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谈刘邦,咱们说一下新都城的规划问题,本将军只提几点建议:一是城市排水系统一定要宽,考虑长远一点,一旦城市人口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时,排水系统能满足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要考虑到。
二是街道一定要宽,中间、二测一定要有宽敞的绿化带,把城市建成一个庄园式的城市。
三是在临街修建建筑,一定要符合规划要求,不仅色彩、楼层、设计一定要符合规划要求,那样,都城才算是一座真正的园林城市。
四是规划好各个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加工区等。一些污染企业、燥音大的企业禁止进入都城内兴建,动员到城郊。
五是分支街道同样要考虑绿化问题,不能就留下一条路,什么树、草都没有,算什么园林城市。六是不论是街道、墙面,在建筑材料上,尽量使用石材、水泥等新材料。”
箫何摇头道:“主公,你的要求太高,再说那么多的材料到什么地方采购啊!”
呵呵!
“放心吧!本将军会考虑对外转让一些技术,对外销售一些高端机械,有专门用来生产石材、水泥等技术。当然,同样可以联合组建相关的工厂,定军山的黄月英那里,本将军已经通报过了,她不会有问题。”
没有办法,那些技术基本都是在黄月英手上。系统是研发出来,但是,具体开发运用还是黄月英弄出来的,专利就安到了黄月英头上。
在坐的大佬听说有技术转让、授权使用,心里那个兴奋,要不是开会,早就开始寻问具体事宜了。
“好了,技术转让、授权事宜,大家回去后安排人手到汉中洽谈。现在咱们来商量一下国会的组建问题,本将军同样不插手,只提几点建议:
一是国会的名额问题,根据辖区区域定名额,把名额分配到每个郡,每个郡又分配到县,县再做具体分配。
二是国会议员名额应该与该郡的人口、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不能平均分配。
三是名额一定要制定出农、工商、学、兵、其他行业所占的比例,既然是代表全天下的百姓,应该考虑各行各业的代表人员。
四是县丞以上,包括县丞一级官员禁止加入国会,不能成为国会议员。若是国会中议员全是官员,那谁还敢说不同意见啊!
五是明确国会议员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六是一定要考虑华夏族范围内,除炎黄族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名额问题。如夜郎郡是彝族,滇郡有好多民族,所以,民族问题一定要考虑周到。”
秦这国的身份证、户口册上,统称华夏民族,二类栏目下划分出各具体的民族,有炎黄族、彝族等诸多民族。
叶童说完后,内卫马上拿出各种资料,交到在坐大佬的手中,让大家先看,把国会的情况弄明白,才好研究。此时在坐的,认识到的人不多。毕竟,是新玩艺,得了解情况。
好在有茜茜协助,什么样的范本都有,大家只需要在各种范本中进行删改就行,不需要脑洞大开。
茜茜弄出不的范本,其实没有有多少修改的地方,都是后世完美善的详细资料,是经过数十上百代人总结出来,能有多少问题。
箫何迷惑不解的质问道:“主公,官员不让进入国会,那国会商量、讨论问题时,内阁不是啥都不清楚,无法给回复啊!”
呵呵!
“箫何啊!看详细一点,官员有一定的人数可以列席会议,却无发言、建议权,只能当听众,不能表态。要是你们这些大佬有发言权,那国会不是搞成内阁一家之言。”
百里欣问道:“主公,意思是那些目前不在辖区范围内的郡暂时不分配名额,等收复后再考虑名额问题?可是一些商家却一直在咱们辖区内从事商业活动,不拿入行吗?”
“有何不行?那些到辖区内经商的人,只有暂住证,没有身份证。只有取得秦帝国身份证才有资格参选。商人愿意的话,可以提前加入秦帝国,颁发身份证。反正平定天下后,都是秦帝国子民,只是时间上推后几年罢了。”
陈平道:“主公,那村长、乡长有进入国会议员的资格吗?”
“有资格!村长、乡长二级政府组织,是秦帝国最基层政权,是真正代表百姓的官员。
等平定天下后,村、乡二级政府的官员要经过当地选举产生,这个制度以后等百姓开明智后,会逐步向县、郡二级推广。
而且,官员不仅是选举产生,还有任职期限。不能一干就到老死,那样容易在当地形成秦帝国无法掌控的势力。
秦帝国原来不具体插手村、乡二级管理,结果就是地方上的土豪劣绅、大地主成了地方上的恶霸,祸害乡村。秦帝国却无法得知,成上睁眼瞎。今后,这样的事不能再生。”
帝国辖区内,村、乡二级政府组织,基本被叶童的人掌控。再说了,原秦帝国的官员也不愿意到村、乡二级任职。秦帝国一直只管理到县,村、乡二级由地方的大户、有钱人管理。
说白了,叶童没有插手内阁,说出的话比内阁有用。因为乡、村二级官员全是叶童的嫡系,是真正掌握百姓的官员。那些县、郡的官员,离百姓距离太远,管不到。
别看当地名士出任县、郡二级政府官员,其实是空的,真正管事的是乡、村二级政府官员。一旦县、郡二级官员需要选举产生,优势立刻表现出来。
百姓听谁的,肯定是听当地的村长、乡长的,难道还会跑到县、郡上去问选举谁,不都向村长、乡长询问吗?
箫何接手内阁手,也想插手村、乡二级政府官员的安排,问题是箫何手上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啊!一些原朝中官员被贬职、降职后派到村、乡二级任职,不仅没有政绩,还闹出一些事出来。
最后,箫何彻底放弃在村、乡二级无政府安插官员的想法。一是手上无官员,二是那些所谓的名士、儒生、书生不愿意到村、乡二级政府任职,觉得条件差、太辛苦。
箫何看到叶童手下到村乡二级政府任职后,不仅工作做得好,还带动地方百姓发家致富,让秦帝国税收逐月增长,箫何最终长叹一声,妥协。
一翻商量后,大家达成一致,制定出各相关的选举制度、实施细则、监督制度等事宜。
眼看国会选举的事商量完,叶童微笑道:“还有一个事,刑部要尽快组建警察队伍,也就是治安管理部门。军方将逐渐退出地方治安管理,一旦天下平定,地方上的治安问题,军方不再插手。”
箫何质疑道:“主公,那样不是又要增加人手、增加开支、增加百姓负担,不太好吧!再说了,平定天下后,军方有必需拥有那么多的兵力吗?”
“本将军早说过,秦帝国士兵是为保家卫国而战,是百姓的保护伞。军阁会制定出具体的方案。天下平定,军方的重心将放在消灭北方、西方的野蛮匈奴人身上。
咱们不仅要消灭匈奴人,还要把大片的土地抢到手,拿入帝国的管辖。只有那样,帝国的安全才有保障。别记了,不仅是北方、西方有野蛮匈奴人,东方、南方同样有野蛮人。
帝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义务训化、开导、同化野蛮人。把那些野蛮部落、野蛮人教化好后,同样让帝国实力增长、地盘扩大。难道,在坐的诸位不愿意看到在你们的管理下,帝国开疆辟土、国强民富?
所以,军方不会插手帝国内部纠纷、治安等问题。当然,若遇到洪涝、地震等灾害,军方会全力营救百姓,全力投入抗灾中。”
大坐的大佬算是明白了,什么教化,不就是奴役好不好。抢占地盘,成了开疆辟土的功勋。大家这样想,同样挺兴奋的,谁不想名垂千古啊!
陈平主管刑部,马上建议道:“主公,一些退役士兵能否进入刑部任职,那纛士兵素质好,到地方做事,肯定比新招收的人员强。”
“没问题,本将军大力支持。”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鬼吹灯
………………………………
第114章 刘邦裤衩沾上黄泥巴
彭城!
叶童与身边诸位大佬研究组建秦帝国国会事宜的时候,项羽官邸中,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会。参会人员不仅有项羽手下的文武官员,还特别叫上申阳、共敖、利几、刘邦等诸侯。
项羽看了看诸位大佬一眼,淡淡的问道:“刘王爷,民间传闻王爷勾结匈奴人,引匈奴人潜入中原,对中原炎黄百姓、官员进行猎杀,有那样的事吗?
对了,还有一种说法,刘王爷与匈奴人联手,在途中对叶童进行伏击,叶童被伏击的事已经传开,难道真是刘王爷与匈奴人联手做的?”
刘邦在灌婴、夏侯婴二人的帮助下,顺利逃出关中,跑到项羽地盘上骗吃骗喝。没法,刘邦此时连吃饭都成问题,不找项羽找谁啊!
途中,刘邦同样听到了各种民间传言,什么谣传都有,各种版本。总的一句话,就是刘邦勾结草原上野蛮匈奴人,对中原百姓下手。
还有说啥,匈奴人要暗杀叶童报仇雪恨,已解叶童草原纵火之怒。匈奴人、刘邦皆记恨叶童,所以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共识,一起对付叶童等。
还有一种说法,刘邦丢下手下士兵跑路,手下士兵为刘邦拼死拼活,最后成了替罪羊,被刘邦无情的抛弃等。
一路上各种传言令刘邦怒火中烧,却没有发泄的地方。此时此刻又听项羽询问,心里那个气啊!真想上去痛揍项羽一顿,问题是打不过,也不敢啊!成了光杆司令,得靠着项羽吃喝。
心里再气愤,也得忍辱负重,因为真没地方去,刘邦出列抱拳道:“霸王,根本没那些事,肯定是叶童卑鄙无耻,让人传播谣言污蔑本王。”
范增微笑道:“刘王爷,根据收集的情报显示,叶童在返回咸阳途中确实受到匈奴人、王爷的伏击。若王爷没有与匈奴人联手,怎么会在同一地点伏击叶童大将军呢?”
啊!
这下不仅是项羽,在坐的申阳、共敖、利几等人全用玩味的眼神是盯着刘邦。要知道,草原上的匈奴人与中原炎黄子孙是世仇。就算此时与叶童是敌对双方,但是,在对待匈奴人一事上态度是一致的。
刘邦怒火中烧,脸色红得象猴子屁股。明知是被冤枉,问题是解释清楚啊!身边只带着夏侯婴、灌婴二人,其余人不是死了,就是失踪,找谁证明啊!
世人皆知道灌婴、夏侯婴二人是刘邦嫡系,肯定会包庇刘邦,不会讲真话。所以,刘邦真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味道。
何况,范增怀疑是有根据的,刘邦伏击叶童,怎么会与匈奴人伏击叶童的地点一致,那太巧合了吧!这事说出来,谁会相信,无人信,只会令人觉得刘邦狡辩,肯定与匈奴人联手。
“那个,范先生,与匈奴人在同一地点伏击叶童,实属巧合,本王怎么会与匈奴人勾搭在一起,绝对没有的事,一定是叶童污蔑本王,想致本王于死地。”
刘邦确实解释不清楚,只能说是巧合,在坐的没人信啊!伏击是隐秘之事,居然会巧合,说出来谁会相信,除非脑袋进水或被门夹了,突然变傻才会相信。
项羽非常生气的质问道:“刘王爷,你真的不地道,居然勾结野蛮匈奴鞑子,这事做得过了。咱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行事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就算是敌对双方,也应该正面击败对手,而不是玩阴的。上次刘王爷派刺客门暗杀叶童之事总是真的吧!这次居然勾结匈奴人,真的过了。
刘王爷口口声声说叶童想致你于死地,刘王爷难道不知道,刘王爷能活着逃离关中,是叶童有意放走。
不要以为是凭本事逃脱,那绝对不可能。叶童胯下骑的战马,与本霸王的乌雅一个级别,是顶级名马。
叶童的武力与本霸王相差不大,随刘王爷逃走的那二个什么灌婴、夏侯婴二人,一个回合就会被叶童击杀,怎么逃啊!
告诉你,一方面叶童看在本霸王面子上,觉得刘王爷是本霸王手下,有意放走;另一方面,叶童一直不愿意多杀生,特别是炎黄子孙,更不愿意相互残杀。
刘王爷看一下西魏王魏豹,投降叶童后,叶童按承诺安排,享受部级待遇,生活得非常好,真没有为难魏豹。
所以说,叶童是一个言而有信、遵守承诺的正人君子、是真正的大丈夫,是真豪杰。
刘王爷说那些民间传言是叶童所为,先不说是否是叶童安排人造谣,就算是,那也是叶童在用计谋,知道吗?
别说刘王爷,本霸王同样被叶童阴过几次。在秦关时,叶童当着数十万兵马、诸侯的面就给本霸王搞离间之计,请本霸王喝顿酒也是离间计。
问题是,本霸王明知有问题,还是得赴约,不能怂啊!叶童一直喜欢用间计,这是天下人都明白的事。
但是,叶童确实诚信之人,秦关上被叶童阴一次,各诸侯损失兵马数万人。但是,不能怪叶童,叶童当时承诺是放弃秦关,没有说不伏击啊!
到了散关,叶童告诉本霸王,说这次安全,没有作料,进散关,确实没问题。叶童用计光明正大,明着来。
本霸王就被阴过几次,却不计较。但是,行暗杀、勾结匈奴人那些事就不应该,刘王爷做过头了。”
刘邦心里那个气啊!都啥事啊?本王率手下斩杀埋伏叶童的匈奴人,叶童是观众好不好?怎么一下子变成刘邦联合匈奴人伏击叶童了,谁碰上这事,心中没怒气才怪。
刘邦知道裤衩上沾黄泥巴—不是屎都是屎,洗不掉,这个勾结匈奴人的事摆脱不了,被做实了,真正臭名远扬。
以后谁还跟着刘邦混,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勾结匈奴人是炎黄子孙所忌讳。没人会同情刘邦,只会鄙视,指着后脑壳骂。
“那个,霸王,本王真的冤枉,与匈奴人没有联手,真的是碰巧。”
项羽脸一沉,厉声呵斥道:“刘王爷,不用再狡辩,大丈夫敢作敢为。难怪在秦关时,叶童曾经提醒本霸王,说天下诸侯中,让本霸王一定要注意刘王爷。
说刘王爷是百战百败、百败百战,能忍辱负重,一旦有机会就会反噬主人。开始本霸王不相信,现在看刘王爷的所作所为,本霸王觉得叶童说得对。刘王爷就是喜欢在背后搞小动作、玩阴的、下黑手。”
范增听后郁闷啊!丫的,这臭小子,老子不是时常提醒,要注意刘邦吗?就是不听,还时常帮刘邦说话。怎么叶童一句轻飘飘的话,就令项羽相信,真是二个臭味相投奇葩。
共敖插话道:“刘王爷,做错了就认,不要狡辩,只要以后不再勾结匈奴人,大家还是能原谅。毕竟,刘王爷是对付叶童才采取那样无耻手段。”
刘邦气闷啊!
刘邦有口难辩,老脸憋得赤红,忍不住一口老血喷射出来,正好喷在共敖的身上,这下又得罪人。大家都以为刘邦报复共敖,吐血报复共敖之言。
项羽摇头苦笑,制止道:“好了,这事翻过。咱们现在来商量一下,怎样应对叶童手下士兵所持的兵器。那些兵器性能优越,一旦对战,咱们诸侯联军肯定吃亏,得想个解决的办法。”
说完后,项羽大手一挥,亲卫拿出长枪、马刀、马鞍、连弩、盾牌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