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么,先将所部旅头扩充到三个营五千人马,为暂编亲卫镇亲卫第二旅,统归张二麻指挥,你再兼任亲卫旅的副帅吧。”李璟决心加强自己亲卫的力量,自然不会放弃陈达这一个旅头。
“那便好,只是如此我部的主力,都集中在平凉北边,其内地都是由暂编的**都守着,主公还需早日派人接手才是。”陈达一跃成为乞活军中数得着的军将,这才几天,又落后了,只能埋怨自己的功劳不够,不过想着北边三卫兵马何其多,自己位列一线,只要打得好,迟早能够转正。
说完,就看了一眼身边同为亲卫镇副帅的张二麻,眼中带着莫名的笑容。(未完待续。)
………………………………
第274章 喜闻乐见的自相残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巡视总督三边军务要员洪承畴,枉顾圣恩,闻辖地丧师辱国,致使地方寇起民乱,茶毒生灵,几欲至朕之百姓,不得安康,今又玩忽职守,疏于政事,深负朕恩……”
“今革职查办,命锦衣卫即刻押解入京,命有司会审,钦此!”
通篇圣旨,从头到尾将洪承畴听了个手足冰凉,内心惊慌失措,颤抖的双手微微向前。
“罪臣洪承畴,叩谢皇恩浩荡。”
自打接到甘肃镇的溃兵报告之后,洪承畴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了,管辖之地,王爵丧身,本就是死罪。
可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如今陕西乱的这般厉害,他所派往京城的信使,带着他的陈情,为何皇帝一丝情面都不给留下,他是真心为明王朝的政事甘愿赴死的啊。
哪怕让他留下戴罪立功,戍边,他都可以接受,可是就这样狼狈的离开,哪怕到了京城,自己在朝中的人脉死命搭救,也无非落得个致仕的下场罢了。
这般浑浑噩噩的活下去,这让他如何接受得了啊。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派往京城的信使,无论走哪条路,都会被李璟的乞活军将士拦截,决计是不可能送到北京给天子看的。
何况李璟阴他的手段,绝对不可能只有这么一次,秦王,韩王,肃王三位王爵的死讯,李璟玩的可是十足的溜。隔上两三天就向北京报告一次。
崇祯帝第一回看到肃王的死讯,就该压抑着怒火向他问罪了。哪怕有朝中他的死党愿意替他周旋,也要使出百般力气才能暂时打消皇帝的怒火。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王爵死讯,换谁也忍不下去了啊,这大明朝,开国以来。除了靖难那会。就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清理过宗室王侯,一次死三个,崇祯帝哪怕与他们在不熟悉,也要龙颜大怒了。
实际也是如此,第一回听闻肃王的死讯之后,不仅是朝中洪承畴的死党替他周旋请恩,还有朝中的有识之士,看到三边的乱局,也纷纷替他求情。毕竟外有数十万蒙古铁骑犯边,内有四五十万流贼肆虐,这时候换帅,指不定局面就崩溃了。
但是第二回韩王的死讯再传递到京城时。整个朝廷就不敢作声了,毕竟皇帝也是人,他的亲戚连续死了两,这脸都被抽肿了,谁还敢继续去求情?
但让他们傻眼的是,这会保持克制的,确实皇帝本人。
崇祯帝也不傻。头回肃王被杀,那么多的文武大臣提洪承畴求情,所言是句句在理,朝廷现在离不开三边,三边暂时离不开洪承畴的调度,如果贸然换帅,一旦局势崩溃,那后果就是不堪设想。
故而他到是忍耐了这口气了,想着等三边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拿某个倒霉的洪大人开刀。
可是人也是有脾气的!你也别把圣天子当猴耍啊!
当第三封冒充三边战报的信使入京之后,圣天子是再也忍不下去了,特么的秦王又死了?!
什么时候大明的王爵,这么不中用了?一个月之内连续被流贼杀掉三位王爵?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啊。
这回朝廷上下,谁也不敢吱声了,哪怕是洪承畴在朝中最铁杆的盟友,也是一言不发了,这事摆明了邪乎,这个时候谁敢上去说话,谁就得为三边的事负责,一个月死三个王爷,这还是大明的江山呢,谁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试?
暴怒的崇祯帝,当即下旨,捉拿洪承畴,立即法办!
不仅是因为三位王爵的死,更因为蒙古鞑子已经退兵了,长城防线得以保全,大明三边主力精锐,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那可恶的流贼了。
还因为李璟顺带上报了一次大捷,对!大捷!
在山里实在饿的挨不住的神一魁,带着他剩下的孤零零的四百来个老营兵丁,终于熬不住了,准备向山西方向突围,结果被严正以待的第一镇乞活军兵丁逮个正着,验明正身之后,李璟大笔一挥,砍了脑袋,直接送京城报功吧。
所以,在李璟麾下文人的润色下,一场虚构的天大喜讯,后脚就送入了京城,杀贼五千七百人,俘八万之众,斩获杀害王爵的主谋神一魁并以下头目七十余人,收复延an,西安府,乞活军主力,正向庆阳,平凉进军途中。
总算得到些好消息的朱由检,在朝会上当即拍板,加李璟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府都督佥事,领陕西剿援副总兵官,本职改陕西延绥总兵官,原总兵官王承恩,以罪戍边。
又起原任兵部尚书张凤翼,加剿贼总督,领兵部尚书,总督节制宁夏,延绥,陕西,甘肃诸镇军务,即日启程赴任。
又派闲赋在家的右都督马世龙,加陕西剿援总兵官,节制甘肃总兵官杨嘉谟,统一负责陕西西部的剿贼。
其余副将张宗昌,升任临兆总兵官。
闲赋在家的杜文焕,赴任宁夏总兵官,原总兵杨麒,论罪戍边,但怜悯其作战有功,仍旧留任原职,戴罪立功。
这样,就形成了新任三边总督张凤翼为首,领剿援总兵官马世龙,甘肃总兵杨嘉谟,临兆总兵张宗昌,延绥总兵李璟,固原总兵杨麒,宁夏总兵官杜文焕六位总兵,统辖宁夏,甘肃,榆林,延绥等军镇在册二十二万大军南下平乱。
但实质上,朝廷已经没有多少人马可以调用了。
名义上有五卫的甘肃镇,现今只有杨嘉谟所率的三千五百兵丁,正经靖虏卫南下准备回师甘肃。
临兆总兵官张宗昌,更是只有一千二百人马,固原总兵官杨麒,在延an决战中,丢弃了大部分兵力,如今只有不到六百人。
而宁夏总兵杜文焕,则更只有乡兵八百,宁夏镇所辖兵马,被贺虎臣在救援灵州时全部丢掉,勉强逃出来的两百人早就被其他军将瓜分一空。
剿援总兵官马世龙,到有三千人马,可是这批人马,是陕西三边总督的标营,一旦张凤翼就任,就得归还,实质上他也就私兵三百。
而总督张凤翼,全权接手洪承畴的遗留兵力,还有马世龙统帅的标营和陕西人马共计五千余人。
其余如地方卫所官军,倒还有个三四万人马,可是这些人,要严守长城防线,不能轻易调动,所以三边的野战兵力,凑在一起也就一万出头。
而反观剿援副总兵官,领延绥镇总兵官李璟,麾下正兵营总计五个镇外带亲卫,教导,骑兵镇,总计正兵六万余人,加上新编**都,愈十万之众,关键这人,还不是站在朝廷这边的,正张网以待,准备彻底吃下朝廷剩余的三边兵马呢。
“天色已晚,咱们先往官道一侧寻个林子暂时休息一夜吧。”
由于南面不太平,从宁夏镇到延an府的这段路程,宣旨太监和百来个锦衣卫,都是沿着长城东进的,等接近到延an府时,才开始走官道,不过由于大明已经裁撤了驿站,所以这些官老爷也只能寻着林子扎营过夜了。
“我说,这一趟,可真他娘的难走,”一个锦衣卫瞧着后头囚车里的洪某人,不屑的说道。
“可不是,这一趟下来,少说得个把月,一分银子没捞着,还得赔本。”另一个坐在他旁边的锦衣卫,冲地上呸了一口,顿时也跟着抱怨道。
实在是入冬之后,道路难走不说,还尽是这些穷乡僻壤,被贼寇席卷一空的地界,能有什么乡绅地方官前来巴结,随身带着的干粮凑合吃着吧。
“喏,给你一块,瞧着年纪不小了,何必干出惹怒皇爷的事来呢。”一个好心的锦衣卫取了块面饼,将就着递进了囚车,可是洪承畴此刻,半分胃口也没有,只是呆呆的望着东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吃?不吃拉倒。”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自讨了个没趣,就蹲在囚车旁,借着抵抗寒风。
可是这支人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不远的一个山坳里,密密麻麻的兵丁,此刻已经用过饭,准备出发了,领头的正是郭胜所部麾下第一镇第一旅的旅率张念恩,此刻带着三百骑兵和一千兵丁,接到斥候的报告,正好埋伏在这。
“大伙都给我传下去了,待会上去,除开囚车里头的那个,其余的都别让他们活下来!”
声音一声一声的传递下去,左右步军开始在各自校尉,队正的率领下,朝左右包抄过去,透露着寒光的枪口和兵刃被举了起来。
洪承畴,注定活不到见崇祯了,李璟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一个历史上的名人活着,毕竟死了的才是最好的。
“密林里有人。”正准备去捡些柴火取暖的锦衣卫,突然一声爆呵,丢下手里好不容易得来的柴火,就往回跑,可惜他的速度实在太慢了些,早就就位了的各部兵马,一起杀出。
打头的兵丁,手持着火铳,在远距离上快速开火,打的毫无防备的锦衣卫纷纷抱头鼠窜,可是很快,他们又被四面包围上来的乞活军兵丁逼着倒退回来……(未完待续。)
………………………………
第275章 刚开始就丢了一个总兵
“主公有令,一个不留,杀!”
张念恩看着这些个震惊的锦衣卫,毫不留情的挥刀一指,他身后的兵丁顿时向前,以百人队的火铳和弓弩队先发一阵,打的被包围的锦衣卫群中,一阵狼哭鬼嚎。喜欢网就上。
可是他们处于绝对的下风,不仅在人数上只有埋伏的乞活军兵丁的十分之一,而且在装备上,也处于绝对的下风,由于锦衣卫的职权就不是专门作战的,所以他们的装备大多也是锦绣刀和鸳鸯袍,几乎没有什么远程武器。
所以被包围的水泄不通之后,他们压根就不能对正规的军队造成什么伤害。
这个时候还敢硬冲上去厮杀的,基本上不是什么勇气可嘉了,而是单纯的傻大胆了。
很快,肃清了外围胆敢反抗的,张念恩就指挥兵力开始以小股结阵的方式,突入锦衣卫群中,开始将他们分割开来,然后运用优势兵力进行围歼。
而锦衣卫的兵马,此刻都处在极度震惊当中,十分战力也就发挥两三层,而且由于他们安逸的日子过的久了,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作战了。
在三五成群结阵的厮杀中,纷纷溃散,将后背露给严正以待的乞活军官兵,自然是凶多吉少,不多时,整个地界上能站着的锦衣卫就不足十来人了。
“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攻击朝廷官军!”那太监倒好,被几个锦衣卫包裹在中间。现在是一点伤也没有,可是两腿之间却已经尿湿了。带起一股骚味,惹得身边锦衣卫的兵丁直皱眉头。
见他这样战战兢兢的询问,张念恩冷笑一声,“上,一个也不要放过!”
于是周围虎视眈眈的数百将士,顿时一拥而上。将他们乱刀分尸。
“每一具尸体。都要补刀,切勿放走一人,误了主公的大事!”张念恩随后又对左右亲信严厉的吩咐道。
“是!”那些人马顿时不敢怠慢,纷纷上去,开始对重伤未死的锦衣卫开始补刀。
“你们是什么人?”洪承畴虽然被朝廷问罪下狱,但是眼力却丝毫没有退步,从这群人的行事章法和拼杀结阵来看,并非是普通的贼寇,哪怕是贼军老营本队。也不该这样的精锐。
若非他们都穿着杂七杂八的衣裳,这就是活生生的三边主力精锐啊!
“你便是洪承畴?”张念恩上来几步,看着囚车里的老者,不确定的道。
“本官正是!”
洪承畴眯眼看着他。似乎想要从他的话语里看出些什么来。
可是张念恩很快就伸手一招,他身后几个亲卫立即上来,将他从囚车里释放出来,然后架着便走。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洪承畴觉得愈发的纳闷起来,可是又不得不问,谁知道这是群什么人啊。
“说实话,我也没瞧出来你到底有那点能让我家主公忌惮的。”张念恩跟在后面,淡淡的说着,“若非我主留你一条性命,你现在也就和他们一个模样了。”
“哼,老夫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洪承畴奋力的挣扎一会,可是衣角都被弄皱,看的他是极为不喜。
张念恩闻言冷笑一句,“怕不怕死,决定权不在你的手里,而在我家主公手里,来啊!愣着干甚,将他带走。”
……
新鲜出炉的朝廷剿援副总兵官,延绥总兵李璟,移师安边,所率亲卫镇第一旅三个主力满编营,打朝廷延绥总兵旗号,位列平虏以东,先行派人联系剿援总兵官马世龙。
马世龙接信之后,欣喜若狂,他被当面的乞活军亲卫镇第二旅弄的是苦不堪言,陈达为了达到练军的目的,三个营头相互接替出兵作战,袭扰马世龙所率的三千标营。
而明军在北线布防,处处分兵则处处挨打,一旦马世龙集中优势兵力准备与贼寇交战时,陈达就果断带人远遁,根本让明军打不着。
盖因为这支加强给马世龙的三千标营,缺马,分列的五个千总部只有区区一百五十匹战马,而陈达麾下,由于劫掠了平凉府内地的大族和军户卫所,有马一千一百匹,压根就不是明军追的上的。
长此以往,割据对峙了二十多天里,陈达就不断运用部队的高速机动能力,去攻击官军的薄弱处,反正严守李璟的不许决战的要求,任由官军如何勾引,也不盲目深入,每次都是点到即止。
一天三五次下来,杀伤官军数十上百来便行撤退,急的马世龙是没跳脚骂娘。
这次终于等来了朝廷西进的救援大军,他可真是久旱逢甘露了。
“大人,李总兵派兵收复安边所,在贼军东南,我军若集中一处,直扑下马关,则贼寇必然救援,届时有李总兵麾下攻贼侧后,则必定大获全胜啊。”
标营的一个千总,迫不及待的开口了,实在是这些日子,压抑的太过厉害,眼瞅有翻盘的希望,那个不是摩拳擦掌。
“所言甚是,咱们憋屈的也够久的了,上去****一家伙再说。”有个千总实在按奈不住了,几乎咆哮着喊道。
“如此甚好,且往李总兵处约定,两日后进军下马关,前后夹击贼寇,务必收复失地。”马世龙也想在张凤翼上任之前,好好打一场,毕竟得些功劳作为依仗,也好借机分润些兵力。
说干就干,在得到李璟确切的答复之后,四年十二月十九日,马世龙点齐陕西标营两千人马,并私兵三百,陆续从驻地出发,很快就进抵下马关前。
而在其东南二十里处,李璟也率亲卫第一旅三千人马就位,由于事先知道了官军的动向,陈达便尽起在平凉府的第二旅主力四千多人集中于平虏和下马关,并派第二旅第一营配合临时加强过来的第一旅第一营三千人马,走东南道转向西北,直插官军侧后。
而官军在这一面,由于轻信李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