得半晌无语,这高务实怎么什么家丁都有?走路的,骑马的,现在还有上船的了,你他娘的有本事天上飞啊?
图们不说话,炒花台吉却是个急性子,又把话题转了回去,问道:“大汗想出这水师的破解之法了么?”
得,在炒花眼里,反正家丁也是明军,所以京华的船队也就是明军水师,都没差。
图们恨不得翻白眼,心说你炒花也就是运气好,继承了一部之众,要不然就你这个眼力价,得罪上司简直跟吃饭喝水一样容易。
显然,图们并没有什么好主意,因此他只能假作沉吟难决的模样。
但炒花虽然不是个好下属,却不代表图们没有好下属,比如说布日哈图就是一位好下属。
布日哈图一看图们大汗的模样就知道他对此束手无策,因此主动出来为他解围了:“大汗先莫明言,让臣来猜一猜大汗心中所想如何?”
图们心里大松一口气,连忙哈哈一笑,装作爽朗无比的模样,伸手拍了拍布日哈图的肩膀道:“好好好,你先猜一猜本汗所想。”
炒花台吉在一旁看得发愣,心中暗暗对自己的脑子有些怀疑:难不成他们都是聪明人,偏偏就我一个蠢蛋?啊呸,我倒要看看他们想了个什么主意!
这时布日哈图轻轻一笑,就差手里没把鹅毛羽扇了:“大汗或是在想,对方水师速度既快,目力又佳,如我分兵绕袭过河,则总为对方所堵,因此总要想个主意,让对方堵无可堵,或是来不及堵。”
图们心中一动,点头道:“本汗的确是这么想的。”
炒花台吉有些不信邪,撇嘴道:“来不及堵我倒是可以理解,堵无可堵却是什么意思?”
布日哈图淡淡地道:“对方水师一共二三十艘炮船,聚集在一起,自然是火力强大,但我若分兵十处渡河,对方如何应付?我分兵十处,每一处皆有两千骑兵以上,他若分兵十处,每处便只有一两条船,打得了几个人?
而我军只要能过河一半,河对岸的水寨他们还保得住么?没了水寨,他们就没了火药、炮弹,更没了粮草补给,这些船只难道以后飘在河里打渔为生?”
炒花台吉睁大眼睛,半晌才蹦出一句:“你和大汗都想到了这一点?那大汗为什么迟迟不说?”
嗯,你还能更蠢一点吗?
图们沉着脸道:“因为此计虽然可行,但损失却也难料,所以本汗总觉得还能想个更好的办法。”
炒花台吉眼睛睁得更大了,问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图们这次懒得理这个蠢蛋了,直接朝布日哈图问道:“布日哈图,可有妙计教我?”
布日哈图淡淡地点了点头,道:“大汗,臣确有一计。”
…………………………
感谢书友“亮风哥”、“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谢谢!
PS:不知道是感冒了还是鼻炎复发,这两天总是不停地鼻塞,感觉脑子一直缺氧,晕乎乎的。
………………………………
第172章 汉计蒙用
炒花台吉看着布日哈图,心里总有些不得劲,感觉这人虽然怎么看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模样,但为啥就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呢?
他可能不清楚“气质”的含义,布日哈图虽然一副很寻常的蒙古贵人模样,但他读过不少汉人的书,尤其是兵书战策,更是看得滚瓜烂熟,因此言谈举止之间,少不得就沾染了些汉人文士的意味。
汉人文士处变不惊的气质,有一些好听的说辞,比如“风轻云淡”、“举重若轻”、“闲庭信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等等,当然如果让高务实这个资深演员来表述,可能就一句话来形容:装逼。
汉人文士最善于装逼,这是高务实的结论。而显然,布日哈图学习汉学的同时,除了兵书战策上的计策,顺带着也学到了这一技巧。
因此当图们和炒花同时开口问他有何妙策的时候,布日哈图便负单手而立,另一只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分兵十处之策诚然有效,但的确会要面临难以预估的损失,或多或少罢了,虽是可行,难言上策。我以为所谓上策,当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因此另思一策,以供大汗、台吉参考。”
图们和炒花当然没什么好说,连连点头请他快快道来。
布日哈图便道:“这一策,说起来也是受了那高务实的启迪……”
图们和炒花不禁一愣,怎么还关对面那位的事了?
布日哈图却不解释,只是道:“兵法有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胜负之道,很多时候便藏于这虚实之间。”
他指了指辽河对面,又继续道:“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是清楚的,对方一共就二三十艘炮船,这些炮船火力既强,速度又快,而船上的人目力也是极佳,想要跟他们来奇袭,实际上说穿了就是比拼速度,而这速度,过去曾是我们百试百灵的法宝,如今却有些难办了,因此咱们少不得要换个思路。”
图们赶紧他这些话都是在给炒花这个蠢蛋做解释,这让他有些着急,因此打断道:“这些道理咱们都懂,你便直接说要怎么破解吧。”
布日哈图微微一笑,道:“好,那就说破解……这破解之法,来自于汉人的计策,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炒花台吉愕然问道:“修栈道干嘛,现在是过河啊,要修不也得修桥?还有,陈仓在哪,那地方很适合渡河?”
布日哈图脸颊的肌肉抽了抽,朝图们望去,图们目光闪躲了一下,轻咳道:“这个栈道和陈仓跟我们现在没关系,布日哈图说的是个计策的名字,事情发生在刘邦和项羽打仗的那会儿……吧?”
这个“吧”字显然是一种不自信,但他其实还真没说错,布日哈图心里表示理解,看来之前自己劝说过后,大汗可能真的读了点书,虽说读得大概不深,但总算是个进步。
因此他便十分欣慰的点头表示肯定,赞道:“大汗博学,令人钦佩,这一策的确来自于楚汉相争时期,意思我就先不解释了,只说我们现在要如何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炒花台吉听得有点憋屈,合着就我不懂?
他心里不是滋味,又听布日哈图懒得解释,更觉得布日哈图是瞧不起他,更加心情不快,便只是沉沉地“嗯”了一声,不再出言。
布日哈图倒没察觉出炒花情绪有异,继续说道:“我等可在明军水师看得见但打不着的位置扎营,然后大肆派人砍伐树木,做出要打造船只渡河的模样来欺骗明军。然而实际上,这些木头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用来造船,反而用其做成假人模样,穿上衣衫,立于营中……”
图们这次倒是一下子明白过来,眼前一亮,道:“然后,咱们的主力悄然离开,另外找个地方渡河并奇袭明军水寨?”
布日哈图鼓掌大笑:“大汗英明,正是如此。”
图们被他夸得有些飘飘然,用力捋须,笑道:“诶,彼此彼此,彼此彼此,这就是汉人说的英雄所见略同。”
炒花冷眼旁观,反倒思维清楚了不少,心道:彼此个屁,要不是布日哈图这厮说了那个修桥的主意,你图们有个屁的英雄所见。
当然,他就是再蠢,也不会把这句话说出来。
不想布日哈图此时却又补充道:“不过,此计虽然大致便是如此,但却也有两点需要千万注意的。一是咱们的伪装一定要做好,必须确保对方会上当受骗,所以那砍树、造船的事,必须得做得跟真的似的,万万不能让对方瞧出破绽来……”
“我有个疑问。”炒花此时冷冷开口:“造船难道不是要在河边么,现在明军水师厉害,咱们连河边都不敢靠近,怎么造船?”
图们听得也是一愣,心说:对啊,这好像是个问题。
他便把目光朝布日哈图转去。
但布日哈图却摇头道:“炒花台吉可能有所误解,我所谓的造船,并不是指造明军水师那样的大船,而只是可以运载一人一马以上的小船,也就是比咱们皮筏子更小的那种。”
炒花嘿嘿一笑:“比皮筏子还小,那有什么用?对面的明军肯信吗?”
之前说过,蒙古人出征带着皮囊,吹气之后可以渡过浅水,但深水横渡则需要把多个皮囊连接在一起,铺上木板等物造成皮筏子。
这些皮筏子最大的一次可以渡过十人十马以上,并不算小,而且拆卸还比较方便。相比之下,布日哈图提出的这种小船,大概就相当于汉人地区的某些渡口船家的小渡船,几个大汉就能扛着跑,造起来固然比较简单,然而运载力十分有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鸟用。
但布日哈图听了这个质疑却只是微微一笑,淡然道:“我蒙古人造船的本事不如明人,再怎么造‘大船’,也只是挨打,而且越是大船,他们越方便用炮。但小船则不同,试想,明军若是以为我军要万舟齐出,但每一艘都只是这样的小船,他们的大炮还有什么用呢?到时候打成乱战,他们有铳,我等有弓,谁胜谁负,孰能逆料?因此,大船无用,而小船反而能成为明军的威胁。”
图们听得大喜,哈哈一笑:“不错,不错,本汗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嗯,要不是这样打的话,咱们还是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本汗都恨不得就照这样办了!”
炒花一听,虽然心中不服,但想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明军能觉得自己这边大造小船对他们会形成严重的威胁,就肯定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大营这边,到时候按照布日哈图这厮的主意,用木人代替真人,主力转去别处,好像真能骗过明军。
布日哈图见炒花不再质疑,这才接着道:“这第二个要注意的,便是我等需要先找准一个渡河的好位置,这地方既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则渡河之后难以第一时间奇袭明军水寨,可能给对方留出加强水寨陆上防守的时间;太近,则可能在渡河之时被对方探马发现,导致水师堵截,渡河失败。”
炒花一听,大手一摆:“这件事好办,我这几天派人在附近上下游都跑过几次,路已经摸熟了,等下我就再派人好好查探查探,选一个最合适的渡河地点来!”
图们点头道:“也好,本汗所部刚到,风尘仆仆的,的确不如炒花你的人合适做这件事,那么这件事就请台吉费心了。”
炒花台吉微微昂起下巴,嘿嘿一笑:“好说,好说,大汗和勇士们好好休息,咱们过几天就跟明军见个真章!”
………………………………
第173章 将计就计(上)
三岔口码头以北三十余里,有一处名叫沙岭的地方,在图们、炒花联军扎营的位置偏西处,两地相距约莫七八里左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