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高务实也很抓紧时间,收到圣旨的第二天,“京华十六条”就问世了。

    …………………………

    写条款居然还挺费脑的……这两千多字,我前前后后改了又改,写了四个小时!求订阅求票安慰一下……


………………………………

第191章 争做狗王莫茂洽

    京华十六条的签订并没有什么麻烦,但后续能不能如现在这么安稳,却不好说。

    毕竟,高务实改编的安南新军和五万岑黄狼兵现在可都摆在升龙附近,莫朝上下就算有异议,现在也只好保持沉默。

    不保持沉默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莫茂洽的表现就很积极,不仅二话不说签订了“京华十六条”,而且还特意下旨——不对,现在只能叫下令了——说为了感谢高按台为安南统一大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将升龙城内著名的还剑湖连同附近的地面送给高务实,并由都统司出资为高务实修建别院。

    还剑湖在后世的越南就是著名景点,湖面有大概一百八十亩大小,加上附近地面,妥妥超过三百亩。这在眼下还不算很大的升龙城里,那可真不是一块小地方,除了原先的莫朝皇宫、现在的都统使府之外,就没有比高务实这处尚在规划中的别院更大的宅府了,连之前的谦王府都不能与之相比。

    据悉,穷得叮当响的莫氏都统使府甚至拿出了历代的库藏珍宝去市面上变卖,以求凑足给高务实修宅府别院的资金——其实钱也不多,都统使府的估价是八万多两银子。

    可是,这个造价和大明国内是不能比的,尤其不能和大明两京的物价和工匠薪资比成本,莫氏都统使府用工几乎不算钱,而是徭役的一种。物料成本最高的是那些珍贵木料,但安南也不缺木——红河上游的兴化、宣光两宣抚司多的是珍贵木料,包括紫檀木、黄梨花木等等,可谓应有尽有,如果高务实有兴趣的话,柚木他们也能搞到。

    所以,按照曹恪给高务实的分析,莫茂洽打算送给高务实的这座宅府,即便不计算还剑湖和周围地面的价值,光是修建成本,放在燕京的话,少说也得三四十万两!

    面对来向自己禀报的安南宣抚司内宦,高务实微微颔首,淡淡地道:“你去回禀莫都统,就说他的好意本按接受了,让他安心便是。”

    那内宦跪在地上,连连叩首表示感谢。

    高务实又露出一丝微笑,道:“还有,你告诉莫都统,让他不妨成立一家商号,我京华有些生意,很愿意与他一同合作,这些生意……怎么说呢,还是颇有利润的,他这座宅邸的花费,大概一年就能回本。”

    这当然不是内宦敢随便答应的事,不过他还是连连感谢高按台对莫都统的“提携”,不愧是做“大内总管”的人,说话八面玲珑,滴水不漏。

    莫茂洽这番举动,当然不是因为天生爱做狗,而是他从高务实的新军整编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根据这次整编计划,莫朝的军事实力,大半被高务实自己拿去,剩下的一小部分却也没有还给都统使府,而是给了莫玉麟和阮倦——这代表什么?

    代表高按台不放心他啊,这是在人为的给莫氏制造两个权臣来压制他啊。

    这样一来,他莫茂洽除了一个都统使的名义之外,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换做以前,还能先低调下来积累实力,回头再压制莫玉麟和阮倦,可是现在却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军、政、财权通通被京华拿走了,他一个挂名的傀儡,拿什么来积攒实力?

    而且,莫玉麟和阮倦既然是高务实扶植起来的,只要高务实不点头或者默许,自己怎么敢去压制他们二人?打狗也得看主人啊!

    所以,莫茂洽很快就分析清楚了眼下的困局,关键还是在于高务实。只要高务实肯放松一些对自己的压制,自己就还能喘口气。

    反之,如果高务实坚持这样对待自己,那么要不了多久,自己这个都统使就会完全变成一个萝卜大印,在安南人眼中也会彻底沦为无能的代名词,从此威望扫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废黜了。

    被废黜的凄惨,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莫茂洽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一幕的发生,可是反制手段他却实在没有——现在这局面他想破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反制高务实。

    既然不能抵抗,要不就享受算了……莫玉麟和阮倦能当狗,朕难道就不能?朕只要肯当狗,好歹也是个狗王!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我莫氏的大好江山,哪怕送给大明,也不给你们两个姓阮的!

    给高务实当狗,人家好歹是大明的六首状元,是天下实学名流大儒眼中的未来领袖,是白云居士都推崇不已的天才人杰,想想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总比被你们两个逆臣骑在头上要好!

    莫玉麟和阮倦可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逆臣——其实莫玉麟倒有点这个想法,他比较希望把莫敬恭推出来取代莫茂洽。

    但阮倦是真的冤枉,他根本不是很关心政治,眼下这个局面完全是高务实干出来的,他也不知道高务实为何肯给自己留一万兵马在手,但是,总不能人家给了兵权,自己还往外推吧?咱们大越国可一共就剩三万兵了……

    得到高务实回答保证的莫茂洽会不会大松一口气甚至兴奋万状,这个暂时不去说它,且说高务实莫名其妙的得了还剑湖那一块赠第,却也有些好笑。

    他虽然把安南看做他南洋攻略的跳板,但他也知道,按照他的身份地位来说,是没法长期呆在安南的,这座还剑湖别院,肯定是还没修完自己就走了,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看上一眼。

    还剑湖好歹在后世也是越南河内的一处著名景点,现在又在名义上成了自己的地盘,要是不去看一眼,好像有些浪费……

    想了想,高务实便安排了一下,去还剑湖一游,顺便见一见那一对南掌国的王子公主,看看他们到底想求自己什么,自己又能不能借机做点什么……

    毕竟,缅甸的东吁王朝现在正是高光时刻,未来二三十年对大明的南疆是有很大威胁的,历史上也给大明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如果能趁机收拾一番,倒也是好事。

    …………………………

    感谢QQ阅读书友“逍遥客”的月票支持,谢谢!


………………………………

第192章 还剑湖会晤

    还剑湖是升龙城中众多大小湖泊中最著名的一个,位于城市的中心区,乃是一个南北狭长的椭圆形,面积一百八十亩左右,说起来很是不小了,但在升龙城中倒也不算大,还有一些比还剑湖更大的湖泊。

    此处本是珥河的支流,过去有水道与东边不远的红河相通,后来被河堤隔断,遂成为湖泊,在后世大名鼎鼎,是越南首都河内的第一风景区。

    既然能成为第一风景区,美自然是美的,湖岸四周树木青翠,浓荫如盖。湖水清澈如镜,幽雅娴静。

    不过,此时的还剑湖还比较“原生态”,虽然也已经有了些亭台水榭,但并没有被好好打点,显得有些荒凉,让高务实觉得有些配不上后世的大名。

    当然,还剑湖在后世的名声也跟传说有关系,更让高务实觉得有些意思的是,这个“还剑湖”的“还剑”二字,正是跟一位与大明很有关系的人物有关。

    相传在永乐十六年,蓝山叛乱前夕,后来的后黎朝太祖黎利巧合地得到一柄剑身,上刻“顺天”二字。后来又捡到一把剑柄,拼在一起有特殊的力量。

    安南民间传说便说黎利这位安南英雄就用这把宝剑打败了“七百万明军”,后来成为国王,建立了后黎朝。

    到了十年之后,有一天黎利在绿水湖——绿水湖就是还剑湖以前的名字——上游船时,突见一只金龟浮出水面,游向船边,向黎太祖说:“敌军已被打败,请大王还我宝剑。”话一说完,黎太祖腰部的宝剑突然摇动,掉到金龟嘴里,金龟于是含着宝剑往湖底潜去。

    黎太祖与群臣非常惊讶,以为是神仙现身,便把金龟称为神金龟,为了表达对金龟的尊敬,绿水湖从此被改为还剑湖。后来又传说此剑被仙人送还,插在湖里,剑把留在水面上,形成了湖中心的一个小宝塔。

    现在,高务实证实了这个故事的扯淡——这还剑湖中心的小岛上根本就没有后世的那个破旧小塔。

    这个后世很出名的小岛现在不过是一个区区几十平米的小荒岛,除了杂草之外,根本没什么可看,倒是北边湖中的大岛有点意思,听说是莫敦让那个不会打仗的应王当初派人修了一点亭台水榭,勉强可以驻足休息。

    于是,高务实就把和南掌国王子公主的会晤放在了此处。

    身穿大红纻丝飞鱼服的高务实踏过从岸边直抵岛上的红木桥,一男一女两名年轻人已经恭候在湖心亭边多时了。

    这两名年轻人穿着与大明一般无二的衣冠,一见高务实过来,立刻上前躬身行礼。

    “老挝军民宣慰司宣慰使塞塔提拉之长女比亚觉、长子诺皎固蒙,参见大明天朝广西巡按御史高求真公,愿高公万佛庇护。”

    万佛庇护?这是南掌国的吉祥话吗?

    不过无所谓,高务实虽然不信佛,但佛家有些话颇有哲理,高务实倒也不排斥。

    随意还了个半礼,他微笑着道:“二位远来辛苦,本按前些日子主事繁忙,对二位多有怠慢,还望见谅。”

    两个都有些偏黑廋的“公主”和“王子”连说不敢,又说了些客气话,但他们的汉话不仅有些别扭,而且带有较重的云南方言口音,高务实只听了个半懂不懂。

    高务实又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自己身后的两位:“这二位乃是本按在安南的左膀右臂,岑土司与黄土司,今后……你们可能还要打交道,不妨认识认识。”

    那位大概十五六岁的黑廋王子似乎不善言辞,只是老老实实鞠躬示意,约莫二十出头的黑廋公主比亚觉倒是又说了几句大致意思是“请多指教”差不多的客气话。

    高务实见她跟着自己刚才的话,称呼岑凌和黄芷汀为“岑土司”、“黄土司”,不禁笑道:“这两个称呼,今后在安南恐怕没什么人会提,要不这样吧,你们称呼他们在安南都统司的新职务——京西镇守使岑凌、海东镇守使黄芷汀。”

    安南人的爵位,以前的那些,名义上现在都已经废弃不用了,什么应王、敦厚王等等,以前的官职也是一样在名义上废弃,什么左相右相,那是铁定不允许的——你都是大明内属了,虽然大明允许你自己搞自己的一套,但也不能太僭越了吧?

    过去大明是插手不进来,你瞎搞也就罢了,现在可不能继续瞎搞,因此安南的官职现在几乎全部降格了一次。不过,他们毕竟“独立惯了”,朝廷也的确允许他们内部自己搞自己的一套,所以这次基本就仿着大明建立了一套新制度,只是名称低调了一点。

    不过,京西镇守使和海东镇守使却是新设的两个官职,纯属为岑凌和黄芷汀量身打造,在安南内部被确定为“仅次于都统使及同知都统使”,相对于大明来说,大致等于兵备道。

    但安南北部除了高务实自己点名占据,并写进“京华十六条”里的升龙城和海阳宣抚司之外,其余地区全部被他俩分别领有,所以这两个“兵备道”的实权可谓相当巨大。

    然而,他们两人现在摆在安南的实际兵力并不强,各只有两万人,而且还并不都是嫡系,因此不管是“京西”还是“海东”,都有高务实整编的新军驻扎,也算是为他们撑腰。

    莫玉麟和阮倦的部队安排也挺有意思——全都调离升龙城,莫玉麟部调防英都府、阮倦调防顺化府,而调防的名义更有意思,乃是“乂安、顺化新附,都统司应京华集团所请,暂派兵清剿镇守。”

    但以高务实手头的兵力,镇守南方显然是足够的,哪里需要他俩帮忙?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因为莫茂洽的走狗表现让高务实颇为满意,所以暂时把他俩调走,好让莫茂洽安心当狗——不安心的话,他们俩既然只是应京华集团所请而临时调去南方的,自然也随时可以北返。

    实际上,按照高务实的计划,莫玉麟部才是用来威胁莫茂洽的,而阮倦部其实为了制衡莫玉麟而存在的。

    名义、实力大小不一的三人,乃是高务实布下的一个环环相扣的互相牵制链,京华只要稍有偏向,就能影响整根“链条”。

    很精妙,但有些复杂,不过……这很高务实。

    “岑使君、黄使君。”比亚觉于是重新见过了岑凌和黄芷汀二人。不过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水平还是有问题,虽然“镇守使”带了一个“使”字,但用使君称呼其实是不对的。

    好在大家都知道对方的身份,对此也比较能够包容,都没有出言解释,只是双方再次见礼了一番。

    还剑湖已经是高务实的私邸——虽然“邸”还只存在于规划中,安南都统司还在安排调集工匠和准备建材,但这里毕竟已经名正言顺的成了高务实的地盘,因此他便拿出主人家的风范来,请诸人分宾主坐好。

    “刀公子、刀小姐,二位此来见我,听说是因为老挝被缅甸欺凌,以至于尊卑失序?”

    大明的老挝宣慰司、实际上的南掌国国君一系,最远可以上溯至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南诏王皮逻阁。

    皮逻阁被老挝人称为坤博隆,琼赛的《老挝史》一书中说皮逻阁“留下了七个儿子,都被派去统治帝国的若干地区。众所周知,坤洛被派去统治南掌即琅勃拉邦,成为那个王朝的始祖,这个王朝一直统治到现在,其他兄弟被派去统治云南、安南、兰那、大城、甘蒙和川扩。”

    事实是不是如此谁也不知道,但大明的确是按照这个谱系来认定的,又根据汉人的习惯翻译,给南掌国的国君一系定了姓氏为“刀”——就是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段誉母亲刀白凤的那个“刀”。

    “尊卑失序”则是一个客气的说法,南掌国的王位先是被宰相给篡了,后来又被缅甸的莽应龙再立国君给架空,这哪是什么“尊卑失序”,纯粹是“失国”嘛。

    但大明是只把南掌国当老挝宣慰司对待的,高务实不能把他们楞说成一国——作为一个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官员,他当然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嘛,所以就只好含含糊糊说一句“尊卑失序”了。

    幸好,失国十年的姐弟二人近来因为求到大明头上,恶补了一番汉人文化,加上他们幼时就有接受过一定的汉文教导,这才算勉强理解高务实的意思。

    那位南掌国公主比亚觉双手合十,弯腰行礼,道:“是的,高公,我们的父亲战死之后,丞相森苏林篡位未久,便被缅甸白象王数次攻打,后来他死掉了,白象王便立了我们姐弟的叔叔乌八律为傀儡……我们向云南申诉过,但云南方面没有理会,我不得已起兵,本来进展顺利,却被闻讯而来的白象王击败,现在我们姐弟已经没有地方去了,只能来求高公您……听说您是当世大儒,想必一定会我们主持公道的,对吗?”

    …………………………

    感谢书友“ASoIaF”的月票支持,谢谢!


………………………………

第193章 要打得先问钱(4更破万)

    “兴亡继绝”,这种事大明一贯很喜欢做,但高务实这个“当世大儒”对此却是兴趣缺缺——有好处的话当然可以干,但要是没好处……呵呵呵呵,今天天气不错,您吃了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