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老蒯,听你这口气,貌似不想回家啊!”
“主公,别逗了!谁不想早点回家啊!”
“对了,那个石油开采出来后,进展情况如何?”
“主公,石油开采出现后,冶炼厂也修建好。现在每天都往帝国运送原油,还有就是冶炼好的柴油、汽油。副产品则留下来,修建公路,没有丢下一丁点。”
占据西亚城,目的就是为了开采石油,否则吃饱的撑着,谁会大老远跑到西亚来修建城池。
没有办法,帝国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每天都要从南大陆、南部岛屿上运送大量的石油到帝国,满足帝国冶炼厂的需求。
西亚一带开采出石油,使帝国油料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石油资源,其实,不仅是冶炼出柴油、汽油等物资,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别的不说,塑料制品就离不开石油、轻纺织业就离不开石油。随着秦帝国经济的发展,纤维制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需求肯定会增长。
“不错!真心不错!”
“主公,您说欧洲的战争会维持多长时间?”
“这个啊?真不好预测,毕竟,冒顿手下可是有200多万铁骑,如果再增加的话,欧洲这个大火坑会继续蔓延,没有几年的时间,战火无法扑灭。”
“太好了!”
“老蒯,欧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咋说太好了?”
呵呵!
“主公,欧洲战争时间越长,咱们不是越能赚钱不是。”
噗!
叶童摇头苦笑。
“咱们铁路修建到什么地方了?从长安通往西部边境线上的铁路情况如何?”
“听说已经通车了,只剩下数百千米还没通车。”
一旦长安到西部铁路通车,秦帝国的物资就能大量运送过来,不需要走水路也能满足需求。
但是,铁路只能满足安息的需要,腊希、罗马却无法保障,还得走海路。一旦跨境通车,情况很复杂。
别的不说,安息人肯定不愿意铁路直接通向其领土,谁也担心被秦军来一次大规模的偷袭。其实,那是多余的担忧,秦军根本没有想过要吞并安息。
“那咱们明天就走吧!”
“好吧!卑职安排一下工作上的事。”
次日,叶童、蒯彻二人带着手下内卫,乘飞艇返回帝国。一路上走走停停,二天后到达长安。
到达长安,其变化真心的大,满街跑的全是小汽车。公交车也更换成内燃机型号,不再冒浓烟。
回到将军府,看到虞姬、许负二人在家,相互拥抱,才坐下来叙话。
原本想,回家休息几天,再把人叫来一起嗟一顿。可是,根本没有人愿意等待,第二天下午开始,内阁的小太妹、箫何、秦桧、曹参、张良、程昱等人,陆陆续续赶到将军府。
小太妹进来后,见到叶童马上调侃道:“将军,见到本小姐咋不高兴啊!”
呵呵!
“那有!你现在是帝国的大丞相,掌控一个帝国,谁敢给你脸色看啊!”
“将军,别逗了!其他人不清楚,难道自己人也不清楚吗?”
“小太妹,说实话,你干得真不错!比本将军预想的要好很多。”
小太妹上位已经三个月,不仅整治了官场上的作风问题,还对一些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整,避免了大规模的盲目扩大再生产,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嘻嘻!
“谢谢夸奖!”
“确实干得非常不错,本将军从来不说假话。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必要遮人耳目。”
“将军,主要还是您在西亚城,帮帝国拿到了大量的订单,不仅是军火生意上的订单,还有更多的民用产品。帝国的崛起真心离不开将军的扶持。”
打开远洋贸易,那是最先制定好的政策。就算叶童不前往,同样会有其他人前往。迟早一天会开展远洋贸易,这一点叶童相信。叶童不会把功劳全揽在身上。
“小太妹啊!欧洲、西亚战火纷飞,冒顿提200多万铁骑杀到欧洲,把整个欧洲揽得一塌糊涂。
目前,欧洲诸国、西亚诸国纷纷向帝国订购大量的食品、粮食、奶制品等产品。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本将军觉得,内阁应该立刻着手,制定出相应的规矩出来。”
“将军,您的意思是说,欧洲这次战乱会维持很长时间?”
“对!毕竟200多万铁骑可不好打,虽然咱们对欧洲诸国销售了大量的军火,可全都是淘汰货,很难对冒顿造成威胁。”
嘻嘻!
“将军,冒顿那老鬼,怕是想打帝国吧?”
真不愧为是顶级名妃,智商真心高。一下子就算到冒顿有可能报复帝国。谁让帝国把冒顿打得那么惨。
“有那个可能,毕竟,咱们与冒顿的仇恨真的很大。真有可能打个回马枪,这一点不会质疑。但是,秦军可不是冒顿手中那马刀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打回马枪,必须要有实力。”
“将军,那您说,内阁应该制定出什么样的政策出台,用来扶持企业发展。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一旦错过,想发财真心难啊!”
呵呵!
“欧洲人最紧缺的是粮食,帝国最不缺乏的是粮食。内阁对各种食品应该出台一个出口标准,其实就是没有标准。不能象帝国内销的产品,执行那么严格,可以考虑适当放松。但是,一定要说清楚,并且标明,那是出口产品,不能在国内销售,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秦帝国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非常的严厉,一旦触碰到底线,真心的家破人亡,没人敢碰底线。
正是在那样的严格下,帝国的食品、药品安全才得到保障。黑心商人、厂家、不良商人等,全都丢进了文明学校。不仅是主要负责人丢进去,还没收其财产,家人同样受到制裁。
“将军,一旦放开,帝国销售的药品、食品的安全就没法得到保障,真的要放开吗?”
确实如此,内阁很担心那样的事发生。
“应该问题不大,关键是要监督到位,让食品、药品监督时常对厂家进行检查、督促,对卖场进行核查,一旦发生,马上制裁。”
“好吧!”
叶童拿聘份资料,交到小太妹手中道:“你先看一下,这是刚刚接下来的订单,大部分都是食品、药品、粮食等物资。”
啊!
“那么多啊!”
不只是订单数量惊人,还有就是品种多。
呵呵!
“小太妹,这才刚刚开始,多啥啊!随着欧洲战火的推进,物资需求还会大量增加。帝国虽然不缺乏粮食,但是,必须做好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确保帝国粮食价格稳定。”
小太妹点点头,再翻看,发现到了军火一项,一下子把小太妹震撼得嘴巴大张着,半天合不笼。
订单真心大啊!
单单是前装燧发枪一项,整个欧洲订购了200万支,子弹10亿发;75毫米火炮5000门,炮弹100万发。
战舰主要是牛牛家订购,其他国家暂时没有订购。毕竟,牛牛家没有受到冒顿铁骑的伤害,算是埋头发财的主。
“将军,那么多的军火,帝国的生产能力真的跟得上吗?”
呵呵!
“工业产品,想要多少有多少,无外乎就是增加几条生产线的问题。况且,等到欧洲人民能生产燧发枪的时候,咱们再把生产线卖出去,也能大赚一笔不是。”
“好吧!将军,内阁除了制定出台一些政策、派出相关查究人员外,还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吗?”
“宣传!让帝国的新闻媒体进行大量宣传,告诉百姓欧洲发生了什么事?预计一下战争的时间,好让百姓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对欧洲需要的产品进行报道、预测。”
“好吧!”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269章 出口标准
小太妹介绍帝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各项指标均不错,发展非常好。帝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0%以上,是一个很高的数据。
炎黄子民达到近亿人,加上4000多万的文明学校成员,帝国总人口达到了1。3亿以上。
科技不用质疑,定军山旗下七大产业园区(定军山、长安、菘江、蜀郡、玉门关、青岛、蓟县)带动下,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定军山准备继续在南海郡兴建产业园区。
每天有大量的发明、专利申请,技术研发成了炎黄子民的共识。诸子百家经过辩论,向着符合帝国实际情况转变,算得上是百花争鸣、百花齐放。
诸子百中,发展最好的是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毕竟,百姓最现实,没有利益的事,无人相信。
墨家在墨锯子的带领下,兴办了许多的产业,对帝国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墨家的产业遍布辖区内,有一些技术确实非常先进,一些合金技术、机关方面真心有建树。
帝国教育经过近十年的烧钱,终于初见成效。第一批进学校读书的孩子,几年来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暂时缓解了帝国缺乏人才的状况。
帝国同样缺乏强劳动力,人口是增加了许多,却全是幼儿、少年,都没成年。在计划生育的鼓励下,人口出生率非常的高,差不多是20%上下。
帝国各个超级项目的修建,其实是依靠文明学校里那4000多万的学生。不论是铁路、公路、桥梁、公益设施等,基本都是学生完成的。
黄河治理后,帝国重点放在了治理沙漠的问题上,经过几年的治理,沙漠化问题到抑制。
别的不说,象楼兰地区就没有发生沙化,在学生的治理下,楼兰一带的环境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帝国农业生产是机械化作业,产量有保障,但是,帝国养着4000多万强劳动力,消耗的粮食是天文数据。
现在,欧洲、西亚等国求购食品、粮食等物资,帝国的压力挺大的。一方面要确保帝国的需求,稳定物价;另一方面要供应欧洲人民的采购,满足需求,真心不容易啊!
叶童、小太妹二人谈话过后,一起走进会客厅。
叶童看到上了年纪,有点衰老的箫何,亲切的道:“老箫啊!要多注意身体,不要操劳。”
“多谢主公关爱。”
在原来的时空,范增、箫何二人都应该挂了。这个时空,因为生活好,没有什么太大的勾心斗角,二人都活得好好的,真是个奇迹。
其实,大家到将军府上,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发生,而是想见一下叶童。毕竟,一年多未见,相互间真有点想念。
只要大家见到叶童,一直喝喝酒,聊聊天,心里就感觉舒畅。说难听点,就是有了主心骨,虽然叶童完全不插手内阁事务,但是,叶童在帝国的影响力真心大。
叶童抬头瞄了眼大家,发现原内阁成员核心都在场,只有一些外围成员被新内阁刷下。
其实,新内阁成员中,箫何、曹参、百里欣、蒯彻四人才是真正的核心,其余全是打酱油的。
一些老内阁成员,虽有才华,但是思想不解放、僵化,确实不适合进入新内阁。新的内阁必须要有新的作风、新的态度。不能老抱着传统不放手,以前是箫何念旧,没人过问。
箫何自己心里全明白,那些人真心是只能动嘴,不能动手的人。要不是箫何关照,早被刷下去了。
当然,还有一些是上了岁数,无法再工作,只退下来。真正退下来的那几人,确实有才华。象郦其食、卢绾几人,胸中有才,但是岁数稍大。
叶童道:“上次从徐福手中得到几个配方,经过定军山的研究,把有用的物质提炼出来,制成了针剂。下一步,对帝国出生的儿童,进行免费注射。”
徐福交出来的配方,定军山进行技术实验,经过不断的努力,开发出来的新产品。那是一种提高人身体素质的针剂。
不过呢?
对上岁数的人,效果不是很好,最好的时期已经过了。有效果的年纪在二十岁以前。一旦全民推广,会给帝国子民带来极大的好处。
箫何问道:“主公,那实施对象是什么人?”
“只要是炎黄百姓,二十岁以内都能实施。但是,由于原料问题,估计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普及。”
定军山的生物研究所、医学研究所等诸多的研究项目,全都集中研发新药、特效药,还有就是增强人身体素质的药物。
对生命层次的研究还是落后,没办法一下子研发出来,只能是慢慢来,生命的意义非常重要,是文明进程不能缺少的技术。
曹参问道:“主公,效果咋样?”
呵呵!
“效果很不错,对身体素质提升有较大的作用。当然,那只是初级产品,随着研发的进行,以后会出现更好的产品,到时候再普及。”
小太妹嘀咕道:“看来内阁又要花一大批钱了。”
那是没法的事,内阁不出钱,让谁出啊!
呵呵!
叶童调侃道:“内阁也放不了多少血,每支针剂的成本只有数百元。”
啊!
小太妹惊呼道:“那不是需要数十亿钱?”
小太妹真心没想到,针剂会那么贵。
想想也是,能不贵吗?
数种药材,全部提炼出出精华,然后加以配对。别的不说,仅是数十种药材就非常的贵。那还是在人工栽培下完成,若是野生价格更贵。
“又不是一下子让内阁拿出数十亿,是分期支付好不好?有必要那么一惊一炸的。好了,大家到餐厅吧,今晚不醉不罢休。”
次日,《焦点》、《帝国日报》纷纷报道欧洲、西亚战况,把战争要进行的时间,展开评估。
报纸杂志重点介绍战争的状况,特别对冒顿在欧洲一带搞的大屠杀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同时,对欧洲急需食品、粮食、衣服等物资情况进行报道,让帝国百姓清楚了欧洲人民需要什么?
几天的报道,然后,内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出口产品实行的质量标准,一下子受到工厂主的喜爱。
毕竟,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真心低,比帝国出售的产品低太多。别的不说,就说下那个什么火腿肠,帝国内销售肉类所占比例必须达到九成以上,还有诸多的添加剂不能使用。
出口产品呢?
没有具体要求,只需要能闻到肉味就行,什么样苏丹红之类的添加剂,尽管使用,只要不是吃死人,没人会管。但是,出口标准只能对外出售,不能在国内销售。否则,严惩不贷。
出口产品与国内销售的产品,必须严格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虽然出口产品不在国内销售,但是,外包装必须标明,以便检查、监督。
那是针对食品、药品这一块。其他产品没有重点关注,只是简单说了下,但也不能搞伪劣产品,帝国还是需要信誉的。
蒙山奶制品厂:
厂长刘全,今天迎来了食品监查人员。
陈姓的官员问道:“老刘,卫生搞得不错!”
随行官员早把食品拿出来,对环境卫生进行了检测,数十项指标都达到标准。没办法,搞食品、药品的厂商,真心怕啊!
“陈处,环境卫生是我们首要抓的任务,每天都按流程进行操作,那敢乱来啊!”
“老刘,你的出口食品放在那儿啊?”
“陈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