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务实略感诧异,暗道:这厮虽然脑子直得不怎么会转弯,没想到大道理方面反而看得明白,就不知道这是他自己早有的想法,还是受谁影响而来的?
当下微笑着点头道:“台吉此言甚有见识,其实所谓明蒙百年仇怨,不过都是些陈年旧事,怎及得今日之重?若蒙古都是台吉这般,双方恐怕早已罢兵言和,万里边疆之上,百业兴盛,子民安乐,哪会有眼下多事?”
把汉那吉点了点头,又叹了叹气。
高务实问道:“台吉方才说,贵汗一时想打,一时想和?恕我直言,若是继续这般下去,再过些年,贵汗即便想和,只怕也难了。”
把汉那吉怔了一怔,诧异道:“为何?”
高务实道:“贵部近年灾害连连,土默川各地受损严重,原本此前即便想要从私市买些马匹,即便汉人商队出了高价,也很难买到,但近年……台吉也知道,光是我家商队,曹掌柜从你们手里买走多少?这还只是一部分原因,贵部近年频繁遭灾,可察哈尔诸部却是兴旺繁盛,又得了朵颜三卫,其势已有复起之意……试问图们汗可容得下近在咫尺的令祖俺答汗继续不把他放在眼里?”
把汉那吉脸色变了变,却仍然道:“我部即便遭了些灾,却也不惧图们。”
高务实笑了笑,淡淡地道:“可是图们这些年在蓟辽可没有令祖俺答汗那么肆无忌惮呀……我朝内部,已经有不少声音,以为不如严格控制物资流入土默川,使你等所用日蹙,继而被察哈尔赶超,待察哈尔忍无可忍与你部动手,我大明再大军出塞,一举抵定大局……如此,土默川该如何处置?”
把汉那吉额头见汗,道:“这……我部虽这几年遭灾严重,可总不能一直遭灾吧?”
高务实哈哈一笑,神秘地道:“台吉恐怕要失望了,我朝京师里有一批大喇嘛已经做法推算过,贵部接下来几年,仍然会灾祸不断。”
把汉那吉大吃一惊:“大喇嘛们怎么说?”
“无他,杀孽过甚罢了。”高务实双手合十:“我记得贵部也是黄教信徒,难道贵部喇嘛没有提醒过这一点么?”
把汉那吉这下子连背上都开始冷汗直流了,结结巴巴道:“有……是有的,而且我……我说要少打仗,多……做生意,也是大喇嘛们经常和我说的……不过萨满们却说不妨事。”
高务实心里嘿嘿直笑:就知道是这么回事。
不过高务实更清楚,“长生天”迟早要被佛祖干趴下,只是……佛祖动作不够快,所以他决定帮佛祖一把,加速搞定萨满教。
萨满教是北方通古斯语部落的原生宗教。萨满原指各个部落的巫师,他们没有共同的经典,也没有统一的组织,教义全凭巫师的天人沟通。
“长生天”,蒙古语里叫“孟和腾格里”,是蒙古萨满体系的核心,他具有主宰世间万物的能力。在蒙古族的不断发展中,“长生天”观念被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却没有形成一个宗教所必须的经书。
相传蒙古萨满教有一本叫《呼和苏德尔》的经书,但是有个名叫郝伯格泰的巫师破坏了经书上的戒律,结果经书被弥勒佛给收回去了。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纳闷,弥勒佛是佛教人物,怎么可能出现在萨满教之中呢?这就要牵扯到佛教与萨满教之间的斗争了。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萨满教因此也走向鼎盛,甚至可以左右朝政。“成吉思汗”就是当时蒙古萨满教领袖阔阔出·帖卜·腾格里赐予铁木真的。
权力就像鸦片一样,阔阔出享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仍不满足,渐渐有了控制蒙古皇室的念头。他经常假借长生天的名义,挑拨成吉思汗兄弟感情,最后终于被成吉思汗察觉,借口“天不爱他”将其处死。
从此以后,萨满教在失去了超然的地位,同时随着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成吉思汗敏锐地意识到他需要更高级的宗教为统治服务,所以蒙古帝国允许不同宗教平等发展,以吸取先进文化。
铁木真的包容心态为蒙古族接触各种宗教提供了可能。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随之解体。他的子孙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不同的宗教。西亚和中亚的汗国纷纷改信绿(河蟹)教。
忽必烈在六盘山与年轻的藏族高僧八思巴会晤后,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便以“御教”的身份,流传于蒙古贵族之间。然而元朝灭亡后,明朝断绝了藏蒙的联系,喇嘛教渐渐淡出草原。
怎么能淡出呢?高侍读强烈需要喇嘛教再入蒙古!
………………………………
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五)
高务实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把话题往喇嘛身上带呢?
因为喇嘛教是高务实“驯狼为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俺答汗这一代就是最为关键的时间节点!甚至,要不是因为把汉那吉这一次的事,俺答汗可能已经开始他的改教计划了。
俺答汗一生征战南北,不仅南下牧过马,还去西边吹过风,把汉那吉这次南投前,俺答的大军都已经往青海去了,只是因为孙子这么一闹,才不得不改变计划,回师丰州川。
历史上,俺答为了更好的控制青海,并将实力深入西藏,在和大明的通贡完全达成之后,俺答汗便再次拾起西征计划,前往青海,在仰华寺与藏区喇嘛领袖索南嘉措会晤,宣布蒙古人全面皈依喇嘛教——当然蒙古左翼那边他管不着。
由于喇嘛教吸收了萨满教的许多教义,在传播中没有遇到强烈抵抗。而且因为喇嘛教反对萨满教的殉葬、血祭和牲祭等消耗大量财富的祭祀仪式,大幅度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迅速在牧区传播开来。
喇嘛教在传播过程中,最大的对手当然是是萨满教,于是出现佛爷收走了萨满经书的故事——在牧区关于喇嘛与萨满斗法的故事还有很多。
但是高务实当然没有如此好心好意,单纯为了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就支持喇嘛教取代萨满教,他支持喇嘛教的原因是他知道喇嘛教对于蒙古来说,完全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喇嘛教在初期确实为蒙古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佛爷们的帮助下,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字,与明朝不再剑拔弩张,边境贸易也如火如荼。
然而随着佛教的兴盛,成吉思汗时代所最后遗留下来的朴素、尚武之风日渐消弭,底层人民将希望寄托与虚无缥缈的来世,王公贵族则是倾其所有以换取来世幸福,特别是进藏熬茶,致使大量财富流入喇嘛之手。
财富畸形分配,僧侣不事劳作、不交赋税的代价就是蒙古再也无力与明朝、清朝一争高下,还因为青年男子都向往成为喇嘛,致使人口急剧减少——当然明朝比清朝还是仁慈了很多,没有像清朝一样,坚持两百多年在蒙古搞“减丁”。
嗯,高务实虽然一直认为清朝是渣渣,但不得不说这个政策还是很有想法的,只不过野猪皮就是野猪皮,动作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所以仁慈宽厚的高侍读早已计划好,在将来用一些更柔和、更冠冕堂皇的手段来做这个“减丁”工作。
目的就是这样一个目的,至于为何要跟把汉那吉提前说起喇嘛教,则是由于历史上俺答被把汉那吉这次闹出的事情一耽误就是接近十年,直到万历六年,他才认定右翼蒙古和大明的通贡与和平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才抽出时间前往青海。
这太久了!
高侍读这样一个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谦谦君子,怎么能够容忍蒙古人民享受佛光普照的时间往后推这么久呢?
挥刀自宫这种事情,动作一定要快!犹犹豫豫的像什么话,到底切是不切啊?
至于高务实提到京师的大喇嘛们,这个也不是瞎说。别看大明在高务实眼里,内部的问题简直多如牛毛,再这么搞下去,几十年后就得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可是大明周边的国家却没有哪一家敢小看这个中华天朝。
尤其是中原王朝历来讲究传教自由,只要教义看起来是劝人向善而不是打着宗教幌子别有居心,中华文明就从来不会简单粗暴的说不,因此喇嘛教在大明也有很多高僧,尤其是在京师,更是不少。俺答汗在嘉靖时期请求通贡的时候,就曾专门提出请大明派出喇嘛教高僧前往蒙古传教,还希望大明能给他们印制一批经文,只是很显然,被嘉靖拒绝了。
这可真是……高务实想想都觉得蛋疼。
高务实作为一个红朝小干部,一贯极为认可红朝太祖的一句话: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越搞越多,把敌人的人越搞越少。
怎么搞?敌人全都杀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历史上挑战全世界的人有几个得了善终的?战争说到底只能是为政治服务的一种手段,如果能不打仗就解决问题,当然不打仗更好。
这就好比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时候,四野和华北军区联手,百万大军拿下平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但为何还是要争取和平解决?就是这个道理——可以,但是没必要。
蒙古问题也是一样,踏踏实实改革内部、调整财政、发展军工、整编新军……这一切都干完干好,将来摆出定装弹燧发枪组成的空心方阵,当然也能平定蒙古,这叫“可以”。
然而这样平定蒙古,平定了之后还得守备,还得派兵驻扎,还得自己出钱出力在草原上建城筑堡,完事还要担心蒙古人造反。那为什么不直接软硬兼施,先让蒙古人认识到大明军力强大不是他们所能反抗,同时跟着大明却可以吃香喝辣,不用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一碰见白灾黑灾就是大面积牧畜冻毙、牧民饿死?再顺势加以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控制,这群当年的饿狼迟早不就得成为大明在北疆的守户之犬,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干脆跟大明融入一体、不分彼此?
中国为什么能发明“自古以来”这一神器?因为自古以来跟中国打生打死的很多国家和民族,最终全变成中国的一部分了!
他们不光是国土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连带他们整个民族都被“中华民族”给同化掉了!
所以,可以打,但没必要执着于打。
高务实秉持着这个观点,对把汉那吉谆谆善诱:“萨满祭师们所为,全凭个人好恶,哪及得上大喇嘛们的智慧?况且,这些祭师动辄要求杀伤大量牲畜来祭祀、祷告、做法,每年因此要平白无故杀掉多少牛羊?台吉你算一算,若是没有这些萨满,你们的灾情虽然仍是严峻,但还会饿死那么多人吗?”高务实说到这里,长叹一声,用一种悲悯天人的声音道:“这饿死的人,可都是大汗的子民,甚至是台吉你的子民呀!”
把汉那吉有些失神,喃喃道:“是啊,牧民都饿死了,谁帮我养牛羊呢?”
………………………………
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六)
尊贵的右翼蒙古大成台吉殿下看起来觉悟比较有限,其关注的范围没有扩大到全蒙古,更没有把思想层次提高到关注全蒙古人民的福祉上去,而是仅限于担忧自己所领的部落,或者更确切的说……他只关心自己的财产。
当然,通情达理的高侍读对此深表理解,不仅理解,还十分满意,详细的为他阐述了萨满教的邪恶和喇嘛教的仁慈。只是鉴于高侍读无论前世今生,对这两教的了解都粗浅不堪,甚至可能连皮毛都没摸着,所以说来说去也只是围绕一个中心:信萨满必然破产,信佛祖方能发家!
大成台吉对萨满教当然知之甚详,对喇嘛教也有些了解,根据他的对比思考,他觉得信佛祖是不是能发家不好说,但信萨满似乎真的可能破产。
尤其是既然明人京师里的大喇嘛们都推算出今后几年土默川还要灾害不断,在这种情况下还信萨满,动不动就大肆宰牛杀羊祈求长生天,只怕等长生天有回应的时候,自家牛羊早就全没了。
虽说自己现在已经投了大明,但他下意识里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位蒙古台吉,不禁问道:“真的是因为杀孽太甚,所以土默川才会灾害频发么?”
高务实面色镇定,微笑着反问道:“台吉难道没有发现,随着大汗出兵越来越频繁,土默川的灾害也越来越频繁了么?”
把汉那吉果然变了脸色,喃喃道:“是啊……好像的确如此。”
高务实露出“那是当然”的表情,微笑着不再说话。
不过,他心里的想法却是:废话,正是因为灾害频繁,你那大汗爷爷才不得不频繁出兵劫掠。这点逆向思维都不懂,可见你这种人就适合站在风口起飞,为汉蒙两族人民的友好互助甚至民族团结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实高务实根本不知道京师的大喇嘛们有没有说过土默川将来数年还会继续遭灾,反正把汉那吉也没本事去求证,那还不是任他怎么胡说八道都没关系?
不过他也的确不是随口胡说,还是有一定的判断理由的。按照他的思路推断,历史上俺答封贡结束之后,明蒙关系明显缓和,边疆数十年无战事,双边贸易很快兴旺起来,明蒙双方都在贸易交往中获得了大量利益,是非常明显的优势互补。
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俺答出兵青海仍然拖到万历六年才得以成行,可见土默川内部一定有事拖住了俺答,可是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说他们内部矛盾大到俺答都压不下去,那么几乎就只有一种可能:土默川接下去几年仍然灾害连年,以至于俺答不得不留在丰州川坐镇。
所以,高务实不怕这个牛皮会吹破。
成功的给把汉那吉灌输了“和气生财”的先进思想之后,高务实就招了招手,把代王留在这别院中的侍茶侍女招来,开始给历来向往大明文化的把汉那吉展示中华茶道。
那精致的茶具、繁复的步骤、优美的动作、详尽的解说,随着一杯杯散发出沁人心脾茶香的茶水呈现眼前,把汉那吉看得心情激动,身体似乎都有些发颤,只觉得自己的品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甚至连灵魂都升华了不少。
可惜这些都是代王府的侍茶侍女所包办,高侍读虽然在自己一些属下心目中几乎无所不能,但毕竟不是真的无所不能,至少茶道这一块,他就差不多是个门外汉,仅有的一点茶道知识还是这辈子学来的——他的便宜母亲张氏出身豪富之家,而作为这个时代的女子,又不必读太多的书,对于茶道这一类陶冶情操的事情自然就比较精通了——不要以为古人的大家闺秀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天天坐在家里发呆,那是误会。
她们照样有她们的活动,琴棋书画、茶道园艺、刺绣织锦等等等等,不仅高雅清贵,而且本就都是些费时的活,打发时间那是太容易了,更何况古人也是好“打牌”的,譬如李清照就是个中翘楚。
品茶只是高侍读糖衣炮弹的一个缩影,大公无私的高侍读甚至破天荒的自掏腰包让曹淦等人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给把汉那吉安排了丰富的娱乐活动,目的不用多说。不过鉴于自己年纪摆在这里,“斗鸡走狗轻薄儿”又不是他敢追求的生活,所以究竟有哪些活动,高侍读没有细问,反正曹淦他们这些老江湖自然会处理妥当。
顶着钦差副使和大成台吉忠实好友双重身份的高侍读除了向把汉那吉充分展现“大明人的美好生活”之外,还向把汉那吉悄悄透露朝廷对他必有厚赏,以安其心。当然,还要夹带一些高侍读自己的私货……
直到傍晚时分,宾主尽欢之后,高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