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

    潘晟劝道“此事虽有些难办,但毕竟事关高文正公,有你参与,庶几公私两便。”

    高务实沉吟不语。

    陈思育见他还算上路,没有一听此事就大包大揽,自以为自己是高拱之侄,就把这桩大功直接往自己身上揽,心中暗歎一声要不是圣意难违,哪有这般好事给你眼下皇上把最大的麻烦都给你扫清了,旁人便是想拿这大功,也只能跟在你后头喝点汤。

    他心中感慨了一番,也出言劝道“高修撰,从某个程度上来讲,你在翰林院的资历倒也不浅,只是未有真箇考满转迁一说罢了。至于说学识这个方便,呵呵且不说你是六状元之身,就说皇上御笔亲题的二百年来真魁,朕为文曲落书丹,光凭这一句,谁好说你学识浅薄”

    高务实见掌院也这么说,只好稍稍退了一步,道“既然部堂和掌院都如此劝下官,下官也不敢太过推辞,以免被人说是尸位素餐下官可以答应出任纂修官,不过负责之说还请二位上官莫要再提,德不配位且不去说,万一坏了大事,下官可就百死莫赎了。”

    陈思育见他还是不肯担负大任,深知皇帝安排的掌院不禁有些着急,当下还要再劝,谁知潘晟在一边笑呵呵地介面道“高修撰谨言慎行,本部堂已知你心意,这负责之说便不再提了,不过你既答应任这纂修官,那可不能偷懒,明日便要开工办事的。”

    陈思育诧异地看了潘晟一眼,暗道皇上可不是这么交待的,你这般答应下来,到时候怎么和皇上交差

    高务实却已经站起身,朝潘晟和陈思育拱手一礼“部堂和掌院可以放心,明日下官便来参与编纂,不过此事下官新近参与,恐怕一开始只能从查阅典故文案开始,还请二位上官知悉。”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潘晟笑呵呵地应了下来,又朝陈思育道“掌院还有什么事情吩咐么”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陈思育自然听得出来,微笑着摇了摇头,朝高务实道“倒是没有什么要交待的了,高修撰可先回检讨厅熟悉熟悉。”

    高务实于是规规矩矩辞别这二位上官,先去熟悉环境了。

    待高务实一走,陈思育便一脸忧郁地朝潘晟道“大宗伯,皇上召见我二人时,可是清楚明白地交待过”

    “莫急,莫急。”潘晟依旧一副笑呵呵的模样,捋须道“此事现在的总裁官是郭阁老,副总裁官们也不会在编纂初成之前插手参与,而纂修官又有如此重大的调整,凡事在高修撰任太子伴读及观政期间做过经筵日讲官的诸位,都被调离了只要明日高修撰上任,剩下的纂修官们谁还不明白其中含义到时候不管有没有这句负责,他都得把责任扛起来。”

    “可是”陈思育依然皱着眉头“万一有人看不出内中含义,那却如何是好”

    潘晟一对老眼微微一眯“虽然不太可能,但既然掌院说万一,那就按万一算吧,真有这样的人,说不得也只好点拨点拨了。”

    陈思育苦笑道“就怕有强项令呀。”

    潘晟“哼”了一声,却没说话。

    陈思育又皱眉道“大宗伯,这里头或许还是有一点不妥的地方。”

    “哦”潘晟皱眉道“何处不妥”

    “负责一说,其实只是担个名头,可眼下高修撰不肯担这个名头,参与此事的同僚虽然心里多少会少些抵触,但将来皇上要论功行赏之时岂不是也少了个名头”

    潘晟呵呵一笑,摆手道“无妨,纂修会典这样的大事,到最后还不是一层一层上报功翰林院才是第一个向上报功的衙门,这事儿说到底,第一个经手的还是你呀。”

    陈思育稍稍一怔,但马上回过味来,微微点头。

    潘晟又指点了一句“所以你看,皇上现在的意思很明显,而你掌握着这件事的主动,如果你抓住机会,到时候岂不也是有功、有大功的”

    陈思育眼前一亮,连忙朝潘晟拱手道谢“多谢部堂点拨,下官知道如何做了。”

    潘晟笑了笑,站起身来,道“好了,老夫在这里也待得够久了,该回部了。”

    “下官恭送部堂。”


………………………………

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

    按照大明朝廷的惯例,朝参日是三,六,九日,到了这一日,一品至九品的京官都要去皇宫拜见天子。至于新科进士眼下都分配到各衙门观政,朝廷让他们儘管熟悉部院之事,可暂免去朝参。

    大明朝的当班时间是辰入酉出,相当于就是早上七点至下午五点,满打满算十个小时,去掉午饭午休时间,和后世差距不大,可见几百年的进化时间不够从人变成人。

    这一日高务实起了个大早,外面日头还没亮就从会馆出了。

    高务实到衙后,门隶连忙恭迎,满脸堆着笑道“恭喜修撰老爷新官上任今儿个日子可是好啊,正是吉星高照,修撰老爷日后定是平步青云啊”

    高务实笑了笑,是不是平步青云他不知道,但他自己也觉得只要不出意外,自己仕途应该还是会比较顺利的,毕竟提前做了那么多的铺垫,总不会没点效果。不过这奉承话嘛,毕竟谁都爱听,他也笑呵呵地朝门隶点了点头。

    跨入登瀛门,高务实进了检讨厅,当该吏见了他也是满脸堆笑,打躬道“修撰老爷今儿个可是第一个到啊”

    高务实笑了笑道“第一日值堂,可不敢迟了。”

    当该吏恭维着笑道“总是修撰老爷勤勉。”说完之后,他便捧上的籍册,高务实画卯之后走到公案前。直堂吏员刘合一见高务实,就立即上来擦公案。

    高务实看见他这模样,倒是想起前世来,便冲他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肯定。刘合见了心中兴奋,擦得更起劲了。

    高务实坐下后,又等了一阵,门外才响起脚步声。先到衙门的是编修刘魅傺缟霞耍巳耸窍袅加械姆渴Γ∏煳迥晷廖纯频陌裱郏彩谴竺骰岬涞淖胄薰僦唬烁呶袷担行┭纫斓氐馈白丛衫吹煤迷绨 

    高务实起身拱手道“第一日值堂,不敢迟了。”

    刘Φ馈澳睦锘埃盟底丛汕诿悴攀恰!彼档秸饫铮醅{话锋一转,道“看来这二百年来真魁也是得来不易呀。”

    高务实不知他是何用意,只能微笑应道“皇上勉励而已,做臣子的岂敢当真。”

    刘耍瑩有氲馈摆溃咝拮灰巯率饭堇镎涤萌酥剩窀咝拮獾劝甙叽蟛牛美匆徽咕铮辉趺炊缘闷鸹噬锨鬃晕懵涫榈ぁ

    高务实心中一动,脸上依然挂着温和地笑容“刘编修言重了,在下只是侥倖而已。”

    刘怂恳幻校呛且恍Α敖膫喢础

    高务实笑了笑,没答话。

    刘螅骱擦止僖彩6续来到,萧良有和王庭撰两人也是来得甚早。高务实看了看,这公廨里有的人在恩荣宴上见过了,有的还没有,当下一一见礼。

    萧良有和王庭撰也是昨天来翰林院报到的,只是他俩按规矩比高务实来得晚一些,所以没见着潘晟,只见到陈思育。此时按照规矩,高务实三人新到任,对着各位前辈一一送上请柬,并每人具银一两以及帕仪。

    众人闲聊一阵后,云板响起,就都纷纷回到公案上,开始一日的忙碌。高务实三人初来乍到,不免无所事事,只能看着众翰林做事。众人都是一片忙碌,不时有人起身从书架上抽出典籍,拿至案前翻阅。而一直伏案的翰林,桌几之上更是堆满了书籍文案。

    高务实琢磨,此时就以纂修官的身份去掺和会典之事,似乎还差了点什么程序,乾脆就让刘合取来了一本翰林院里的条例,随手读了起来。他以前虽然挂名说是翰林官,其实连翰林院都没来过几回,实际上什么规矩都不懂,现在看看条例倒也合适。

    过了一会儿,大家有些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有些看卷宗入了神,难免都有些鬆散,这时外面一声咳嗽,原来是陈思育走来了,众人赶忙起身站好,齐道“掌院。”

    陈思育“嗯”了一声,对众人道“昨日大宗伯与本院奉诏面圣,皇上问及大明会典之事,并对纂修进度表示了不满。后来大宗伯与本院又去内阁见了总裁,总裁说我们翰林院自万曆四年开馆设局修纂会典以来,仅仅是将嘉靖二十九年之旧稿重录一遍,稍添近年事例而已,费时虽久,成效不彰,总裁甚为不满。因此已令申中堂、许中堂及余中堂为新任副总裁,专督此事。三位中堂已经定下章程,要史馆将会典新旧原本,细加考究,另具草稿。”

    听陈思育说到重修大明会典之事,大家都是垂下头来,心中暗暗生疑这次三个副总裁官怎么全是阁老,内阁对此事何以如此重视

    唯有万曆二年的状元、前次总揽纂修事宜的翰林修撰孙继皋不忿地道“之前史馆里重修会典之事,我与诸位同僚都已是尽心儘力,但内阁仍是不满,我有何策若是三位中堂实在看不下去,不如让他们亲自来修好了”

    陈思育听了,皱眉道“三位中堂不仅阁务繁忙,而且各有部务相妨,怎能亲自来修纂孙修撰,我知你之前出了不少力,但此次乃是皇上和总裁问责下来,事关考课若是办得不好,不仅是你,连本院也担当不起。”

    孙继皋见他抬出朱翊钧和郭朴,而且提及考课,也不禁有些泄气,低下头自己生闷气去了。

    当下陈思育便环视众人一眼,道“那孙修撰且歇一歇,黄修撰等人已升了日讲官,也是无暇,故而史馆内总司会典修纂之事,本院就交给高修撰了。这位高修撰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虽是初履,但却是经史娴熟,乃是我大明两百年来第一个真正的六状元高修撰,就由你来总司会典修纂之事,书成之后,本院会替你向皇上和内阁叙功。”

    听陈思育这么说,众翰林起先都是讶然,接着又是释然,看了看高务实,目光各不相同。

    高务实却是有些皱眉,为何重修大明会典如此重要之事,陈思育不交给翰林院里资深翰林,反而非要交给自己这个新丁来办,这其中有什么蹊跷究竟是老师在给自己创造叙功的机会,还是这位陈掌院想要捧杀自己

    高务实刚一张嘴,准备再次婉言谢绝,那边孙继皋却哼了一声,质疑道“这会典之事,我等修了四年,也才刚刚有些眉目,高修撰方入翰苑,就能领衔纂修了”

    面对孙继皋的质疑,高务实不禁心头有些警惕,他心中暗忖我原是想低调一些做人的,但陈思育这般强行推我出头,也不知到底是被逼无奈,还是有心为之可是不管怎样,似孙继皋这般质疑我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我若是此时被他们瞧扁了,只怕今后在翰林院就再也说不起话了。既如此,说不得今日只好张扬一回了。

    主意打定,高务实便微微笑着道“孙修撰,在下也算出身世宦之家,不敢说遍阅经史子集,但对于稽古之事,尤其是本朝典章制度,还算略有所长,孙修撰若是不信,可以试问在下。”

    孙继皋说话虽然耿直,但气度倒是不错,闻言作礼道“非吾不信,只是大明会典纂修之事,实在我万曆朝一代大典,亦是我等心血所在,着实要能确信所託得人,方可交给高修撰,请高修撰不要见怪。”

    高务实见他目光澄澈,不禁反生好感,笑道“孙修撰一片为公,在下佩服还来不及呢,岂会见怪,请孙修撰提问。”

    孙继皋点点头,当下问了高务实几个典章制度的问题,不过高务实从隆庆年间就开始拾掇着朱翊钧观政,他自己一直在旁参研,对于典章制度哪能生疏

    但见高务实侃侃而谈,不仅对答如流,还知一答十,听得众翰林纷纷点头。

    孙继皋问完,也是露出钦佩之色,坦坦荡荡地认输,拱手道“高修撰大才,孙某服了,纂修会典之事有高修撰总司,说实话孙某如释重负。”

    陈思育见孙继皋已经对高务实服气,十分欣然,当下对二人道“两位就事论事,此风甚是可嘉,需知君子当和而不同,故而本院在院内,还是一贯提倡这点君子之争的。”

    孙继皋拱手道“掌院确实慧眼识人,提拔了高修撰这样大才,也让我等能喘口气。”

    这话是真情实意还是顺手马屁,陈思育现在懒得去想,反正听起来很舒服就是了,当下便道“既是如此,本院就令高修撰为总修撰,总司重修大明会典之事,史馆之内,凡手中无事者,都需协助高修撰一二。”

    众翰林齐齐称是。

    陈思育兴緻很高,露出微笑,又道“会典之事乃皇上亲问、总裁亲视之要务,诸位切不可怠慢,待到书成之日,凡参与修纂之人,不等考满,都可升迁一级。”

    众翰林一听顿时大喜,要知道相对于所谓的青史留名,对于这些普通翰林而言,还是升迁一级来得更加要紧。

    众人也连忙向高务实道“以后就都要仰仗高修撰你了。”

    高务实也连忙谦虚地道“岂敢岂敢,是在下要多向诸位前辈请教才是。”众人见高务实不骄不躁,心中更是满意。

    接着陈思育又点了几名检讨,以及萧良有和王庭撰,对他们道“你们眼下手中无事,当全力协助高修撰纂修会典才是,每人每日进度,我会亲自督之,切勿怠慢。”

    众人纷纷应是,萧良有和王庭撰更是朝高务实露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笑。

    他们三人,可是正经的庚辰科同年。


………………………………

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

    三月将尽,四月将至,春风如沐,柳绿桃红。

    这样的日子,不止适合踏青,也适合请客。新任兵部尚书吴兑就在今天请客,邀人“吃个便饭”。

    吴兑请客并没有在外间的酒楼客栈,而是在自己家中。他过去曾在京师为官,任兵部主事,所以在京师是有宅邸的,只是那毕竟是十年多以前的事了,因此宅邸既小且旧。此次回京出任本兵之后,吴兑处理了旧宅,买了个新宅,面积大了两倍,但也不过中等而已。

    虽然面积不大,但胜在新居整洁,他便在此宴请高务实。

    高务实来到,先让曹恪通报,并递上二百两贺仪,算是恭喜吴兑右迁本兵并乔迁之喜。吴兑亲自出迎,大开中门请高务实入内。

    宴席已经摆好,的确只是寻常家宴,十来个菜,一壶小酒。

    “恭喜世兄高中,六状元,本朝魁。”吴兑今年已经五十有五,但按例对于恩师的子侄,要以世兄称之,因此他称高务实为世兄。

    “侥倖而已,师兄切莫夸讚。”高务实笑着举起酒杯“倒要敬师兄一杯,师兄高升本兵,从此之后便是部堂之尊了,他日入阁称相,想必也为时不远了。”

    吴兑和他对饮一杯,笑道“兑有今日,已是意外之喜,哪敢奢念辅弼。倒是世兄你,简在帝心,说不定玉堂十年,直入禁庐,谁可比拟”

    高务实失笑道“师兄说笑了,哪有那么容易的对了,师兄叫我求真便是。”

    “对别人而言不可能,对你而言未必不能。”吴兑点了点头,笑道“求真,以总修撰总司重修大明会典,这一功到手,至少转迁两级。”

    高务实笑了笑,没说话。

    吴兑放下酒杯,微微一歎道“你的比别人高啊,你这状元郎入玉堂,直接便是从六品的修撰,转迁一级便是侍读、侍讲,转迁两级那可就是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的身份了。”

    高务实呵呵一笑,道“哪有这么顺利,这会典还不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