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兄,错了!你大错特错!本将军从未派人策反过吕氏一族,也无法策反,那吕文老奸巨猾,不是说二句话就能策反的。这一点刘兄应该清楚,吕文可是刘兄的老秦山啊!”
不提老秦山还好,一提吕文刘帮更是愤怒无比、火冒三丈,眼睛里象是要喷火似的,赤红一片,满脸黑线。
“大将军,真不是你派人策反吕氏一族?”
“不是!本将军堂堂正正,一向敢作敢为,做过就是做过,没必要否认。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为什么要自认。说实话,为了击垮刘兄,若能策反吕氏一族,本将军一定会派人去策反。”
刘邦了解叶童,一向注重名声,重承诺、敢作敢为,若是叶童派人策反吕氏一族,叶童绝对不会否认,看来真不是叶童策反,是吕氏一族主动叛离,投靠叶童才对。
“好!吕氏一族不是大将军策反,那箫何、周勃二人总应该是大将军策反了吧!”
呵呵!
“刘兄啊!说实话,箫何、周勃二人也不算是本将军策反,本将军没有派人找过二人,谈不上策反。
箫何、周勃二人的家眷不知为什么会跑到汉中,二人这才跑到散关,找到本将军,希望本将军收留。所以说,不算策反,但是,刘兄认为是策反,本将军不会辩解。”
“大将军,那曹参、卢绾、郦食其等人献咸阳城一事呢?难道大将军事先没有派人接触过曹参等人。”
叶童耸耸臂膀,淡然道:“没有。”停顿一下后,叶童问道:“刘兄,你问了本将军那么多的问题,本将军也有二个问题一直疑惑不解,望刘兄如实告知。”
“大将军,请问吧!反正大将军今天难逃一死,算是满足大将军的心愿。”
叶童心里卑鄙,自信心很强啊!别到时候怂了。
“刘兄啊!听民间传闻,你曾经到吕文家赴宴,所有人都送上礼钱一千大钱,只有刘兄,包了札草送上去,还写上礼钱一万大钱,有这事吗?”
哈哈哈!
“大将军,有这事!正是因为这件事,吕文那老头才把吕雉嫁给本王。”
哦!
看来民间传说不假,刘帮在小沛真是一个混吃混喝的主。那种事都干得出来,那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太无耻!太渣滓!
“刘兄,在小沛时,经常干这类事吧!吃霸王餐、偷窃寡妇洗澡、买东西不给钱,吃饭不付款。那些传闻是真的吗?”
刘邦犹豫片刻后道:“大将军,反正你也活不过今天,实话实说,是真的!本王在小沛时就是名穷屌丝,没钱啊!又喜欢美食、美酒,咋办?只能打白条欠上。”
汗颜!
鼎鼎大名的开国帝君刘邦,真干过那些事。难怪得天下后,刘邦会杀功臣、大将,是担心口袋里的钱被人分走。想想也是,一个穷屌丝,突然有钱了,会舍得掏出钱来与他人同享吗?
不仅不会,反而会把钱握得更紧,生怕别人知道了来错钱。
“刘兄,还有个问题,你造反时杀了条小蛇,为什么说是斩杀赤龙呢?这个应该不是刘兄的主意吧!”
哈哈哈!
说到刘邦得意之事,刘帮真的兴奋,毫不掩饰的道:“大将军,你也听说了。确实是斩杀了一条红色的小蛇,不是本王要杀蛇,是小蛇来攻击本王,才被本王斩杀。后来,吕文听到此事,就告诉本王,以后就是说斩杀了条赤龙。”
叶童心中的疑惑全解开了,说难听点,刘邦得天下,其岳父功不可没。没有吕氏一族的支持,刘邦真成不了事。所以,刘邦才会畏惧吕雉,估计与吕氏前期投入有关。
应该这样说,刘邦得天下,吕氏一族功劳最大,其次是韩信、张良、箫何及手下将军、文臣。没有吕氏一族的大力支持,无兵无粮,有张良、箫何、韩信等人也没用。
“刘兄啊!既然误会解释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对本将军出手呢?”
哈哈哈!
“大将军,你不是说本王拦路抢劫吗?一是本王身上真没钱,手下五百多名亲卫要吃要喝,想从大将军身上借;另一方面,本王的那些龌龊事,不想被外人得知,所以,大将军,今天必须死。”
唉!
“刘兄啊!你应该五十多岁了吧!一个年老体弱的人赶紧找个隐匿地方,好好渡过余生,何别再瞎折腾。打天下那是年青人的事,带着你的人走吧!本王真不想杀你。”
说完后,叶童对着远方高声叫道:“丛林里的朋友出来吧!没必须躲躲闪闪,是想对本将军出手,还是准备行渔翁之利。”
刘邦听后一愣!
啥!还有人埋伏?
刘邦还未回过神来,丛林中埋伏的人纷纷走出来,一共有数十人,每人手上拿着强弓,骑在马背上,随时准备射击。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112章 新货币
刘帮经历过无数次的战火,突然冒了来的那数十人身上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杀气。那绝对是百战余生,经历过无数次生死,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只有那样的人,身上杀气才会那么重。
刘邦郁闷啊!
正要下令向叶童一伙人动手,突然杀出一伙陌生人,且实力强劲。刘帮手下几名嫡系立刻把刘邦护卫在中间。
刘邦身边的五百名亲卫一下子把刘邦及手下将军围起来,手里的兵器不再对着叶童等人,反过来与数十名陌生人对峙起来。
这下形成三方对峙局面,对于叶童来说不能说是好事,因为不清楚骑在马背上的陌生人是那路人马,目标是谁?
叶童里感觉陌生人是针对自己而来,因为叶童从那群人眼中看到了怒火。那是一种具有生死仇恨才会有的愤怒之火。眼睛中冒出的怒火,想把叶童撕碎都不解气。
马背上一名头目走出骑阵,高声道:“叶童,大将军,就是你率领秦帝国士兵在草原上纵火吧!”
哦!
叶童明白了,是草原上匈奴人追杀自己,跑到中原来猎杀。看来匈奴人对叶童的仇恨真是不死不休,派人潜伏到上原,稍不留意就会死亡。
要知道,中原炎黄人对草原上的匈奴人同样仇深似海。就算是与叶童处于敌对关系的项羽、各诸侯,听到叶童率大军猎杀匈奴人,都是持赞成、支持的态度,谁也不会与匈奴人狼狈为奸。
中原炎黄人与草原上的匈奴人,敌对双方的仇恨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估计从炎帝、黄帝时期就存在,是炎黄人真正的死敌。
呵呵!
“是本将军所为?匈奴鞑子,你们真是好胆,居然敢潜伏进中原。看来中原有一些人与你们野蛮鞑子有勾结吧!”说完后,转身对着刘帮质问道:“刘邦,是你勾结草原上的野蛮匈奴鞑子吗?”
叶童明知道不是刘帮所为,但是,一定要把屎扣在刘邦头上。一旦刘邦是个地道的炎黄子孙,就应该知道怎样处理当前的局面。若刘邦是个卑鄙无耻之人,就当提前让二伙人联手。
刘帮心里在那个气啊!
刘邦自认为卑鄙无耻,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背叛炎黄民族,勾结草原上的匈奴人,开玩笑?这事刘邦真不敢承下来,一旦这事泄露出去,天下没人再跟刘邦混,搞不好手下士兵都会哗变。
“大将军,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本王是想大将军死,但是,绝对不会与草原上的野蛮匈奴人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匈奴人潜伏进来猎杀大将军,与本王无关,应该是巧合而已。”
哈哈哈!
叶童放声大笑,然后用玩味的眼神看着刘邦道:“事实在眼前,难道真以为本将军眼瞎不成?刘邦,听好了,想要证明清白,拿出证据给本将军看,或者说,马上对野蛮匈奴人动手。
否则,天下人很快知道,刘邦与草原上的野蛮匈奴鞑子相互勾结。想一下,一旦《焦点》杂志上捅出来,刘帮知道后果吗?”
刘帮怒气冲天,算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不是屎都是屎了。事情太凑巧,令刘邦真无法开脱。
叶童心里在思考,匈奴人怎么会知道其行踪,只有一点,匈奴人潜伏到了汉中。或者说,汉中有人勾结匈奴人,把叶童的行踪告诉匈奴人。
问题是叶童的行踪外人根本不知道,只有身边的人知道。那些人绝对不会勾结匈奴人,这一点叶童相信。
还有一个可能,在汉中时期,有人监视叶童,对叶童的行踪随时掌握。但是,对方通过什么手段传递消息呢?看来很多事说不清楚,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应该是存在。
看到手下亲卫眼中质疑的神色,刘邦怒火中烧,明知道被叶童阴,却无法解释。手下亲卫不知道具体的事,只知道是为了伏击叶童,只要杀了叶童就有饭吃、有酒喝,其他不清楚。
还未等刘邦对手下亲卫解释,匈奴人的头目大声道:“刘王爷,咱们既然是联手,没必要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一起对叶童出手,不是早就商量好的事,刘王爷还犹豫什么?”
匈奴人同样聪明,听了叶童呵斥刘邦的话,马上明白,一旦刘邦与叶童联手,死的人只会是匈奴人,别说猎杀叶童,不死就算幸运儿了。
在这种情况,匈奴人毫不迟疑,立刻把刘帮拉下水。匈奴人同样明白,中原人对匈奴人的仇恨太深,祖祖辈辈都受老人叮嘱,见到匈奴人,不要犹豫,一定要斩杀,那是炎黄子孙的世仇。
这下,刘帮算是彻底绝望,被匈奴人又阴一把。这下必须要选择,是站在匈奴人一边,对叶童出手;还是对匈奴人出手,想再渔翁得利不可能,手下士兵眼神中的质疑太明显。
正当刘邦犹豫不决的时候,叶童马上高声道:“前面刘邦手下的士兵们,你们都是炎黄子孙,难道真的要跟着刘邦背叛国家、背叛炎黄民族。
你们死后有脸去见祖先、父母等人吗?本将军承诺,只要你们不再跟刘邦胡闹,本将军赦免尔等罪责。”
叶童的话杀伤力太强大,直指刘邦手下士兵死穴。特别是听到叶童承诺不追究责任,一下子许多士兵心中起了小心思。
刘邦手下亲卫忠心耿耿不错,问题是跟着刘邦混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别说前途,能保住小命、吃饱饭就不错了。
刘邦手下亲卫士兵心里明白,跟着刘邦不会有好结果,只是大家都不敢明言,没有人带头,谁敢反水。
现在叶童直接讲明了,再忠诚的亲卫也得考虑家中人的安全。要知道,造反是灭三族重罪。现在碰上叶童,一句话就赦免罪责,谁心里都乐意,不起小心思才怪。
刘邦一看手下士兵眼神不对,要完蛋,马上呵斥道:“别听大将军胡说八道。”
叶童马上高声道:“灌婴、夏侯婴,你们真的要跟着刘邦一条路走到黑吗?真不为家族的延续、传承考虑,不为家眷生死考虑。
想象一下,周勃、箫何二人均是你们原来的同僚,人家现在是高官厚禄,你们呢?跟着刘邦,东躲西藏,还犹豫什么呢?”
叶童之所以离间刘帮与其手下的将军,肯定不是为了让夏侯婴、灌婴等人马上反水。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跟随刘邦,那绝对是死忠,不会因为叶童几句话就反水。
问题是刘邦多疑,加上身边的嫡系叛离多人,令刘邦对手下最嫡系的人同样持怀疑态度。叶童的话对灌婴、夏侯婴等人不起作用,但是,对刘邦起作用啊!对刘邦手下亲兵有用啊!
现在好了,不仅刘邦手下亲兵眼神不善,连灌婴、夏侯婴等人也看着刘邦,等待刘邦的决定。一旦决定不好,刘邦相信,会有好多手下亲兵反水,甚至连夏侯婴、灌婴等人都会反水。
刘邦心里那个郁闷,自己是来猎杀叶童好不好?没有与匈奴人联手,与匈奴人碰在一起,纯属凑巧。问题是,没人相信啊!手下亲兵不会相信,只有身边的几名嫡系相信。
要让手下亲兵相信,刘邦知道,必须要与匈奴人开片,否则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炎黄奸的罪名就会实至名归,死死安在头顶上,一辈子别想抬头。
要知道,叶童搞的那个警世碑(耻辱碑),可是厉害得很,后人都会被世人指着后脑壳骂,永远直不起腰、抬不起头。
卑鄙的叶童再次开口道:“前方刘邦的士兵们,你们难道不是炎黄子孙吗?真的要跟刘邦一起勾结匈奴人,背叛国家、民族?
要知道,那个耻辱碑会给你们的家人带来多大的伤害。迷途知返,为时不晚,赶快与刘邦划清界限,别再跟刘邦瞎胡闹。”
杀伤力强大啊!耻辱碑?刘邦手下的亲兵谁没听说过,叶童手下锦衣卫专门为此事,在天下肆意宣传。
刘帮上了年纪,那里承受得了叶童的污蔑,一口老血吐了出来,用手指着叶童骂道:“叶童,你无耻!”
哈哈哈!
“刘邦啊!本将军无耻?本将军再无耻也不会与野蛮匈奴鞑子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本将军率兵马在大草原上一把火,焚烧一无数的匈奴鞑子,率兵马歼灭数十万匈奴铁骑。
刘邦,你呢?为了私怨则与匈奴鞑子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想至本将军于死地,到底谁无耻?”
没法啊!
人家叶童说的话,七分真三分假。七分是叶童消灭匈奴铁骑数十万,草原纵火,那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分假肯定就是刘邦勾结匈奴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令刘帮手下亲兵难辩真伪。
刘邦心里知道,再不做决定,被叶童再来几句,手下亲兵肯定要反水。那个耻辱碑杀伤力太强大,别说手下士兵,就是刘邦自己同样承受不起。
一旦沾上匈奴人,那就是背叛炎黄民族,就会在家族所在地方竖立耻辱碑。刘邦同样担心其家族受到牵连。
无奈之下的刘邦,大手一挥,对着匈奴人下令道:“杀!杀光匈奴鞑子!”
得到命令的灌婴、夏侯婴周苛、周昌等人,立刻调转枪口,对着匈奴人就杀了过去。刘邦身边亲卫,更是毫不迟疑的举起长枪、刀往匈奴人身上招呼,激战在瞬间暴发。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113章 军队是百姓的保护伞
曹参等人真没想到,刘邦会那么记恨叶童。同时心里感到安慰,刘邦没派人潜伏咸阳城来行刺,否则不知多少人会遭殃。特别是刘邦原手下的文武官员,肯定是刘邦重点暗杀对象。
“好了,大家放心吧!此时的刘邦就一丧家之犬,手上无兵、无钱、无粮,身边只剩下夏侯婴、灌婴二人,翻不起什么浪花。若是刘邦敢来咸阳,那真是有来无回。”
箫何道:“刘邦应该会到彭城,找项羽吧!二人关系不错,如果算起来,名誉上刘邦算是项羽手下。”
刘邦与项羽确实是一对好基友,项羽是真心对待刘邦,这一点从刘邦兵败,丢下妻子、儿子等家眷,项羽没有为难,反而帮照顾得好好的。说起来,项羽算是真君子、真豪杰。
正是项羽的真性情、表里如一,令后世无数人喜欢项羽。刘邦虽获得天下,后世人评价却不怎么高。拿项羽、刘邦做比较的话,肯定喜欢项羽的占绝对多数,叶童同样是项羽迷。
“好了,不谈刘邦,咱们说一下新都城的规划问题,本将军只提几点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