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还没嫁进高家,就先让婆婆不喜欢了,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女孩子身上,都高兴不起来。
在这个年代,说父母的“坏话”那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要不然也不会有“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一说,所以高务实小心翼翼,却又半开玩笑地道:“我娘这个人,万般都好,只有一点有待商榷,便是太过注重门第,而且她又觉得我这六首状元多了不起……所以你也不要太担心,我觉得她只是还没有从实际情况来考虑问题,说不定现在在她眼里,这天下虽大,却也没人配得上她儿子了。”说罢自嘲一笑。
黄芷汀却忽然有些黯然,低下头不肯说话了。
高务实忽然明白过来,他自己对这个六首状元的认识,可能真不如别人来得深刻。
大明朝皇帝都有十几代了,可被承认的六首状元,那是真只有他这一号独苗啊!
民间把状元郎都称为文曲星,而他这个可是六首状元,但凡考试,全是魁首!
这在外人看来,谁说不是真正的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什么的,对高务实这种生在红旗下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他早年读的诗词,都是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成三截”、“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之类,何曾将鬼神放在眼中?
但大明眼下的人可不是这般心态!
文曲星那可是天上星君,是神仙中人,岂是凡夫俗子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而且这种心思,越是读书少的人就越重,这里头就涉及很多民俗以及历代文官们为了控制舆论而做出的导向等原因了。
总之,具体到当前的情况,就是哪怕黄芷汀跟在高务实身边足有大半年,按理说早就应该发现高务实身上并没有什么“神性”,可只要一想到他那六首状元的身份,还是会觉得自惭形秽。
这就好比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的罗马教宗,明明都是枢机大主教们人为选举出来的,可是只要成了教宗,戴上了三重冠冕,就具备了神格,普通人绝对不敢把他当做“人”来看待,只有那些身处顶端的大主教或者强势国王,才知道教宗也只是普通人。
高务实从黄芷汀的神色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不由安慰道:“芷汀,你不要想太多,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与你、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不同。”
黄芷汀摇头道:“不,你不同的。”她认真地看着高务实:“我感觉得到,你和所有人都不同。”
高务实微微一惊,面上却露出笑容:“哪有什么不同……我多了只眼睛,还是多了张嘴?”
黄芷汀还是一脸认真的样子,仔细地看了他一会儿,才道:“你……我有时候觉得,你看人的眼神,就像是神在看着凡人……就是那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般的高高在上,你就像是高坐云端俯瞰众生,仿佛世人在你眼里都不过是庸庸碌碌、不知在为谁忙的蝼蚁一般。”
这下高务实就不是微微一惊,而是大吃一惊了,心道:我平时有露出这样的神情?那……那就算有,也无非是因为我是个穿越者啊,我知道这些“世人”的绝大部分,对于历史来说都只是在瞎忙而已。
黄芷汀见高务实变了脸色,不禁苦笑道:“你看,我说对了吧,就算你不是什么文曲星下凡,你也一定比谁都骄傲……你之所以会认可‘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因为你觉得那‘千万人’没有一个配与你为伍。”
卧槽!
这是女人的敏感还是某种直觉?我特么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了解得这么深刻啊!
不过幸好高按台的演技还在线,闻言哈哈一笑,道:“那许是我这这些年的确太顺利了些,以至于生起了骄傲自满之心……说到底还是修养不够啊,倒是要多谢芷汀你的提醒。”
黄芷汀刚要继续说话,被高务实伸出食指按在她的朱唇上给拦住了。
高务实认真地道:“今年十月,我大概就要卸任广西巡按了,返回京师时,肯定要路过新郑老家,到时候我会去和家慈认真地谈一谈,争取说服她接受你。”
黄芷汀却没有想象中的开心,而是别过脸去,过了一会儿,才小声问道:“求真,我能问你一件事吗?”
高务实道:“有何不可?”
黄芷汀问道:“令堂心目中的儿媳是什么样子的?可……可有人选了?”
“这个……”高务实微微皱眉,顿了一顿,苦笑着叹道:“我还真不知道。”
“哦。”黄芷汀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但却突然道:“我先走了。”
高务实一怔:“这就走了?”
不是,咱们这不是还没谈完吗,怎么就走了?
黄芷汀又“嗯”了一声,轻声道:“我会等你的。”
然后不等高务实回答,真的转身走了。新八一中文网首发s://
…………………………
估计今天的更新不到1万字,大概少300字……但剧情到这没了,那就是没了,我就不硬塞了。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元辅》,
………………………………
第197章 高孟男
升龙城东,祥符门外不远,有一处新建的水泥码头。
水泥乃是京华的垄断性产品,而且问世数年来,一直供货不足,可谓紧俏异常,以安南人的财力,不可能买到水泥,所以很显然这座码头只能是属于京华集团。
“京华集团”在如今的安南,地位相当于“第二皇族”,或者确切一点说,更像是日后的“执政党”,而安南王室嘛
宛如nn下的君主立宪制王室一般,大致上就是个吉祥物。需要的时候,就摆出来让人参观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养在深宫当喂猪。
所以祥符门这个过去的“御门”,在京华集团眼里就是一道普通的大门。不过,京华上下在使用起来,多少还是有一点点顾忌,他们并不走祥符门的正门进出,而是走两侧的小门。
因为那道正门,是高务实第一次进升龙城时走过的。
安南王室根本不被他们放在眼中,但老爷却是绝不能不尊敬的。在他们看来,自家老爷的地位,除了大明皇帝之下,应该在任何人之上,所以祥符门的正门只有老爷能走。
其实高务实从来没有就这种问题下达过任何指令,他也不关心这种事不过是一道门而已,建了就是用来走的,不能走建它干嘛?浪费。
今天的祥符门京华码头之上,有一大批名为“升龙警备军”的新军,正紧张地在一号码头的两旁列队准备欢迎仪式。
高务实还在城中,谁来升龙有这么大的排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高务实的大房二兄高孟男。作为广州私港主管,他在这次南征中没有亲自指挥过任何一支部队,包括以广州港运输舰队为主的京华舰队,都是运输舰队领队高璟率领指挥的,但高孟男却是这次南征在物资保障上的头号功臣!
再加上他的身份与其他私港主管不同,他姓的高,不是高务实的高,而是高捷的高,他是高务实的兄长。
这就更不能不重视了,至少“升龙警备军”的军长高珗就非常重视,亲自带了人前来迎接。
高珗,当年可是从大房转到高务实麾下去的,高捷对他有知遇之恩。
一溜儿的舰队从东方溯游而上,约莫有二十多艘京华的武装运输舰,以及一些其他海商们的三十多艘大小商船。
随着京华的“十六条”在安南开始实施,挂靠在京华广州私港名下的这些大明海商们也跟着获利,在安南的业务开始迅速扩大,既然广州港的“老板”要来,那当然跟着一道来,这相当于京华方面免费提供护航了,何乐而不为?
何况跟着京华的舰队一起来,还能享受到那些安南人羡慕、畏惧的目光,更是让人飘飘然宛在云端。
舰队旗舰在一号码头靠了岸,落锚放梯等事自然有专人操办,高孟男踏上地面之后,高珗便笑着上前朝他拱手一礼:“小的高珗,见过大房二老爷。”
高孟男一把抓着高珗的手臂,大笑道:“得了得了,你都是军长了,就不要老是小的小的啦。对了,你这个军长现在管着多少人啊?”
高珗微笑着道:“按照老爷的要求,升龙警备军的编制为五万人。”
高孟男大吃一惊:“这么大的编制?安南一共安排了几个军?”
“一共就两个。”高珗笑道:“除了升龙警备军之外,还有一个金港警备军,编制是三万人。不过,因为金港的建设还没正式启动,所以金港警备军目前也留在北部,尚未南下。
二老爷或许有所不知,岑黄两家现在一个分了升龙以西,一个分了升龙以东,都是好大一片地方,他们各自只留了两万人在安南,虽然战力强横,但弹压地面还是要人多一点,所以金港警备军现在分别帮他们镇守一些地方。”
高孟男啧啧赞叹:“不得了哇,你现在可比一镇总兵的实力还强了,我就没听过我大明哪位总兵能有五万嫡系人马的高珗,求真对你可真是委以重任、信任之极了,你千万要小心行事,切记不要因为手里有了人马,做事就没了顾忌,该请示的一定要请示,该汇报的一定要汇报,虽说将来求真必然要回京,但你这边心里一定要有个谱,什么事情该临时决断,什么事情一定要先求得他批准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这其中的分寸,明白吗?”
“是,小的明白。”高珗道:“万一小的一时决断不了,也可以就近先问问您的意思。”
“别别别!”高孟男连忙摆手:“别问我的意思,军务上的事情你要么自己决断,要么派快船直接去天津港送往求真那里请示,问我做什么?我又不懂军务。”
高珗见他这个神情,倒是一下子明白过来,高孟男不是不懂军务,而是避免过问军务他是高捷的养子,当初年少之时也是跟着提督操江的高捷打过倭寇的。
他这是避嫌。
虽然论身份,他是高务实的兄长,但既然高务实给他的职务与军务没有太大的关系,以他谨慎的为人,就肯定不会插手有关军务的事情去。
不过,高珗知道,高务实打算给他的新职务,只怕还是免不了要跟军务有所关联的。
但这话,他现在却不能对高孟男提及。
谁知道高孟男自己把话锋一转,一边和高珗检阅着前来迎接的升龙警备军军容,一边问道:“求真这次让我来见他,是不是想要调我到安南来?”
高珗大吃一惊,惊疑不定地看着高孟男:“这”
“看你这神色,想必我没猜错。”高孟男苦笑道:“其实我倒是无所谓在哪里做事,只不过广州港现在任务很重,我也才刚刚上手,现在我又突然调走了,不知道接手的人哦,我不是怀疑别人做不做得好,只是担心这个上手时间听说务实在安南有很大的计划,想必这些计划都是需要广州港方面协助的我就怕会耽误事。”
其实对高孟男的安排,本身并不是什么机密,高务实没有公开的原因,主要还是担心高孟男自己对“发配南蛮”不理解。
如今见高孟男似乎并没有那样的意思,高珗也就放得开了,笑道:“老爷在安南的计划的确很大,二老爷,只怕您都猜不到这个计划大到什么程度。”
“是吗?”高孟男有些惊疑,还有些谨慎:“你可不要告诉我求真是打算要让安南改姓吧?”
高珗呆了一呆才明白过来高孟男这话的意思,摇头道:“哪有这样的事?老爷提都没提,一点都没有。”
“哦?”高孟男心道:难道是我想岔了?
高珗主动道:“二老爷,别看老爷现在是在北边放了五万人,在南方预计只放三万人,但若是我没料错,老爷的重心恐怕是在南部。”
高孟男心中一动,沉吟道:“南部?你是说那个金港城?”
高珗点头道:“我总觉得,老爷恐怕迟早要对占城人,甚至柬埔寨人动手。”
“柬埔寨?就是真腊?”高孟男诧异道:“这地方可不比安南,这是完完全全的蛮夷之地了,虽然说起来也是我大明的藩属,但大明的影响在那边怕是不大吧?他怎么会对那地方有兴趣?”
高珗摇了摇头:“这个小的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小的听老爷提到过,说柬埔寨那边很适合种稻,一年三熟,而且平原面积很大很大,如果开发得好,说不定比湖广还要高产。”
高孟男大吃一惊,悚然动容,声音都有些变了:“比湖广的粮产量还高吗?这是求真说的?”看来中国人对粮食的重视程度真是一直都很高。
“是,是老爷亲口说的。”
高孟男倒抽一口凉气,半晌之后才道:“真腊看来快完了。”然后又问道:“那占城是怎么回事?也适合种稻?”
“占城么,小的不是很清楚,不过老爷和高璟好像谈过这个问题,估计可能跟港口有关。”
“港口啊”高珗有些意外:“金港不是正要开发么?听说这个地方很不错啊,要不然求真也不会花这么大的力气,一片白地建设一座新城,怎么占城那边还有更好的港口?”
高珗对这些不是很懂行,摇头表示不知。
“不对,不对。”高孟男想了想,道:“我来的时候,听高璟说,求真还要在潡河河口的南边建一个港口,这也就是说,北安南的主港口就定在那儿了,而南边又有金港,一南一北两个主港口,以安南这个体量而言,这应该就已经足够了。可他还在打占城的主意,这应该不是冲着商港去的了再说占城也没多少人吧?”
高珗苦笑道:“二老爷,这些事情您还是去和老爷说吧,小的实在不是很懂,小的现在的任务主要就是这支升龙警备军,按照老爷的计划,这支升龙警备军虽然是以安南人为基础,但中高层军官,很多却都是咱们高家的家丁,老爷说要把家丁n的一些制度移植过来,彻底掌握这支军队,小的我这些天头发都要忙白了,哪有空去想其他那些呀!”
高孟男哈哈大笑,拍了拍高珗的肩膀,道:“好好好,不难为你了,我自去问求真。”
感谢书友“霜之宝瓶”的月票支持,谢谢!继续求订阅,求各种票票
………………………………
第198章 三镇总领
“求真,我是真没想到你会把安南……这般处置。”
原谦王府中的后院小凉亭里,高孟男感慨万千:“你是一开始就打算把安南置于京华的控制之下吗?”
高务实微微笑着,道:“将安南置于京华的控制之下,是我预计中最好的情形,其实一开始我心目中的最低标准是将莫氏控制住,然后跟郑氏保持拉锯战状态,这样的话,莫氏因为有郑氏的威胁,将不得不依靠京华的力量来自保。
只是后来进展过于顺利,我发现安南人并没有很强的实力,而且当时时机也巧得很,那不如就一劳永逸解决他们,也方便下一步的计划实施。”
高孟男一听“下一步的计划”,顿时严肃起来,问道:“你说到这个,我就不能不问一下了,你接下来想怎么做?我听高珗说,你似乎对更南边的占城甚至真腊都有兴趣?”
不管是叫真腊,还是高棉,或是柬埔寨,其实对应的都是柬埔寨的金边王朝。对这个国家,宋代称为真腊,又名真里富;元朝称为“甘勃智”;《明史》中称其“甘武者”。
而实际上,大明宣德五年时,暹罗入侵高棉帝国,包围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